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珺,陈志芳,童慕兰
(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科学是指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规律的有系统的知识体系[1]。素养是指一贯的修养,亦作平日的修养,即经常修习涵养,如:艺术素养,文学素养[2]。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一词来源于西方,国际上采用的普遍标准是由国际公众科学素质促进中心主任、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勒(Miller)教授提出的科学素养的三个基本标准: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程度;对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基本了解程度[3]。科学素养不单纯是科学知识的丰富,更是科学精神的养成、科学思维的训练和科学方法的锤炼。综合各家研究成果得到的科学素养的涵义是:人们通过各种途径所获得的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的掌握,所养成的探索、质疑和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所了解的科学对社会和人类产生的影响。
人文素养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人文素质的养成与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发展密不可分,表现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品质和涵养。人文素养不仅仅局限于人文知识的积累,还包括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人文精神、人文思想。人文素养更强调人的价值观,强调为人处事的原则,外延涵盖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民族精神的领悟,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引导。综合不同学者对人文素养的定义,可将人文素养定义为:人文素养是指人类为获取自身的自由和发展,学习各类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观念、能力、情感、气质和修养。
通识教育的涵义自通识教育提出之日起便争论不休,众说纷纭。最早提出通识教育概念的帕卡德教授认为,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尽可能综合的(comprehensive)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使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4]。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识教育的涵义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要求,打上新的时代烙印。在我国,不同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台湾学者黄俊杰对通识教育的定义为:所谓“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体情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也就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5]。我国教育学家张楚廷对通识教育的看法是:通识教育是指传授给大学生的非专业的、普遍修读的那部分知识的教育,其目的是直接指向人的发展,对于学生在专业上的发展的作用则是相对间接的[6]。我国李曼丽学者综合不同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定义得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指非专业性教育部分,它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高等教育;它是对所有大学生进行的教育;它也指整个大学的办学理念;与自由教育同义[7]。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定义,可将通识教育的涵义界定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亦是一种大学的办学理念,旨在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向大学生教授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基础知识,是一种为大学生从事高深专门学问和各类职业打基础的教育,更加侧重价值教育和人文训练。
1.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
教育是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要,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本源意义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塑造人的完整人格。通识教育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所推崇的基本价值和最高目标,培养“全人”而非“半人”或“工具人”的教育,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以人为教育的主体,而不是将人看作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工具[8]。通识教育理念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为人的教育,高校的通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接受各类自然、社会及人文知识,以广阔的视野,放眼所有学科,吸取自然科学缜密的逻辑思维、社会科学灵活的思辨能力以及人文学科深厚的文化积淀,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这两类精神引导自身学习和研究,夯实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从而丰满自身的品质和人格。
2.发展大学中纯粹科学与自由人文的需要
大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科学研究和培养高级人才的重任,这两大职能是现代大学不可或缺的存在理由。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受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影响,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多为某一行业服务的“工具”,大学其学术本源的追求在物质化的浪潮中逐渐被弱化。大学呼唤拥有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自由的人文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唯有大学生追求科学的精神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在一种平和的状态下使科学获得最纯粹的发展;唯有大学生追求人文的精神得到无拘无束的发挥,才能在一种毫无羁绊的情况下使人文学科获得空前的发展。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在大学中接受各个学科教育的重要意义,便是在学术氛围的理智习惯作用下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同时通过自身的学术修养反作用于大学本身,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共同发展。
3.为社会和国家提供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的需要
高等教育为社会和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职能是高等教育特定的、最重要的职能。高校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德才兼备的人才。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指出,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9]。通识教育提倡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大学生全面发展不仅体现在其身心两方面的发展,也体现在其作为高级专门人才知识体系的全面协调。大学生不可专攻一门而使整个知识系统有失偏颇,没有坚实的地基是无法建设林立的高楼的。只有同时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用科学精神探究自然科学的问题,用人文精神思考社会科学的现象,方能以一种全面的姿态和能力为社会和国家发展建设服务。
