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校本课程开发中“课程纲要”的设计

2013-03-28 08:39索桂芳
教育探索 2013年3期
关键词:实施目标内容

摘 要:“课程纲要”设计是校本课程开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为此,要针对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对“课程纲要”进行设计,以此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

关键词:课程纲要;目标;内容;实施;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3-0028-04

所谓“课程纲要”是指教师个体或小组合作设计的某一门校本课程的具体方案[1]。一般情况下,它包括一般性项目和主体内容两部分。一般性项目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类型、教学材料、授课课时、主讲教师和授课对象等;主体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的四个元素,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课程纲要”相当于一门校本课程的设计蓝图,对于校本课程开发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课程纲要”之于教师则起到了规划和设计的作用,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规划、设计一门校本课程,有利于对该课程要达到的目标、所要选择的内容、如何实施、如何进行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有利于避免校本课程实施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课程纲要”之于学生起到了导向和沟通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把握学习内容的逻辑框架,明确本门课程的教学安排,了解本门课程的评价要求,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本门课程的学习。“课程纲要”之于学校则有助于其对校本课程进行审议与管理,避免课程管理的形式化和行政化的倾向。

由此可见,“课程纲要”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目前,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如将校本课程开发等同于编写校本教材,没有明确的目标设计;校本课程内容出现纯知识化的现象;校本课程实施随意,教学方式与学科课程雷同,学生自主实践活动不足,难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自主选择课程;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是短期计划或一次性的探究活动,缺乏对一门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校本课程评价不受重视;等等。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课程纲要”的设计重视不够,没有充分发挥“课程纲要”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应有的作用。下面就“课程纲要”的主要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设计进行探讨。

一、课程目标的设计

课程目标是指向学生发展的,说明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课程目标是“课程纲要”的重要内容,课程目标的设计是“课程纲要”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但在“课程纲要”设计中,往往最容易忽视的就是课程目标的设计。一些教师把“课程纲要”等同于教材编写,只列出了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而恰恰没有确定课程目标,这必然导致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可见,要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中“课程纲要”的设计,首先应当从课程目标的设计入手。

“课程纲要”中课程目标设计与一般课程目标设计所遵循的大的原则是相同的,只是需要在校本课程的前提下进行考虑。从当前“课程纲要”设计的现状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高度重视课程目标的设计

课程目标可以说是“课程纲要”中的纲要,它贯穿于课程运行的全过程。其主要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为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课程内容是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依据课程目标。第二,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创造性地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因此,课程目标必然是课程实施过程的重要依据。第三,为课程评价提供依据。课程评价是用一种标准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手段,而课程目标则是这种价值判断的基本标准。所以,课程目标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它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其意义和价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课程目标的设计。

2.应完整地把握课程目标的内涵

课程目标涉及的范围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大领域,要防止只重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而忽视其他目标的做法。当然在“课程纲要”的设计过程中各个维度的目标应体现各门校本课程的特点,三维目标要具体化,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特长,彰显学生的个性。

3.结合校本课程特点进行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是课程目标设计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关于这一问题,学者的研究已经达成了共识,普遍把学生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但是,在具体设计课程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校本课程的特点。

第一,学生需要。由于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从原先国家集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使学校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这一变革的意义不仅在于扩大了学校的管理权力,而且更在于为学生的自由发展创设了重要的外部条件。所以,在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时,我们必须更多地考虑到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把弘扬学生的个性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目标。

