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行雪域高原(续)

2013-03-27 10:45安徽省铜陵市教研室244000章小明
地理教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川藏线格尔木山口

安徽省铜陵市教研室(244000) 章小明

尼洋河,我心中的河

我们沿川藏线318国道,向东开始了向西藏的江南——林芝八一镇的挺进。

汽车出拉萨城,沿拉萨河东行,不知不觉就到了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此时,高原反应在我们身上已基本消失,大家兴致很高,胜似闲庭信步。

米拉山口是西藏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高大的米拉山阻碍着印度洋的水汽向西深入,致使山口东西两侧的景色大不相同。向东一过米拉山口,地势急剧下降,植被逐渐茂密起来,江南水乡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因为受季风影响,风借地势,印度洋水汽频繁光顾的结果。从山口到八一镇短短的300公里左右,海拔却迅速降到3000米以下。

沿米拉山口向下,我深深体会到水是生命之源,海拔是生命之基础。你看在米拉山口之西,降水稀少,海拔高,呈现的是高寒荒漠草原景观,而一过米拉山口,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雨水的增多,山青水秀的江南风光就立马呈现出来。

一条大河呈现在眼前,她就是尼洋河。自过米拉山口后,我就注意到在宽阔的谷地草丛中,就有了她的身影,那是大地沼泽的点点渗水。那涓涓细流,很快就发展壮大,由不起眼的小溪变成一条宽大丰满的大河,欢快地向下游奔腾着。

尼洋河是美丽的,美在河水清澈透底。由于两岸森林茂密,河流含沙量几乎为零。青山绿水,碧波荡漾,吊桥悠悠。

尼洋河是有激情的,激在她勇往直前,奔涌不息。后浪赶着前浪,唱着欢快的歌,把一腔热情抛洒在大地,抛洒在雅鲁藏布江里。

尼洋河是有力量的,力在她可以冲毁一切。河岸两侧的巨石,河中巨大的顽石,都挡不住她的去路,激起的浪花只叹赶不上她前进的步伐。

尼洋河又是温柔的,柔在她到了下游,一改上游汹涌澎湃的面目,缓缓地流动,致使下游河叉众多,形成许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沙洲。到了春天,沙洲上桃花盛开,呈现出绿水映桃花,十里花相随的景象。此时的尼洋河更加妩媚动人,犹如小家碧玉。

从米拉山口到八一镇,始终有这样一条美丽、气质高雅的大河伴随着我们,她窈窕的身姿忽而出现在我们的左侧,忽而跳到我们的右侧。青山脚下,绿水缠绕,开着车子,没有疲劳,只有享受。喜悦之词,从我心底里迸发出来。

穿行在天然氧吧中

结束了对南迦巴瓦峰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游览,我们继续向东沿318川藏线到然乌湖。沿途要经过色季拉山口、鲁朗林海、“东方瑞士”的田园风光、扎西岗村、通麦天险、波密县域、米堆冰川等,路程约320公里。路程虽不长,但全是山路,弯道多,况且米堆冰川不在公路旁,必须离开318公路,还须徒步来回两个多小时。这样,我们就必须住然乌小镇,来回两天。

14日早晨,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行驶在川藏线上。不一会儿,汽车就顺着盘山公路,开始翻越色季拉山,但见山上森林茂密,显然我们已进入了我国的第三大林区。站在色季拉山口,远眺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等群山,只见云涛翻滚;近看公路两旁,树木参天,笔直高大。到了鲁朗更是郁郁葱葱,林海随山势跌宕起伏,阳光洒在山坡上,金子般的熠熠生辉。这种森林茂密的程度,越往东越突出,这是因为这里的大山都是东西方向排列的,念青唐古拉山横亘在川藏线的北面,喜马拉雅山绵延其南,又由于几条大河深切的峡谷,这就十分有利于季风和水汽的进入,引导来自印度洋的水汽,由东向西长驱直入,越往东,越受惠于印度洋水汽,降水越丰富,林芝最东边的波密就成为西藏森林最茂密的地区。

