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金
小引
鲁迅是谁?
这是鲁迅之子周海婴之孙周令飞,以及一些学者如陈丹青如钟理群如张梦阳的追问。其目的是要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从过去神坛的鲁迅、政治的鲁迅、误解的鲁迅、还原为思想的鲁迅、文学的鲁迅、人间的鲁迅。
鲁迅究竟是谁?即鲁迅在今天的意义。
陈丹青说:“‘鲁迅是谁?的问题,就是‘我们是谁?的问题。”
有人说,最是鲁迅应该读。诚哉斯言。
鲁迅是一部博大精深的书。因为我的学识太浅,笔力不足,不能做宏观的把握,我只有这微观的点滴而已。
鲁迅的笔名
我国近代以来,因为报纸、期刊和出版业的兴起,于是诗人与作家就有了发表作品和出版著作的机会。那么,署什么名好呢?有些署原名,有些则署笔名,且听尊便,这是他们的自由,是无可厚非的。
据我所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少诗人与作家,是用笔名发表诗文和出版著作的。而且,同样不少诗人与作家,是以笔名载入文学史的,这说明这个诗人这个作家已成大器,是可堪赞誉的。有的诗人与作家,终其一生,笔名不少,多至上百,比如鲁迅先生。
鲁迅本名周樟寿,是他祖父周福清为他起的;又名周树人,是他一位当学堂监督的本家爷爷给他起的,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鲁迅”,是他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首次使用的笔名,之后先后多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作品和出版著作,以至于后来的人竟忘记了他的原名,而只记得“鲁迅”了。
“鲁迅”笔名的起用,还引出了一段佳话。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在读了《狂人日记》之后,觉得这很像周树人的手笔,而署名都是姓鲁,天下岂有第二个树人乎?于是写信去问,果然回信来说是“拙作”,而且那同一期《新青年》里有署名“唐俟”的新诗也是他做的。
到了九年(1920)年的年底,我们见面谈到这事,他说:“因为《新青年》编辑者不愿意有别号一般的署名,我从前用过迅行的别号是你所知道的,所以临时命名如此。理由是:(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周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至于“唐俟”呢?他答道:“哦,因为陈师曾(衡格)那时送我一方石章,并问刻作何字,我想了一想,对他说,你叫做愧堂,我就叫俟堂罢。”我听到这里,就明白了这“俟”字的含义,那时部里的长官某颇想挤掉鲁迅,他就安静地等着,所谓“君子民在晚的以俟命”也。把“俟堂”两人字颠倒过来,堂和唐这两个字同声可以互易,于是成名曰“唐俟”。周、鲁、唐又都是同姓之国也。可见他无论何时没有忘记破坏偶像的意思(许寿裳:《鲁迅的生活》)。
不少诗人与作家,为什么好用笔名发表作品和出版著作呢?据我揣测,缘由大致有五:一是编者在自己编辑的报刊上发表作品,用笔名以释嫌;二、因为需要,一个作者在同一期报刊上发表两篇以上作品时,用笔名以障人眼;三是纪念意义;四是自省情怀;五是文网使然。在鲁迅的众多笔名中,多数当属后者。须知,“鲁迅的时代,挨整就是坐班房和杀头”(毛泽东语)。
的确,鲁迅的笔名,也许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不是最多的,说是用笔名较多的作家,应该不是问题。鲁迅一生,先后曾用笔名达140余个。戛剑生,是鲁迅最先用的笔名,初用于他的《戛剑生杂记》一文,昭示着鲁迅青年时代的激情;晓角,是鲁迅最后用的笔名,首用于他的杂文《“立此存照”(一)》。许广平说:“先生最后用的笔名,载在《中流》上的是‘晓角二字,他最后还不忘唤醒国人,希望我们大家永远记取这一位文坛战士的热望。”意即黎明前的号角是也。
