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美术教育 “对位教学”研究

2013-03-31 15:40:18烟台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山东烟台26467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对位教学活动设置

孙 耀 (烟台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山东 烟台26467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日益加快,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不仅表现在数量上的增多,而且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复合型、具有一定技能的人才更是倍受市场的青睐。所有这些促使了我国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改变,而作为培养急需型、实用型人才的我国高职美术教育,更要积极主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市场变化的需求,真正做到从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等方面来确定我国高职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能力层次,以及进行我国高职美术教育的专业定位,并以此为依据来调整和改革我国高职美术原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以实现我国高职美术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的接轨。正是基于这种背景,“对位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高职美术教育应运而生。所谓的 “对位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把学校自身所具有的办学资源、培养规格、培养目标、教学方式,与学生所拥有的能力、学生需求、社会对学生的需求等相结合,从中找出切入点,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学以致用等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可以说, “对位教学”属于一项系统的工程,它的实施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1]。本研究结合我国当前高职美术教育的具体情况,对我国高职美术教育实施 “对位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分析,并对我国高职美术教育如何实施 “对位教学”进行一些必要的探讨,旨在为推进我国高职美术教育改革提供一些不很成熟的看法及思路。

1 我国高职美术教育的现状

1.1 生源整体素质不高

在进入新世纪以前,一些比较陈旧落后的传统观念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致使高职教育就是低人一等的大学教育在学生家长脑里根深蒂固;加上进入新世纪以来,很多高等院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致使原本生源整体素质就不好的高职教育更是雪上加霜,而这对于高职美术教育生源带来的冲击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而造成了近年来接受高职美术教育生源的整体素质每况愈下。所以,当今我国高职美术教育面临着这种窘况:入学生源的美术基础不仅参差不齐,而且学生自身综合整体认知能力也不高,而偏偏高职美术教育本身不仅要求学生要具备比较宽广的知识面,而且还要具备比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这就是当前我国高职美术教育所面临的现状,这种现状极大制约了我国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面对这种现状,必须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实施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位教学,对当前高职美术教育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和培养。

1.2 缺乏所应有的职业性

在进入新世纪以前,课堂教育这种模式一直是我国高职美术教育的主要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由于过于规范性而缺乏职业性,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虽然在最近几年来,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但是学校还是没有把自身的培养目标与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很好地结合,导致所培养的毕业生走上社会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1.3 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没做到与时俱进,教学理念比较滞后,例如没有很好地把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学生所学的知识与以后所要用的往往因不一致而出现错位。这就是一直以来我国高职美术教育的教学现状,这种教学状况致使我国高职美术教育所开展的教学脱离于当今社会所需能力的培养。此外,目前我国还有一些高职美术教育仍然采用普通高校的教育模式来确定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活动,过于注重理论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这就把最能体现高职美术教育的那些职业教育特色全都抛在一边,因而不管是学生的知识、还是素质能力,都与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 我国高职美术教育应该具备的特点

众所周知,高职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兼跨多个学科,而且还具有艺术特色。总的看来,当前我国高职美术教育应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2.1 适应性

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必须要与市场的实际需求相一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未来人才市场不仅要求从业者的适应性要强,而且要求从业者不管是适应社会角色还是担负社会责任的能力都要强。因此,对于高职美术教育来讲,为培育出社会所需要的实用性、复合型人才,就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设置,开展实用性强的基础教学及具有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教学[2]。

2.2 创造性

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规划和方案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和创造,这就是高职美术教育的灵魂——创造性;高职美术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市场生存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造能力的高低。因此,高职美术教育不管是进行课程设置,还是开展专业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传授专业方法和技艺,一定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一定要充分突出高职美术教育所固有的创造性特色。

2.3 职业性

具有较强的职业性,这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因此,作为高职教育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高职美术教育,一定要重视和发挥这一大特色,不管是进行专业设置还是确定其培养模式,都要与人才市场及各行各业加强合作,确保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拥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相当熟练的专业技能,以这种实用性复合型的人才来满足社会的各方面需要。

2.4 综合性

将技术、艺术及各种功能融合于一身,这就是高职美术教育的综合性特点,也是高职美术教育区别于其他职业教育的一个方面,它不仅涉及多学科领域,诸如人文、科学及艺术等,而且通过高职美术教育成功地把这些学科渗透、融合在一起[2]。由此可见,高职美术教育具有显著的综合性特点,这就要求高职美术教育在建立教育体系时,一定要与这个综合性特点相适应。

