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运成
摘 要: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关系,也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当前对于师生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基础教育领域,多指向于师生关系的意义和构建策略等“外围”研究。未来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应该破除上述两种倾向,向高等教育领域延伸,以大学师生关系为研究重心。大学师生关系中,以“知识”和“情感”为中介的传统师生关系面临困境及转型必要性,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实施形式使得有必要从一种新的视角去研究大学师生关系。文化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和谐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是文化融合,而要实现文化融合,最重要的途径是创设教师、学生和学校共同参与的沟通文化。
关键词:文化立场;大学;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3)01-0028-07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为普通也是最为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师生关系就是教育本身的表现方式”[1]。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而且是教学效果得以保证的重要前提[2]。自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学界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先后经历了以主体性理论为基础的主客关系、以主体间性理论为基础的双主体关系以及以列维纳斯的他者理论为基础的他者性师生关系三个阶段[3]。然而,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动态性是其明显的特征,也就是说,随着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师生关系也自然而然地呈现出变革的需要和时代的特征,因此,不断地以新的视角研究和反思师生关系成为教育研究的理性追求。
一、引言:师生关系研究的两种倾向及其启示
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师生关系领域的研究存在两个明显倾向:第一,是研究领域的基础化倾向,即当前师生关系的研究,多指向于基础教育领域,在笔者所搜集和整理的1994至2012年间的共计4285篇相关研究中,针对中小学师生关系的研究占据了绝大比重;第二,是研究内容的外围化和趋同化倾向,在所有的相关研究中,师生关系的意义、构建策略和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研究等三大领域几乎占据了研究的全部内容,尽管研究者们有时候是采取不同的研究视角入题,但研究的最后大多是殊途同归,研究的结论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换句话说,当前很多的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还是在打“外围战”,对于师生关系的本质与核心问题鲜有触及(参见表1)。
师生关系研究的两种倾向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首先,当前针对师生关系的研究都集中于基础教育领域,应该说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已经相对较高。在今后的师生关系研究中,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在笔者看来,师生关系研究集中于基础教育领域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所致,其一是与基础教育领域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相关,新课程改革呼唤的是教育领域的整体性变革,师生关系的重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理应给予关注;其二是与人们的认识有关,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学生与教师都是具有独立意识和完整人格的成人,能够独立处理好彼此关系,大学的师生关系似乎自然而然的应该是和谐美好的,似乎也就缺少了研究的价值。实际上,随着高校迅速扩张,高校师生比例发生变化,师生关系的失调现象随之产生。与此同时,高校学生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的逐步增强,独生子女在高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等,这些现象都促使师生关系发生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出现困难。由此,不论是基于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还是基于当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大学师生关系的现状,研究大学师生关系都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命题。
其次,对于师生关系的研究,不能再单纯地研究意义与策略等外围的内容,而应该以一种更为独特和深入的视角对师生关系的本质与内涵、师生关系模糊与隔阂的原因等根本性问题进行思考,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以一种更为完善的视角来看待师生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当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深层次的根源或许还是我们对师生关系本质缺乏清晰的认识。
审视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与规律,可以从多元化的视角入手,本文之中,笔者试图探索文化立场中的大学师生关系,以期为审视和重构大学师生关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从根本上说,大学的师生交往,是一种立体的、多维的、内涵丰富的“文化互动”关系,大学中教师与学生按照自身的文化生态规律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交往之中,文化力是推动大学发展和师生进步的重要力量[4]。由此,从文化的角度探索大学师生关系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和可能。然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这样的研究并不多见,笔者所能搜索到的文化维度师生关系的研究不过十篇左右(参见表2),这在相对庞大的师生关系研究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实在是微乎其微,这也在客观上表明,笔者所进行的探讨是一种有意义的教育行为。