学者李允经,把鲁迅的笔名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898年至1917年。其间,鲁迅所用笔名12个;第二个阶段,是1918年至1926年,鲁迅新用笔名20个;第三个阶段,是1927年至1936年,鲁迅所用的笔名多达100个以上。鲁迅用笔名最多的年份是1934年,多达39个,其次是1933年,达24个。鲁迅生命的最后10年,是在上海度过的。这10年,是敌人文化“围剿”的10年,鲁迅为了反文化“围剿”,拿起笔,做刀枪,变幻各种笔名,发表杂文,与文化“围剿”抗争。
从鲁迅的笔名,我们不难体会到他保存势力的生存智慧。他曾说过:“有勇无谋,非真勇也。”他于是:一改变作法,二换些笔名,是啊,在“文网极密,动招罪尤”的时代,作者的笔名可以起到保护伞的作用。当然,“一名之立”,是需要“旬月踯蹰”的。许广平在《略谈鲁迅先生的笔名》一文中,就这样说过:“实在他每一个笔名,都经过细细的时间在想,每每写完短评之后,靠在藤躺椅休息的时候,就在那里考量。想妥了,自己觉得有点满意,就会对就近的人谈一下,普通一些,写出来也就算了。”
有人说,检查官们是只看内容,不管署名的,只要内容不越轨,谁的文章都可以不删不扣,顺利放行。鲁迅就不相信,说这是敌人预设的陷阱,放的烟幕,是靠不住的。他说:“检查官们虽宣言不论作者,只看内容,但这种心口如一的君子,恐不常有,即有,亦必不在检查官之中,他们要开一点玩笑是极其容易的”;“我不想来中他们的诡计,我仍然要用硬功对付他们”。在白色恐怖严重的年代,鲁迅用42个笔名在黎烈文、张樟生主编的《申报》副刊《自由谈》发表大量杂文,时在1932/12至1935/10.鲁迅曾说:“我的常常写些短评,确是从投稿《申报》的《自由谈》开头的;集一九三三年之所作,就有了《伪自由书》和《准风月谈》两本。”鲁迅辑入《花边文学》一书的文章,也是刊于《自由谈》上的。编者为了醒目起见,发表时在文章的四周加了“一圈花边”,因而在结集时,鲁迅即以《花边文学》作为书名。
“我即使讲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也必不能满他们之意,而我也确不能作使他们满意的文章”;“只要我还活着,就要拿起笔,去回敬他们的手枪”。这就是鲁迅,我们不要误读鲁迅的决绝;只要我们知晓鲁迅所处的时代,就能理解鲁迅。在“换些笔名”都还不保险的情况下,鲁迅是“托人抄写了去投稿”的。
鲁迅的笔名,多数已被专家解读,可有仍然未解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有些笔名被误解。如“不堂”这个笔名,有人释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意思,因为有人曾攻击鲁迅的杂文,是一种“不登大雅之堂”的文体;有的人释为“那些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并不是真正的‘堂·吉诃德”,其理由是这“正堂”之笔名,是用在那篇《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的。由此看来,这两种解释,都能成立,谁是谁非,就很难说了。
深思熟虑取笔名,是鲁迅严谨作风的体现。他说:“一个作者自取的笔名,自然可以窥见他的思想。”凡鲁迅的笔名,都是有着深刻含义的。笔名“韦士繇”,是“伪自由”的谐音,意指当时的黑暗统治;笔名“隋洛文”,是还击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呈请当局通辑“堕落文人鲁迅”的;笔名“封余”,是回敬郭沫若骂鲁迅是“封建余孽”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鲁迅的笔名,也是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很值得我们继续学习和研究的。欲如此,就要像鲁迅说的那样: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解读鲁迅的笔名,亦同此理。
鲁迅的藏书
这个题目,已作过一篇,拟寄《会理文艺》审处。不过,那篇主要写的是鲁迅的中文藏书,欲知先生的知识结构,及其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文学家,还得较为全面地涉及先生的藏书才行。因此,再作上一篇,以飨读者。
