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英
(湖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411201)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利森(Ralph Ellison,1914 -1994)的《看不见的人》在1952年问世后,曾荣获“国家图书奖”及“全国书刊出版者奖”,是一部划时代的小说,是现代美国黑人生活的史诗。这部作品获得如此巨大的荣誉和关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作品的主题思想。小说主题既未脱离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以及黑人的抗争,又远远超越了这个局限。它从更深层面来探索种族问题,涉及到了自我寻找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使读者更清楚地认识到在美国这样一个所谓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的社会中黑人“无形”的处境、“无形”的根源以及走出这一困境之路。
小说的叙述者是一位无名无姓的黑人青年。他出生于南方,中学毕业后因为成绩优异而被白人俱乐部邀请去做演讲,在演讲之前,俱乐部中的白人强迫他和其他几个黑人少年围观一名裸体金发女郎,接着又迫使他们蒙面在拳击台上互相格斗,最后又令他们在一块通电的地毯上抢硬币。受尽屈辱的他还是应百人之邀发表了《谦卑乃进步之源》的演讲,居然得到一笔奖学金,由此他进入了一所黑人大学。几年后,他己是州立黑人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满足于在校长布莱索博士的卵翼下做黑人领袖的美梦。不幸的是,一天校长吩咐他陪同来自北方的白人校董诺顿先生参观,无意中他让诺顿先生看到了不该看到的黑人区混乱、粗卑的生活场面,并了解到一户黑人家庭的乱伦关系,这无疑是对鄙人事主的亵渎,于是他被校长撵出了大学。“好心”的校长写了7 封密封好的推荐信,让他随身携带。离开了南方,主人公来到了位于北方的纽约。几次求职,递上推荐信之后就遭到了拒绝。后来才知道是校长在推荐信里做了鬼,让他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好不容易在一家油漆公司谋了一份差事,又因在合成一种叫“光学白”的油漆时,将黑、白两种成分的配制比例弄出了差错,被撤换到大炉间当工人,却又被人误会,猜疑,遭到陷害。在锅炉爆炸中受伤,医生对他实施电击疗法,使他丧失记忆,忘记了自己的姓名和身世。他来到哈莱姆黑人区,一个标榜是为穷苦人工作的“兄弟会组织”接纳了他。用高薪聘请他对黑人做演讲,宣传反抗和夺取权力。尽管主人公竭尽全力,听众也情绪高昂,但兄弟会的领导人仍抱怨他没有充分表达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并要求他克制自己的感情,必须在严格的纪律下行动。主人公不能忍受这种约束,也反对用恐怖行动去对抗社会,感情上又不能接受哈莱姆区动乱喧嚣的生活。他逐渐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同兄弟会的白人领袖杰克兄弟产生了矛盾,又遭到黑人民族主义者,被称为“毁灭者”拉斯的追捕。他只好乔装打扮,变成了一个多重身份的人。在哈莱姆爆发的黑人骚乱中,拉斯扬言要杀死他,于是他在黑暗中急奔逃命,结果掉进废气建筑的地下室中,成为一个“看不见的人”。他虽然完全消失于外部世界,却沉入漫漫的思索之中,在1 369 盏电灯的照射下发现真正的自我。
在一定程度上,埃利森继承了黑人小说的传统,因为《看不见的人》首先是一部黑人小说,作者从黑人的生活中获得第一手的材料,选择了一个出身贫寒的南方黑人青年作为小说主人公,又以他从天真无知走向成熟觉醒所经历的苦难为故事主线,揭露了种族矛盾,体现了作家对黑人这个受歧视、受凌辱、没有自由、没有尊严的民族的悲悯和体恤。