3 我国高职美术教育实施 “对位教学”的对策

不管是从当前高职美术教育的现状来看,还是结合高职美术教育应具备的特点来看,我国高职美术教育都必须转变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不管是选择教学内容还是应用教学方法,都要对位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都要对位于社会的实际需求,都要对位于高职美术教育自身的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这就是在高职美术教育中所倡导的 “对位教学”。

在高职美术教育中实施 “对位教学”,是一项比较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要把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与高职美术教育自身的实际情况 (诸如办学资源、培养目标、办学规模等)等结合起来,促使高职美术教育的 “教、学、用”能真正融合为一体[3]。因此,需要多方面的密切协调配合。就高职美术教育自身而言,在具体实施这项系统工程时,可从以下这几方面做起。

3.1 专业设置一定要对位于市场的实际需求

众所周知,学校存在的基础及进行各项具体工作开展的核心所在是学校所设置的专业。市场经济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一个学校要生存下去,其专业设置一定要与市场的实际需求相对位,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在这个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因此,高职美术教育在进行专业设置时,一定要深入社会进行调查,深入市场进行研究,在准确把握社会行业发展趋势和本地区经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在确保所设置专业与当前社会实际需求对位后,再进行课程体系构建、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及培养方案。在构建课程体系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仅结合当前社会的科技生产力水平及发展趋势,而且还要结合当今社会、市场对高职美术教育毕业生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只有以这种方式来设置专业、界定学生能力层次、设置专业课程、确定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学校所设置专业能与社会实际需求实现无缝对接。这是高职美术教育实施 “对位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3.2 教师必须对专业进行对位思考

进入新世纪以来所实施的课程改革,其核心就是要确实做到把课程与具体工作任务相结合;因此作为一名高职美术教师,一定要本着极度负责的态度来对专业进行对位思考。首先,在对专业设置进行研讨时,要结合专业出口特征来对专业内涵进行把握,争取在培养目标及类型方面达成共识。第二,为把各门课程的作用真正充分发挥出来,要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到教学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整合。第三,基于高职美术教育所设置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在保持与社会行业同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师个人的思维及教学观念必须不断更新,来研究和改造原有的知识体系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第四,在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来开展各专业课程教学,在促使各专业自身拓展的基础上,创设条件让各专业产生联系,为培养实用性及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3]。

3.3 教学活动必须对位于学生的实际情况

各项教学活动要与学生对位,就是要使教学活动对位于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充分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发展。

(1)重视新生的专业认知培养 要实现教学活动与学生对位的前提就是专业认知。从新生入学开始,以座谈、作品参观及观摩等方式,让他们对本专业职业特点、能力要求等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感受,使学生能基本了解今后自己所要从事职业及岗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不仅能对他们将要学习的专业内容有一个整体了解,而且还能对他们今后所从事工作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也有一个整体感知,把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成功地培养起来。

(2)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多维教学资源 实施 “对位教学”,要从教师开始备课这一刻开始,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师开始备课之前就建立起多维的教学资源,为教师备课时既对照课程标准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供可能。

(3)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确保教学活动能实现三个面向 由于高职美术教育的学生,不管是原有的知识水平,还是个人的素质能力,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大胆进行创新,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与之对位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真正让高职美术教育的各项教学活动做到能面向每一个学生、能面向学生的未来、能面向市场的需求[4]。

(4)重视岗位实践的 “对位教学” 高职美术教育实施 “对位教学”,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岗位实践。在最后一个学期,一定要集中安排一段时间 (通常为两个月左右),让学生走上社会到真实工作环境去进行岗位实践,以促使学生专业岗位认知的巩固和加深。通过这一阶段的感知和实地操作,不仅可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知识、所掌握专业技能进行实地检验,还能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找出自己所存在的不足。这不仅能让学生下一阶段的继续学习更有针对性,而且还能为学生今后走上社会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5]。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当前我国高职美术教育的现状及高职美术教育本身所应具有的特点,为促使我国高职美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高职美术教育必须实施 “对位教学”,才能保证高职美术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满足社会的要求、适应市场的变化。

[1]陈中华.高职美术教育 “对位教学”初探.[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10,32-33.

[2]李少华.浅析高职美术教育改革及专业人才培养 [J].美术教育,2012,(14):14,22-23.

[3]史秋衡.2020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想和政策 [J].职业技术教育,2009,(19):15-16.

[4]常小勇.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创新 [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8):25-27.

[5]谭 璐.创新能力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培养及应用 [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22-24.

猜你喜欢
对位教学活动设置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以“对位变奏思维及模式”观兴德米特“天体音乐”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07-23 01:46:22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一种跨层盲孔制作及对位方式研究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十二音对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