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释义

2013-03-27 03:28叶奕翔
东方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大众文化

叶奕翔

大众文化释义

叶奕翔

(广东警官学院,广东广州 510230)

大众文化是指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为了大众的娱乐消遣而大批量生产、借助现代科技迅速传播、并以此获得市场利润的文化产品。它在本质上是商业文化、消费文化、娱乐文化。大众指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者。理解大众,要避免革命性误读和现代性误读。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发现大众文化的不同面向,其中,人民性、意识形态性、全球性与民族性是值得注意的特征。

大众;大众文化;语境

当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众文化的勃兴,而当问及何为“大众文化”?其特征是什么?谁是“大众”?却是需要做一番仔细的辨析的,这也是大众文化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大众文化研究兴起以来,人们对此问题做了不少研究,本文拟立足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语境,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追根溯源,对此问题作出较全面的探讨。

一、从文化到大众文化

“文化”合用,最初意为“以文教化”。这一用法通常被追溯至战国时期的《易·彖上》:“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张岱年指出:“这段话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当所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1](P2)

在英语中,与“文化”对应的词是culture(civilization对应“文明”),雷蒙·威廉斯认为culture是“英语中最为复杂的两三个词之一”,他对该词作了较为详尽的考证,指出:culture的词源可追溯到拉丁文colere,在所有早期用法(古英语、古法语)中,culture均为表示“过程”的名词,指对农作物或动物的照料。到16世纪,这一含义又延伸至“人类发展的过程”,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人类发展与农业方面的含义一起,成为culture的主要含义。威廉斯把culture的现代含义归纳为三个层面,其一是用于描述智力、精神与美学发展的总体过程,这是由早期含义发展而来的;其二是指“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这个含义的始作俑者是德国的赫尔德,并由泰勒介绍进英语。其三是用于描述智力方面、尤其是艺术活动方面的作品与实践。这个含义最晚出现,也是现在最普遍的用法。[2](P76-80)

总的来说,中西语言中的“文化”都强调“人为”之意,只有人类才有文化可言,文化是人的活动及其成果,与未经开化的自然相对。这应当是关于“文化”的最基本的共识。在此基础上,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作了各种各样的定义。美国学者阿尔弗雷德·克洛伊伯和克莱德·克勒克荷恩对一百六十多种定义进行了归纳,认为有哲学的、艺术的、教育的、心理学的、历史的、人类学的、社会学的、生态学的、生物学的等九种类型的文化定义。[3] (P2)可见文化之难以界定。一般认为,对文化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定义是广义文化的代表,他写道:“文化或文明(culture or civilization),从广泛的人类学意义上讲,指的是全部的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在内。”[4](P1)这样的一种无所不包的“复合体”,就是广义的文化。这个定义与中国古人的“以文教化”思想是相通的。马修·阿诺德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重要的文化学者,他对文化的理解可以作为狭义文化的代表,在《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一书中,他一再强调文化是“对完美的探索和追求”:“我一直试图说明,文化是或应该是对完美的探索和追寻;文化所追寻的完美,其主要特征就是:优美和智力,或曰美好与光明。”[5](P72)他对文化寄予厚望,认为文化可以赋予人以整体性(totality)。他所说的文化,就是人类文明中最美好的那一部分,是狭义的文化。

以上对“文化”作了简要的梳理,并指出了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分野,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探讨大众文化 了。

阿诺德的立场是精英主义的,他所定义的文化相当于威廉斯所说的第三个层面,等同于高雅文化。如果有人对阿诺德说,流行歌曲、电影电视也是“文化”,他一定会目瞪口呆。所以狭义的文化不能适用于大众文化研究。那么广义的文化呢?泰勒的定义即使对于大众文化研究来说,也过于宽泛。因为他把文化和文明相提并论,他的文化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非物质的。但是,泰勒的定义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强调文化是后天习得的,其二是强调了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正是这两点对于后来的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英国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后者又是今天的大众文化研究的前导。威廉斯所说的第二个层面,就是由泰勒而来,但外延比泰勒的定义要小一些,比较适用于大众文化研究。因此,研究者在定义大众文化时,大多以威廉斯所理解的文化——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为基础。

