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模式下的学校音乐教育研究

2013-03-29 03:02杨斯童
成才之路 2013年1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研究

摘 要:学校音乐教育正在经历一场“范式的革命”,要求音乐教育者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对民族复兴和“成为人”的价值。学习者在音乐变构学习中要从美感、潜意识、音乐认知、意向和反思等多维变构中,大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创新思维;学校音乐教育;研究

十八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又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教育是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系统工程,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包括创新方法和生成新知识,创新人格包括创造性的情感和意志。由于实践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实践是创新的实践,创新是在实践中的创新。所以,素质教育的圭臬是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是以一定的模式(model)显现的。近些年关于创新思维模式的概念云集,其中苏格兰人K.J.W.克雷克在《解释的本质》中提出的“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堪称对创新思维最通俗的解释。他认为,人对认识对象的表征是通过心智模式这一机制,即人会自动转译外来的事件成为内在的模式,并用它来对事件进行预测、归因以及做出解释。这里的“心智模式”特指:①人的思维创新机制,②人的思维创新功能。所谓创新思维模式,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使思维系统自动地变革认识对象,并永无止境地对新的认识对象预测、解构、重构。

对于属概念的“创新思维模式”需要找到其相邻的种概念,才能指导实践创新。因此,如何重构学校音乐教育创新思维模式,是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学校音乐教育正在经历一场“范式的革命”

近些年来,音乐教育的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各民族文化以各种方式渗透到教育实践与艺术实践中。多元音乐文化融合成为各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引发音乐教育对创新思维的培养。2001年《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与新课程标准先后颁布实施,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2005年“钱学森之问”使学校音乐教育春意盎然;特别是在建设文化强国大政方针的指引下,很多专家学者和第一线音乐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遵循马克思“按美的规律建造”,进行大量细致的调研、实验与实践,初步形成了学校音乐教育创新思维模式。其表述为: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应“技理并重”;在人才培养上应“多能一专”;在教育层面重心上应转向高师;在教学内容上应中西融合;在课程设置上应综合化;在课程类型上应灵活多样;在教学方式上应实施生成性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即兴和“育心”,突出思维创造性。

该模式的创建,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与建设文化强国战略服务开拓出广阔的前景。但是,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尚有为数众多的各级各类学校对音乐课程标准执行不力,音乐教育创新思维模式在相当数量的学校很少有人问津;不少音乐教师浅尝辄止。

经过问题分析,其深层原因如同有了法律却不懂法理而在执法上出现障碍的道理是一样的。学校音乐教育是一门集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于一体的综合科学。但是,对音乐综合科学的认定不是音乐自身的任务,在音乐教育中,要引进它自身以外的诸如社会因素、教育者共同的心理因素、教育者的内心需求和心理状态等。具体地说,只有教育者共同接受模式所涵盖的全部理论、准则和方法,在心理上形成学校音乐教育切实培养创新思维的共同信念与实践理性时,才能使音乐教育创新思维模式得以实施。否则,再好的模式只能被搁置。有的第一线音乐教师难以达成共同的思维范式,对思维创新模式缺少理性认识,对创新理念置若罔闻,无动于衷,只是跟着感觉走,多数音乐课标解读也只是囿于常识的说教,读而不“解”。因此,新模式的实施还缺少一个必要的前提——学理解释。所以,音乐教师在学校音乐教育面前谁也不敢理直气壮地称音乐教育为科学,而始终羞答答地与音乐教育一起处在前科学的窘境。于是造成了你搞你的“形而上”,我行我的“形而下”,你搞你的“学”,我行我的“术”。

学校音乐教育的科学性告诉我们,同一切科学发展需要经历“范式的革命”一样,音乐教育正在经历一场“范式的革命”。这场音乐教育“范式的革命”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参与,在思想上牢牢地扎下根子,方能使音乐教育枝繁叶茂,结出智慧硕果。

(1)音乐教育与民族复兴。音乐教育“范式的革命”关系到如何对待传统的音乐教育,从总体上看是扬弃。一是要经过全面反思,发现音乐教育本身存在的缺陷,通过学习他国他民族的长处,实施“运河战略”迎头赶上。必须明确的是,集他人之所长是弥补而不是舍本忘宗。在移植的时候扔掉本根,这不是改革,而是毁弃我们的民族文化。二是要不断地去掉狭隘眼界,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以更开阔的心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促进音乐文化的繁荣兴旺。

在我国,学校音乐教育自有学校以来即开设音乐课程。“乐学”在西周是大学重点课程。孔子 “仁”学“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难能可贵的是,“乐教”也是在轴心时代的“大家”们达成共识。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用大量篇幅论述对城邦之人自幼进行有选择的健康奋进的音乐教育。文艺复兴尽管在多领域引发了革命,但起引领作用的是艺术成就,在鼎盛时期音乐巨人辈出,影响之后的音乐教育普及,科学巨擘、大师成长成才无不身受其裨益,化育“大成”。再者,音乐和谐直接诱导生态和谐,因为音乐中含有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一切因子。

(2)音乐教育与“成为人”。教育就是“成为人”。(鲁洁语)人类通过实践,不断改变自身的不完善性、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实践分为经济、政治、伦理、艺术、教育和宗教等基本方式,音乐的艺术实践是通过“人的确证”和“人的创造”开辟“成为人”的蹊径。

音乐与“人的确证”。马克思说,人是对象性存在者。马克思又说:“人依据一个全面的方式占有其全面的存在物,因而他乃是一个整体的人……他们对这对象的反映方式,就是人类现实的确认”“只有音乐才激起人的音乐感。”音乐创作、演唱、演奏、欣赏,都是传达人之为人的“音讯”指证。

