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轩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的应用研究相对较 少,笔者选取60例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温针灸对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报告如下。
选取我科于2011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患者,经影像资料检查符合诊断标准的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6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5~48岁,平均39.3岁;椎间盘脱出部位:L3/4共4例,L4/5共12例,L5/S1共14例。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26~53岁,平均41.5岁;椎间盘脱出部位:L3/4共2例,L4/5共11例,L5/S1共1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①符合腰椎间盘脱出症诊断标准[1];②年龄25~60岁;③首次发病,经保守治疗6周以上无效者;④治疗前JOA评分≤11分。
①有腰部外伤史者;②有肝、肾或心血管系统功能损害者;③有恶性肿瘤、骨转移者;④伴有马尾神经受损表现者。
主穴选取腰椎间盘脱出节段的督脉经穴及相应水平节段的华佗夹脊穴。配穴取患侧后溪、太溪、肾俞、委中、秩边、悬钟、阿是穴。所有入选病例均由同一名医生治疗。患者取侧卧位,颈部及膝部前屈两臂自然置于床上,皮肤常规消毒,采用0.30 mm×40~60 mm华佗牌不锈钢毫针,先刺椎间盘突出节段相应督脉经穴,均直刺,缓慢进针得气后,施以提插补法,幅度为1~2 mm,频率60~90次/min,行针1~2 min,得气时患者觉酸胀感,随后起针。再刺腰部华佗夹脊穴,针尖向脊柱方向缓慢斜刺1~1.5寸,患者觉酸、麻、电传感至疼痛区域后,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频率120~160次/min。配穴后溪、太溪、肾俞、秩边、委中、悬钟及阿是穴垂直刺1.5~2寸,缓慢进针得气后施提插捻转1 min。留针时,在腰部华佗夹脊穴施以温针灸。剪取一段长约2 cm左右艾段,用火柴杆在艾段中间扎一小孔然后将艾段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每施1壮后,同前法行针1次,共施3壮,留针30~40 min。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第一疗程结束后可酌情休息2~3日再进入下一疗程。
采用国家级“十五”规范教材《针灸学》里腰痛及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2],针刺选取局部取阿是穴、大肠俞、秩边、环跳、委中、腰阳关、后溪、承山、阳陵泉、绝骨,进针后均采用捻转提插补法,即提插频率在60~90次/min,小幅度高频率捻转120~160次/min,留针40~60 min。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采用JOA腰椎疾患评定表(1986)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20天及治疗后3个月时的进行评分。采用腰痛功能障碍评价表(Oswestry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两份数据均由患者本人填写。同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针刺部位皮肤有无烫伤、过敏或其它并发症发生。
所有数据应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不同变量,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分别对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及各阶段JOA评分和Oswestry评分情况以及同组间治疗后不同时间的JOA评分和Oswestry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
两组均无失访病例,均按时随访。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20天及治疗后3个月时JOA评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20天及治疗后3个月时JOA评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第20天 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10 ±0.5 18 ±1.5 24 ±1.8对照组10 ±0.7 16 ±2.3 20 ±2.4
由表1可见,经比较治疗前两组JOA评分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0天时和治疗后3个月时,治疗组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20天及治疗后3个月时Oswestry评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20天及治疗后3个月时Oswestry评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第20天 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33 ±4.2 39 ±2.8 16 ±1.5对照组33 ±3.5 36 ±3.3 19 ±2.1
