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源于台湾华语的普通话词语状况考察

2013-04-01 18:33
滁州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华语普通话词语

王 洁

“华语”是“以现代汉语普通话为核心的华人共同语”[1],包括现代汉语普通话及分布于港澳台和海外华人社区的超方言的标准语变体。其中,“台湾华语”是指在台湾地区使用的汉语标准语,它与在中国大陆使用的汉语标准语——普通话的相似度、可通度都很高,但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的发展,普通话从台湾华语中陆续吸收了不少词语。本文拟对近二十年(1991-2011)来由台湾华语进入普通话的词语进行具体的个案考察。

对这部分词语的界定方法是:将1990年内地出版的第一部描写海峡两岸词语差异的词典《大陆和台湾词语差别词典》(邱质朴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中的“台湾词语”作为选取范围,如果其中的某词语被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或《新华新词语词典:2003年版》收录,就认为该词语已经进入普通话。这部分词语中也包括少量虽未被后两部词典收录,但已在内地广泛使用的台湾语词,如“餐饮业”“证券业”“演艺圈”“基本面”“平面媒体”等。

统计结果表明,近二十年来共有约331个台湾词语进入了普通话的词汇系统。其中,名词共175个:

暗盘 斑马线 包容力 保龄球 笔友 表征 病患 病媒 餐饮业 残障 层面 超市 车程 筹码❸(黑底白字带圈数字指多义词的义项的序数,下同)创业园 大牌 大盘 代沟 单亲家庭 核心家庭 单身贵族 点滴❸ 电脑 电玩 店面广告 动因 多媒体 多头 空头 法眼 饭局 飞弹 绯闻 父亲节 母亲节 情人节 个股 个展 公德心 公信力 功夫茶 共识 观光客 观光农业 管道❷ 媒体 名嘴 汉堡包 黑道❸黑金 呼啦圈 花红2❷(不带圈的数字指异性词的序数,下同)

黄金时段 黄牛❷ 黄牛党 机师❷ 绩效 基本面 计程车 家政 嘉年华 驾照 健康食品 垃圾食品 奖项 金婚 银婚 纸婚 金马奖 警力 卡带 广告牌 可乐 空手道 款型 理念 连锁店 蕾丝 量贩 料理❸ 零故障 绿卡 卖点 卖场 门童 男士 拍档 派对 配饰 片酬 品牌 瓶颈 平安夜 平面媒体 霹雳舞 恰恰舞 前市 亲和力❷ 亲子 清誉 取向 热狗 人脉 人妖 山难 商场❸ 商圈 商誉 商机 社区 社群 上班族 月光族 失业保险 时段 饰品 寿司 受众 帅哥 水床 速食面 塑胶 梯次 听证会 问题儿童 物流 吐司 园区 团队精神 托福2 脱口秀 潜力股 问卷 嫌犯 香格里拉 谐星 心路❺ 心态 新锐❷星运 学人 讯息 眼库 演艺 演艺圈 业界 义工 异数 意外险 瘾君子 影碟 影碟机 荧幕 有形资产 无形资产 院线 愿景 运能 战机2 涨幅 朝阳工业 夕阳工业 证券业 政要 直升机 智障 周边 主题公园 准妈妈 主因 庄家❷ 资讯 自助餐 族群

从语音形式上看,这175个名词中,双音节名词115个,占65.7%;三音节名词42个,占24%;四音节名词18个,占10.3%,与现代汉语新词语中不同语音形式词语的比例分布相当。从结构上看,绝大多数属于核心成分为名词性成分的偏正型复合名词,例外情形主要有:少数“名+名”的联合式复合名词,如“咨询”“族群”“理念”;少数音译单纯词,如“吐司”“托福2”;少数离心式复合名词,如“病患”,指“患病者”,可归入肖娅曼[2]论述的“OV式”名词,“量贩”的核心语素是动词性的“贩”,整体上是用“批量销售”转指批量销售的商店。