鲁迅对书的情结,似乎是与生俱来,从小开始,终其一生。“买书,对鲁迅来说,不仅仅是阅读的需要,也不是为藏书的买书;他买书,似乎已成为一种生命的需要。买书,已构成他生命活动的重要部分,书在他的心目中是除了必要的生活资料外最重要的物品。”(何锡章语)据先生的三弟周建人回忆,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一放学就常常看见他去买画谱。他把过年时候的压岁钱所得,总去买画谱。向书场要了目录来,看有什么可买的,如《海仙画谱》、《海上名人画谱》、《阜长画谱》、《椒石来谱》等,买了很多。有次,先生在给曹白的信中说:“有喜欢的书,而无钱买,是很不舒服的,我幼小时常有此苦。虽然那时的书,每部也不过四五百文。”鲁迅最早买的一部书,是两册装的石印本《毛诗品物图考》。
鲁迅是书坊中的“淘金人”。先生住北京也罢,居厦门也好;先生居上海也好,住中山也罢。当然,还有在日本求学时期。人们,都能见到他访书的身影。先生是坚持写日记的,而且每年都有一份书账,从中我们可以知其一斑。在此,不妨摘录几则,晓其大概。
1912年。共收书、各种拓片计94种。其中书籍类84种,共321册;拓片类8种,共44张。共用去164.38元。末后又记:“审自五月至年莫(末),凡八月间而购书百六十余元,然无善本。京师视古籍为骨董,唯大力者能致之耳。今人处世不必读书,而我辈复无购书之力,尚复月掷二十八金,收拾破书册以怡悦,亦可笑叹人也。”
1929年。共221种,其中书208种,计402册;画帖画页15种,共161张。本年花在书画上的钱大大超过以往,总计用去2404.5元。
1934年。全年总计304种。其中书有290种,计1188册;拓片14种,共83张。全年共支出书费1029.20元。
这就是鲁迅,这就是作为书人的鲁迅。
买书,读书,著书,是鲁迅一生乐此不疲,始终不渝的事业。现存鲁迅藏书4062种,约14000册,其中文书籍2193种,外文书籍1869种,包括中文线装书,中文平装书、俄文书、西文书、日文书等。这些书,鲁迅生前分别藏于北京和上海;鲁迅去世后,到新中国成立不久,其夫人许广平捐献给了北京鲁迅博物馆,并专设“鲁迅书库”,滋养后人。
鲁迅博物馆前馆长孙郁,曾经这样深情地描述“鲁迅书库”:我在鲁迅博物馆工作的时候,看见他大量的藏书,不免生出感慨来。那是多么博大的世界!线装的、日文的、德文的、真是不可胜记!他的书,从来都干干净净,包装得整整齐齐。我在他的藏书库里,常可发现他自己包装的书皮,上面偶尔也端端正正写着几行字,很是典雅。
这就是鲁迅,这就是作为爱书家的鲁迅。
1944年,鲁迅的藏书险遭出售,由此引发了一场风波。不过,经过鲁迅友人的多方努力,鲁迅的藏书终于保存了下来,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关于鲁迅的中文藏书,我在另一篇《鲁迅的藏书》中,已有较详细的介绍,这里从略不记,只说其他。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其资料来源自叶淑穗的《鲁迅藏书概况》一文,否则会有掠人之美的嫌疑。
鲁迅藏俄文书共86种96册,以艺术和文学为主,艺术类31种,文学类29种。当时,因鲁迅的朋友曹靖华在苏联,鲁迅就常去信请曹代购俄文书,因此他的多数俄文书就是这样得来的。
鲁迅藏德文、法文、英文等西文书,共有778种,1182册,以前者为最多。以类别而言,则以艺术类和文学类最多。其中文学类358种,包括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德国、南斯拉夫、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等25个国家的名著,它们中的好些作品,成为了鲁迅从事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母本。
在鲁迅的藏书中,日文书种数最多,达955种,1889册,且门类较全,版本最好。这些书,多是从日本的相模屋、乡土研究社、实业之日本社、丸善书店、鸡声堂、辰文馆、其中堂、力求堂、京华堂、三签书房、岩波书店等处选购的。先生在上海居10年,与内山完造交上了朋友(算是因书结缘吧),内山书店成了先生常来常往的地方,他在这里买的日文书也就最多。从书的内容观之,当以马列主义和哲学、文学、艺术为多。马列主义和哲学有92种,如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史的唯物论》等。《鲁迅译文全集》10卷,多以日文版本为蓝本译出。日文书中的艺术类有164种,由此可见鲁迅先生的艺术情结和艺术修养。