人们已为大众文化下过众多定义。其中,李陀强调了大众文化的批量复制、消费性特点:“大众文化研究所分析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的范畴,它主要是指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往往必然地与当代资本主义密切相关),并且以工业方式大批量生产、复制消费性文化商品的文化形式。”[6](P3)而叶志良则指出了大众文化的娱乐消遣功能以及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特点:“大众文化是一种以文化产业为特征,以现代科技传媒为手段,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市民大众为对象的社会型、大众化的文化形态。它具有商业性和产业性,具有强烈的使用功利价值和娱乐消遣功能,具有批量复制和拷贝的创作生活方式,具有主体参与、感官刺激、精神快餐和文化消费都市化、市民化、泛社会化的审美追求。它是反映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日常生活、适应大众文化品味、为大众所接受和参与的意义的生产和流通的精神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3](P25)英国学者约翰·斯道雷特别重视大众文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联系,他认为:“不论大众文化会是其他什么样子,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即:它只能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出现的文化。”[7](P6-11)被视为民粹主义文化理论家的菲斯克一向对大众文化持乐观肯定态度,他反对法兰克福学派关于大众文化是愚昧、麻痹大众的麻醉剂的主张,强调大众文化是人民自己创造的:“大众文化是由居于从属地位的人们为了从那些资源中获取自己的利益而创造出来的,另一方面,这些资源也为支配者的经济利益服务。大众文化是从内部和底层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像大众文化理论家所认为的那样是从外部和上层强加的……人们的从属地位意味着他们不能创造大众文化的资源,但他们确实从那些资源中创造了他们的文化。商品为其生产者和销售者创造了经济效益,但其文化功能并没有被其经济功能充分阐明,不论它多么依赖于此。”[8](P2-3)

显然,在各自给出的定义中,研究者们强调了大众文化的不同侧面,这种不同的侧重本身也显示了他们对于大众文化的不同态度。恰如约翰·斯道雷所说:“谈及大众文化,总是一言难尽。我们应该知道的是,有比较才有认识。我们所用的大众文化的其他概念,如群众文化、高雅文化、工人阶级文化、民间文化等等,都会把特定的理论和政治倾向带到大众文化的定义中来。”[7](P17)而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不仅把文化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而且,对于大众文化来说,这“特殊的生活方式”主要就是指工业化、城市化时代的娱乐消遣。这样,我们就可以对大众文化作出如下的定义:

大众文化是指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为了大众的娱乐消遣而大批量生产、借助现代科技迅速传播、并以此获得市场利润的文化产品。

这样一种文化,在本质上就是消费文化、商业文化、娱乐文化,为什么不直接叫做“消费文化”、商业文化”或“娱乐文化”,而是被称为“大众文化”?我认为有两个原因:其一,我们说的“大众文化”指的是popular culture或mass culture,但popular或mass字面上没有消费、商业或者娱乐的意思,却有大众、民众之意,故译为大众文化。也有将popular culture译为流行文化、通俗文化的,不过大众文化用得更多。其二,“大众”这个词在中国有广泛的基础,文艺的大众化也一直被提出和讨论,至今仍有不少体制内的“群众文化馆”、群众艺术馆”之类,“大众文化”于是作为一个习用语沿用下来。

二、大众文化之“大众”

大众文化中的“大众”,是现代社会中娱乐文化产业的消费者。肥皂剧有其假想的消费者,比如家庭主妇,但家庭主妇未必都看肥皂剧,而某个男性商人或许又看得津津有味。可见大众是一个变动不居的群体,它的外延是动态的。正如威廉斯所说:“实际上,没有大众,只有将(众)人看作大众的各种视角……实践中,我们以一种方便的方法将他们结合起来,解释他们。在其范围内,这一方法将坚持不变。然而,我们真正须要检视的是这种方法,而不是大众。”[9](P53-54)要理解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必须紧扣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语境,避免对于大众的两种误读:革命性误读和现代性误读。