从来源上看,这175个名词中,大部分是在1949年之后新造或新译的,也有一些是在台湾产生了新义项的词,如“黑道❸”指“流氓盗匪等结成的黑社会组织”、“机师❷”指“飞机驾驶员”,化学术语“亲和力”产生比喻义“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心路❺”指“心理变化的过程”。还有一些词在1949年前就有使用,词义也基本未变,但可视作“相对新词”: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这些词内地很少用于内地,而它们在台湾仍保持一定的使用度,改革开放后又从台湾流入内地,使用频率迅速提高,在内地言语社团的语感中具有相当的新颖度,如“表征”“动因”“家政”“亲子”“清誉”“学人”“讯息”等在《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中的现代汉语用例都较早:叶圣陶的《倪焕之》:“浓浓的两道眉毛稍稍蹙紧,这是他惯于多想的表征”;李大钊的《史观》:“以历史进展的动因为准者,则曰,史之进展必有动因”; 老舍的《骆驼祥子》:“大太太与二太太一向是不和的,可是在家政上,二位的政见倒一致,其中的一项是不准仆人闲一会儿,另一项是不肯看仆人吃饭。”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2版)中均未列收入,“多头”“空头”则作为历史旧词列为词条,而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都被作为一般词语收入。

内地近年来非常活跃的一些类词缀也源于以上某些名词,如“族”,伴随着“上班族”“月光族”传入内地后,又为以这些词素为核心的词群增添了“毕婚族”“飞特族”“奔奔族”等新成员。

动词共132个(含动名兼类词6个):

安检 包装❸ 爆满 崩盘 放盘 受盘 抛盘 清盘 比对 变现 飙车 操控 层报 长考 炒作 撤资 斥资 充电 出局 除权 处女航 穿帮 蹿红 存续 打卡 打拼 当红 调适 跌破 跌停板 督导 仿冒 放送 封后 封王 封杀 给付 购并 关爱 涵盖 核验 互动 化解 回馈 检讨❷ 建言 界定 军售 看好 理赔 联手 了断 领衔 落败 拍花 攀升 评估 曝光 企划 企盼 抢滩❸ 热卖 认同 认知 扫黑 扫黄 送检 商酌 申购 失序 瘦身 疏离 双赢 耍大牌 拉皮条 锁定 坦承 弹升 提升 体认 体悟 跳槽 投入❷❸❹ 凸显 突显 推介 推展1 拓展 吸纳 洗盘 休闲 修理❸ 延揽 研读 研发 研判 违规 扬升 因应 营运 引发 引介 引领1 运作 斩获 彰显 掌控 折桂 征信 整合 整肃❷ 直销 置评 中彩 自律 自慰❷ 注资 转行 转型 走低 走软 作秀 做脸 涨停板 有氧运动 柔性处理

动名兼类:盗版 架构 缺失 写真 误导 错失

加上“盗版”“架构”“缺失”“写真”“误导”“错失”等兼类动词,双音节动词有125个,其中各类语法结构的分布为:偏正式20个,占16%;动宾式48个,占38.4%;联合式45个,占36%;动补式12个,占9.6%。徐艳华 亢世勇[3]统计结果的分析显示:在“新词语语料库”的动词中,状中式占39.9%,动宾式占39.1%,联合式占15.2%,其他占5.8%。对比可见,在由台湾进入普通话的相对新动词中,联合式的表现相当突出。

与名词类的情形相比,这些动词中产生于建国之前的成员较多:郑振铎的《桂公塘》:“杜浒更倾身的和他结纳,斥资买酒,终日痛饮”;茅盾的《子夜》:“穿了睡衣的吴荪甫就在强烈的电灯光下凸显出来了”;郑观应的《盛世危言·道器》:“夫道,弥纶宇宙,涵盖古今。”而且在联合式的复合动词中尤为集中:“比对”“存续”“督导”“给付”“企盼”“商酌”“体认”“体悟”“吸纳”“休闲”“延揽”“彰显”“营运”“整肃”等词,在古汉语中或现代汉语早期已经出现,经历了与“动因”“家政”相似的由接近隐退到高频使用的变化过程,也属于相对新词,它们大多语义抽象度较高,搭配义域宽广,并带有显著的书面色彩①。上列动词里晚近产生的一些单位也具有这些特点,如联合式的“引领”“掌控”“落败”“疏离”、动补式的“提升”“调适”“整合”等。姚荣松[4]提出两岸间存在“雅俗逆向”的词汇差距,认为台湾构词的雅化拉力比俗化拉力强。上述相对新词中的联合式动词,可以看作词汇互动中雅化拉力的一种集中体现。形容词(含区别词和名形兼类词)21个:

