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艺术的互动参与性美学特征

2013-03-27 03:28刘世文
东方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接受者参与性艺术作品

刘世文

论新媒体艺术的互动参与性美学特征

刘世文

(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艺术彰显强烈的交互参与性的审美特征,不仅指向作品系统内部的交互,还指向接受的参与性。这种交互参与性在录像装置艺术、多媒融合艺术、网络艺术和虚拟现实艺术实践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思维和审美惯例,催生着新的审美原则/规则的建立,表现出与传统艺术大不同的革命性面貌。

新媒体艺术;互动性;参与性体验;生成性

新媒体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与交流手段,它给我们带来了与以往不同的全新的交往方式,数字化、宽带化、卫星传播、远程通信网络推动了一个交互时代的带来。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艺术必然分享了新媒体技术的交互性特征,表现出交互参与性的审美特征。罗伊·阿斯科特撰文指出:“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网络与数字科技最主要特点就是为促使观众(使用者)和作品进行互动并介入参与作品转化与演变。这些作品可能是显示于屏幕上的多媒体、机械控的系统、抑或环境式的结构;但共通点是——使用者经由和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参与改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1]交互性,就是交流与互动,它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是指事物之间有反馈的相互作用,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可以说是“交互”。我们在这里探讨的交互”是指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特指在新媒体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创作者、欣赏者、艺术作品之间的互动。我个人倾向于将新媒体艺术的这一显著特征称为交互参与性,这是新媒体最鲜明的本质特征。“交互参与性”不仅仅指涉新媒体艺术与生惧来的特性——互动性,即作品系统存在的互动特征,还指涉新媒体艺术接受的参与性,即新媒体艺术的接受要通过接受者介入作品,参与作品而实现。这种互动参与性不仅改变着艺术作品的存在状态、艺术作品的接受方式,还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思维和审美惯例/范式,催生着新的审美原则/规则的建立,正如有的学者指出:“新媒体艺术实时交互的参与式艺术交往机制实现了艺术活动方式的变化,形成了新媒体艺术美感激发的特征。新媒体艺术将不同媒体及其造型及传播机制的应用功能有机整合,产生更为强大的综合艺术功能。”[2](P9)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媒体艺术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了许多新的趋势,最重要的一个趋势是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成为许多艺术家所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其带来的结果是艺术家的创作方式以及艺术作品与观者/接受者之间关系的变化,即传统艺术中作为观看者的接受者地位的改变。在具有很强的交互性的新媒体艺术作品面前,观者/接受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个“被动”的观看者,而是成为了一个介入者/参与者,成为了引发作品开始运作,形态/形式/结构变化乃至意义变化的关键因素,甚至是直接成为艺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新媒体艺术作品的互动性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即新媒体艺术作品自身内部各种因素相互激发而产生的互动、新媒体艺术作品与接受者/受众之间产生的互动、新媒体艺术接受者/受众之间发生的互动以及新媒体艺术创作者与接受者/受众之间发生的互动。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新媒体艺术作品与接受者/受众之间发生的互动,它常表现为艺术接受者/受众以某种方式介入作品,参与作品的建构,或直接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要素,引起作品形态/形式/结构,甚至是作品意义发生变化。这在录像装置艺术、多媒融合艺术、网络艺术和虚拟现实艺术等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录像装置艺术中,通常是通过闭路录像装置,使介入录像艺术作品现场的观者通过闭路摄像机将自己的动作和形象投影在一个或几个监视器或屏幕上以展现不同影像或让自己的影像与作品中的影像重合、映衬,从而引起作品发生改变;或者是通过接受主体的行为介入/参与作品,主要是触动装置的某一个敏感部分或者是各种感应器、传感反馈设备导致作品形态甚至是意义发生变化。邱志杰的《现在进行时》就是一件优秀的互动装置艺术作品。在这件艺术作品中,观众首先看到的是两个成九十度角放置的花圈,两个花圈的正中,遗像被竖立的监视器所取代。正面花圈中的录像画面很快就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这是一组黑白的图像(人像),缓慢地摇动着,焦距时虚时实,在这里是由濒死者的角度观看到的一个家庭的成员们。观众是否看出这一点并不重要,因为滞留在屏幕上的人像本身看起来与遗像形似,重要的是观众凝神观看这一场面时,他的正面肖像同时出现在另一个花圈中,这是由预先安放的摄像机实时拍录的。这样,当观众转向他右侧的花圈时,他会惊奇的地发现自己即熟悉又陌生的左侧面出现在遗像的位置上。而此时,花圈周围的纸花之中,几个小彩色屏幕却又循环播放着绽开着鲜花的图像。[3](P296-297)蔡文颖的《感应雕塑》利用声音感应装置,将作品所放置的环境中的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等信息反馈到作品中,并使作品产生各种形态的变化。这些变化着的形体并非以固定的形式出现,而是随着声音的变化实时发生不同的变化,观者/接受者在他的作品前能获得与作品发生交互的新奇感和快感。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2003年的“艺术与科学——国际数码艺术交流展”上展出的《吹皱一江春水》这件作品中,观众/接受者向输入设备吹气,悬挂在墙面上的一副中国山水画中的池塘便会随气流的长短、强弱泛起阵阵涟漪。观众/接受者在与作品的互动中获得了与自身密切关联的理解和创造的喜悦。像这样的互动艺术作品还有很多,如邱志杰的《凶·吉》、宋冬的《照镜子》、耿建翌的《完整的进步》,冯梦波的《私人照相薄》等。在这类作品中,装置本身“吸纳观者的身体/形象,或是对当下的身体运动状态作出即时或延时反应,它既把观者的注意力拉向随时变化着,反应着情境刺激的运动图像,同时,也反向地将注意力拉回观者自身,让他对此时此刻的肢体状态发生知觉。”[3](P258)正是在这样的互动中,艺术接受主体不仅获得了“此时此刻”的艺术感受,还在介入作品、参与作品引起其形态/结构乃至意义的变化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新的艺术体验和审美快感。