首先,大众文化中的大众不是阶级或阶层概念,因为大众文化的消费,是跨阶级、跨阶层、跨职业、跨年龄、跨性别的。我们可以区别大众文化的不同消费群,但是不能区别出“大众”和“非大众”。我们不能指出一些人消费大众文化并从中获得快感,而另一些人则不。从英文来看,popular也不是阶级概念,威廉斯指出,popular的现代含义主要是“广受欢迎的”、“受人喜爱的”,popular culture有两个古老的含义:低等的工作、刻意讨人喜欢的工作,以及一个现代的含义:受到许多人喜爱的。在这些含义中,popular都没有阶级或阶层的意义。[2](P198-199)奥尔特加说的“大众”,英译本作mass,也不是阶级或阶层概念,他说:“不能把大众单一地或主要地理解为‘劳动阶级’,大众即普通人……把社会区分为大众和少数并不是社会阶级的划分,而是两类人的划分。”[10](P13-16)叶志良正确地指出大众不是群众:“尽管按照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大众’可以指代‘群众’。但所谓大众文化中的‘大众’,其实并不同于一般的‘群众’、‘人民’、‘劳苦大众’、‘人类’。”然而奇怪的是,他又自相矛盾地提出七个阶层,并认为“他们是大众文化中‘大众’的主体力量”。[3](P9-16)说他们是汽车消费的主体也许有些道理(其实时至今日汽车消费的主体也不止这些人),但说他们是“大众”的主体,则无论从人数还是从消费量来说,都不符合事实。

其次,也不能把西方大众社会理论套用到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中来。贾明认为,在西方,大众和大众社会是“一个现代性事件”,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结果。中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发生了类似的转型,于是也产生了现代意义的“大众”,而这些大众就成为当代大众文化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11](P40-46)说中国社会发生了转型,以及转型中产生了“现代意义的大众”,都是对的。但是,这些“现代意义的大众”并不是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中的“大众”的主体,其实他们是小众。离乡背井进城打工的农民,与大众社会理论中的大众显然不是一回事。我们只需想想,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被赵本山小品引得哈哈大笑的那些“大众”,是西方大众社会理论中所说的那种所谓“原子化”、被拔离了传统乡土社会、寄居在都市、以契约相联系的“大众”吗?即以城市化初具规模的珠三角而论,许多城镇徒有城市化的外形,而无城市化的实质,陈腐的小农观念与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结合在一起,生活于其间的“大众”与“现代意义的大众”相距甚远。贝尔和奥尔特加所说的大众,都不是阶级概念,而是现代性概念,但这种现代性的大众,和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中的大众,并不相同,后者的外延更大。谈到20世纪九十年代文化时,戴锦华指出,美国标准的中产阶级远非中国社会的主体,在中国,他们是“小众”,城市打工者才是“多数人”意义上的“大众”。这个判断放在今天也仍然是符合实际的。但是她进一步指出,九十年代的大众文化并没有为上述“大众”留有空间,而是以作为“小众”的中产阶级为假想消费者。她以报刊杂志为例说,“尽管有着如此众多的、不同档次及定位的报刊杂志,但完全定位于农村进城的打工者的,在全国范围内只有《佛山文艺》杂志社的半月刊《外来工》。”[6](P9-21)这样的结论,却是草率的。首先,她说的那种定位在中产阶级的大众文化,只是九十年代大众文化的一小部分,可称之为“时尚文化”。这种文化的消费者,即使在西方也只是一小部分,即贝尔所说的文化大众中的较小的层次:“即汤姆·伍尔夫所说的‘文化人’——他们寻求为文化定调子,追求‘时髦’、‘入时’或‘新潮’。德国人管这种人叫潮流(Tendenz),意为见风使舵。如果说设计师喜欢的是时装,青年文化喜欢的是流行,那么文化人喜欢的就是潮流或兜售潮流。”[12](P20)九十年代的大众文化层次还是比较丰富的,绝不只是以中产阶级为对象。我们也只需想想:九十年代遍布城乡和大学周边的桌球室、录像厅、卡拉OK厅,不是为“多数意义上”的大众留下的空间吗?是录像厅多些,还是星巴克多些?其次,何以见得《外来工》就是定位于“农村进城的打工者”,而《读者》和《知音》则不是呢?