但更重要的是,埃利森通过自己的创作超越了黑人文学传统的局限。在埃利森笔下,黑人文化,黑人的苦难经验只是他创作的材料,而穿越其中的是他对世界、个人命运的更深刻的认识——在一个混乱无序的社会中,个人可以用自己的思想和意志来创造一种选择的可能,再通过自我的塑造使自己走出混沌,成为有为的人。在小说中,主人公首先是带着黑人的身份去与社会认同。他卑顺地做“老实的黑人”,尝试过在美国工业社会里给自己找一席之位,使自己变成那个工业机器齿轮上的一枚合用的齿轮尖,处处以“看得见”的行为处事去适应“看得见”的社会秩序和准则,结果却成了被愚弄的木偶,无法躲避社会强迫黑人扮演的被侮辱被损害的角色,这是认同的失败。后来他怀着变革社会的愿望加入兄弟会,发表演说,鼓励反抗、拼命地从事期望被看得见的活动,甚至以假面具装扮自己,企图通过扭曲自己的形象,刺激社会对自己的承认。结果仍然遭到周围人的排斥以至追剿,最后不得不潜入地下,在黑暗中用电灯照亮自己。虽然他并没有完全绝望,仍以“冬眠只是为更公开行动所作的一种隐蔽的准备形式”以自慰,但其间蕴含的深重痛苦油然而现。因为他一直在追求被人们“看得见”,被社会承认,到头来才顿然醒悟到“我是一个看不见的人”。
小说尽管集中描绘了在种族歧视的环境中挣扎着的黑人的生活,但是,与作者笔下的主人公作对的、为敌的除了白人校董,白人阔佬,白人领袖之外,还有那些和他一起任人耍弄的黑孩子,黑人校长,酒吧黑人老板。可见埃利森不仅仅为生活在美国社会底层的黑人的非人遭遇鸣不平,他更加关注的是当代社会中人的普遍命运。作者的笔锋所向是要说明物质文明日益发展、精神文明加倍空虚的西方社会中人格遭到凌辱、人性遭到践踏的这一现实。它把视野从一个黑人青年身上扩展到整个社会,用黑人的逆境来有力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个体的缺失。
在《看不见的人》中,埃利森刻画了一个又一个身处不同地位的黑人形象,以此来表达黑人在白人社会中所遭遇的精神迫害。这些黑人的遭遇让人感受到了美国处于不同地位的形形色色的黑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让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对黑人处境有了全面了解。
表现在白人主宰的社会中黑人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以及由此引发的黑人精神上的异化,最典型的形象莫过于黑人大学校长布莱索。布莱索博士是与主人公不同类型的黑人形象,他不需要为在白人社会中谋得一席之地而四处奔波,他本身已经成为无数黑人的梦想。布莱索拥有好几辆名车,有一名漂亮的、还是浅肤色的妻子。他事业成功,在黑人乃至白人世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可以“把一只手放在他们(白人校董及要人)的肩膀上,不时拍拍他们的背脊,还凑近一个尖嘴猴腮的校董嘀咕几句”[1]。
然而,这样一个表面看来风光无限的人物在白人社会中其实也处于无形地位,因为他丧失了一个社会个体存在的标志——人格与个性。
首先,以布莱索博士为代表的这一类美国黑人为了谋取权势和地位,在白人面前一直扮演着“黑鬼”的角色。对白人,他惟命是从,毕恭毕敬。和白人在一起时,他会像“侍者领班那样彬彬有礼”[2],“尽管衣着华贵,还是做出一副谦恭的样子”[3]。每每出席会议,布莱索博士总要在白人客人们入席之后,才跑到一排椅子的末尾落座。布莱索博士就是这样在白人面前小心翼翼地表现自己的顺从和谦恭,以此来博取白人的好感。然而,一转身,布莱索博士完全是另一副嘴脸,正如他告诉主人公的,他“讨好白人的惟一办法就是对他们撒谎”[4],他不让白人看到白人想要看到的东西,而是让白人看黑人想要白人看到的东西。
从中不难看出,布莱索的权势和地位是以牺牲自己的尊严和个性为代价换来的。应该说,布莱索博士是精神迫害最大的受害者,因为他已经把遭受的精神迫害变成了自身性格的一部分,以至于对这种迫害非但不反感,而且自觉自愿。
一方面,布莱索博士承受着白人对他的精神歧视;另一方面,他又把这种歧视转嫁到自己的黑人同胞身上。在自己的黑人同胞中,布莱索也是一个有着双重面孔的人,一张脸是和颜悦色的教育家,他用这张面孔在自己的同宗兄弟中骗取尊敬和依赖,并借此来提高在同宗兄弟中的威望和影响力。而在这张面孔之后,另一张更真实的面孔则是漠视和无情,他像白人一样叫他的黑人兄弟们为“黑鬼”。而且,一旦哪个黑人做了可能会危及他前途和利益的事,他会毫不犹豫地出卖种族亲情。主人公是布莱索双重面孔的牺牲品。他不小心让白人校董看到了布莱索博士不愿让校董发现的事,为这,布莱索毫不犹豫地将主人公开除,并用一封所谓的介绍信残忍地斩断了主人公的一切后路,以实现他对主人公的惩罚——永远奔波。