感谢印度洋,感谢西南季风,感谢东西走向的山脉峡谷,正是你们的精巧组合,才打造出这茫茫绿色林海。

这一路都是秀丽的景色。坦荡的草原谷地两侧,由下往上,雪岭、森林、草原、小溪、民居、牛羊,错落有致,这巧妙的组合恰似阿尔卑斯山风光。在扎西岗村,田野、草场又被木制的栅栏分割成一块又一块,村前有清澈的小溪、和煦的阳光、袅袅炊烟,又好似俄罗斯风光。陆彦萍老师说:“我最怕住农村,但这样的村子,我愿住一辈子。”是啊,久居城市的人,谁不向往世外桃源?

离开谷地,车子又行进在峡谷中,雪山、森林直逼眼前,公路边就是溪流江水,很多路段,茫茫林海,遮天蔽日,公路就穿行其间,行车如同行驶在绿色的深海中。这真是天然氧吧,我们的车子就在这林子里走了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空气是那样的新鲜,我们打开车窗尽情享受自然的馈赠,深呼吸,让肺得到一次彻底的清洗。

望着窗外一望无际的森林和那奔腾的江水,无意中,我把此段川藏线与青藏线作了一个小小的对比、总结。

青藏线平坦笔直,相对高度小,高山形如土丘。上5000米的唐古拉山口竟没有盘山公路,更谈不上隧道。观景是平面视野,可远望再远望。川藏线可是起伏大,弯道多,忽上忽下。在山顶、俯视谷底,大河如线;在谷中,抬头仰望,雪岭若浮。观景是立体视野,需俯仰再俯仰。

再说青藏沿线河流湖泊众多,河流的溯源侵蚀尚未到达,自然的外力作用还不甚明显,故水流缓慢,多辫状水系,是中国的“水塔”,滋润着中外大地;而川藏沿线地壳上升剧烈,气候湿润,河水的侵蚀下切十分强烈,故地形破碎,峡谷纵深。受季风降水变率大、雨量不稳定的影响,河水忽而急流奔腾,泥石翻滚,毁路冲地;忽而涓涓细流,柔似羔羊。

白色的世界

8月15日至16日,由然乌镇至林芝、拉萨,再到当雄,我们开始了回家的路程。何书文老师说:“在外‘漂’了这么多天,还真要一个家,那是我们最后的归宿。”是啊,家是我们每个人的“根”,人和树一样不能没有“根”。

我们之所以选择当雄不选拉萨住宿,是因为在高原上行车,必须一天赶到格尔木,沿途任何一地点住宿都是不适宜的——海拔太高了,无法入睡。从当雄到格尔木1000公里,比拉萨到格尔木少200公里。所以头一天, 我们辛苦些,多走些路,过拉萨住当雄。

我们住在当雄兵站,如今是市场经济,部队也可以经营旅店。一个房间100元,两张床,非常简易,连桌子、板凳都没有,但干净整洁。一个战士送来两瓶开水,让我们在公用卫生间洗漱。

这是我们在高原住的最后一晚,虽然我们基本适应了高原环境,但并没有完全适应在高原睡觉。和来时一样,在当雄睡得并不深沉。好在第二天,天气很好,一路顺利,只是在最后越过昆仑山时,天已全黑,在漆黑的大山中开车,让人提心吊胆。晚上10点,我们安全抵达格尔木。

从格尔木到兰州我们决定分两天到,这样人要轻松多了。来时,我们走的是青海湖南线,回去我们将与西宁到格尔木的青藏铁路同行,走青海湖北线。一来可看看青海湖北岸的景观,二来可以顺道参观格尔木以北的察尔汗盐湖及“万丈盐桥”。

