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241) 顾绍琴 姜君轶
2012年9月,美国颁布了新的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生活化的地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提出具有地理素养的人需要掌握事实性知识、心理地图和工具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这充分肯定了心理地图在认知和理解地理空间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标准”在知识内容方面共有六大要素,每个要素下有三条标准。“空间中的世界”为第一要素,主要强调利用地理工具和思维来形成解决问题、制定决策的能力。其中,“标准”的第二条(以下简称标准2)“如何在空间背景下分析人类、地方和环境”是开发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地图,使学生拥有解决问题、制定决策的强大内在认知工具,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
本文主要介绍2012年美国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心理地图的内容,并对其意义进行分析。
“标准2”的“内容组织”主要从横、纵两个维度展开,突出强调心理地图的内在认知工具作用。纵向维度上,同一年级段内由三个主题构成:开发心理地图、使用心理地图和个人认知塑造心理地图;横向维度上,同一主题下随着年级段升高,心理地图细节不断丰富、精确、完整,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求逐渐提升。
心理地图是个人对地球表面事物位置、特征等的内化表征,心理地图的形成过程是信息不断累积的过程。“标准2”从个人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两个方面来设计发展学生的心理地图。
1. 形成粗略的心理地图
K4年级学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周围的生活环境。开发学生的心理地图,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让学生从记忆中回想和提取周围生活环境中的自然和人文地物的位置,建立起心理地图最基本的要素。
例如,从记忆中提取教室或学校里自然和人文地物的位置(路标);从记忆中提取在学校和家之间的路线经过的地方感兴趣的自然或人文地物的位置。学生通过记忆提取周边人文或自然地物位置,形成最初的由散点组成的心理地图。
心理地图是客观知识和主观感知的混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心理地图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标准”的设计考虑到学生的直接经验(旅游)和间接经验(媒体、阅读地图)对改变和增强地方、区域心理地图细节过程中的作用。
例如,从记忆中提取在一段时间内频繁使用线路的心理地图(从家里出发到达杂货店,从家里出发到达一个公园,从家里出发到达一个亲戚的家里);根据记忆在草图上标识出当地主要社区地标的位置或边界。
K4年级学段的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标准”的设计主要是从学生依赖的周边环境和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形成最初的心理地图,在这个阶段学生形成的心理地图是简单的、粗略的,信息量少,且受主观影响程度较大。
2. 心理地图中增加模式信息层,细节精确化
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知识内容方面,在K4年级学段对学生的要求是从记忆中提取自然和人文地物位置、特征,在K5~8年级学段增加了模式的提取,由分散的位置的提取深化到抽象概括;认知水平方面,由简单的识别上升到描述,要求学生能将脑中信息进行提炼,并且能对其形成的心理地图进行描述。
例如,从记忆中提取和描述所在州的政治边界的位置和主要的自然地物;从记忆中提取美国在最初的13个州的基础上收购的土地的位置和当前的政治边界;从记忆中提取和描述美国一些地区的主要的气候和植被。
随着学生生活阅历的丰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对心理地图影响日益显著。在K4年级学段的学生形成的心理地图是粗略的、简单化的,只是对位置和特征进行简单的描绘。在K5~8年级段要求学生不断增加心理地图的细节,注意地方和区域范围内的心理地图细节,使之精确。
例如,从记忆中提取所在州的主要城市的精确位置和规模;从记忆中提取所有相邻的州的位置和边界以及这些州的主要城市位置;从记忆中提取所在州内主要交通线路的位置。
3. 心理地图中增加关系信息层,具有完整性和精确性
“标准”提出具有地理素养的人需要在空间的背景下认识人、地方和环境的联系。K5~8年级学段的学生在脑中已经构建了有关区域位置、特征、模式信息层的心理地图。在K9~12年级学段要求学生在心理地图中增加自然和人文系统关系信息层,建立起自然和人文系统联系,在认知水平上对学生的要求是由描述上升到解释。
例如,从记忆中提取世界上人类定居的模式和解释大多数定居点的共同的自然特征;从记忆中提取主要的运输网络和人口中心的位置,并解释其关系;从记忆中提取世界历史文明地和解释保留至今的文化标志或案例(欧洲罗马地名、结构或建筑风格;大英帝国英语语言传播)。
个人经验和不断的自我反思,可以使学生的心理地图不断得到完善。在K9~12年级学段,“标准”要求学生心理地图精确化的同时,还强调心理地图的完整性,要求学生形成完整性和精确性兼具的心理地图。
例如,解释在一个陌生的位置或一次新的经验或经历是如何增加学生对那个地方心理地图的细节或精度的;解释游戏地图的学习是如何增加学生对地方或区域的心理地图的细节和准确性的;解释使用GPS或基于web的地图应用是如何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更加完整和精确的地方或区域的心理地图的。
“标准”中提出具有地理素养的人,必须能在空间背景下使用心理地图组织人、地点和环境的空间信息,并且在适当的环境中能够想起和使用这些信息来回答地理问题。
1. 回答地理位置问题
“标准”要求学生能回答的地理问题与其已具备的心理地图基础是相对应的。K4年级学段根据学生形成的地理地图,要求学生回答有关自然和人文地物在空间中相对位置和特征的问题。
例如,从记忆中提取家或学校附近最重要的十字路口的位置和地理特征来回答地理问题(靠近家或学校附近,坐落在重要的十字路口的建筑类型是什么样的?通过哪些地标可以使别人找到你的家或学校);从记忆中提取学校建筑和校园地标位置回答地理问题(哪里是距离教室最近的消防出口? 去护士的办公室最短的路线是什么?最受欢迎的运动设施坐落在哪里);从北美地图提取记忆回答地理问题(美国北面和南面是哪个国家?哪个州是位于美国最东端的?哪个州是美国大陆的地理中心)。
在K4年级学段主要利用学生形成的简单的心理地图回答关于位置、特征等问题,不要求学生从具体细节来回答。
2. 回答地理特征、模式问题