纯稚 低迷 顶尖 负面 坚挺❷ 亮丽 民办 民营 迷你 前卫❸ 强档 青涩 清纯 清丽 祥和 知性 主打 资深 一级棒

悲情 具象❶ 性感 知性

“悲情”“具象”“性感”“知性”为名形兼类词,但均以形容词用法居多。另有量词两个:“档”(计算节目的单位)、“坪”(面积单位),语气词一个:“哇塞”。

考察上述331个词语的语域分布状况,得到的结果是:

时事政治类词语5个,占1.51%;经济类词语75个,占22.66%;社会生活类词语145个,占43.81%;文娱体育类词语52个,占15.71%;司法类词语9个,占0.3%;科技类词语1个,占2.72%;其他词语44个,占13.29%。可见,普通话吸收的台湾词语大多属于社会生活类、经济类和文娱体育类。社会生活类词语大多为语文词语,而经济类词语大多带有一定的行业语色彩,因此,源于台湾华语的普通话行业词语中,以经济领域词语为多。最突出地表现在改革开放后许多股市或期货词语由台湾传入内地,如证券业、庄家❷、筹码❸、个股、大盘、抛盘、崩盘、洗盘、跌破、斩仓、涨停板、潜力股等,并迅速得到了高频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刘纪鹏[5]指出将“庄家❷”“筹码❸”等源自赌场的词语用于内地股市并不准确,但似乎很难改变它们已进入普通话词汇系统的现状。

通过对该个案的观察和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源于台湾华语的普通话词语中,以名动两类实词为主

源于台湾华语的名词和动词之比接近4:3。刘晓梅[6]指出,在词汇整体系统中,动词和名词的比例大约为1:2。由此推知,在台湾华语中,进入普通话的动词在动词系统中的比例要高于进入普通话的名词在名词系统中的比例,即台湾华语动词进入普通话词汇系统的平均几率更大。

2.台湾华语是普通话从日语借词的重要中介

根据史有为[7]的论述,已进入普通话的“坪”“广告牌”“瘦身”“放送”“物流”“亲子”“人气”“拍档”“整合”“企划”“理念”“一级棒”等词均由借自日语,这些词的汉化程度很高,多数可按照汉语的构词规则分析结构,推测词义,单纯从形式上很难判断其外来词属性,如“放送”可分析为联合式,易被理解为“播放”“播送”。近几年内地开始使用的“达人”“宅男”“御宅族”“宅急便”“干物女”“穷忙族”“天妇罗”等源自日语的借词也主要是由台湾传入的②。

3.台湾的方言词、科技术语较难进入普通话

闽南语是台湾使用最多的方言,但在普通话吸收的台湾词语中,源于闽南方言的难觅踪影,《大陆和台湾词语差别词典》中所收“吃钱”“吃头路”“细利”“休困”等都未进入普通话,“抓狂”“搞怪”等在内地还只是作为社团方言词使用,《21世纪华语新词语词典》(邹嘉彦、游汝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注明“芭乐”(番石榴)为“现各地广泛使用”,但该词也未进入通用层。③《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把一些口语中较常用的台湾词语标注为“〈方〉”,如“拍档”“打拼”“黄牛”“穿帮”“派对”“影碟”“速食面”“计程车”等,应该理解为标准语层面上的变体,它们并不是真正的地域方言词。普通话与台湾华语相似度高,且台湾华语相对于台湾的闽南方言在大众传媒中的使用占有优势地位,因此普通话对台湾词语的吸收以台湾华语词为主要范围。

科技术语方面,除“多媒体”一词外,普通话基本未从台湾引进。如台湾的物理学术语“镭射”“奈米”“积体电路”,计算机术语“位元”“晶片”“作业系统”等都很少用于内地。近年来,某些外来术语概念在普通话中尚无对译词或对译词形式不一,而台湾华语中已有确定译名,但这些译名并未被纳入普通话术语系统。如台湾将“presentation”译为“简报”、“ppt”译作“微软简报”,内地则沿用英文原形来称说,常出现“制作ppt”、“做个presentation”这样的表达。glocalization在内地有“球土化”“全球本土化”“全球本地化”等不同译法,但基本不用台湾的“全球在地化”。两岸科技术语的对照统一是一项需要持续开展的系统工程。