二、反思:大学师生关系的两种中介及其革新
师生关系需要通过一定的中介加以维系,审视和重构大学师生关系,必须要从维系大学师生关系的中介入手。从当前的情况看,维系大学师生关系的中介体系主要有两种,即知识中介和情感中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两种中介都呈现出了一定的危机,这也正是导致大学师生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5],由此,需要以一种全面的、多元化的视角来反思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并构建一种新的师生关系中介。
(一)“知识中介”衍生的师生关系危机
师生关系产生于人对于知识的需求,它是以知识的传输为中介建立起的一种人际关系。然而,在当今的大学教育体系中,“知识中介”却逐渐成为衍生师生关系危机的温床,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知识的商品化造成了师生关系的扭曲。高等教育实施付费入学,其所受到的市场经济冲击与影响比基础教育更为明显,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也就相当于与大学签订了一份契约,学生通过交付学费来购买教育产品,大学向学生提供以教师授课、批改作业、考核为主要方式的教育产品。教师作为学校的交易代理人,也开始将自己的授课行为视为交易的一部分。有个别教师甚至出现了“论价施教”,学校给多少钱,就教多少课,对教学不抱丝毫热情[6],这不仅会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必然会给师生关系带来消极影响;其二,以知识为中介,容易造成课堂教学之中的教师霸权,因为知识中介下的师生关系,是非平等的,非双方自愿的,具有施舍倾向和功利色彩[7]。这样的情况下,师生关系往往会沦为一种冷冰冰的教学模式,一种单向度的“你讲我听”的模式,学生与教师缺乏良好的沟通,自主表达的意愿得不到尊重,生命自主意识得不到加强,民主平等的追求得不到满足,师生关系自然难以融洽;其三,以知识为中介,在当代社会面临特殊的危机。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获取的途径更加多元;另一方面,作为具有独立意识和品格的成人,大学生在某些领域的知识储备已经超过教师,知识由教师向学生单向度的输出可能性遭到挑战。与此同时,具有独立意识的大学生,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并不再单纯地“照单全收”,而是越来越勇于提出挑战,这样的特性在当今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再以知识为中介来维系大学师生关系,显然已经不太可能。
(二)“情感中介”面临的双重尴尬境地
罗杰斯通过研究指出,教学成败的关键不在教学技巧,而在于人际关系和情感态度。由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指出,应该从情感的角度入手去构建师生关系,主张将真诚、理解、尊重、民主、平等的理念融入师生关系之中,主张情感和谐是师生关系的基础[8]。以情感为中介维系师生关系,有助于消除纯粹的知识中介对师生关系造成的工具化、功利化扭曲,但是在高校之中,情感中介的落实又面临着双重的尴尬境地。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看,当今时代的大学生,其身心成长特点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价值取向物质化、功利化;热衷“非主流”,张扬个性;依赖父母,抗压能力弱;早熟且具有强烈的反叛意识[9]50-51。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想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谈何容易!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明明很想与学生进行交流,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但是却又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并不欢迎自己,不接受自己,自己的很多行为有“热脸贴上冷屁股”的感觉,久而久之,教师也就不再主动与学生亲近;另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看,高校教师的工作与中小学教师不同,他们无需坐班,有课则来,课毕则归,并没有很多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而这种交流和沟通正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同时,由于高校教师管理体制的弊端,特别是教师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导致部分教师过于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过于聚焦科研成果和科技创新,而忽视了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甚至对于来自学生的沟通意愿置之不理,这些都在无形之中成为师生关系的障碍,也在客观上暗含了以情感为中介维系大学师生关系的局限性。
三、审视:文化中介的大学师生关系及其可能
基于上文的分析,不论是知识中介,还是情感中介,其本质上都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二元对立[10],高等教育的现实、师生交往的现状使得两种中介在高等教育的体系中都不足以成为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石。由此,有必要从一种新的视角去构建维系师生关系的中介,在笔者看来,从文化的维度去审视和重构师生关系,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将文化视作大学师生关系维系的纽带不是一种主观的臆造,而是建立在对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的文化本质以及师生关系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反思之上,是有着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的。
(一)大学师生关系蕴含的文化本质