在K5~8年级学段,学生形成了关于区域和地方位置、特征和模式的心理地图。K5~8年级段的学生形成的心理地图较上一个年级段细节更为丰富、精确,所以标准要求学生可以回答较为抽象和概括的有关地理位置、特征和地方与区域模式方面的复杂地理问题。
例如,从记忆中提取和描述沿海人口密度模式和地方特征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在那里居住;从记忆中提取和描述美国建设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时导致路线改变或工程技术革新的地物;从记忆中提取可能成为旅游或者定居障碍的世界主要沙漠和山脉的分布、模式、特征。
K5~8与K4年级学段对学生的要求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要求K5~8学段的学生能够回答有关地理模式方面的问题,强调对学生概括和抽象能力的培养。
3. 回答地方或区域之间关系的问题
心理地图的直觉结构代表了学生对自身周边环境乃至整个世界的理解。在K9~12年级学段的学生已经构建了一幅关于位置、特征和地方与区域关系的心理地图,已经具备了回答更为复杂的地理问题的基础。在K9~12年级学段主要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心理地图去回答位置、特征、模式、地方与区域之间关系的地理问题。
例如,从记忆中提取世界人口的模式和人口定居与土地特征、可利用再生资源的关系;从记忆中提取航运路线上最可能影响未来商品贸易的战略性交通要道的位置,并解释美国和控制这些战略位置国家的关系。
学生建立的心理地图细节和结构不断增加,反映了学生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有了越来越多的理解。随着心理地图认知工具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学生可以使用心理地图解决地理问题和制定决策的能力也不断得到强化。
心理地图展示个人对世界的理解,是培养地理素养的工具,大家都使用心理地图,但没有两个心理地图是相同的。“标准”要求学生必须了解知觉在创建和形成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中所担当的角色。
1. 不同观点反映不同的心理地图
K4年级学段主要基于不同人有不同的地方和区域心理地图这个基础,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心理地图表达个人观点对不同地方和区域的理解。
例如,提取和描述学生所绘社区草图中比例尺、图标和位置等不同的细节特征;基于对心理地图细节理解的差异,描述对一个故事或一本书的不同理解。
2. 不同个人观点塑造不同的心理地图
心理地图不像地形图那么完整和客观,它是独特的、个人的和选择性地对现实的表示,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对人类、地方区域和环境观点的影响。
在K5~8年级学段,学生的个人观点逐渐凸显,不同个体对人类、地方区域和环境的不同观点塑造着不同的心理地图。在K5~8年级学段,要求学生能够比较心理地图来提取影响空间、认知和偏好的因素。
例如,比较学生草绘的所在州心理地图来识别学生对空间理解(如地图上的尺度);比较学生绘制的位置和区域历史事件的心理地图来识别学生对课堂上同一信息内容的不同看法;比较学生绘制的他们最喜欢和最不喜欢居住的州的心理地图的细节。
3. 心理地图随观点的改变而调整
不同的个人观点塑造不同的地图,那么随着个人观点的改变,心理地图也会自动进行调整。重新塑造有关人类、地方、地区和环境的心理地图,课程标准通过设计比较在一个地理事件或经验之前和之后学生的心理地图,来了解学生心理地图的改变。
例如,比较在一个学校或家庭旅行之前和之后学生心理地图的创建,来识别心理地图细节和精确性的改变;比较在学习世界最有可能经历政治变革或重组区域之前和之后学生的心理地图的创建。
从整个“标准”的设计来看,学生心理地图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从记忆中提取地理位置、特征、模式、关系,构成由一系列的点、模式、关系组成的框架式的心理地图,然后在框架内不断添加细节,对细节进行精确化,使得学生的心理地图从简单到复杂,由粗略到准确,由零碎到完整,由局部到整体,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心理地图的使用和个人认知对心理地图的塑造也是遵循着有简单到复杂的规律,逐渐深入。“标准2”无论在知识内容的逻辑结构,还是在认知水平的层次结构上都对我国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国地理课程标准没有把心理地图作为专门一部分内容列出来,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我国地理课程标准中更多强调的是读图、识图、绘图的能力。其实心理地图跟这三方面的能力密不可分,尤其是绘图能力。
地理绘图能力中重要一项是绘制地图的能力。如何绘制地图是关键,其中一条途径是根据已有地图进行临摹,这属于低层次的模仿;另外一条途径是根据学生对地方空间的了解程度,形成心理地图,然后将心理地图反映到纸上,为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移动方向、关联过程、进行价值判断提供参照。心理地图既是培养学生绘图能力的一种途径,又是评价学生绘图能力的一种方法。
在课程标准修订时可以突出心理地图在学生空间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注重知识间的逻辑结构和不同年级学段的认知水平层次。内容设置方面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心理地图的形成和心理地图的使用,将个人的认知对心理地图的塑造作为其中一方面的影响因素并入形成心理地图的过程中,这样使得内容逻辑结构更加清晰。心理地图既可以作为一部分单独的内容提炼出来,与课程标准中的其他内容并列,也可以融入到课程标准其他内容里。心理地图为学生提供了解世界和存储、回想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信息的基本方法,是人了解地方空间特征程度的指示器。开发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地图,学生将终生受用。
[1] Geography Education Standards Project (GESP).Geography for Life :National Geography Standards 1994.Washington DC:National Geographic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2] Geography Education National Implementation Project (GENIP).Geography for Life :National Geography Standards sencond edition2012 .Washington, DC:National Council for Geographic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