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训练部 孟祥宇 刘云飞 全江涛
高校教育的数字化,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进行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从而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是数字化技术的直接使用者,在数字化环境下,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必然会受到冲击,教师的角色转变是信息化教育模式的必然要求。
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传统教育与信息化教育之间的主要矛盾表现在数字化发展的超前性和与传统教育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的智能结构表现为单一化和静态化,而数字化教育模式对教师的智能化结构则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在教学内容方面,传统教育模式下大学书本教材具有规范性、稳定性和一定的强制性,而数字化则要求各学科教材内容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在教学模式方面,传统教育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循规蹈矩式的“传递——接收”特征,而数字化教学则要求教师因材施教,灵活机动。在教学方法上,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主要使用语言、粉笔、黑板、挂图和书籍等教学媒体,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而数字化教学则要求教师追求“创新性教法”,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面对传统教育与数字化教育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冲突,习惯于传统教育环境下“刀耕火种”的教师,必须尽快更新观念和转变角色。
在数字化环境下,教师的定位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而应该成为真正的“信息传播者、知识创新者和先进文化的代表者”。因此,教师要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1.知识传播者。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字化教育模式要求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要重视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传授,注重主动获取和加工信息能力的培养。
2.团体领导人。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不是要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担当团体领导人角色,在具备较强信息辨识能力和获取能力的前提下,以辅导者、帮助者和领航员的身份,引导学生正确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3.模范公民。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不是客观的知识,而是自身的人格,教师应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启迪学生智慧,做学生的人格榜样。
4.心理医生。在信息化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但心灵距离却无形加大。一些高校学生在利用键盘与网上伙伴快速联系与交流的同时,往往出现心灵上的孤独和人际关系的疑惑,各种心理问题应运而生。高校教师在充分发挥其传统教育职能的同时,要积极履行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和治疗等职责,促进学生心、智、体的全面发展。
5.知心朋友。在信息社会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加重了人们的精神困惑。教师应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学生情感关怀的使者,用美好的心灵、丰富的阅历和经验等文明成果浸润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学会洞察人生,完善心智,确立良好的生存生活方式。
从心理学角度看,激励是人的一种心理和行为过程。大量研究发现,当人的动机被一定的外界刺激激活时,就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内驱力,促使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奋发努力。教师角色的转变,除教师自身因素外,高校管理者要根据数字化教育的要求,建立必要的驱动力运作系统,采取必要的激励机制,促使教师朝着所期望的目标不断奋进。笔者认为,当前,强化教师激励机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实施目标激励。大学要建立、健全校园数字化条件下的目标管理体系,通过实行教学目标责任制,把每个教师的行为同数字化教育的整体任务和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整体合力。
二是运用制度激励。通过必要的奖励制度,为教师的角色转变提供导向,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良性竞争环境下加速角色转变的步伐。在奖励策略上,做到既重视物质奖励,又不忽视精神激励的作用。
三是重视精神激励。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物质激励有其明显的激励价值,但精神激励的作用也不能小觑。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做好物质激励的同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精神激励措施,努力营造尊重人、信任人和民主管理的学术氛围,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成就感。
四是优化环境激励。要不断改善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要努力营造尊重人、信任人的民主管理学术氛围,激发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成就感,促使教师自觉地转变角色。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现代高校教育提供了非常诱人的发展前景。高校教育的数字化过程,既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变革,又是对先进教育思想的吸取、学习和应用,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进行角色转变,才能在数字化浪潮中游刃有余,应对自如,使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1]杨倩苇.现代教育——走向信息化之路[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9).
[2]李德荣.现代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3]杨智岚.现代教育新技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J].高等教育研究,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