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海波 龙凤英
摘 要: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民生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着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发扬创新精神,进行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关键词:十八大;创新;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011-02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与党的工作重心,不断创新文化理论,以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改革的发展,着力解决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理论体系,为文化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未来的发展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是重中之重,事关我国伟大复兴的前途命运。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的文化建设明确了价值方向。
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一直在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文化建设更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成果。
(一)以“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观,是我国在建国之初,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文化改革目标。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文化建设路径。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文化观,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并成功地指导着我国的文化建设和改革。
(三)“提倡文化发展多样化、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观点的继承和完善,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
(四)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软实力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口号,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更加明确了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方向,能够更好地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以带动我国的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五)十八大则更加具体地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未来的道路上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的伟大目标。
几十年的社会主义文化改革证明,文化建设的积极力量主要表现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引导、整合、推进等促进作用。我国不同时期的文化建设路径是一脉相承的,是不断创新的。党的十八大的亮点之一就是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胡锦涛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时代的迫切需要
胡锦涛同志曾深刻指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大力推进文化强国已经是一项战略任务。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有发达的经济,也要有繁荣健康的文化;人民群众不仅要享受富裕殷实的物质生活,也要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但是,同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我们现在还缺乏高品位、高质量、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优质文化服务,许多地方还存在媚俗、低劣甚至是糜烂堕落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文化建设的大局面,更重要的是毒害着青少年一代。
所以,只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更多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提高我国协调、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大力推动文化发展、增强我国发展的文化软实力,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产业协调来说,文化产业本身是第三产业,但我国的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很低,各种配套体系还不完善,所以,我们要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
(三)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日益密切,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国家富强、民族发扬光大的重要支撑。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地区的强大的经济引擎。在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下,对文化市场争夺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更重要的是对意识形态和舆论信息的控制。纵观国内外的文化发展史,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掌握了文化发展的主导权,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拥有主动权。所以,我们要增强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三、以创新精神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纵观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历程和前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文化强国,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确定未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目标。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国的文化建设任务目标主要应该确定为:第一、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党员干部、教育群众;建设一批在全国有影响、有重要指导作用的特色学科;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打造诚信政府,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严查歌厅舞厅及洗浴中心,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第二、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主阵地作用和新兴媒体的生力军作用,增强舆论引导的权威、诚信、及时等特点,构建传输快捷的现代传播体系;第三、提高文化惠民意识,增加投入、完善设施,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水平;第四、加快和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产业,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推动重点文化项目,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精品。
(二)完善配套政策,保障文化建设顺利进行。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文化改革发展的相关政策。首先,在投资融资政策方面,要确保财政对文化事业投入逐年增加,而且要实际到位;其次,在税收政策方面,文化企业所购进的符合抵扣政策的固定资产,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第三,在土地政策方面,文化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优先安排用地计划指标。最后,在工商注册登记政策方面,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一般性文化公司注册资本可适当降低标准。
(三)创新领导方式,加快文化建设的步伐。首先,加强党的组织领导。将文化建设纳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政府相关部门要负责领导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其次,创新工作方法。媒体宣传内容向超前策划、突出主题、逻 链接、亮点聚合并重转变;传播方式方法向多媒体、多元素、新手段转变;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产业形态向多元产业、先进产品、高新技术等现代经营方式转变。要抓好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投建大型文化产业园区、组织品牌文化活动的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产业良好发展。
(四)打造优秀文化人才任用机制。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院校开设文化创意、数字动漫等专业,大力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高新技术、新媒体产业等领域急需人才。把文化领域人才纳入人才专题计划范围,建立文化人才库,设立文化人才专项资金。在住房、职称、薪酬待遇、家属随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鼓励文化单位以调动、岗位聘用、项目聘任、客座邀请、兼职、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引进或使用高端人才及其团队。出台民间文化人才职称评聘特殊政策,发现、培养、扶持民间人才。
(五)树立开放思维,开发文化资源。开发文化资源要具备世界眼光,要认识到文化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自己要开发利用,否则,它可能被其他国家和地区拿去利用。所以,我们要树立开放思维,积极利用数字、网络等新技术,推动本地与外地文化资源的联合开发,比如: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和其他红色文化地区联合开发;文化改革要面向市场,将文化资源开发转化为文化产品,并且加强宣传包装,扩大特色文化的影响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真正将文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总之,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抓住机遇,让文化与经济、政治、科学技术融合在一起,发扬创新精神,确立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让文化建设的成果惠及民生,早日达到文化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正刚,李文峰.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2009,(1).
[2]《人民日报》评论员.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五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N].人民日报,2010-08-06.
[3]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0,(4).
(责任编辑:陈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