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2013-03-31 02:29:18王培民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0029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外治膝骨性熏洗

韩 江,王培民(.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0046;2.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0029)

中医外治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韩 江1,王培民2*(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2.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膝骨性关节炎,以肝肾亏虚为本,感受风寒湿热、气滞血瘀为标。中医对膝骨性关节炎的外治方面,方法多样,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通过外敷、熏洗、针灸、推拿等方法,发挥温经散寒、活血散瘀、胜湿止痛、舒筋活络等功效,还可以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今后应选择疗效确切的单一外治方法,多中心、大样本、长期的随机对照临床观察则能更好的说明中医外治疗效,同时可以结合现代医学的先进手段,开展中医外治法的基础研究,更一步明确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作支撑。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外治法;外敷法;熏洗法;针灸疗法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多由慢性劳损、肥胖过度承重、创伤、关节感染、气候等因素致使膝关节负担加重而发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慢性关节疾病。属祖国医学“骨痹”“痹证”范畴。《素问·长刺论》曰:“骨痹,病在骨,骨重不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志,合而为痹也。”可见外感风、寒、湿邪是致病的重要因素。本病以肝肾亏虚为本,感受风寒湿热、气滞血瘀为标。《张氏医通》云:“膝为筋之府……膝痛无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古今医鉴》则进一步阐发“痹因无精内虚,肾阴不足,感受外邪不能祛散,搏于经脉,留于关节或内注筋骨所致。”因此,素体亏虚,脉络空虚,外邪乘虚而入是本病的根本。对于“骨痹”的治疗,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独特的优势,《内经》提出“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藏血”,故中医外治以温补肝肾、活血祛瘀为主,佐以温经散寒,宣痹止痛。现将近年来中医外治KOA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临床治疗

1.1 外敷法 中药外敷的方法很多,各有特点。贴敷法将药物直接敷贴于患处,药物通过渗透作用到达病变组织,从而起到祛寒除湿、温经活血、缓急止痛等作用[1]。热敷法能通过蒸汽使药物透过皮肤,渗入患处,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可扩张血管,促进患处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反应介质的吸收,以缓解疼痛,滑利关节[2]。

林松青等[3]将75例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通过中医辨证分为寒湿痹阻型、气滞血瘀型及湿热阻痹型,分别予以通痹散、消瘀散、解毒散外敷治疗,每日1次,治疗20 d后结果显示VAS评分、膝关节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积分及WOMA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总有效率为93.3%。何永淮等[4]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外敷二号敷药,对照组外用扶他林乳胶剂4周后,通过WOMAC量表和本体感觉进行疗效评估示对照组的晨僵、活动困难分和关节被动角度重现(PAR),主动角度重现(ARA),被动运动阈值测量值(TDPM)与治疗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赵长伟等[5]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中药外敷于患处,加以红外线热疗,对照组用电磁波治疗器治疗。每天2次,10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11%。李彬[6]随机将126例患者分为中药内服外敷组(A组)、中药内服组(B组)、中药外敷组(C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进行疗效观察对比,结果A组总有效率92.8%,优于B组的76.2%、C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程宏毅等[7]观察中药湿热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湿热敷方湿热外敷加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对照组单纯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随访1年后,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率78%,2组比较,P<0.01。

1.2 中药熏洗 李想等[8]将4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熏洗组及扶他林组。中药熏洗选用温经通络方加热后熏蒸患部,每天2次,每次20min,2周后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增加(P<0.05),随访2周2组间HSS评分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林小武等[9]将10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威灵仙、桂枝、细辛等熏洗治疗,对照组用相同中药热敷加TDP治疗器治疗,每日1次,20 d后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何帮剑等[10]将9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补肾活血汤熏洗,对照组用热开水熏洗加双氯芬酸钠乳膏外搽治疗,每日熏洗2次,连续熏洗4周后治疗组总体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总体优良率为82.22%。

1.3 针灸推拿 张敏等[11]运用平衡针配合温针治疗轻中度KOA,将患者随机分为平衡针加温针组、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20例。平衡针加温针组取外膝眼穴、内膝眼穴、膝痛穴,针刺组选内外膝眼穴、鹤顶、血海等,西药组选用西乐葆。每组均7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5%及78%。罗开民等[12]将60例KOA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取患侧膝眼、犊鼻、血海等穴,同时配合相关训练。对照组只采用针刺治疗,方法同治疗组。2组均每日治疗1次,24 d后2组患者的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以及稳定性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王得志等[13]对25例患者运用“松”“动”“顺”手法治疗,1次/3 d,治疗10次后总有效率达95.8%。查建林等[14]观察理筋手法结合功能锻炼对17例KOA患者步态的改善作用。患者在经过4周理筋手法(每周2次)结合股四头肌等膝关节周围肌群的功能锻炼(每日1次)后,观察患者的步长、步幅、步速水平均有提高(P<0.01),Q角减小(P<0.05),治疗前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李艳玲[15]将5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物理红外治疗,对2组患者综合临床疗效,疼痛、关节屈伸度,关节稳定度等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关节屈伸度、关节稳定度与上下楼梯分值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90.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卢敏等[16]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以单纯西医治疗方法对照,对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数据采用软件RevMan 4.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篇研究共有991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P<0.01,说明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总有效率优于西医对照组。