音乐与“生命的创造”。音乐在操作上常见的就是以音乐美的作品来感化人的灵魂,化生人的生命。马克思指出:“只是由于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从人类需要的角度讲,劳动实践出自人“谋生”,重在保持人的自然生存;音乐实践则出自人“乐生”,重在创造自身的新生命。音乐不单是唤起人的音乐感,而且唤发对新的生命里程的开拓。马克思说:“钢琴演奏者生产了音乐,满足了我的音乐感,不是也在某种意义上生产了音乐感吗?……钢琴演奏者刺激生产,部分地是由于他使我们的个性更加精力充沛,更加生气勃勃,或者在通常意义上说,他唤起了新的需要……”

二、音乐变构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

音乐提出人们对新的需要的任务使命,它还具有开发实现新任务的创造力,这正是音乐科学“第一生产力”的伟大魄力。

新陈代谢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代谢即“变”。星生星灭,沧海桑田,白云苍狗,分解化合,生物繁育,从善如流,动物体内变构蛋白(allosterlc proteins)的酶促反应(Enzyme catalysis)等无不是变。而变是事物内部结构的变化,谓之变构。变构是代谢实质。不同事物变构显现不同的代谢模式。人的思维变构就是思维创新。

变构学习模式(allosteric learning model),是法国认知心理学家、生物学家焦尔当·安德烈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焦尔当强调,对任何知识的学习依赖于学习者的概念体(conceptions)。应用这个“活”概念体,如果能够“顺应”外界的新信息,发挥的就是新知识(新概念)的创生;否则,发挥的就是障碍性作用。可见,学习者的概念体是一个矛盾体。就是说,新概念的创生离不开它,它内部蕴涵着新概念的因子,同时又是新概念创生的障碍。新概念是经旧概念的解构与新信息整合重构的产物。整个过程如同几何证明一样, “求证”的新命题(新的概念性知识)光有“已知”条件(新信息)是不能证明的,还需要头脑中找出原有概念解构(成为“已有信息”),以独特的连接方式“证明”推导。所以,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墨子的“知,接也”,可谓揭开了变构学习的规程。

人类创新的全部秘密是“按美的规律来建造”。黑格尔也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人类怎样“按美的规律建造”呢?实践必须通过实践中介——工具来实现。在实践中介中,可分为“实体的工具中介”如旧石器、PC机,“心理的工具中介”如鲁班造锯受到原型启发在观念中形成锯的形状。

“心理的工具中介”又分为“实体性心理工具中介”和“程序性心理工具中介”。人的“实体性心理工具中介”是符号,如语言、概念、信号、歌谱等。人的大脑是应用符号“思维”形成思想的。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就是通过符号的思维运作而实现知识生成的。显然,思维运作就是驱动程序。就是说,程序性心理工具中介就是人的思维程序。新维果茨基学派列昂节夫指出,“掌握工具不仅是拥有工具,而且意味着掌握使用工具的程序”。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列昂节夫认为,中介发生在经由特殊组织的活动中,而不是发生在儿童与成人的人际交往中,主要涉及的是儿童对新的心理程序而不是符号手段的获取、掌握与内化。“程序性心理工具中介”是通过目标、动机、动作、活动创造的新的思维活动。这种心理发展超越了当前主导活动的需要,为转向新的主导活动奠定了基础,从而揭示了发展的机制。

音乐变构学习对思维创新的直接作用在于开拓程序性发展的路径和程序驱动的功能,进而驱动实体性知识的创新。音乐最完美地演绎了两种心理工具的调适与和谐。爱因斯坦、钱学森等“大家”的高超智慧不正是通过音乐的“程序性心理工具中介”助力攀登科学高峰而成就的吗?音乐创新思维的过程是思维多维变构的过程。

——美感。音乐智能是神经系统组织的基本构成和自然机制。当个体在音乐实践中感受到不同于过去经验的新鲜事物时,对新事物或某个细节产生新异感——美感,大脑全脑思维便以自动化的调节达到最佳化状态,为大脑新的适应(“顺应”)而跃跃欲试。

——潜意识。“潜意识”是音乐审美过程的能源,在天籁般美妙传送中勾起灵感、顿悟和直观思维的萌发。

——音乐认知。审美体验来自大脑的炼制过程,是音乐认知在新旧冲突中通过转化导致音乐心智结构发生变构。

——意向。无论是谱曲、欣赏,还是歌唱、演奏( “三度创作”)都是对美的需求、理解美的现象的愿望、对美的体验的召唤和“要成为最好的”特定目标的直接推动,使音乐智能跃迁。

——情感。伴随着特定生理机制和情景生发情感。它通过音乐的奇思妙想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并与相应的思绪相联系,以激发音乐创造的思维和美感潜能。

——反省认知。美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反省认知的回味过程,在“唤醒”、活动和牵引中完成变构。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者信心满怀地开展学校音乐教育创新思维范式的革命,开拓性地进行音乐变构,不仅是创新入门的向导,而且获取了登上科学殿堂的线路图,大力提升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者的整体素质得到最佳化提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焦尔当·安德烈.变构模型学习研究的新路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杨斯童.音乐哲学通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此文为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中的弘扬与传承》立项课题成果,课题批准号JD12DB253)

作者简介:杨斯童(1980— ),女,满族,辽宁锦州人,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博士,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钢琴教师,讲师。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