大学师生关系是大学这一特定的文化机构中作为教育活动的创造者和生成者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的关联和互动。大学自产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人类传承文化、选择文化和创造文化的重任,文化传承和创新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11]。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显著身份,是大学的灵魂[12]。“只有从文化的视野考察高等教育,才能较好地认识高等教育的功能”[13],同样,只有深刻认识到大学师生关系所蕴含的文化本质,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知识中介”、“情感中介”的师生关系理论,从本质上说都是在传统的工具主义教育观下形成的关于师生关系的认识。它把师生关系仅仅看作是一种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弘扬的是师生关系的工具性价值和外在价值。在这样的价值观和理论氛围之中,大学的文化内涵枯萎了,大学师生关系的文化性被忽略了,大学师生之间呈现严重的疏离和“荒漠化”趋势。
把大学师生关系认定为多维复杂的文化关系,师生关系便不再是个概念,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工具,而是把大学教育活动作为人的一种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是现实的、活生生的教育生活,其本身就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大学的师生关系,不是一种以知识传授为根本内容的关系,也不仅仅是师生的情感交流过程,而是一种立体的、多维度的、内涵丰富的“文化交往”,是生命主体之间全方位的关联和互动。这一过程如果缺乏了文化的浸润,如果缺少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学教育的本质就难以彰显,师生互动的意义就难以实现。所以,大学教育的本质属性应该是其文化性,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属性也是文化性[14]。
(二)大学师生关系病态凸显的文化冲突
当前对于大学师生关系的病态,学界已经做了一定的探讨,综合现有的研究,结合笔者的亲身体验,大学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交往缺乏导致大学师生关系淡化。交往是师生关系得以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途径,交往越主动、交往频率越高、交往中的情绪体验越积极,交往主体彼此的关系就越密切。调查显示,现在大多数高校师生都普遍感到师生之间的情感在淡化,这主要是指师生之间实际交往时间很少,情感和思想交流的渠道不畅,缺乏相互了解。这种变化给师生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一学期的课程结束了,教师学生往往还不知道彼此姓甚名谁。教师们普遍认为,前些年教的学生印象深刻,可现在的学生毕业时还觉得“面生”是常有的事;而学生则认为除了与班主任或辅导员接触的机会稍多一点外,其他任课教师只是上课时见一面,课后便很难再“见面”。 这种即时性的、露水式交往,显然难以形成深刻而有感情的师生关系。
第二,利益驱使导致大学师生关系俗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互动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相互交往的功利意识日趋加强。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场所、培养人才的基地,维系师生关系的纽带主要是知识、思想和感情,而不应是物质利益或其他。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师生之间交往的功利性和庸俗的商业化色彩越来越明显,大学生人际关系趋向经济化成为当前形势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出现的新特征。入党、评优、就业等学生工作都被打上了经济的烙印,经济基础成为增进师生感情的砝码。这种师生关系中没有责任与义务,是典型的“社会交换型”师生关系,即以交换为目的的师生关系,一般无感情成份,实际上是利益的交换,这是师生关系的严重扭曲。物质利益的趋势导致师生关系庸俗化,给纯洁的师生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教师是一种神圣的职业,应该为人师表,但是,这样的关系严重损坏了教师的形象,影响了学生的思想。
第三,制度缺陷导致大学师生关系虚化。从当前的情况看,两方面制度的缺陷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的虚化。其一是高校的教师管理制度,特别是教师评价制度。当前高校对教师的管理和考核,往往注重教师的教学成效、科研成果和师德师风,而对于教师学生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往往很少涉及,几乎没有学校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师生交流规章制度,在现实中也很少将师生关系作为考核、评价和管理的一个指标,也很少将考核、评价和管理作为影响师生关系的因子,这就导致了很多教师缺乏与学生主动交流和沟通的意识;其二是高校教师的招聘制度,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不同,他们立足的根基是专业上的优势,在所属学科领域有一定专长的人很容易踏上高校的讲台,他们中的很多并没有像中小学教师那样经受过系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教育,这就造成了很多时候我们的大学教师只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他们中的很多由于没有经受师范教育的专门训练,他们不仅不知道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客观必要性,他们甚至还难以掌握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知识的巨人,教学的矮子”在高校之中并不少见,这也在客观上阻碍了良好大学师生关系的形成。
大学师生关系的诸多危机,表面上看,是由于大学规模的扩张或是社会多元化的冲击等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其实深层的原因是大学师生文化价值观的失落,对文化即人自身存在方式的藐视。教师和学生作为各自群体文化的持有者而相对独立的存在,不同类型文化的隔阂使得他们往往仅仅能够注意到自己群体作为“人”的存在价值,而忽视对方作为“人”的存在价值。由此,实现文化沟通,达成文化共识,是构建和谐大学师生关系的必要基础。实际上,当前的很多调查研究结论,也已经证明了文化的共性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必然选择,文化上的相互理解与支持,是师生共同的呼声(参见表3)。
四、重构:大学师生关系改善的文化实践
