孙泽平,漆新贵,何万国
(重庆文理学院,重庆 永川 402160)
综合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应用型人才具有以下特征:
1.应用型人才具有层次性。高校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可分为四个层次:专科、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1]。分别对应于技术操作、技术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与设计、应用基础研究与技术原始创新及集成创新等工作职能。
2.应用型本科人才属于专门职业人才(专业化人才)。应用型人才既有别于传统本科院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又有别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2]。其培养目标定位于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练,培养运用科学知识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在某一领域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高素质(或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如技术工程师、现场工程师、技术师、企业主管、医师、律师、中小学教师等。随着产业的升级发展,一些普通职业变成专门职业,专门职业人才的领域和种类会不断扩展。
3.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具有鲜明的特点。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等。[2]
4.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能力标准。一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3],二是实践能力强,三是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强,四是具有实践创新能力。“重应用、重实践、重解决实际问题”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本特征,其相应的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区别于学术型本科人才的根本标准。[4]
应用型人才培养仅仅依靠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现有教师、以验证性为主的实验条件、学术导向的科学研究,是难以实现的。从高校的四大职能来看,应用型人才培养不能脱离其它三大职能而孤立地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须与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应用型科研一体化构建,相互支撑;从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等的关系来看,应用型人才培养不能离开社会需求和社会资源而封闭地进行,政产学研用要有机结合,建立开放、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学校内部资源配置上看,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非教学系统独自能完成的任务,教师队伍与实验实训条件等须配套建设;从运行机制上看,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需要观念的转变和条件保障,还需要体制机制的配套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绝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需系统设计、整体构建、统筹推进。为此,学校需深度转型。所谓深度转型,就是指在学校成功实现由专科向本科、由单科向多科两大共性转型之后,还要实现三大新的转型,即由外延发展走向内涵发展、由共性发展走向个性发展、由新建走向新型(特色应用型大学)。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教育思想观念、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训条件、“双师型”教师队伍、政产学合作、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管理体制机制等八个方面。
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是走成熟本科院校的老路,还是另辟蹊径,走一条错位发展的创新之路?是沿袭成熟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探索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事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200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之后,学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2008年,学校组织开展了“第三次本科教学大讨论”,同年3月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确立了创建“区域性、应用型、多科性大学”的办学目标,明确提出,要在未来发展中唱响学科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旋律,实施以应用学科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为主要内容的“顶天立地”发展战略。
2009年1月,学校召开了第三次教学工作会暨第一次学科建设工作会,对实施“顶天立地”发展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启动了涉及全校师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公共课教学、考核方式、毕业论文(设计)”五大教学改革。
2010年,学校组织开展了“第四次本科教学大讨论”;组织骨干教师、教研室主任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等110多人,分三组到南京工程学院、合肥学院等同类型院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校长说办学、教学校长说教学、院长说专业、教师说课、学生说学习”的“五说”系列活动;同年12月,召开以“深化改革 提高质量 突出特色扎实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为主题的第四次教学工作会,提出了九大举措,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2011年11月,学校召开了第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十二五”的奋斗目标:“深化学校内涵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发展转型,初步建成具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013年1月,学校召开了以“统筹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努力构建富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主题的第五次教学工作会,明确提出了“以统筹推进”“富有特色”为关键词的新举措、新策略。
当前,高等教育的主旋律是“内涵建设、提高质量”,所以,学校深度转型,首先要实现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型,就是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要素实现深度转型。其次,必须实现从共性向个性转型。个性转型是独具特色的转型,它要解决的是在建成合格本科院校的基础上如何把学校建成特色应用型大学的问题。这就要求坚定地从主要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转向全面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从学术型人才培养体系转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为深化教职工对学校深度转型发展内涵的认识,把转型发展化为自身的自觉行动,学校将开展有重点、分层次的讨论。学校层面要重点研讨“转型发展的统筹协同机制如何构建”,二级学院要重点研讨“富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如何构建”,教师要重点研讨“在应用型办学模式下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学生要学会什么、形成什么能力”。通过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科学的发展观、学生观、教学观和质量观。