布莱索身上这种人性的矛盾和人格的分裂,使其既不融于白人之中也不属于黑人之列。在白人眼里,他是一个有着黑色皮肤的奴才,丧失了人格和个性,更谈不上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该有的尊严。而在黑人那里,布莱索已出卖了自己的种族亲情,他的灵魂也不再是属于黑人的。布莱索成了一个游离于黑白世界之外的孤独者,他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归属之地,每一类人所看到的都不是真正的他。他获得的表面成功无法掩盖他自我缺失的无形本质,他的精神已被完全扭曲了。
如果说布莱索是已有地位、却在谋取地位时丧失了自我而被白人视而不见的美国黑人的代表,那么油漆厂地下锅炉房的“负责人”布洛克威则是那些没有摆脱被奴役思想和行为习惯的美国老一代黑人的“代言人”。
以布洛克威为代表的这一类黑人,他们常年身处奴隶的地位,长时间的受人压迫使他们对自己的处境产生了一种认同感,所以他们对压迫剥削他们的白人们任劳任怨,甚至忠心耿耿到了唯恐被抛弃的地步。布洛克威常年累月地在地下室恶劣的环境中工作,不仅没有怨言,反而狂热地迷恋自己所管辖的黑暗的锅炉房,对白人老板更是感恩戴德。可白人老板并没有因为他的恭敬和忠心而把他当自己人看,他们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想让年轻的白人工程师了解制作“光学白油漆”的技术,然后顶替他。而在此计不成之后,又继续利用他。
在白人眼里,布洛克威这样的黑人并不能被称为“人”,充其量只是一件工具,或者说是一台为白人谋利的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可以在磨损或老化之后随时被更换或丢弃。在白人眼中,这些奴性十足的老年黑人们只有暂时的利用价值,一样没有真正的自我,是身受无形之苦的最大受害者。而最为可悲的是,这类黑人对这种处境没有丝毫的反抗意识,反而给予肯定和保护。更有甚者,布洛克威还仇视那些想要争取工人应有权利的人,因为他们会毁掉他给白人做仆人、被白人压迫剥削的命运,使其连一个“零件”都可能做不成。
在布洛克威这个形象身上,可以看到“无形”主题最悲哀的体现。这一类黑人总想融入白人社会,却被白人拒之门外,造成了他们的诚惶诚恐。他们甚至愿意抛弃背叛自己的黑人亲情来博得白人的容纳,可往往不能如意。白人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又把自己遗弃在黑人群体之外,使自己陷入了“无形”境遇。
《看不见的人》这部作品正属于抗议狂潮之后对自我本质的寻找,埃利森以黑人主人公为起点,同时探索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个性危机。从人类普遍关注的自我意识及存在问题出发,运用了大量现代主义手法来曲折地反映和讽刺现实,使得读者和主人公一起经历各种悲观、无奈、绝望,因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黑色皮肤的美国公民的“无形”困境,并且认识到只有不放弃对自我的寻找,努力构建一个黑白两种文化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社会,才是实现黑人的自救自强之路。
[1]王绍平.为文化定型再定型——美国黑人作家埃利森小说的文化意义[J].浦峪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2]李美芹,隋华.文化冲突中的黑色文化底蕴——莫利森与埃利森的对话[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3]杨仁敬.20世纪美国文学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4]程锡麟.虚构与现实:二十世纪美国文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