通识教育理念在我国起步较晚,受到培养高级专门职业型人才的影响,一直得不到重视。虽然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呼唤高端创新型人才,对通识教育提出了一定的需求,但目前我国对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理念并不强烈,绝大多数高校都是从大一开始分专业教学,大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只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学习和研究,违背了通识教育所强调的全方位的知识传授和素质培养的宗旨,对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亦重视不够。各高校一味强调专业知识的研习,使得大学生在学习中没能养成探索、怀疑、实践、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涵盖爱国主义精神、民主与法治精神、谦敬礼让精神、诚实守信精神的人文精神。理工科类的大学生缺乏人文底蕴,对人文社科知识知之甚少;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大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知半解。大学中缺少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传统,科学领域和人文领域各自为阵,井水不犯河水,导致理工科类大学生科学精神不牢固,人文精神更缺失以及人文社科类大学生人文精神不深入,科学精神更匮乏。在思想理念层面,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淡漠使得大学生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意识浅薄。
当今世界通识教育的课程已形成稳定的模式,一般有名著课程型模式(Great Books program/curriculum)、核心课程型模式(core curriculum)、自由选修模式(free electives)、分布必修模式(distributed requirements)[10]。我国各高校较少使用通识教育课程的概念,虽然各高校开设了涵盖各个学科门类的选修课,但课程整体规划不完善,课程体系较为杂乱,课程内容以普及常识、专业补充、休闲娱乐居多,综合的跨学科课程偏少,缺少课程之间的合力。这些选修课程被当作专业课程的补充,教学方式单一,以传统的授课方式为主,过多地讲授概论或通史,很少研读名著经典,教学方法过于呆板。我国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并不重视选修课,选修课的课程质量不如专业课,大学生自身不够重视选修课,很多大学生抱着修学分的态度对待选修课,没有真正地从选修课中学到知识和技能。课程作为高等教育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的最重要一环,承担着实践教学理念的重要任务。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课程的作用。然而,我国大部分高校缺乏系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缺少平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缺乏成长的沃土。
通识教育的实施需要内外部环境的通力支持,但是目前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环境并不理想。外部缺少相关的体制支持,鲜有成体系的、规范的通识教育实施办法或方案,没有固定的、普适性的通识教育实施机制,通识教育“犹抱琵琶半遮面”,没有完全且完整地实施。高校的内部环境也存在诸多因素阻碍通识教育的开展。我国许多高校的校训是八字或十六字方针,没能体现高校本身的精神和理念;我国大学校长常奔波于行政管理和学术研究之间,“双肩挑”的体制束缚了校长办学理念的施展,使本应统领大学运行和发展的校长没能充分发挥其职能;我国大学的学术氛围亦没有通识的气息,师生大多专注于自身学术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大学生较少涉猎专业外的人文社科类书籍和科普类书籍,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无法落到实处,犹如空中楼阁。我国通识教育亟需切实可行的体制和机制为其发展铺路搭桥。
开设通识必修课、限选课和自选课,由国家统一规定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完整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共同核心课程,各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制定通识教育的限选课和自选课,教学内容上注意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推进通识教育课程的校本化和人本化,使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教授相得益彰。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多种多样的实验或实践课程,带领大学生走进博物馆、科技馆等传播大众人文科学的圣地,使大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文化“通古今之变”的深厚底蕴和科技改变生活的巨大力量。改革课程考评制度,引入多种考评方式,使大学生不拘泥于传统考试。结合大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配合社会大事件开展科学、人文讲座,拓宽大学生科学和人文视野,提高大学生对新兴事件的敏锐度,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
良好的学术氛围对大学生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应改变我国高校目前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的治学理念,建立生动活泼、勤奋学习、崇尚科学与学术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调动大学生的科学热情和兴趣。重视大学人文环境的构建,发扬民主自由的治学精神,崇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自由学术氛围,树立大学生“真、善、美”一体化的价值观念,加强国学教育,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景仰和崇敬之情,加深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弘扬民族精神。创造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为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提供自由开放的大环境,使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之花绽放得艳丽无比。
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明确其在学校管理通识教育、发展通识教育的职能,使通识教育的实践更加规范。提高大学教师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从教师层面为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提供保障。大力发展各类科学、人文社团,举办学术沙龙、学者讲座、学术征文比赛等活动,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建立合理的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使大学生能够获得所需资源,能够有机会参与学校管理,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大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是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综合经验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应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塑造其完整而健全的人格。创新大学生的培养模式,改变统一授课、统一作业的传统培养方式,赋予大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和权力,让大学生不仅专注于本专业的发展,更有机会深入学习和研究自己喜欢的其他领域,拓宽知识面,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1]余德刚.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倪文杰.现代汉语辞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王 冰.大学生科学素养和对科学技术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
[4]Pachard A S.The Substance of Two Reports of the Faculty of Amherst College to Board of Trustees[J].North A-merican Review,1829(28).
[5]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7]李曼丽.通知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8]梁桂麟.港澳台高校通识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0]杨 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借鉴与启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