1.4 针刀及其他综合治疗 刘美荣等[17]将KOA患者随机分为超微针刀组、常规针灸组,每组30例。超微针刀组在反阿是穴处周围做扇形切割,后做纵行切割,每周1次。常规针灸组穴取犊鼻、内膝眼、足三里等穴行常规针灸治疗,每日1次。治疗1个月后2组VAS疼痛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患膝关节屈曲度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超微针刀组明显优于常规针灸组(P<0.05)。陈大伟等[18]将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压腿锻炼、手法弹拨和中药熏敷三联法治疗,压腿锻炼每日3次,熏敷每日1次,手法弹拨每周2次;对照组口服抗骨增生胶囊治疗。2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1 d对患膝进行随访。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周绍文等[19]将60例轻中度KOA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先推拿后中药足浴熏洗治疗,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治疗,2组均功能锻练治疗20 d后,治疗组临床控制率及LKS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发现需要重新接受治疗病例数及随访LKSS与治疗结束时LKSS的差值,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2 结语

中医对膝骨性关节炎的外治方面,方法多样、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通过外敷、熏洗、针灸、推拿等方法,不但可以发挥温经散寒、活血散瘀、胜湿止痛、舒筋活络等功效,还可以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随着对中医外治膝骨性关节炎研究的深入,发现临床治疗和研究中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临床实验顶层方案设计不够严谨,研究对象不够明确,涉及各期患者,样本普遍量较小,实验方法单一,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RCT,特别是在多种外治干预手段的联合运用下,干扰因素繁多,使得临床疗效评价困难重重,可重复性不强。同时临床观察时间普遍较短,对疗效维持时间及复发认识不足,缺乏对受试对象的长期疗效观察,因此中医外治法的长期疗效不确定,使得结果缺少有力的支撑。研究层面较表浅,临床研究扎堆,基础研究相对滞后,对中医外治作用机制的深层次的研究探讨较少。因此笔者认为,今后应选择疗效确切的单一外治方法,多中心、大样本、长期的随机对照临床观察则更能好的说明中医外治疗效,同时可以结合现代医学的先进手段,开展中医外治法的基础研究,更一步明确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作支撑。

[1]阳旭升,靳嘉昌,靳荷.中药外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10,22(2):35-36.

[2]李巍,吴国志,陈德喜,等.中药熏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96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6,15(2):28-29.

[3]林松青,罗勇杰,彭力平,等.中药辨证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6):19.

[4]何永淮,孙剑,车涛,等.二号敷药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的临床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4):745-748.

[5]赵长伟,李新建,冷向阳,等.中药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8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18(11):40-41.

[6]李彬.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11):59-60.

[7]程宏毅,党建军,李强.湿热敷方配合西药及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J].陕西中医,2010,31(9):1177-1178.

[8]李想,黄磊,张梅刃.温经通络方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7(8):47-48.

[9]林小武,刘振峰,张蓉蓉,等.两种方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对比[J].北京中医药,2011,30(8):607-609.

[10]何帮剑,方针,解光尧,等.中药熏洗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中MMP-3和MMP-13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11,39(4):61-64.

[11]张敏,徐立光,赵立杰,等.平衡针配合温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2):119-120,126.

[12]罗开民,侯志,杨琳,等.针刺配合肌力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2,29(1):45-47.

[13]王得志,丁全茂,王轶稀.松动顺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5):1301-1303.

[14]查建林,杨松滨,褚立希.理筋手法结合功能锻炼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步态的改善作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2):35-37.

[15]李艳玲.艾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2,31(2):130.

[16]卢敏,谭旭仪,黄璐.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2,18(1):81-83.

[17]刘美荣,李里,贺志伟.超微针刀反阿是穴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2,32(7):621-624.

[18]陈大伟,张方建,白书臣,等.中医外治三联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2,53(5):399-402.

[19]周绍文,沈潜,廖奕歆,等.推拿配合中药足浴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8):1060-1063.

R274.9

B

1007-4813(2013)02-0244-03

2012-12-20)

韩 江(1985-),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骨伤科疾病。

*

王培民,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E-mail:drwpm@163.com。

猜你喜欢
外治膝骨性熏洗
干眼不舒,中医外治有妙招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52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基层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1-02 05:46:10
膝骨性关节炎的自我康复
基层中医药(2021年1期)2021-07-22 06:56:48
川芎外治 止痛功良
中医外治杂志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消痛散塌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膝骨性关节炎的治未病预防及护理思路
中药关节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80例
中国药业(2014年24期)2014-05-26 09:00:31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