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启标
摘 要:我国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孝道是中华伦理道德体系的起点,也是诸德之首,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孝道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根基。通过对孝道概念的分析和孝道的发展的研究,从而探讨了新型孝道的核心内涵,旨在为开展孝道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新型;孝道;内涵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142-03
人人都有父母,父母对于儿女,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慈爱。正是这种无私的爱,儿女从小就对父母有一种依恋、亲爱的情感,当儿女长大懂事后就想着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就是孝。孝是中国文化之根本,我国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中国纯粹在这一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1]232。但是当前形势下,独生子女占据了学生的主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节没能很好地体现和发扬孝道文化的作用,导致孝道的主要内涵和精神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掌握和传承,学生群体所暴露出来种种不孝的现象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深思。
一、孝道的概念
“孝”字最早见于商代卜辞,由“老”与“子”的上下结构会意而成,意思是青年人扶着老年人。引申为老少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说文》中说“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简单说孝就是子女尊敬、赡养父母,尽子女的义务。《辞海》的注释是:1)古代的道德规范,儒家指养亲、尊亲;2)指丧居,如守孝等;3)指保育。这是孝最直接的意义。而从孝之发生的初始含义上再做细究的话,孝还有另外两层含义,一是尊祖敬宗;二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而那时的孝可以说只是一种宗族伦理。至孔子,才使孝从宗教意义转化为纯粹的伦理意义,从宗族道德转化为家庭道德,孝的含义也从最初的尊祖敬宗,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之初始意义向善事父母转变,经过儒家的阐释发挥,使“善事父母”最终成为孝的核心甚至唯一的含义。
孝道,即善事父母之道,古时候称奉养父母的准则。康学伟先生曾将“孝道”定义为伴随人类自身再生产而自然产生的亲亲之情,在阶级社会中它是表现纵向血缘关系中晚辈对长辈行为规范的观念体系的总和[2]17。杨国枢等人也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出发,认为:“孝道”被视为一套子女以父母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的组合[3]9。也就是说,孝道是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的组合。其中,孝道的意识形态包含孝道认知、孝道情感、孝道意志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三方面互相关联、相互制约。尽管学者们各有各的论断,但本质上是相通的,“孝道”所涉及的是具有血缘关系中晚辈对长辈的关系处理。
二、孝道的起源和发展
孝道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尚书》中最早使用了孝的概念,“克谐以孝”《尧典》、“孝养厥父母,厥父母庆”《酒诰》,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孝道意识和孝道行为的产生,却要更早于关于“孝”的记载。据考证,孝起源于原始社会,起源于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在赵国华的《生殖崇拜文化论》中提到:“原始人类只能以增加出生率来求得和扩大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如果还考虑到生命的短促使妇女的可育时间大为缩减,以来增加出生率来求得和扩大人类再生产的意义就显得更不寻常了。……在原始状态的生产力方式下,人口的增加就意味着人手的增加。因此,人类自身的繁殖便成为了原始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出于对社会生产力的人的再生产的严重关切,原始人类出现了生殖崇拜[4]391。
生殖崇拜发展的必然逻辑就是祖先崇拜。郭沫若认为:从古文字学角度考释,“妣”为女阴的象形字,“祖”为男根的象形字,自古以来的崇拜妣祖,透出了文明人类所讳言的一个重要历史事实:“中国的远古先民先后实行过女阴崇拜和男根崇拜,由此才发展出对女性和男性祖先的崇拜”[5]38。先人把生殖崇拜与对祖先崇拜相结合,感念祖先的生命赐予,相信祖先的灵魂可以保佑本族成员,因此产生了祭祖、孝祖的风俗,原始初民的爱亲之心最初都是以祖先祭祀的宗教仪式表达出来的。《尚书·太甲中》云:“奉先思孝”,《尚书·文侯之命》云:“追孝于前文人”,“其用享孝于皇申(神)、且(祖)考”[6]35,在这种充满伦理意义的祭祀中,既体现了生者追念亡人的感情,又将子孙与祖先的血脉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使个体的生命获得无限延伸。“上古的祖先教,演变出儒家的孝道,在秦汉以后的两千年,儒家的孝道,又维系了这个古老的宗教。”[7]51这深刻地揭示了祖先崇拜观念与传统孝道的内在联系,也充分反映了祖先崇拜观念对后世影响的深远。