17日清晨,汽车驶出格尔木市向北行进,渐渐地公路旁的大地上出现了白色的斑点,寸草不生,那是盐吗?好奇心使我们停车捧起那白色的泥土,用嘴轻轻地接触品尝,有点涩。其实,这就是盐湖,是盐湖演化的最后阶段。在柴达木,湖的概念要扩大,比如看不到水面,只有盐壳的湖。有的盐壳一片洁白,有的盐壳覆盖着尘土,这白的、黑的都是湖。它们曾经碧波荡漾,由于柴达木盆地的下陷,周围高山的封闭阻挡,使之气候干燥,流入湖泊的水,不敌蒸发的水,湖水含盐量越来越高,最后,甚至渐渐干涸了。我们的车在过“万丈盐桥”时,如果没有巨大的石碑标志提醒你,你会一点也不知道,因为这用盐修建的公路,上面已铺上了柏油,与其它路段没有区别,两边也没有浩瀚的湖水,只是干涸的“黄土地”。但是,这些表面覆盖着尘土的湖,只要你挖出一个土块,就会发现这土块就是盐的结晶体,在晶体的空隙间,充满了盐水。公路两旁那白茫茫的一片,就是盐湖地下的盐分随水上升,水走盐留的产物。

但是察尔汗盐湖不仅仅是干湖,它还有水的盐湖,它在哪里?经多方打听,它在离格尔木市以北60公里外的高速公路旁,但到了那里并没有见到盐湖,而是一片厂房,那就是著名的上市公司“盐湖钾肥”,是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原料就取自察尔汗盐湖。有厂就有湖,经人指点,湖就在厂区,我们的车子来到了厂区大门口,我们向门卫师傅说明来意:为了湖专程远道而来,到盐湖边拍几张照片,回去好给学生讲课。师傅很热情,告诉我们这是南大门,进去后,到了前面还要出北大门才能看到盐湖,并说南大门附近有一个博物馆,回来时可免费参观。太好了,登记,放行。

这是“盐湖钾肥”的一个分厂,不一会就到了北大门。一出北大门,便上了一个坝埂。毫无思想准备,眼前忽然出现一片望不到边际的蔚蓝色大湖。湖水荡漾,烟波浩淼,我们不由地惊叫起来,这就是察尔汗最大的水上盐湖。大湖被用盐修筑的公路分成好几块,我们沿着湖心公路到了盐湖腹地。在岸与湖水接触的地带——岸边水下,又分布着从湖水中析出结晶而形成的盐花。它们千姿百态,颜色各异,似珊瑚又似结晶矿物水晶柱。湖水的颜色也值得一提,因所含矿物质种类及含量不同,湖水由岸边向湖内,条带状的呈现出浅黄、深黄、嫩绿、深绿、蓝、蔚蓝不同的色彩,这变换的水色之美,如同马尔代夫或泰国普吉岛的海洋。在我看来,盐湖她不仅提供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观赏价值,她不逊于任何一个风景区,她带给人的是一种清爽靓丽之美。目睹盐湖,在享受美的同时,你的心灵会得到洗礼和净化。洁白将占有你的一切,充满你的内心,因为无论是岸边还是湖水,最终都将是一片洁白的世界。

临近中午,我们才到了厂区南大门口的博物馆。这是一个盐的世界,文字、雕塑、地图都是用白色的盐构成的。在这里,我们了解了盐湖的形成,盐湖的类型及察尔汗盐湖钾肥厂的奋斗历史。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盐湖,总面积5658平方公里,有着极为丰富的钾、镁、食盐资源,储量超过死海和美国的大盐湖。

大地白色的宝藏,使格尔木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盐湖城。此次观盐湖,让我惊喜,出乎意料,是高原之行意想不到的收获。

猜你喜欢
川藏线格尔木山口
追梦皖南川藏线
格尔木地区石材产业园建设效益评价
格尔木
骑共享单车 穿越四千里川藏线
诃护诗心 诃护精神
nevi 加维亚山口的雪
青海西宁兰州格尔木往来更畅通
中天光伏支架助力国电格尔木三期50MW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
「李香蘭」の真実に迫る——山口淑子さん没後1年トークセッション
川藏线交通事故伤急救中心运作情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