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伟兵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142)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黄金业逐渐走上了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但至今仍未出台有关的规范黄金市场监管法规,尤其是对场外黄金市场交易主体的行为,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法规界定、可操作的措施。1983年,我国虽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但是我国现行黄金管理体制仍然存在较大的矛盾。因此,应该从中国黄金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际黄金市场的广阔背景,借鉴国际黄金市场发展的经验,充分考虑未来黄金市场的发展空间,尽快制定、颁布新的《黄金市场管理条例》;同时还要进一步细化黄金衍生品管理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黄金衍生品交易的有关违规行为类型及处理原则和方法。针对场外、场内市场互不相同的特点,应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监管机构、监管制度及监管措施,强化监管措施的关联性,有效提高监管水平。在强化行政监管的同时,还应该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进一步发挥黄金市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自我监管的作用。新条例的颁布应该在市场准入、相关产业政策及有关新探采矿权审批等方面加对大国有黄金企业的发展扶持力度,应该采取措施有效限制外资对国内黄金资源的控制,这是提高我国黄金储备规模、实现金融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
黄金,不仅具有保证国家金融安全的作用,还具有稳定经济的积极作用,制定有关黄金市场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不能与一般的商品相比,对黄金开采、加工及交易征收较高的税收,不一定会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反而可能会扼杀这一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尽快制定黄金优惠的税收政策。合理确定黄金行业的税赋有利于黄金市场发展。根据国际经验,大多数国家对原料金开采、加工等环节实行优惠的增值税政策,对投资黄金等交易环节免征相关的增值税,而仅对首饰金加工及相关的制成品黄金市场征收一定的增值税。1994年,我国进行税制改革时,根据我国黄金市场发展的阶段,参照成熟黄金市场国家的经验,制定了有利于黄金市场发展的税收制度,确定在各个环节都免交黄金增值税,2002年国家进一步明确规定延续这项有利的税收制度。十多年来,免征黄金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在较短的时期内,不仅有效促进黄金市场快速发展,有力抵御金融风险,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安全,而且在规范黄金市场秩序等方面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黄金市场逐步开放,征收黄金增值税的声音又开始出现。从经济长远发展的角度、规范黄金市场的高度来看,应该继续扶持黄金行业及黄金市场发展,应该继续保持免征黄金增值税政策。其原因在于,中国一旦开征黄金增值税,黄金市场最终将会因为黄金黑市的抬头而使得黄金市场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约束,不但正常的税基保不住,而且会进一步缩减税基,使得黄金市场的监管成本迅速加大,甚至有可能远远大于增收的税额,这样就会出现得不偿失的局面。此外,企业本身的开采成本就高,在高成本压力下会使得企业采取有利于自己的举措,比如对地矿资源采富弃贫,甚至出现掠夺式开采,使得黄金开采业出现恶性循环,导致资源利用率将下降,资源浪费严重,企业经营压力进一步增大;同时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削弱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国内黄金企业走出去。
鉴于中国信用体系基础还不完善,因此应该积极发展场内交易市场。我国场内交易市场,特别是以期货交易为主的场内衍生品市场已经有一百年多的发展历史,其具有监管到位、信息公开透明、披露细致、风险控制比较完备等优点,不但可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而且有利于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因此,我国应该进一步发展场内交易市场,在国内黄金产业链的各环节大力宣传、普及有关黄金避险意识,充分利用避险保值工具、手段进行黄金开采、生产、经营,使黄金投资保值增值,从而增强黄金市场的影响力。应进一步挖掘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空间。实践表明,自黄金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市场推出以来,其逐渐成为国际市场上个人投资黄金主打产品,这样加大了个人投资者参与黄金市场的力度,扩大了黄金市场的影响力。应该结合我国发展的现状、经济的规模等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发展黄金期权及ETF市场,根据不同投资个体,满足多层次的投资需求。对OTC(场外交易市场)市场,特别是场外衍生品市场,应该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及措施对其进行监管,将场内市场风险控制的经验有效运用于场外市场,这样就可以将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
中国的商业银行在黄金市场中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利用自身现有的平台优势及比较成熟的经营网络,拓展其参与黄金市场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商业银行的潜力,将自身的交易平台优势和成熟的经营网络逐步向黄金市场这一重要领域延伸,还可利用其自身的资金优势,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为黄金市场注入一定比例的资金,这样还可以获取更多利润。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可以开拓展市场功能,通过场内市场撮合成交价格,在市场双边报价之后,通过银行间的竞争,进一步促进市场的活跃度。另外,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借助黄金现货和期货平台,为黄金企业提供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从而形成风险规避、经营规模逐渐扩大的经营模式。