鲁迅是智者,这与他的知识结构有关,这从他的藏书,我们不难读出。关于先生的藏书,以上差不多都谈到了。但是,有一方面差点被我们遗忘,这就是鲁迅自然科学方面的藏书,此乃不可忽略不记的。
自然科学著作,在现存的鲁迅藏书中,约有146部,有中文的,也有外文的。从涉及的内容方面看,以鲁迅作家身份而言,令我们叹为观止,诸如自然科学史、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矿物学、生物学、动物学、解剖学,以及医药卫生等。试问,在中国的近代、现代、当代作家中,除了鲁迅,恐怕难以找到第二个像他这样“高、大、全”的人。因此,对于鲁迅,我们除了尊重、除了佩服、除了学习,已无话可说。事实就是如此明摆着,你不服气是不行的,那些骂鲁迅的人,可以闭嘴了。
鲁迅的藏书,无疑是先生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同时,他又为后人研究他的思想他的文学他的艺术,提供了丰富而多彩的文本。在鲁迅的藏书中,还有大量的中外艺术著作,本文并没有怎样说及,原因是笔者拟著专文谈鲁迅的藏画。
鲁迅的藏画
在鲁迅的藏书中,艺术类占有相当的比重;而在艺术类中,又以美术方面为多。
鲁迅与美术的结缘,也是从小就开始了的,自始至终,晚年尤胜。先生从小有两大爱好,一是图画,一是植物,因此他的购书,也就自然关注这两方面。买《画谱》之类,当是先生热爱美术之初衷。随着年岁的增长,鲁迅于美术爱好也与日俱增,广泛而深入。
先生不但在居住地买,因为不满足,还常常托友人在外地(国)买。如此这般,使他的画册收藏便日益丰富起来,除自己收藏鉴赏外,还设法出版,且往往是自费的,由此可见其赤子之心。
著名女作家陈学昭,曾为鲁迅先生买过有木刻插图的书,说鲁迅所要的主要是木刻,据她回忆:1929年和30年,她和鲁迅通了一些信,先生给我的信,都是附在三先生(指周建人)给我的信中,偶尔也有直接寄我的。我和一位朋友跑遍了巴黎的书店,常常晚饭前后我们总要在塞纳河边的旧书摊上消磨一、二小时,搜寻有木刻插图的版本。我和朋友也想了些办法,例如利用特约的记者证,借理科同学所组织的一个有名无实的书店名义去购书,打折扣,省下钱来再买他多买几本有木刻插图的书。他收到这些有木刻插图的书,每次都表示满意,又奇怪书价的便宜。
曹靖华是鲁迅先生的挚友,时在苏联的曹靖华,受鲁迅之托为其买美术书。曹先生在《雾迷书画》里谈到为鲁迅搜集和邮寄美术书的情形。他说:“其中有古典和现代的名家版画集,漫画集、风景画册等……更珍贵的有彩色精印插图的俄文本《天方夜谭》等。”还说:“总之,从古典到现代,从苏联到西欧,凡有政治和艺术意义,足供我们借鉴和利用的,都在搜寄之列。”曹先生在讲到如何把这些珍贵的图书寄给鲁迅时又说:“云山万里,关山阻隔,怎样才能把这些‘盒子炮送到鲁迅先生手中呢?在当年反动派对苏严加封锁的局势下,什么‘挂号、‘保险等邮递法都归无用。这只有用‘二仙传道的办法了。这就是第一步,先寄到比利时或法国,托朋友收后,除去封皮,重新包扎,写上新的寄件人的地址。俄罗斯有句谚语:‘乌鸦是不啄乌鸦的眼睛的。这样就过关了。”
办事,拜托与受人之托,其间是需要相当的友情做支撑的。你看,为了买画册,远在异域的朋友是何等的认真负责,尽管烦琐而累人。鲁迅与陈学昭,鲁迅与曹靖华,在回忆和说及此事时,如道家常,平实极了,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从另一个侧面,我们能感知到的是鲁迅结交的人缘之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要以心换心的,一个人只希望别人对自己好,而自己则无所谓,恐怕是不行的。
在鲁迅收藏的日文书籍中,美术方面的达200余种,660余册,它占全部日文藏书的三分之一。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各国的版画艺术,而日本浮世绘版画又是其间的重中之重。在北京鲁迅博物馆的“鲁迅书库”中,可见先生收藏的浮世绘书,多达16种,如《写乐》、《北斋》、《广重》、《浮世绘大成》12册、《近代锦绘世相史》8册、《浮世绘稀版画集》等。除此而外,还有日本友人赠送先生的浮世绘画帖多幅。鲁迅之所以热心收藏外国的绘画艺术,正如他所说:“我们必须迅速向前发展,把当今世界上具有最大价值的东西统统拿过来”,为我所用,为促进祖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服务。也就是说,是集收集、鉴赏、研究为一体的。