多媒融合艺术、网络艺术凭借着非线性叙事结构和超文本、超链接的艺术表达方式呈现出更为强烈的互动性,尤其是在网络艺术中,这种互动性并不仅仅表现为鼠标和键盘动作或点击相关链接而弹出新的窗口那么简单,而是通过接受主体的介入/参与影响作品的呈现过程和最终呈现方式,从而实现一种更自由更深入的互动。艺术接受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兴趣和审美文化修养参与到网络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对作品进行补充、修改、再创造,不断注入新的题材内容,改变作品的叙事过程、故事情节,甚至是作品的主题、结构、发展和结局,创作出符合自己审美理想的作品。马克·艾麦瑞卡(Mark Amerika)创作的作品《Grammatron》探讨了文学和叙述的新的可能性,链接和信息结构本身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作者对作品作了如下描述:“这个故事围绕网际空间、犹太神秘主义、数字货币和虚拟性爱展开,它发生在一个害怕与外界接触、害怕越出自身范围并且只与自身相联系的社会。《Grammatron》描述在不久的将来,故事不再以书本的形式创作出版,而是成为一种故事叙述环境,这种更令人感觉身临其境的环境只存在网络上,这就引发这些问题:在数字传播时代如何编写、出版以及发布一个叙述性故事……电子人,也是叙述者,它的语言研究将创造流动的叙述世界,其他的电子人兼叙述者沉浸在该叙述环境,不再受到书籍这类媒体的限制。”[4](P177)在上海证大艺术馆展出的《花儿》同样是一件优秀的网络互动作品。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运用了四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追踪器,具体为象征不确定性、精神过度和生命蝴蝶多边形态。每一个都是一个独立范围或个体的隐语,观众/接受者能够在追踪器之间点击拖动屏幕上的蝴蝶,蝴蝶凭借色彩和图案的转变向接受者传达着一个关乎社会或历史问题的信息。爱德华多·卡茨的作品《飞鱼》更是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更为自由的互动世界,作品表现了一条飞鱼在展厅中的一片树林上空飞行的情景:“这条鱼随时根据展厅内以及网络参与者的命令行动。展厅中的音响与录像通过国际互联网在网上传播,当地或远程参与者可以通过现实中的一个飞鱼的化身加入网络互动的行列。飞鱼的化身被触动一次,在展厅中的飞鱼就会歌唱。名为‘Pingbirds’的电子鸟也会跟着互联网上的网络节奏唱起歌来。电子鸟通过向安置在亚马逊的服务器发出声响来监视互联网的节奏。这个作品成功地实现了网络展览、现实的多用户参与的有效结合。”[5](P103)此外,还有周啸虎的《曲径迷宫》等一系列互动艺术作品。