破解大学师生关系危机的根本性措施在于实现师生的文化融合,而文化的融合是难以自发实现的,这个过程有赖于良好的沟通以及建立在沟通之上的理解和尊重。通常来说,沟通一般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融入某一个共同体,习得它的文化,逐渐从这个群体的外围走向核心,也逐渐被这个群体接纳,在群体中获得安全感;另一方面,沟通是一种跨越不同共同体的活动,如管理者和一线教师之间的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沟通等。这种跨共同体的沟通实现了不同价值理念与诠释视角之间的碰撞,很可能会激活群体的深层价值反思[21],为组织成员之间关系的升华创设了天然的条件。
对于大学师生关系,我们所要倡导的沟通,显然是第二层意义上的沟通,这种沟通便于师生双方走进彼此的圈子,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这不仅有助于师生双方的互相理解和尊重,也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重要途径。要实现这样的沟通,需要三个环节的配合作用:
(一)教师要破除文化霸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离不开彼此的理解和尊重[22]。现代大学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在实践中有赖于教师自觉消解由于身份、年龄、知识和传统等因素生成的文化霸权,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为教师始终是师生关系的主体,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起到主导作用[23]。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在师生关系上,更渴望“师友式”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最不乐意接受传统的“家长式”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民主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教师要明确,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以爱和尊重为前提,师生间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24]。首先,教师要把学生看做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思想、有意识、有尊严、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创新教学和工作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自由踊跃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看法。要创设学生和教师面对面讨论的机会,使双方在讨论中提高,在交流中丰富知识,达到共同进步和相互了解的目的[25];其次,教师要从思想和行为上摒弃对学生的“控制”和“约束”,代之以“引导”和“启发”,把学生的权力真正还给学生,同时赋予他们相应的义务。特别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文化反哺的重要意义,突出学生作为文化系统核心因子之一的重要地位;最后,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克服由于自身原因导致的师生关系异化的可能性,努力成长为一个学术素养好、师德境界高的教师。以道德的方式对待学生,关注、关心、关怀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情、关爱,从学生那里获得尊重、崇敬[26]。以智慧的方式教导学生,教育、引导和感化学生,让学生体会知识的魅力,这样,学生在教师人格魅力和学识的感染下才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才能得到进一步深化。
(二)学生要走出文化藩篱,主动促成师生文化融合
要建立良好的大学师生关系,学生也必须要走出自己的圈子,主动与教师交流沟通,理解和明白教师的思路与要求,达成师生精神境界的和谐一致。现代大学生既是文化的接受者、传承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应该说,在传统的大学师生关系视域中,学生作为文化接受者和传承者的角色是相对受到重视的,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这种重视加剧了教师的文化霸权和师生关系的紧张。学生不仅仅应该从学校和教师那里学习已有的文化,更应该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创新自我、创新世界。要做到这些,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独立的人格品质和自由权利。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自主意识和独特个性,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宰者,而不必受制于他人;其次,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师生交往中主动出击,达成师生之间的文化融合。一是在生活中变被动为主动。随着高校扩招,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小,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作为学生应该体谅理解教师。学生自身应积极主动去找教师,与之交流,不仅是言语,更多的是知识、思想、经验。二是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学生要学会逐渐摆脱被“喂”、“灌”的局面,要积极主动地去吸取知识。特别是要改变传统学习观念,学会使用网络等各种方式的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要在认识中变被动为主动,正视自我、正视教师,既尊重教师、尊师重教,又把教师作为平等的“引导者”对待。既认可和吸收教师文化中的精髓和先进理念,又能够充分保持自身群体文化的时代特征和基本性质,学生应当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主动、积极、大胆地和教师接触和交流。
(三)学校要强化文化意识,营造利于沟通的良好氛围
师生关系的构建是发生在学校环境之中的,学校的文化氛围对师生关系的构建有着隐形的影响,由此,学校要逐渐形成文化意识,努力营造利于师生沟通的良好氛围。
首先,完善考核机制,激发师生沟通的主动性。一是要拓宽学生的考核评价途径,形成一种“立体管理、多方评价”的格局,让更多的任课教师加入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之中,可促使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二是要完善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教师不仅要看其教学效果、科研成果和师德师风,也要看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是否真正关心学生,能否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也就是要将师生关系情况纳入教师评价和考核机制之中,只有如此,才能更为有效地激发师生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同时要注意改革学生评教制度,引导学生恰当地评价教师,消除师生间因评价不当造成的误会和冲突[27]。