北京琉璃厂,是从清代乾隆年间逐渐发展起来的以书籍、古玩、碑帖、文具等店铺为主的著名街市,位于今和平门外,因旧有琉璃窑而得名。鲁迅于1912年5月5日到达北京一周后,即当年的5月12日,便光顾了琉璃厂。先生在京的十几年,成了琉璃厂的常客,是年平均每周一次,多有所获。这从他的日记中,我们不难读到。
翻开《鲁迅日记》,我们就见到了先生逛琉璃厂的身影,读到了先生购买画册,以及碑帖的记录。今摘数则,以见一斑。
下午至琉璃厂购……《中国名画》第十五集一册,一元五角。(1912.5.25);得津贴六十元,晚游琉璃厂,购……《李龙眠白描九秋图》一帖十二枚,六角四分;《罗两峰鬼趣图》一部两册,两元五角六分。(1912.5.30);上午赴青云阁……又赴琉璃厂购《龚半千画册》一本,八角。(1912.6.16);赴琉璃厂买纸,并托清秘阁买林琴南画册一叶,付银四元四角,约半月后取(1912.11.9);往琉璃厂购《董香山水册》一册,一元二角;《大涤子山水册》一册,一元;《石谷晚年拟古册》一册,八角。(1912.11.16);午后赴琉璃厂神州国光社购《唐风图》、《金冬心花果册》各一册,共银三元九角。又往文明书局购元《阁仲彬惠山复影图》、《沈石田灵隐山图》、《文征明潇湘八景图》、《龚半千山水册》、《梅瞿山黄山胜迹图册》、《马扶曦花鸟草虫册》、《马汇香花卉草虫册》、《戴文节仿古山水册》、《王小梅人物》各一册,又倪云林山水、恽南田水仙、仇十洲麻姑、华秋岳鹦鹉画片各一枚,共银八元三角二元。(1912.11.12)余本年12月有关购画的3则,不再录以释“文抄公”之嫌。这还只是1912一年的购画册记录啊,由此可见鲁迅对于画的痴了。看来,一个人最好对某些事物起码有一痴才妙。
既重视外国木刻的收藏,也不忽略中国传统美术的收藏,这就是鲁迅藏画的态度。他是我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在他的旗下有不少的美术青年。他说:“我以为中国新的木刻,可以采用外国的构图的刻法,但也应该参考中国旧木刻的构图模样,一面并竭力使人物显出中国人的特点来,使观者一看便知道这是中国人和中国事,在现在,艺术上是有要地方色彩的。”
鲁迅是有一种割舍不掉的版面情结的,这从他不遗余力地收藏版画集,精心编印版画集的事迹,我们是可以知其所以然的。《近代木刻选集(一)》,是中国第一部版画集。作为《艺苑朝华》第一期第一辑的《近代木刻选集(一)》出版之后,又出版第二辑《路谷虹儿画选》;接着又出版了《近代木刻选集(二)》。接下来,是第一本苏联版画和黑白画集《新俄画选》的出版;自费印行第一本复制品《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自费编印苏联版画集《引玉集》;编印并作序的《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编印并作小引的插图画册《死魂灵一百图》;作序的木刻连环画《一个人的苦难》;生前选编的最后一部版画集是《苏联版画集》。鲁迅先生在关注外国版画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版画;自费出版木刻青年创作集《木刻纪程》等便是。
先生与郑振铎合作编印《北平笺谱》和翻印《十竹斋笺谱》,早已成为艺坛佳话,并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鲁迅与美术的话题,不是一篇小文可以尽述的,它需要专著的介入。
鲁迅的版税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羞于谈钱。说是,一谈钱就俗,这是由于他们的社会角色所决定的;说实话,这是他们骨子里所不情愿的。但有什么办法呢?只好闭口不谈。文人谈钱,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
有清一代的郑板桥,敢于把自订之书画润例张榜公布,起初也是遭到非议的。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鲁迅先生就敢于在他著名的《娜拉走后怎样》演讲中谈钱。他说:
