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峰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俄罗斯研究所,吉林 长春130033)
边境口岸作为地理位置分布特殊的口岸,是与邻国乃至第三国之间各种互补性资源以及生产要素流动的重要渠道以及桥梁。长期以来,东北地区作为中俄贸易的战略通道,国家对其从财力以及技术上都给予了大量投入,十八大报告中延边开放战略成为全面提高我国开放性经济水平的重点,可以预见,东北地区将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2012 年,中俄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81.6 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其中,对俄出口增长13.4%,自俄进口增长9.8%。尽管受全球需求萎缩等因素的影响,2012 年中俄贸易增速有所回落,然而两国贸易额连续创造历史新高的势头并没有改变。目前,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俄罗斯也是中国十大贸易伙伴之一。
中俄边界总长约为4463 公里,其中东段边界长为4423 公里,西段长为40 公里左右。因此,对俄边境口岸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黑龙江省东北部。对俄边境口岸特点:一是历史悠久。特别是东北地区许多口岸的历史都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如满洲里铁路口岸、绥芬河口岸等。二是层次类型具有多样性。从开放时间看,不仅包括常年开放的各类口岸,还有分季节开放的口岸;从开放对象来看,不仅允许持有特效护照以及签证的双方公民、货物等通过,还有专供双方公务人员彼此往来的临时口岸。
1. 满洲里口岸
作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主要窗口,满洲里口岸不仅发挥了口岸功能,还带动了边境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随着边境贸易的发展,满洲里市公路、航空以及铁路口岸基础建设都得到进一步完善。2012 年满洲里口岸过货量实现2817.2 万吨,同比增长5.9%。木材进口量在其大宗进口货物中仍占据着首位,同时,进口结构也出现了新变化。2012 年,满洲里口岸的木材进口量88.29万吨,同比下降12.4%;煤炭进口量235.3 万吨,增长了30 多倍;化肥进口144.6 万吨,同比增长32.4%。
2. 绥芬河口岸
绥芬河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南部,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对俄陆路口岸,毗邻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对俄边境贸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尤其蔬菜、新鲜水果以及海鲜贸易等有效满足了俄远东地区生活和贸易需要。2012 年绥芬河口岸对俄出口农产品达1.3 亿美元,充分体现出绥芬河口岸对俄出口农产品的贸易优势。此外,口岸自俄进口木材、化肥、纸浆等大宗商品有效满足了全国的需求。
3. 黑河口岸
自1987 年以来,黑河口岸以边境小额贸易出口为主,主要出口黑龙江省地产品以及我国内地轻工产品,主要进口钢材以及木材等。2012 年,黑河口岸对俄边境小额贸易额创历史最高水平,出口达23 亿美元,进口达1.61 亿美元。黑河口岸目前为我国最大的对俄贸易水路口岸。
4. 其他口岸
珲春、饶河、抚远等口岸也是中俄经济贸易中重要的口岸,随着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将在未来的经贸往来中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中俄边境口岸在中俄经济合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如满洲里口岸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位于内蒙古的东部,同时背靠东北三省,在经济活动中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环渤海经济圈的联系密切。同时,满洲里口岸向西部延伸能够连接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大铁路,货物经过圣彼得堡、莫斯科,最后达到荷兰鹿特丹港,能够将货物远销到欧洲地区,在促进双边及多边贸易上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尽管中俄边境口岸贸易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两国的经贸往来,影响了两国的合作与发展。
近年来,中国不断发展强大,为遏制中国的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部分学术界以及政界人士常常散布“中国威胁论”,同时,中俄经贸合作中,一些中国商人以及劳务人员以非法途径滞留在俄罗斯,给俄方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在俄社会以及新闻媒体中也传播着一些中国会向远东地区扩张的谣言,对中俄贸易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俄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
东北地区作为中俄边贸的前沿,其口岸发展历史悠久,但一些口岸设施已经趋于陈旧落后,政府对其投资相对较少。主要表现在:国境桥超期服役、查验楼陈旧老化、货物检查场地以及旅客侯检场地过于狭窄等。尽管国家近年也相继投入一些资金,但缺口依然较大。
中俄边境地区处于两国交界地带,在文化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经济贸易交往中,深深地打上了本民族文化的烙印。两国文化差异不仅仅表现在语言、宗教以及生活习惯上,更多地表现在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上。尤其是存在着民族差异,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节俭、勇敢以及爱和平著称,俄罗斯民族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包含不断扩大生存空间、享受现有生活的因素。当然,这与俄罗斯社会性质具有很大的关系。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中俄边境贸易中常常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
中俄边境口岸大多会受到季节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水运口岸,并不是常年都开放的。俄罗斯的阿尔山、阿日哈沙特以及额布都格就属于季节性的口岸,对于我国的漠河、黑河以及抚远等口岸,尽管有气垫船,但是在遇到寒冷的天气时,仍然不能够运输。另外一方面,一些公路口岸都是比较低级的砂石路面,同时弯道比较多,线型又比较差,到漫长寒冷的冬季时,就会发生翻浆以及冰冻等现象。这些因素等会严重影响中俄边境贸易的发展。
在中俄边境口岸的建设中,应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强化口岸经济意识,树立口岸观念。首先,注重综合经济开发功能的转变。通过国门实现进出口的单一功能难以发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必须以口岸为核心,打造多层次的辐射式口岸模式。其次,注重宏观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每个口岸的经济效益都体现在外向型经济服务以及对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中。再次,充分发挥口岸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
各边境口岸的优势有所不同,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理分工,密切合作。如黑河口岸应该充分发挥其河港口岸的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工业;满洲里口岸可充分发挥其贸易大通道以及国际大通道的作用,主要面向俄罗斯广阔的西伯利亚市场以及俄西部和欧洲市场,积极发展地方经贸企业以及出口加工业;绥芬河口岸应该发挥国际商贸城的作用,搞好出口加工地的建设,面向俄远东,发挥陆海联运模式出海优势,从而为建设自由贸易区打下基础。
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交通、通讯、能源等,通过改善这些基础设施来提高边境口岸城市的对外开放程度。首先,加快界河大桥的建设。对于重点口岸应该修建界河桥梁,从而实现全年的铁路以及公路建设。其次,应该做好口岸的扩建工作,扩大满洲里、绥芬河以及二连浩特等口岸规模,从而促进口岸地区的过货量,并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再次,将边境口岸的公路进行改造,增强其公路运输能力。
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根据俄罗斯市场特点制定相应的经贸策略,真正将“走出去”与“引进来”落到实处,努力建造良好的贸易环境,规范市场以及旅游购物贸易等,对知识产权加以保护,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通过经济合作的方式来推动边境贸易发展。在扩大我国传统商品进出口的同时,积极引进俄航空航天、造船、核电等科技成果,开展科技合作,实现中俄边境贸易的多元化发展。
[1]丛志颖,于天福. 东北东部边境口岸经济发展探析[J].经济地理,2010,30(12) :37 -43.
[2]朱显平,李天籽. 新形势下中国东北振兴战略同俄罗斯东部发展战略的互动合作[J]. 东北亚论坛,2009(4).
[3]张成立. 边境口岸对俄合作适应性战略调整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5).
[4]梁振民,陈才. 中俄边境城市满洲里口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