第二,社会生活需要。由于校本课程以学校为本,而学校总是处于一个特定的区域和环境内,所以,在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时,我们必须更多地考虑到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需要。比如,在设计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目标时,要以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作为前提,着重培养农村中小学生的“爱农”情结,重视向学生传授农业生产技术,使学生树立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努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恰当地表述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表述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为选择内容提供依据,并为教师组织课程实施和进而进行的课程评价提供基本准则。如果课程目标表述正确、清晰,就能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如果目标表述不当,则会对课程实施产生误导。从教师们设计的“课程纲要”来看,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有以下几方面偏差:有的目标太抽象,以普遍性的教育目的代替某一门校本课程的目标,如“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有的使用动词太空泛,目标设定可行性不足;有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常用的课程目标的表述方法有以下三种:行为目标的ABCD表述方法,表意目标的表述方法,内部过程和外显行为相结合的表述方法[2]。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来表述,课程目标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是教师或教育工作者,因为课程目标是一种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此外,课程目标的表述必须是确定的而不能是模棱两可的,课程目标的表述应有层次性,能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

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一定的内容,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和手段。课程内容设计直接影响到课程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一门校本课程实施的质量,所以课程内容的设计是“课程纲要”设计的重要一环。

课程内容的设计是根据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这些课程要素包括概念、原理、技能、方法和价值观等。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校本课程内容的设计不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但是有不少教师在设计校本课程内容时仍然受传统的课程观影响,认为课程就是教材,设计校本课程就是编写校本教材,所以校本课程的设计只是依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列出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要点,至于学生对这些内容是否感兴趣则缺少认真的思考。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校本课程不感兴趣,发生上课不来或要求换课等问题。针对这些现象,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校本课程内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兴趣优先

由于国家课程注重基础性和统一性,往往顾及不到每个学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实际水平和发展需求,缺乏选择性和灵活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元智能的开发,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不能满足学生的自主发展需求,而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开发能弥补这种不足。

“课程纲要”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就课程内容的选择而言,要最大限度地选取与学生的现实需要、生活经验与文化背景相契合的内容,课程内容要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内容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当然,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兴趣与需要,同一年龄阶段,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兴趣与需要。教师应通过访谈、问卷、观察等多种方法了解学生的兴趣之所在,主动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发挥主体作用,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发展需要。

2.活动主导

一般来说,国家课程更强调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注重让学生掌握各学科系统的知识体系,而校本课程则不应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在“课程纲要”的设计中,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应占据主导部分,坚持活动第一、感受第一和体验第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发现问题中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在分析问题中培养其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筛选信息、辨别真伪的科学态度和素养,在解决问题的各项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

3.资源为本

“课程纲要”的设计要求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不要局限于某一教科书或配套的教参,或某一个别学科的知识体系,而是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广泛的课程资源。没有广泛的课程资源支持,再好的“课程纲要”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结果。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课程内容的设计首先要充分考虑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如学校的场地、校舍、装备、设施,教师的数量、知识经验和能力,教辅人员的情况,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办学特色,等等。校内课程资源对开发校本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它应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具有经常性和便捷性的特点,尤其是教师资源,是开发校本课程的根本。例如,“认识学校”课程纲要的设计就可以将校史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课程。课程内容的设计还要充分开发和挖掘社区独特的课程资源,如社区的发展历史、地理特点、地方科普基地、社区单位、地方景观及人力资源等。总之,要紧密结合本校、本地实际情况,引导和组织学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智慧来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课程实施的设计

课程实施是为实现校本课程的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课程实施是实现校本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程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已有的课程纲要来看,大多数课程纲要没有课程实施的设计,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只要有了内容,就可以按部就班地上课了。这样会导致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只是向学生传授某方面的系统知识,进行纯知识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校本课程的作用,所以必须重视课程纲要中课程实施的设计。

1.突出自主性

学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在诸多方面,如学生可根据兴趣及经验自主选择课题研究方向,自主设计研究方案,自主决定成果形式。比如,初三校本课程“认识武安”,教师设计了武安历史、武安地理、武安经济、武安文化等若干研究课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结成研究小组,选择其中的专题进行研究。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的的合作者和活动的参与者,成为“平等中的首席”,鼓励学生自主开展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校本课程的主体,促进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发展。