钱是要紧的。钱这个字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要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紧要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为钱所卖掉。人类有一个大缺点,就是常常要饥饿。为补救这缺点起见,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在经济方面得到自由,就不是傀儡了么?也是傀儡,无非被人所牵的事可以减少。
这大概就是鲁迅的金钱观吧,我看是的。
是啊,人一出世,就要吃喝穿衣住宿,哪一件离得开钱。君子爱钱,取之有道,那是自然。
鲁迅的一生,大致经历了这么四个阶段:求学、公务员、教书、自由撰稿。先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有四:一、公务员收入。被国民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录用,在教育部担任公务员(1912—1926),时间长达14年之久;二、教书收入(1920—1927),在北京兼职多所大学,时间长达6年,后至厦门大学,再至中山大学。先生做专职教授,实际上就是在厦门和广州各一学期;三、大学院特约撰稿人收入(1927.12—1931.12),四年又一个月,经蔡元培推荐,先生受聘于“大学院”后来的“中央研究院”,为特约撰述员,月薪300圆大洋,定期支付49个月;四、写作、翻译和编辑收入。
《鲁迅日记》,既没有抒情,也很少议论,有的只是记事;而记事最多的,乃是经济收支情况,而使用较多的字是“泉”。“泉”是“钱”的古语,《金史·食货志三》解释为:“钱之为泉也,贯流通而不可塞。”有人说,《鲁迅日记》是先生经济收支的明细账,这说法是夸张了一些,但它反映的是基本事实。
也是羞于谈钱的缘故吧,鲁迅研究的学者们,关于鲁迅精神方面的研究著作,说是汗牛充栋并不为过。而对鲁迅物质方面的研究,却绝少涉及。其实,只有精神,缺乏物质,是不完整的鲁迅。
学者陈明远,潜心研究文化名人的经济生活,达20年之久,硕果累累。有《何以为生——为文化名人算经济账》、《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等多部专著出版发行,鲁迅是其研究的个案之一。与此同时,我还读到学者李肆的文章《鲁迅在上海的收支与日常生活——兼论职业作家市民化》。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借用了他们的一些研究成果,这是必须特别加以说明的。
1927年10月3日,鲁迅携许广平入住上海,实现了他从公务员到自由撰稿人的转变,过上了他以收取版税和稿费的职业作家生活。
之前的1905年,鲁迅与二弟周作人留学日本。1907年周氏兄弟合译《红星佚史》,得到稿酬200余圆,合同上注明千字2圆。这恐怕是鲁迅第一次得到的稿酬。同时,鲁迅还有著译出版,还有《人之历史》等文在《河南》杂志发表,鲁迅和其他人一样在《新青年》上发表作品是没有稿费可拿的。
据陈明远统计,鲁迅在上海生活的整整9年间(虚年10年),总收入为国币78000多圆,平均每月收入723.87圆(约合今人民币4万多元)。“他一不靠‘官,二不靠‘商,属于当时上海典型的自由职业文化人。”这个时期,鲁迅完全依靠版税、稿酬、编辑费为生,占他生平总收入的半数以上。鲁迅所过的,是小康人家的中间阶层生活,比他在北京的生活水平高多了。
因此,鲁迅一到上海,先是暂时住共和旅馆,几天后入住景云里23号,于次年9月9日因邻居嘈杂,迁至景里18号,又于1930年4月11日,鲁迅一家又迁入大陆新村9号,直至1936年10月病逝。“大陆新村9号是一幢水、电、气齐备的三层楼的阔大建筑,堪称‘毫宅,这在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不多的。”(李肆语)电风扇、留声机等这些当时非大众消费品,先生的家都是具备了的;同时,还长期请佣人工。至于看电影,请客吃饭,资助青年作家、自费出版画册之类,更是不计其数。所以,鲁迅在上海时期是自食其力,自得其乐,活出了先生的独立人格,他被视为文化人的榜样。