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仍然是学校转型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效对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主要采取以下三项措施:
一是重点打造专业集群。对接重庆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需求变化,重点发展材料机械类、电子电气类、财经管理类、生物化工类、文化创意类、土木建筑类等六大学科专业集群,在资金投入、招生指标、教师引进、新专业申报、办学条件配置等方面向专业集群倾斜,建成一批规模大、有特色、优势明显的支撑性专业。
二是加大特色专业建设力度。启动第三批特色新专业立项建设,发挥三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聚集效应,重点建设10个校级特色专业、6-8个国家级和市级特色专业,三级特色专业达到专业总数的1/3;继续保持和巩固“教师教育类”专业传统优势,强化教师教育类专业特色。培育一批优势明显的特色专业,形成一批示范专业,带动全校所有专业及专业群的改革与发展。
三是建立专业评估与退出机制。建立特色新专业、市级特色专业和新办专业评估标准体系,定期开展多种类型的专业评估;通过评估,将一批有潜力、市场前景好的专业方向发展为专业,关闭一批学生报考率低、就业率低、供过于求的专业,对有一定市场需求而规模过大的专业进行招生限制,形成适应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变化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
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否真正建立的核心。要实现由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由封闭式独立培养向开放式联合培养的转变,没有统一的模式,没有现成的路径,各学院需根据自身专业性质和特点,发挥首创精神,进行多样化的探索,要实践以下五种模式:
一是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与合作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积极探索“嵌入式”“订制式”“整体合作式”“校地合作式”“分段式”等人才培养模式,共同研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共同设计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开发教材,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条件,并选派专业人员到校兼课,构建起多样化的校企深度合作育人模式。
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建立“课程、培训、实践、服务”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发校本课程、校本教材,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完善孵化基地和服务体系,开展创业先锋班试点,形成富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三是高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对接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部分与重庆支柱产业联系紧密的学院,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技术专门人才,探索一种在普通本科院校中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新模式。
四是卓越教师培养模式。举办“卓越教师实验班”,突出教师教育特色。每年在教师教育类专业中选择50-100人,强化教师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中小学骨干教师。
五是应用文科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新闻媒体、行政管理、社会工作、艺术工作等文化事业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起具有特色的应用文科人才培养模式。
六是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巩固与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相关教育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办学视野,学习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借鉴国际办学模式,引进具有国际背景的优秀教师,利用国际优质课程资源,在国际合作教育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五大”教学改革涉及全体师生,仍然是改革攻坚的堡垒。要持续地、深入地推进“五大”教学改革,需抓住以下关键:
一是教学内容改革方面。要坚决打破“教师讲套话,学生读旧书,一本教材教十年”的局面。教师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以及课程的前后逻辑关系,按照“有用、可用、管用”的原则,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引导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积极将企业文化、技术、标准纳入教学内容,创设、开发自己的课程、教材、讲义,真正解决应该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并用课程标准加以固化。
二是教学方式改革方面。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要彻底改变“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听记”的状态,广泛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是考核方式改革方面。根据课程性质特点,确定合理的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实践、训练等方面的考核,变末端考试为过程监控、变知识考试为能力考核、变个体竞争为多元协作。
四是公共课改革方面。以提升听说能力为重点,深化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改革;以熟练掌握1-2项基本运动技能,养成终生体育锻炼习惯为目标,深化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改革;以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为目标,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以不同专业所涉及的数学问题为核心,推进高等数学改革;以卓越教师培养改革试点为契机,推进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平台建设。
五是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面。根据专业性质和学生特点,合理确定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大力倡导“真题真做”,拓展替代范围,提高替代层次,加大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抽查力度,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
实验实训条件是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一大瓶颈。要突破这一大瓶颈,重点是要实现由建设验证性实验室向建设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工程训练中心、文科综合实训中心转变,构建“功能集约、资源优化、开放充分、运行高效”具有显示度的实验实训平台。
一是建成工程训练中心。为学生认知实习、基础工程训练、工程系统训练、综合与创新训练提供保证,重点满足理工类专业实验实训教学和学生开展创新性实践需要。
二是建成文科综合实训中心。打造能够“模拟工作情境、再现工作流程、反映岗位要求、提供角色体验”的综合性训练平台,重点文科类专业实验实训教学需要。