建议通过制定、颁布新的《黄金市场管理条例》,稳步发展对内市场,审慎开放对外市场。由于黄金在民间不能自由买卖,其流通就不畅,这样就阻碍了其金融功能及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应稳步开拓对内业务,个人可以通过银行、现货市场等渠道持有黄金的同时,还应该积极研究黄金期货个人交割的可行性,国家应该允许普通法人和个人持有、交易实物黄金产品,作为储蓄和投资工具。积极发展海外黄金市场及逐步开放人民币业务,应审慎研究,周密部署,细致规划,从点到面慢慢铺开。可先实行小范围、区域性试点,待到条件成熟后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人民币业务开放,或者把黄金市场与人民币业务同时结合起来同时试点开放。对于外资银行及企业等机构,可以按照先发展零售业务,而后开放经纪业务,最后放开批发业务的路径发展,这样有利于规避市场风险。此外,拓展对外市场的同时应该切实加强监管,逐渐允许商业银行进出口黄金。
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背景下,黄金的保值增值作用尤为突出。增加黄金储备总量,不仅可以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在一定的程度上还可以对冲美元,降低美元资产出现贬值的可能性;同时,也为我国人民币实现区域化、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货币政策上,黄金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央行可通过与公开市场业务及外汇买卖业务结合起来的方式进行实际操作,以提高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在中国目前采用的结售汇制度下,将黄金业务引进货币政策工具中,就可以极大地提高货币政策的自主性、灵活性。目前,中国黄金储备占货币供应量(M1)的比重很低,仅占0.18%,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黄金储备占货币供应量的比重达到了1/85。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加中国的黄金储备,无论从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角度来考虑,还是从人民币走向国际的角度来看,都有必要增加黄金储备,这是国际战略选择的需要。除此之外,也可以实行“市场藏金”的策略,即不断地修订、完善黄金市场交易规则,从阻碍市场稳健发展的桎梏牢笼中走出来,积极探索场内衍生品市场交易模式,扩大市场发展的空间,加大引入境外投资者的激励力度,从而有效地扩展海内外入市交易投资者的广度和范围,使市场的容量和规模进一步增大,从而达到增加黄金持仓的目的。
中国作为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在日益多变、不稳定因素的国际金融环境中,应该循序渐进地扩大黄金储备规模,使黄金成为有效应对国际上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重要手段及举措,以有效维护人民币币值及人们心理预期。增加黄金储备对我国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规避国际风险,有效实现保值增值。近几年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欧元在一定的程度上走强,黄金价格持续攀升,而中国国际储备主要是以美元为主,这就使得中国面临的汇率风险很大。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还在继续快速增长,黄金储备从最初的只有500吨增加到1000多吨,这种黄金成倍的规模显然与一个正处在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国极为不对称。在黄金价格稳中有升的前提下,黄金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储备升值手段,不仅可以避免国际汇率风险的功能,还可以增加本国的财富。第二,可以有效稳定人民币的币值,塑造国际强势货币,使人民币走向国际。目前,黄金尽管不再与各国货币直接挂钩,但是黄金在维护各国币值稳定的方面仍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发生金融、经济危机时,黄金还能成为最终国际支付手段。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生的东亚金融危机中,韩国就及时有效发起全民性的捐金运动,各阶层的百姓要么自发、要么有组织地把自己的黄金首饰捐给国家,使韩国成功地渡过金融危机,使该国经济走出困境,这就充分体现了黄金在化解金融危机所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继续扩大开放,人民币也在循序渐地走向国际,成为国际化的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在国际上也将会进一步加大。扩大黄金储备,不仅是中国未来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有效手段,而且还是人民币成为区域性货币的必要条件。第三,黄金储备可以增强市场调控能力,稳定人们心理预期,使市场发展趋向理性。随着我国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改革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持续完善,中国的黄金总消费能力将会扩大,金融投资避险意识也会增强,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扩大对黄金需求。另外,按照国际黄金市场运行规则,中国黄金市场的开放程度也会不断加大,从而使得影响国内黄金市场运行的因素也会逐步的增加、逐步复杂。这些都需央行不断增强对黄金市场的调控能力,从而扩大黄金储备。
[1]任俊涛:中国黄金市场期货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
[2]罗剑、赵茜:发达国家黄金市场发展:现状、经验及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9(9).
[3]田传战、姚德良:世界黄金期货市场、工具与法规政策环境的比较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