由表2可见,治疗前两组Oswestry评分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0天时和治疗后3个月时Oswestry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腰椎间盘脱出症是指椎间盘组织移向椎间隙之外,且脱出的椎间盘组织块大于破裂的椎间盘间隙,并通过此裂隙位于椎管内。常见于青壮年男性劳动强度大,经常做腰部用力、反复屈伸转动的动作者。因腰椎承受整个躯干、头颅及上肢的重量,故腰椎间盘突出在下腰椎者多见,约占98%[3]。腰椎间盘脱出症者其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程度较重,神经损伤程度较重,治疗时间相应会较长。当腰部遭遇突然的外力或长期劳损时,腰椎间盘压力骤增,某些退化或者供血差的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和脊神经根部[4]。各种机械性刺激因素均可导致神经根超微结构的改变,造成神经根的水肿和缺血,神经根组织水肿、超微结构改变、纤维变性等是神经根功能障碍的病理形态学基础。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因骨赘增生或椎间盘突出而受压的腰神经根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5]。许多研究提示NOS和CGRP在椎间盘突出后的继发性炎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NOS有很强的细胞毒性,会造成细胞组织损伤[6],CGRP则与痛觉神经传递密切相关。Yamashita T等[7]研究认为由髓核释放的炎症介质NOS导致纤维环外层伤害感受器由静止状态而转为激活或致敏,从而又可进一步促进CGRP的释放,参与神经源性神经肽介导的炎症反应。此两种不同来源的致炎物质互为因果,加重了椎间盘炎症反应过程。
本病当属中医“腰痹”范畴,缘由内因肾气亏损,骨失润养,加之损伤,风寒湿邪入侵,经脉凝滞,痹阻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而成。治疗以温经通络、活血止痛为主。治疗选取腰椎间盘脱出节段相应经穴和相应水平的脊柱两侧的华佗夹脊穴,华佗夹脊穴位于脊柱两侧,从解剖结构来看,可直接刺激腰丛神经及脊神经后支以及靠近硬膜和神经根[8],使气至病所。《针灸歌赋》云:“腿膝腰背痛遍,后溪穴先砭”,后溪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取之以通督,督脉行于身后正中为阳脉之海。太溪为肾经原穴可滋补肾阳,加以肾俞补肾益髓。秩边、委中、悬钟、阿是穴可疏通经络,起到“通则不痛”的功效,使患者尽快康复。以上诸穴,加之艾灸,既具有针刺促使气血调和、通经活络的作用,又具有艾灸调和气血、舒筋止痛、温阳解瘀的双重作用,从而起到通督温阳、通络止痛的治疗效果。
研究发现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发挥作用:①刺激夹脊穴抑制脊髓背角脊髓P物质(SP)的释放,使SP储存增加,从而起到针刺镇痛的作用[9]。②艾条中的艾绒产生的温热效应能治疗慢性炎症,增强细胞的吞噬能力,引起动脉充血,改善血液循环,降低神经兴奋性,具有镇痛作用[10],加以温针可起到消除神经根水肿和抗炎镇痛的作用。③温针灸通过调节、有效降低或抑制炎症介质NOS和CGRP的释放从而起到治疗作用[11]。通过临床研究表明,温针灸可明显改善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的神经功能,为临床上腰椎间盘脱出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1] 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0
[2] 石学敏.针灸学[M].5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17-218
[3] Yabuki S,Kikuchi S,Olmarker K,et al.Acuteeffects of nucleus pulposus on blood flow and endo-neurial fluid pressure in rat dorsal root ganglia[J].Spine,2008,23(23):2517 -2523
[4] 谢松林,廖小燕,许绍梅.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34 -35
[5] Brisby H,Byrod G,Olmarker K,et al.Nitric oxide as a mediator of neclueus pulposusinduced effects onspinal nerve roots[J].Orthop Res,2000,18(5):815 -82
[6] Christensen MD,Hulsebosh CE.Spinnal cord injury and anti NGF treatment results in changes in CGRP density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dorsal horn in the rat[J].Exp Neurol,2007,147(2):463 -475
[7] Yamashita T,Minaki Y,Oota I,et al.Mechanosensitive afferent units in the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and adjacent muscle[J].Spine,2003,18(15):2252 -2256
[8] 秦玉革.温针脊神经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2):35 -37
[9] 李德华,赵凌,林红.夹脊穴为主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的疗效评价[J].中国针灸,2005,25(8):534
[10] 宓轶群,吴耀持,陈一.温针灸对大鼠腰神经根受压模型炎性介质NOS和CGRP调节作用的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9(1):70-75
[11] 陈秋菊,王文远,李瑞.平衡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作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观察与评价[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