其次,拓宽沟通渠道,提升师生沟通的有效性。多元化的沟通渠道是增进师生文化融合的基础性条件,学校应该致力于构建多元化、畅通的沟通渠道,在沟通方式上,可以采取面对面沟通,如借鉴高校“校长接待日”制度,设立“师生沟通日”等,以便学生课后的沟通;也可采取书信沟通,设立“师生沟通信箱”“课程教师专用信箱”等形式;还可采取电讯沟通,包括使用电话、手机短信等电讯设备进行沟通。另外,应该注重“师生论坛”等网络沟通方式。拓宽师生沟通的渠道,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
最后,打造沟通文化氛围,确保师生沟通的持久性。在建设校园环境时一方面需要学校增加建设投入,组织师生义务劳动,建设美丽的校园,以增强大家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以身作则,率先表率,以影响、感染和带动学生自觉主动融入到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对于师生关系构建来说,打造沟通文化尤为重要,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师生、师师、生生之间能够时刻梳理沟通的意识,及时交流思想,消除误会,增进感情,并将沟通交流的风格延续,有利于形成师生沟通的长效机制。
大学文化在大学办学治校及其育人过程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不可忽视,大学文化的重要性使得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今中国大学诸多现存问题应该从大学文化中寻找答案[28]。“鸣凤托高梧,凌风何翩翩”,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呼唤师生的共同成长,取决于师生之间对话和沟通[29],而这种对话和沟通是以文化的融合为前提和基础。文化是人最本质的生存方式,文化视野下的师生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人际关系,而是内涵丰富的文化关系[30]。只有从文化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和构建大学师生关系,真正将文化作为师生关系的中介,才能革除师生关系现存的种种弊病,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才能真正从理想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25.
[2]王丽荣.良好师生关系与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76-77.
[3]柴楠.基于社会关系理论视角的师生关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2(5):77.
[4]刘国新.论高校文化力的特点与功能[J].湖北大学学报,2011(1):68.
[5]李嘉玮.论后现代转换中的师生关系[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2):39.
[6]荣凤杰.在知识中“共在”——对大学师生关系的哲学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156-158.
[7]詹丽萍.论文化生态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长沙大学学报,2012(1):139.
[8]杜晓梅.情感和谐是师生关系构建的基础[J].教学与管理,2012(6):64.
[9]袁明峰,钟淑永.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管理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
[10]谢镒逊.困境与超越:解构哲学视域中的师生关系重构[J].教育导刊,2012(1):16.
[11]贺善侃.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看高校文化育人的功能[J].思想理论研究,2011(6):13.
[12]眭依凡.大学与大学文化[J].求是,2004(8):49-50.
[13]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3-14.
[14]傅定涛.文化维度的大学师生关系论[J].现代大学教育,2009(1):14-18.
[15]罗萍.处理分析理论视野下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形态[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8):29-31.
[16]王金霞.大学生喜爱的高校教师人格特征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69-70.
[17]邹强.对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1):97-100.
[18]姚叶.过去的大学师生关系与现在的大学师生关系[J].大学教育科学,2010(2):65-68.
[19]汤瑞华.平等互动:大学校园师生关系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3(1):76-80.
[20]潘杏萍.浅析和谐大学师生关系的构建[J].江苏高教,2011(5):122-123.
[21]王熙.以沟通为核心的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19-23.
[22]张君.浅议关心理论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3):57.
[23]左占伟.对师生关系属性及特点的再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2(6):77.
[24]李红春,王大方.构建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75.
[25]邱秀芳.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J].教育探索,2012(1):128.
[26]佟雪峰.师生关系中教师的感情投入与管理[J].教学与管理,2012(4):34.
[27]王芳亮.学评教机制下的师生关系异化及矫正[J].教育学术月刊,2012(3):63-65.
[28]眭依凡.大学文化理性与文化育人之责[J].中国高等教育,2012(12):6.
[29]陈联.梧凤之鸣:大学师生关系的诉求与应然[J].大学教育科学,2012(4):107-110.
[30]刘建.文化视野下的和谐师生关系的重构[J].思想理论教育,2012(3):16.
(责任编辑 刘 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