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雄
(南靖县招商引资办公室,福建漳州363600)
1.硬环境
公路:福建省公路通车里程88607千米,公路密度71.66千米/百平方千米。等级公路里程66461千米,较上年增加3186千米;水路:全省拥有港口生产性泊位477个,生产性泊位综合通过能力2.3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912万标箱。三都澳、罗源湾、兴化湾、湄洲湾和厦门湾等主要港湾的进港航道均可乘潮通航10万吨级船舶;民航:福建省内运营的机场有5个,福州长乐、厦门高崎机场为国际民航组织确定的4E级民用运输机场,泉州晋江机场为4D级军民合用机场,武夷山、龙岩冠豸山机场为4C级军民合用机场;铁路:福建境内有鹰厦线、外南线、峰福线等,2010年厦门到上海的高铁也全线营运;电信:持续加快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推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由传统电信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引导全行业积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行业规划和专项规划主要任务、重大工程扎实推进,全面评估规划实施总体情况,强化增值电信企业的业务统计工作,行业整体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预测和动态监测得到强化。进一步规范电信市场秩序,稳步推进电信企业重组。网间通信质量投诉、网间通信障碍得到有效解决;电力:全省电力装机容量为2626.7万千瓦,全年发电量999.14亿千瓦时。
2.软环境
注重完善涉外服务体系。一是增强服务意识,遏制一些办事机构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官僚主义作风;二是尽力减少对外商进行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违法乱纪现象,维护外商在福建省的合法地位和权力;三是加强对涉外服务机构的建设,使得这些机构在对外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协调和服务作用。
注重完善涉外经济法规。近年来,福建省在对涉外经济法规进行修改、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法》等相配套的对外招商引资法规。与此同时,着力于提高经济法规的透明度和严谨性,避免用内部文件规范外商行为。
注重完善涉外规章制度。一是建立涉外工作逐级负责制度,使得服务程序化、规范化、公开化;二是建立对外开放新闻发布会制度,使得外商更好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三是建立行政人员执法约束制度,对外商企业的监督管理必须严格依法进行;四是建立对外商所反映问题及时落实的制度,使外商也成为福建省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注重完善市场环境。为吸引更多的外商来闽投资,福建省政府相关部门着力于利用广阔的国内市场,对符合国家政策、投资额较大的项目、新型项目实行开放市场政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同时,市场运行机制、管理机制日益完善,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1.硬环境
福建省土地资源紧张,开发成本较高。福建省工业用地越来越紧张。用地狭小依然是影响福建省投资环境建设的重要因素。一是受福建地理西北高东南低、多山地丘陵地貌的影响,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很有限;二是福建省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土地面积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仍然有些可利用开发的围垦地和山地,但是开发成本很高,土地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福建省对外招商引资的重要制约因素。
福建省基础设施仍不完善。便利的交通和通讯网络可以很大地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成为对外招商引资的重要考核因素之一。近年来福建省的基础设施不断加快,但仍不完善,降低了对外商的吸引力。具体表现为航空港建设不足,大型的港口建设缓慢,海上航运开展不够广阔,高速公路网的建设还不完善,通讯网络不够便捷等。
2.软环境
(1)涉外服务体系方面。办事效率较低;对外商投资企业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等现象屡禁不止;为外商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还不够成熟,影响了外商投资企业从市场中直接获得服务和取得生产要素的机会。
(2)涉外经济法规方面。税制与外汇体制改革措施和优惠政策引起了负面效应,虽然福建省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但外商对此并不积极,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外商认为这些政策的宣传效应远远大于实惠,并且政策多了反而让外商感到十分繁杂而效率低下。另外,因为福建省是港、台、侨同胞的主要祖籍地,过去对台胞华侨的投资有比较特殊的优惠政策,但是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外商考虑甚少。因此,欧美日等国的外商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就往往选择了比较具有政策优势的上海、广东、山东等其他沿海城市。
(3)市场环境方面。福建省各类市场建设仍相对滞后,其中金融市场尤为严重。金融环境应“融资便利、服务周到、外资金融机构健全、外汇调剂简便容易”,但福建省在上述几个方面都存在缺陷,严重抑制了部分项目的顺利推进。最为严重的是,福建省人民币配套资金严重不足,远远达不到外商投资企业的需要。许多大型投资项目因此而进展缓慢甚至处于停滞状态。
(4)示范效应方面。近年来,福建省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局面不仅没有得到扭转,反而有进一步加剧的态势。同时,福建省确立和培育支柱产业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支柱产业尚未形成整体优势,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还比较少,品牌产品稀缺,致使福建省的企业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尽管福建省外商投资企业普遍盈利,并且盈利面可达80%以上,但仍与其利润战略目标差距很大,从而降低了外商对福建省的投资信心。
(5)人力资源结构方面。尽管福建省劳动力充足,但用工结构不合理,致使企业成本上升,用工短缺现象不断加剧,造成招工不足而影响生产进程甚至出现停产现象;人才资源结构不合理,高层管理人才与技术工人短缺。
1.海西建设、政策支持
2004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开始投入建设,国家各部委、福建省委及时出台了各项支持政策,为福建省对外招商引资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建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大型海港为主要枢纽的现代化海峡西岸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挥其对外开放的窗口示范作用,为福建省对外招商引资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中央对海西建设的力度和决心,吸引了更多外商到福建省投资兴业,加快了福建省对外开放步伐。
