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建忠
年终岁末,正是大中专毕业生求职就业的季节。许多企业到高职学校招聘工人,但很难招到,甚至有的企业一个高职毕业生都招不到。实际上,高职学生不愿当工人由来已久。
那么,为何高职学生不愿当工人呢?
据笔者从事高职教育工作的经验来看,主要是培养目标上出了问题。一是高职学校把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在大专学历、培养技术和管理干部人才上,没有培养技术工人的目标。正因为如此,其课程设置和教学也基本上与本科学历教育相似,课程繁多,偏重理论,实践极少。不仅如此,还和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那样,做长达3个月的毕业论文和毕业答辩。由于学生知识有限,为了撰写论文,往往从网络上抄袭,东拼西凑,凑上5000字算数。至于论文水平则可想而知。
另一个原因就在学生自身,学生认为自己是大学生,当工人划不来。有的学生公开说“与其大专毕业当工人不如初中毕业当工人,何苦还要上三年高中和三年大专高职呢?”现今高职学生一般除了拥有大专文凭外,很多还在学校申请参加了自考本科文凭,再加上申请注册获取了各种技能资格证书,如学会计的获得会计师和审计师证书,学英语的获得四、六级英语等级证书,学旅游的获得导游资格证书。至于计算机证书已是普遍都有。这样一来,学生便觉得自己学到了本事,是从事技术和管理的人才,当工人是大材小用。
近几年来,中专技校学生就业容易,企业也愿招中专技校生做一线工人,因为中专技校培养目标明确,完全按照技术工人来培养教育,学生心理也能接受。高职培养介于本科和中专技校之间,其理论知识不如本科,实践操作又不如中专技校,而社会上急需最多的乃是工人,尤其是能操作的一线工人,而高职毕业生的求职就业优势并不明显。因此,高职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
从高职学生不愿当工人可以反思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尽快改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