鲁迅时代的稿酬标准,是按作家等级给的,当时把作家分为五等。鲁迅,无疑是一等作家。鲁迅的文章,一般稿酬是千字3圆,有时千字5圆,他的《二心集》是按千字6圆计酬的,是比较高的了。那么,鲁迅的版税呢?先生的版税,一般是20%,高的可达25%。《鲁迅日记》1932年12月15日记:“以选集之稿付书店印行,收版税泉支票三百。”说的是先生的《鲁迅自选集》,是天马书店出版的,初版印1000册,定价1.20元,鲁迅得300元,版税率为25%。据说,这在当时是特高的了。
在李肆的《鲁迅在上海的收支与日常生活》一文中,有过先生版税的记述:鲁迅在上海卖文的全部收入大约是55442元,月均约510元。鲁迅的卖文收入,以版税为主,1933—1935年,鲁迅的版税收入分别为9325.93元、4962.87元和3938.47元,三年间月均收入版税506.87元。“这一方面是因为鲁迅的书销量大且版税高,如《呐喊》,鲁迅生前即正版印行48500册,《两地书》 1933年4月出版,当年鲁迅即收入版税1125元,(据《鲁迅日记》计算,约销4500册)。”
为版税而斗争,是鲁迅二、三十年代的壮举之一。鲁迅的书,多由北新书局出版,而这个书局的老板李小峰,是先生在北大时的学生,原是新潮社成员;1925年脱离新潮社,创办北新书局,主要出版新文学作品。先生的《呐喊》、《中国小说史略》等名著都是交北新书局出版的。同年11月,李小峰开始向鲁迅支付版税,鲁迅南下后,直到1927年底,李小峰未向先生支付版税;1928年1月,李小峰又向先生支付版税,每月140元。此时,鲁迅在北新书局出书已9种,而且销路很好。鲁迅感觉不对,于是托人找律师杨铿,“委以向北新书局索取版税之权”。最后,双方达成庭外调解,李小峰分期补清历年欠版税8256.834元;双方重新签订合同,李小峰向鲁迅领取印花,执行印书证制。
“(这)显示了他(鲁迅)为了自己的合法权益铢两必较的市民观念,并不羞于公开地为自己争夺金钱”(李书磊语)。
鲁迅的手稿
手稿,指的是著作者手写的原稿。
如果从它的类型来看,可以大致分为为手稿本、清稿本和修改稿本三类。手稿本,是著作者的原始文本,有的涂改勾画较多,有的稿面则非常清楚,只有个别字词的改动;清稿本,是指著者在手稿本的基础上重新誊清的稿本,也有“白本”之称。这种清稿本,可以是著作者本人的手迹,也可以是家属之代劳,还可以请善书者动笔;修改稿本,是指著者在原稿或清稿的基础上亲笔加以修改的本子。如果改动不多,就在原稿涂改,如果改动较多,则在原稿的天头地脚标注。如果改动太多,就要对原稿进行裁剪粘贴,另加签条。
以上说的这些,都是还在用传统书写工具著作的人,已经感知和体验到了的。进入电脑时代的当代,著作家们多数已经换笔,利用电脑写作,只有极少数的著作家还在用笔书写。有鉴于此,目前手稿的意义就显得越来越重大了。手稿的意义,在于它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即书法)。
话还得说回来,手稿的意义在名家那里,如名作家名诗人名教授名学者,还有就是各行各业的社会公认的名人。我辈平凡人的手稿,即使字写得比名人的漂亮,也是没有用的,说白了就是不值钱,所以我从来不保存手稿。
名人手稿已是极有收藏价值的珍品,现在你想要收藏名人手稿几乎不可能。因为,他们的手稿,早已被图书馆博物馆文学馆等机构收藏。有资料显示,“中国现代文学馆”就藏有名人手稿1.5万件;“上海图书馆”设有文化名人手稿馆,藏有近百年来各界文化名人蔡元培、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冰心、丁玲、钱钟书等100多位的手稿达4万余件。
名人的手稿值钱,我们从以下的几例,可见一斑。1996年“瀚海”春拍,梁启超手稿一卷,底价2万—2.5万元,林语堂的日记手稿(1929.1—1932.2)底价3万元,以28万元成交。周作人一册手稿共114页,底价7万—8万元。这还是近20年前的数据,而今这些名人的手稿价格,不知又涨了多少。
鲁迅先生,毫无疑问是中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名人之一;岂止于此,先生的影响力还将继续下去。孔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鲁迅先生,当之无愧矣。先生之学问博大精深,先生之修行堪为楷模,先生之才识为人称绝。此乃先生名副其实之谓也。
文化名人都很珍惜自己的手稿,鲁迅先生却是个例外。关于这个,我至今都未想明白,先生其他方面都十分精细,为什么偏对自己的手稿不在乎?