在虚拟现实艺术、人机界面艺术和远程通信与遥在艺术中,互动参与性以更为丰富和自由的方式发展着。虚拟现实技术、语音与视频交互技术、远程通信技术、卫星传送技术和各种感应反馈技术为自由的交互性的多种尝试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和支持。在这些类型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审美主体不仅可以通过各种输入输出设备进入作品,与作品发生互动,更重要的是通过新的交互方式如姿势、触摸、凝视、面部表情、复杂动作、呼吸、语音信息、数据手套、数据外套、头盔式显示器、触摸手柄、操纵器以及影像信息处理程序追踪人的动作与手势,运动追踪器等融入作品,与作品建立某种联系和发生互动,改变作品的存在形态/结构,直至产生新的思维、新的影像和新的经验。这种交互参与性在虚拟现实艺术和远程通信艺术中能给我们带来一种沉浸于一个虚拟环境却又感到无比真实的审美感受,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介入作品与作品互动,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进行实践活动的参与性快感。这个复杂的虚拟环境为观众/接受者提供了一个互动参与性更为自由更为深入和具有多种变化可能的开放性世界。在这样的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与虚拟世界中的人物和动物共同行动,一起生活。可以与千里之外的人一起灌溉花园,体验千里之外的触觉。陈玲的《西湖逍遥——超越时空之旅》,保罗·塞尔蒙(Paul Sermon)的《通讯梦境》等是这一方面的杰作。

陈玲的《西湖逍遥——超越时空之旅》利用3D/2D动画、QTVR、视频、图像技术与诗歌、绘画、文献等传统媒介相结合的手法,完整地再现了从原始时代到唐、宋、明、清各时代西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文化,运用计算机技术创造了一个展示西湖文化的“诗情画意”的虚拟空间,在界面设计、3D景观制作以及交互设计上,体现了虚拟世界中西湖文化景观的“身份认同”。在自由界面的引导下,接受者/受众通过主动选择、连接等方式欣赏西湖的景色以及相关诗歌,以实现触发受众的情感并与古人进行对话之目的。[6](P283-284)

保罗·塞尔蒙(Paul Sermon)的《通讯梦境》则是一个连接了两个站点的实时通讯视频装置。作品中的床作为一个媒介物,通过图像传达另一个空间发生的动作。两个在不同空间里的人,却可以在同一时间对另一空间里的人的行为作出适时反应。《通讯梦境》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媒介技术扩展观众的触觉,人们不可能触摸另一个虚拟空间里的人物,但却可以通过自然的图像和动作来体验触觉。观众几乎可以同时地对同床另一个参与者的动作作出反应。塞尔蒙的目的是要扩展用户的触觉,显然,人们不可能触摸到那个虚拟的同床者,但却可以通过这种迅速而有力或温柔的动作来体验触摸之感。[6](P266)