尊敬长辈和父母观念的产生,是以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劳动产品有所剩余和人类自身价值的觉醒为前提的[8]34。人类自身的繁衍,使得人们从血缘关系上尊敬长者、父母。另外,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特别是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重视文化的传递,引起后辈对具有丰富经验的前辈的尊重和爱戴。在个体家庭出现之前,孝是指对氏族中的长者的尊敬、赡养和祭祀。当个体家庭出现后,孝的范围便缩小到父母及家中长辈,孝道观念便狭义化为善事父母。
综上可知,孝道的内涵有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最初含义是生殖崇拜,对生命的繁衍,发展出尊祖意识和敬老意识,在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衍生出善事父母的基本含义。
三、构建新型孝道文化的必要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文化居于首德地位。在中国古代尧舜时期,就已经非常提倡孝道了,舜最重要的美德是孝顺和善良。他屡受继母、同父异母弟和父亲的迫害,几次差点丢掉性命,但舜不仅原谅了他们,更以德报怨。成为了二十四孝的首位典范。孝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诸子百家推崇舜及其孝道。孔子总结从尧到周各朝各代的经验,完成了“孝经”的学说,这是儒家伦理中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重要的道德范畴,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历史影响。至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了以孝道为核心的统治秩序,把孝作为治国安民的精神基础。“以孝治天下”的孝治思想也逐渐走向理论化、系统化。宋代的程颐、程颢、朱熹用理学的观点对孝做了注释,使得这一时期的孝文化染上了理学思想色彩。提出人的德行是“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与“闻见之知”不同,“德行之知”是不依靠“闻见”的,只有通过内心修养才能达到至善境界,即悟到“天理”[9]。由汉代发展至宋朝、明朝,传统的孝文化逐渐融入了集权政治的元素,孝道中的负面意义被无度扩大,孝从一种敬爱之德演变成为了扼杀人性发展的工具。比如严格遵循“二十四孝”及实行“三纲五常”等,对孝道的宣扬已经到了非常极端的地步。因而从明末至清朝,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外来思想的影响,人们的自我意识得以提高,孝道为许多开明的思想家所批判与否定,但由于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以及官府、大家族的大力提倡,孝道仍是大众必须恪守的规范。自“五四运动”后,中国国门被彻底打开,各种思潮涌入中国,随着人们思想的觉醒,国人的意识形态受着西方各种思潮的冲击,特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影响巨大。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更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思想理论体系为导向,信仰共产主义。在这个时期比较忽视中国传统的文化,在“文革”期间,甚至大批特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孝道文化一度被视为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遭到猛烈批判,并被视为阻碍中国民主、自由发展的绊脚石[10]13。但是,从民间的孝道传统来看,中国孝道文化并没有全部流失,一些人们根深蒂固的如“父慈子孝”、“敬老爱幼”、“忠诚爱国”等思想还一直作为人们的核心价值理念,得以实践和传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了逐步的重视和挖掘。特别是因为孝道的核心价值在现代社会仍然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敬老、爱老、养老风气在现代社会仍然需要大力发扬,它在维护社会和家庭稳定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传统孝道强调一切人际关系均是基于父子关系而发生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将对父母之爱、对兄长之敬的精神推及他人,从而处理好一切人际关系。因此在许多专家学者的努力下,孝道文化在逐渐回归。但是在孝道回归的过程中,也发现有一些不科学和简单化的做法。比如一些“家长制”的做法、照搬“二十四孝”的做法等,因而在孝道回归的过程中,我们要有一种理性和科学的态度,也就是要对传统孝道有区别对待,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建立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新型孝道文化。
四、新型孝道文化的主要内涵
传统孝道与新型孝道的最大区别,就是传统孝道既有基于亲情关系基础上的合理性因素,也有与封建社会集权政治相联系的不合理因素,拥有两重性,精华与糟粕共存。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思想快速进步,我国古代的以“孝治天下”的思想以及为维护统治阶级愚昧民众的“三纲五常”等遗忠遗孝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国家提出了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等治国理念,孝道的封建性方面已丧失了发展的条件和必要性。因而,现代孝道文化一定是要去除了其不合理性的糟粕,而保留其合理内核。传承孝道关于人民性的合理内涵,必然会使孝道向利于尊敬父母、家庭和睦、尊师敬贤、尊长爱幼、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等美德方面发展,也使新型孝道文化具备更强的生命力,从而促进社会及人类的发展。因此,今天我们提倡的新型孝道,是在批判继承传统孝道的精髓,融入了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和谐因素,是对传统孝道的扬弃和超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1.奉养父母,善待双亲