2.倡导探究性

探究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校本课程的实施则为学生开展探究提供了课程载体。校本课程的内容具有开放性,主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现成的教材或固定的标准答案,学生要通过各种手段,动手收集资料并加以分析和研究,以推断或论证自己的结论。校本课程的实施应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等,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参观”“调查”“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加以指导,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使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关注合作性

课程实施可以采取个人活动和合作探究的形式。个人活动的形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但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单靠个人的力量可能难以完成,可以采取合作探究的形式,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来解决问题。合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合作探究,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学校合作探究,跨学校合作探究,跨地区、跨国界合作探究,等等。在合作中,每人承担不同的任务,全体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研究任务,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其合作的意识和合作能力。如在“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一母课题下,学生可结合最感兴趣的和感到困惑的问题,讨论产生若干子课题,并自愿组成小组合作选修学习,在组长带领下制订活动计划,使每个小组成员明确活动时间、内容、方式和分工等,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协作。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探究进行指导,如教育学生认识合作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合理组建合作小组,对合作探究的任务进行合理分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课程评价的设计

课程评价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是对课程的计划、活动及结果等各方面的评价,也可以包括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对“课程纲要”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等等。“课程纲要”中的课程评价专指对学生的评价,主要说明对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方式、计分方式和成绩构成等。

课程评价是“课程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了解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了解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了解课程内容设计的是否合理,了解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可为“课程纲要”的修订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但是,在实践中课程评价的设计并不受重视,有的“课程纲要”中就没有课程评价,有的“课程纲要”中虽有对学生的评价设计,但评价方法单一,多以书面考试形式为主,只强调结果评价、成绩量化评价、知识评价和教师单方评价,使评价缺乏全面性、教育性、多元性、发展性和过程性,因而不具备科学性。还有的“课程纲要”中虽有评价部分,但在实施时并不重视评价工作,不能有计划地实施评价。可以说,目前课程评价是实践中最薄弱的、也是最迫切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

在设计“课程纲要”中的学生评价方案时,首先要明确校本课程评价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给学生排位、贴标签。因此,为了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必须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为此,在设计学生评价方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课程目标是对学生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内容应与课程目标一致,评价不仅要关注在本课程实施后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提高,而且还要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且更要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和参与状况等;不仅要关注学生达成课程目标的情况,而且还要关注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特别收获,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总之,一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旨归。

2.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现代教育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尤其是强调被评价者作为评价主体要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注重评价各方的对话和协商。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应是一个民主开放的信息流动过程,是在多元主体的多方面参与下进行的,它需要学校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学生家长及社区代表共同参与,需要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建议和意见。此外,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彻底改变评价主体缺失的状态,让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变化作出充分的和自主的评判,让学生自己真切地体验自身的发展,体验发展中的快乐。评价主体间应进行双向的和多向的交流,让评价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生命发展过程,使评价结果在最大程度上为学生所接受,以发挥评价的最大效益。

3.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应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既可以采用常规的纸笔测试,又可以采用成果展示、汇报演出、观察法、面谈法、作品分析法、情景测验法、行为描述法、个案研究法和档案袋评定法等质性评价方式。

在具体实施评价时,要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利用评价结果改进“课程纲要”,使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不断提高,促进学校课程实践的不断完善。

“课程纲要”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方案,而且也是学生的学习方案。所以,“课程纲要”设计出来后,要让学生充分阅读和讨论,使学生了解教师的期望和意图,了解教师制定这份纲要的理由,学生还可以提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纲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课程纲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校本课程要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因此,每个学期结束时,教师都要在一个学期课程实施的基础上修订“课程纲要”,使之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林荣凑. 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故事[M]. 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7:3.

[2]索桂芳,冯秀军. 新课程体系下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J]. 天津 教育,2007(7):52-53.

〔责任编辑:赵 滨〕

收稿日期:2012-11-14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DHA110233)

作者简介:索桂芳(1967-),女,河北邯郸人,教授,硕士,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猜你喜欢
实施目标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主要内容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