收藏家李维基著《藏事纷纭录·名家手稿收藏难》中,有这样的记载:鲁迅先生每出一书,手稿即弃之。有一个故事说,一次萧红在上海的一家炸货店买油条,发现包油条的纸竟是鲁迅的译文《表》的一页手稿。平时在家时,鲁迅常用出完书的手稿擦桌子、擦手。所以鲁迅先生的手稿保存下来的不多;能保存下来的,多是许广平背着先生留下来的。在鲁迅770多篇杂文手稿中,仅存170多篇;30多篇小说手稿中,只留下来8篇。因此,鲁迅的手稿,就显得更加珍贵。举例说吧,1994年“嘉德”秋季大拍上,有5页鲁迅手稿是1933年4月写就的杂文《言论自由的界限》和《以责制夷》,底价7500—8500元,结果以7.15万元拍出。现在呢,恐怕要10倍于这个数了。
鲁迅的手稿原件,已被鲁迅博物馆相关机构收藏,看来我辈是无缘相见了。只好退而求其次,收藏鲁迅手稿影印本,即使是这样也很难。我知道,出版者是出版过《鲁迅手稿全集》的,线装、数函,苦干册,价昂,我辈是买不起的,据说还有价无货。我只收藏到《鲁迅手稿选集三编》《四编》(不知道选集一共出了多少编)、《鲁迅致增田涉书信选》、《鲁迅批判孔孟之道手稿选编》、《鲁迅诗稿》两种,一为文物版,一为上海人民美术版。仅此而已,其他所见是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著作和先生的传记中的断简零篇。极其有限是吧,但我已经知足。
我收藏的鲁迅手稿影印本前三种四册,应该是先生的初稿,或者说是草稿是底稿是第一,是用毛笔书写在绿格稿纸上的,当然是竖排。有的改动不大,有的改动较大,有的改动太大,甚至有粘贴有删节,从手稿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先生思想的开合,行文的严谨,书法的艺术。致日本友人增田涉的信,有多封是写在素笺上的,从而又多了几分雅致。《鲁迅诗稿》,因为没有改动的痕迹,就应该是清稿本了。
从鲁迅的手稿中,我们能欣赏到先生用传统书写工具所书书艺。只是其书名一直为文名所掩,人们很少谈到先生的书法。鲁迅的书法,基本功很扎实,是老师寿镜吾严格训练的结果,“正午习字,晚上对课”。每日临书习字,足有五六年之久;先生抄录《小学入门》、《开方提要》、《说文解字札记》等课本,亦是很好的自我训练。同时,因为抄录碑刻古藉,先生对汉魏六朝两晋的书法笔意而心领神会。在《鲁迅诗稿》的前边,有一篇郭沫若手迹之序,序文中说:“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融洽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又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彩笺之于鲁迅,可谓情有独钟,编辑出版《北平笺谱》和《十竹斋笺谱》,就是证明。鲁迅的手稿,不少是写在彩笺上的,特别是书信。我见到的《鲁迅书简·致曹靖华》,前边有6页先生手迹是写在彩笺上的,真是漂亮极了。
1929年5月15日,鲁迅给许广平写信,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一、称呼一改过去的习惯,而称“乖姑!小刺猬”;二、毛笔手书,守法度而潇洒;三、精心选用两页彩笺,一为枇杷,一为莲蓬。许广平收到信后,兴奋不已,即回信一封,信说:“自然打开纸张第一触到眼帘的是那三个红当当的枇杷,那是我喜欢吃的东西,……所以小白象(许广平对鲁迅的昵称)首先选用了那个花样的纸算是等于送枇杷给我吃的心意一般,其次那两个莲蓬,附着的那几句(指笺纸上的题诗:并头曾忆睡香波,老去同心往翠窠。甘苦个中侬自解,西湖风月味还多。)甚好,我也读熟了。……”鲁迅以笺纸写信传情许广平,并未至此为止,先生在读了许广平信后,又回信一封。鲁迅在回信中说:“我十五日信所选的两张笺纸,确也有一点意思的,大略如你所推测。莲蓬中有莲子,尤甚我以取用的原因(当时许广平已有身孕)。但后来各笺,也并非幅幅含有义理,小刺猬不要求之过深,以致神经过敏为要。”鲁迅先生给许广平写信是在他离上海去北京探母之时,所以才有鲁迅用笺纸毛笔给许广评写信这段因缘。
我们今天能欣赏到这彩印的鲁迅手稿,是感到欣慰的,那彩图那书法那趣味,仍氤氲着我们。这,大概就是我们收藏名人手稿之至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