4.相比于二十年来进入普通话的台湾词语,同期进入台湾华语的内地语词相对较少

普通话吸收台湾词语较多,这受到多种因素的促动:陈建民[8]指出,改革开放后,内地处于快速的社会转型期,对于新事物、新概念、新观念的表达常采取“拿来主义”,直接从港台引进。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港台生产的物质商品和流行文化大量进入内地,成为新潮、时尚的象征,作为港台文化的载体,港台语言在内地也就拥有了一定的市场,这无疑带动了港台词语的引进和使用。虽然其中少数词语的吸收是否妥当仍可商酌,但总体来说,这一过程顺应语言、社会的发展规律。

关于内地词语流入港台的情况,汤志祥[9]认为香港社会已经吸收的大陆词语不到十个,而台湾地区对大陆词语的吸收量几近于零。但也应该看到,近十年来,通过两岸的各层面往来和媒体的广泛传播,台湾社区对某些内地词语已有了相当的知晓度和使用度,曾荣汾[10]就注意到“口径”“窗口”的新义已为两岸所通用,许斐绚[11]也谈到台湾民众对“景点”“全陪”“地陪”等词相当熟悉,而“全方位”“松绑”“质量”“塑料”等内地词语虽尚未完全进入台湾华语,但呈现出明显的扩散趋势。此外,“家电”“B超”“放疗”“EMBA”等内地缩略词、字母词也通行于台湾。

对于两岸的词汇互动中存在着不平衡(普通话入多出少)现象,我们认为,这种互动发生在标准语及标准语层面变体之间,其中发生的词语流通不平衡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普通话作为华语核心的地位,普通话对港台词语的较多吸收也反映了普通话作为华语核心的包容力,这种文化包容力进一步丰富了华语的词汇共核,从而增强了华语核心的向心力。

5.推广普通话工作,应当充分重视进入普通话的台湾华语词语

进入普通话的台湾华语词语,已成为普通话词汇系统的成员。在推普工作中,应予以足够关注,尤其要善于以柔性原则处理好与内地原有词语构成同义异形组的词语。例如,“计程车”带有台湾华语色彩,内地虽然很少使用,但公众一般都能听懂,在语言交际中使用“计程车”与使用“出租车”“的2”应当都视为合乎规范。与“计程车”一样,“点滴❸”也早已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那么,“打点滴”“打吊瓶”这样的短语也都是规范的。这样的处理方式,既有利于普通话自身规范性和丰富性的有机统一,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的语言文化交流。

[注释]

① 也有传承词在台湾华语中获得了新义,如“彰显”在古汉语中有“显著”义,但动词义“使显著”是当代才产生的。

② “宅男”“御宅族”中的“宅”在日语中指“过份沉迷于某种事物”,在汉语中产生“足不出户”的意义,属于借形转义,“宅女”“宅经济”的词形和词义都是台湾华语自创的。

③ “便当”是这方面的例外,它最初是台湾的闽南方言从日语中借用的(日文原作“辨当”),但仍是经由台湾华语扩散至内地,现已基本进入普通话。

[参 考 文 献]

[1] 郭 熙.论“华语”[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2).

[2] 肖娅曼.OV式与汉语的一种指称性语法手段[J].汉语学习,2007(5) .

[3] 徐艳华,亢世勇.基于数据库的新造词语的构词法研究[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 姚荣松.论两岸词汇差异中的反向拉力[A].第五届华语文教学研讨会论文集语文分析组[C].1997.

[5] 刘纪鹏.股市新文化理论初探[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4).

[6] 刘晓梅.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3.

[7] 史有为.外来词——异文化的使者[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289-296.

[8] 陈建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词汇变异[J].语言文字应用,1996(1).

[9] 汤志祥.当代汉语词语的共时状况及其嬗变:90年代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汉语词语现状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452.

[10] 曾荣汾.新词语料汇编1·编辑说明[EB/OL]1998:http://140.111.34.54/files/site_content/M0001/newtsz/explain.html

[11] 许斐绚.台湾当代国语新词探微[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2000.

猜你喜欢
华语普通话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曹景行: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找词语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新加坡华语的语音与流变
一枚词语一门静
17
华语大片经典改造的迷失与救赎
心灵幽暗处的悬疑风景——2013年华语惊悚片述语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