2.两岸和谐、“三通”顺利
2008年,“全面三通”、建立“两岸共同市场”等方案顺利落实,两岸关系和平稳定,为福建省的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2009年5月由海峡两岸54个机构联合举办,台湾25个县市和上万民众共同参与的海峡论坛在厦门会展中心开幕,国务院各部委的一批惠台和先行先试政策随之出台,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也日趋完善。
3.侨乡优势
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始终积极支持家乡建设,港澳台及东南亚更是闽籍华人华侨的聚居地。一直以来,港澳同胞以及东南亚华人华侨与福建的经贸往来密切且在不断加强。香港和东盟是福建省重要的贸易伙伴,内地与东南亚和港澳地区经贸关系的不断深化,为福建省对外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商机。
1.引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
随着福建省在海西建设中地位的提升,港、澳及其他国家外商在福建省投资日益增多,福建省外商投资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如何合理配置人才、土地等各类资源,对于福建省是个挑战。此外,福建省还面临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在引资方面的激烈竞争,且区域间引资竞争有不断升级的趋势。
2.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
反倾销以及质量、技术、环保、卫生标准等多种方式的非关税壁垒严格限制了我国对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的产品出口。同时严重影响了福建省的渔业、农业、食品加工业、轻工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大宗产品出口,还导致部分外商投资流失,从而抑制了投资贸易发展。
1.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构建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大型海港、空港为主要枢纽的现代化海峡西岸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福建省的港口群建设划入全国港口布局规划,加快对福建省出省交通通道建设,建立健全能源保障体系,不断拓展福建省的发展空间。按照福建省规划,到2015年左右,福建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要突破5000公里;铁路进出省通道达到10条以上,形成全省9个快速铁路环线、福州到相邻省会城市3~5个交通圈,逐步形成立体交通网。
2.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利用新能源发电的开发力度,加快推进福建液化天然气项目建设,充分利用风力等自然资源优势,消除风力发电的体制性障碍。通过优惠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大力发展规模化风力发电。
3.积极壮大产业集群
福建省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由于缺乏上下游配套产业体系,因而必须自成体系,配套投资成本偏高,无形中弱化了福建省的外商投资吸引力。因此,当前福建省应该重视培育领军产业,壮大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配套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提高对外商的吸引力。
应以重点城市及区域为导向,加快推进中心城市群和产业集群建设,大力培养主导产业,扩大聚集效益,从而形成对内陆地区的辐射作用。进一步扩大闽粤、闽赣、闽浙等区域经济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向劳动力密集地区扩散,形成分工合作的产业体系,拓展闽台两地合作发展空间。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以完善外商投资环境为目标,继续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简化引进外资审批程序和审批手续,促进政府行政方式的转变;强化公务员的公众服务意识,消除官僚主义、贪污受贿等现象,为外商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2.健全法律法规,为外商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快完善现有外商投资法律法规,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确保外商投资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实现从区域国别差异优惠政策向按产业重要程度划分优惠等级的政策转变;完善外商投诉和处理机制,与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及时协调解决外商投诉事件,优化外商投资服务环境;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能力并加大执法力度,为外商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3.完善现代化市场体系
首先,应重点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尽快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从根本上解决外商贷款难、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其次,规范市场运作,建立健全市场交易运行法律法规。结合福建省的实际情况,降低市场准入条件,对市场交易行为方式进行严格规范,并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1]林其屏,林两贞.优化福建投资环境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7,8(1):225.
[2]福建省投资局.2010福建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谢琼.福建省提升对台优势的困境与对策[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0,6(5):97-104.
[4]张雪梅.泉州台商投资区发展的SWOT分析[J].学术问题研究(综合版),2010,3(1):18 -23.
[5]王慧卿.全球化与海西建设[J].黑河学刊,2010,1(7):23 -24.
[6]林珊.2004年福建外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亚太经济,2004,5(1):44 -48.
[7]罗恩平,吴小芳.优化投资环境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5,7(3):10-13.
[8]陈立.福建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研究[D].厦门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