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如何提升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一大难题。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是实现教师队伍由知识传播型向技术研发应用型转变,要实施六大计划。
一是实施“拔尖人才建设计划”。学校将出台《关于培育高端人才的若干意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培养和引进领军人物、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和创新团队的力度,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二是实施“双百计划”。组织100名教师进企业、100名企业家进校园,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业从事实际工作或应用研究,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骨干到学校承担教学任务的双向交流机制,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认证与管理一体化机制,提升教师人才培养能力和科技研发与社会服务能力。
三是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学校将出台《关于深入推进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四是实施教师转课程培训计划。按照《教职工转岗、教师转型和转课程管理暂行办法》,有计划地推进教职工转岗、转型、转课程培训,解决传统专业师资过剩而新办专业师资不足的结构性问题。
五是实施教师海外培训计划。重点开展专业教师的海外培训,支持符合条件的专业教师到海外进行课程开发与合作研究。
六是实施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作用,通过开展新进教师“两个一课”活动、优秀教师公开示范课、教师教改课比赛、教学诊断与反思、教学专题讲座与培训、青年教师教学沙龙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政产学研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科研模式由学术研究为主向应用研究为主转变的必由之路。政产学研合作的真正实现,需要内外联动、上下齐心、协同攻坚,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沟通机制。要主动加入行业组织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深入行业企业开展需求调研,建立畅通的学校与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的沟通渠道;通过创办论坛、召开专题会议,邀请政府部门领导、行业企业精英,共同探讨“我们能为企业提供什么”“企业需要我们做什么”“校企联合做什么”,找到合作的着力点,推动合作持续深入开展。
二是搭建协同创新平台。要筹建两个研究院(重庆光电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研究院和渝西新农村研究院)三个协同创新中心(光电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中心、非物质文化传承创新中心、特色植物种苗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促进政府、企业、学校的多维互动,推进协同创新工作。
三是探索多样化合作方式。开展实体共建、合作研发、技术转让、科技咨询和科技服务,建立技术转让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发展,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是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以任务为牵引的人事聘用机制、以质量与贡献为依据的考评激励机制、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成果共享与风险共担的利益协调机制等协同创新机制。[5]
人才培养机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的重要保证。要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由约束控制向服务引导转变、由外部监控型质量管理体系向自我保证型质量管理体系转变,这需要教学、学工、后勤等系统联动推进,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学生专业认知与职业预期教育;实施“大学生成长目标导航计划”;完善学分制和转专业制度,增强学生的选择性和流动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严格要求和管理学生,增大学生学习压力。
二是建立服务学生的平台与帮扶体系。完善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实现职业生涯指导、后勤服务、学业指导、心理咨询、就业政策和信息查询等事项的一站式服务;打通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收费管理等信息系统,为学生营造快捷方便的学习生活环境;建立健全涵盖学业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完善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与帮扶体系。
三是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自我评估、政府评估和社会组织评估有机结合的教学评估机制。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发布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根据专业特点,参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切实发挥教学督导作用,夯实日常教学质量监控;充分发挥学院与教研室、实验实训中心等对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作用,构建起全方位、全覆盖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努力,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人才培养方案全面重构;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红河B区全面投入使用,办学基本条件明显改善;五大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和市级教学成果奖获得新突破;生源质量持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逆势上扬;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持续提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学校社会声誉良好。“师范新升本院校的转型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获重庆市第四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标志着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阶段性目标——2012年初步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已经实现。教育部简报曾以《重庆文理学院以就业创业促学校改革发展》为题,对学校就业创业、“五大”教学改革等进行了报道。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李茂国处长来校蹲点调研一周后评价说:“重庆文理学院的转型是成功的,不重复传统大学的路子,走出了一条改革新路,建立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对同类型院校具有推广借鉴意义。”
[1]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2):33-38.
[2]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5):35-38.
[3]本刊记者.探索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应用型本科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
[4]孙泽平,何万国.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探析[J].教育探索,2010(11):79-80.
[5]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