奉养双亲,不仅仅是传统孝道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型孝道内涵的最基本要求。赡养父母即被视为子女当然的社会义务和道德责任。在子女年少,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时候,父母有义务抚育他们长大成人;但是父母年老体衰,没有劳动能力的时候,子女同样有赡养双亲的义务。这就是代际互助,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孝道赖以形成的血缘基础。传统孝道德中赡养双亲这一条非常符合发展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人类从小到老的自然规律,是极其合理的内容,必须要继承发展。
2.敬爱父母,顺从长辈
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不仅仅是要满足老人物质生活上的需要,更要表现在敬爱父母上。敬爱父母就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一种一切道德美好感情的源头。传统孝道在父权主义的作用下,子女对父母往往是畏惧多于敬爱。现代社会,由于“父权”的削弱甚至被取缔,宽松的家庭环境使得建立于人格平等基础之上的父母和子女相互尊重、相互亲爱的情感易于形成。尊重长辈也是新型孝道文化的重要内涵,孔子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一般来说,敬爱自己父母的人,都会尊敬别人的父母,不敢厌恶别人的父母,不敢轻慢别人的父母。这种由敬爱自己的双亲,推广到敬爱所有长辈的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3.修养道德,完善自我
孝道教育就其实质来说是塑造人格的教育,一个能够成就大事业的成功人士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对父母行孝可以提高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从本质上说,儒家学派是道德学派,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培养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是儒家的重要教义,而其教育方法之一就是倡导孝道,也是其重要的方法之一,事实也证明这种方法效果非常明显。因此,孝道教育实质就是塑造人格的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提倡孝道,大力倡导忠孝仁爱、谦和礼让、诚信守义,利于培养大学生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的精神品质,利于塑造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的理想人格。因而,完善大学生人格的忠诚、友爱、谦虚、诚信、自强等内容与孝道息息相关,亦成为新型孝道的重要内容。
4.奉献社会,回报祖国
忠君报国一直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抱负,自古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未有不能尽孝而能尽忠者”一说,可见传统文化中忠孝是分不开的。古代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只有能做到对父母长辈的孝顺,把家庭照顾好了,才能做到在社会工作中建功立业,成就一番宏伟大业。当今社会,行孝不仅仅是要求为自己的父母尽孝,更要为天下所有的父母尽孝,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用自己的行动践行更为广泛意义上的孝道,从而达到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目的。新型的孝道内涵要求人们要自觉树立起为国家效力、为人民服务、为父母争光相统一的道德价值观。
当然新型的孝道文化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本文归纳的主要内容一是孝道的核心内涵,二是有利于也必须在高校实施和推广的重要内涵。因而诸如扶危济困、友爱亲人、文明礼貌等内容也是新型孝道的重要内涵,就未一一归纳。当今社会,研究孝道文化对国人的处世哲学、道德修养、人格塑造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我们应该把弘扬孝道文化作为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突破口,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真正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康学伟.先秦孝道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3]杨国枢.中国人孝道:心理学分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88.
[4]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5]郭沫若.释妣祖[G]//郭沫若全集·考古卷第1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6]朱汉民.忠孝道德与臣民精神[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7]钱穆.文化危机与展望[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8]王长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
[9]王小芳.从传统走向现代——和谐社会中的孝道探析[J].文化纵横,2009,(8).
[10]李晶.孝道文化与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11]李宝库.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N].人民日报,2009-
02-21.
[12]林秀玲.浅论孝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南方论刊,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