还有一种重要的情形是,伴随着接受者进入作品参与互动所直接引起的是一种“生成性”,即艺术接受主体/参与者之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作品的形态变化。作品的结果即形态的最后变化及定型通常是无法预料的,它是一个动态生成之作品。设计家菲利普·加兰特称之为“生成艺术”。这种生成性艺术是指“所有与系统相关的艺术,这些系统包括了自然语言法则、计算机程序、机械以及其他的介入程序,它们在完成艺术品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生成艺术作品与过程有关,通常是根据艺术家事先编排好的程序和规则,计算机独立生成或自我组织的过程。”[6](P268)这种“生成性”不仅和过程有关,更重要的美学意义在于其结果的不确定性和非唯一性。这种不确定性和非唯一性与传统艺术作品之完成性和确定性截然不同,这直接导致了新媒体艺术作品都接受与欣赏和传统艺术迥异。不确定性与过程紧密相关,它没有明确的开始、中间和结束,而是一个动态的流变过程,非唯一性则意味着每一次的变动,包括环境、人物、表达/表现方式、接受主体的选择方式和参与方式等的变化都会引起作品都持续变化,每一次的接触,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偶然为之,都会为作品的形态或结局埋下变化之种子,每一个不同的接受主体在接受过程中都会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经验创造一个新的释义文本,或者每一个不同的接受主体的参与都会为作品创造一个与其他接受主体创造的不同的文本,引起作品之形态和意义变化。艺术接受主体的每一次进入艺术品都可以改变作品的叙事结构,甚至是表现方式,造成不同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效果。正是这些特点赋予主体(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对艺术作品内容、过程、表现、结构、结果进行创造性阐释和能动性建构之可能性。

新媒体艺术的交互参与性产生了以往媒体所不具有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存在形式,与传统艺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传统艺术中艺术创作主体与艺术审美接受主体基本上是分离的,审美主体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在新媒体艺术中,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新媒体艺术的交互参与性,把美的创作者与接受者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其共同参与美感体验,将接受者从传统的“欣赏者”和“观看者”改变为“参与者”和“体验者”,引发了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审美主体和艺术接受方式等艺术领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这种交互参与性给接受者提供了更多表达与表现之机会,打破了传统艺术之不可变更之稳固性,赋予艺术接受者一种自主表达与表现之力量,突破了传统艺术之被动接受的单向交流方式,以一种独特复杂的树状结构呈现出自己与传统艺术不同的革命性面貌。

[1] 罗伊·阿斯科特. 余小惠问罗伊·阿斯科特答[EB/OL]美术同盟, http: //arts. tom. com/zhuanti/1112. 04/index. html, 2005-03-29.

[2] 许鹏. 新媒体艺术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 邱志杰. 重要的是现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4] 马克·艾麦瑞卡. http: //www. markamerika. com, 参见童芳. 新媒体艺术[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5] 曹增节. 网络美学[M]. 北京: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5.

[6] 陈玲. 新媒体艺术史纲[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责任编辑:冯济平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active Participation of New Media Arts

LIU Shi-wen
(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Fuyang Teachers’ College, Fuyang 236041, China )

New media arts which are supported by new media technology demonstrate aesthetic features of strongly interactive participation. This not only refers to the interaction within systems of works, but also points to the participation of reception. This interactive participation fnds full expression in video installation art, multimedia fusion art, web art, and virtual reality artistic practice, profoundly infuencing people's aesthetic thinking and aesthetic practice, leading to the building of new aesthetic principles or rules, and showing a revolutionary outlook totally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arts.

new media art; interactivity; participating experience; generativity

J01

A

1005-7110(2013)06-0084-04

2013-05-06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新媒体艺术实践及批评研究”(11YJC760052)阶段性成果。

刘世文(1980-),男,广东韶关人,博士,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

猜你喜欢
接受者参与性艺术作品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论可参与性景观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Flu Study
在感性消费时代的创意包装设计
论报纸新闻的参与性报道方式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基于有限承诺审核的信息传递均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