总之,作为娱乐文化产业消费者的大众,是现代社会中的大多数,因为现代文化的特征就是大众娱乐文化的盛行。在当前中国,边开车边听流行音乐的出租车司机、在宿舍看盗版美国大片的大学生、带着妻儿逛香港迪士尼的经理、看赛事直播的大学教授、华灯初上的广场上翩翩起舞的打工者、观看《百家讲坛》的退休干部,都是大众的一员。

三、大众文化的特征

“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角度,会使得研究者注重大众文化的不同特征。对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来说,大众文化有以下几个特征值得注意:

(一)人民性

大众文化的人民性,是指大众文化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心理,这是由大众文化的广泛影响决定的。前面已经指出,大众文化中的大众,是当代中国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现代传媒的推波助澜之下,大众文化无孔不入,鲜有不受其影响的。大众文化的批判者,其实也是在消费大众文化,不过方式不同而已。过去,“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天,要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就不得不“观乎大众文化”。什么样的大众文化大行其道,什么样的引起争议,为什么会这样,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读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心理。

(二)意识形态性

斯道雷认为“意识形态是大众文化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概念”[7](P2),这是针对西方大众文化研究而言的。如果要了解西方的大众文化研究,的确是离不开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对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而言,其意识形态性有两层意思:

1.大众文化充当了各种意识形态的载体。巴拉达特把意识形态的起源归结为两个因素:工业革命和理性主义。工业革命导致了巨大的社会变迁,而理性主义则试图解释这些变迁。“18、19世纪间以粗暴方式完成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给多数人带来了巨大的困惑和不安……学者、哲学家和政治家都试图理解这些事件,解释它们,使之合理化,并调节它们所带来的社会和政治变化。其中一些合理化理论,就变成了政治意识形态。”[13](P3)目前中国正在发生着这样一种深刻的变迁,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试图解释变迁、安抚人心的理论,其中就有政治的或文化的意识形态,它们常常以大众文化为载体,如:春节联欢晚会中的家国意识,于丹读《论语》读出的处世哲学,电视广告中的消费主义,选秀节目中的一夜成名意识,“国学热”背后的现代性反思……等等。

2.大众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就其在当代的影响力而言,大众文化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主流意识形态。巴拉达特概括意识形态的五个特点,其中之一就是:“意识形态包含了对现状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憧憬。根据意识形态的描述,这一未来在物质上要超过现状;按意识形态的说法,这个令人期待的未来境况通常可望在人的有生之年实现。”[13](P10)大众文化,从流行歌曲、言情小说,到偶像剧、广告,正是向人们描绘了这样一种超越于现实的“值得期待的未来境况”,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也因此,意识形态理论——从马克思到阿尔都塞——对于大众文化都具有很强的阐释力。比如,根据阿尔都塞的观点,意识形态具有将个体“塑造”成主体的功能,大众文化亦是如此。以广告为例,“广告是意识形态的,因为它再现了我们与现实处境之间的假想关系。广告不断告诉我们,真正重要的不是以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为基础而形成的阶级差别,而是以特定商品的消费为基础而形成的差别。这样,社会身份就变成了一个我们消费什么,而不是生产什么的问题。像所有的意识形态一样,广告通过质询来起作用:它创造了主体,而这些主体反过来又屈从于广告所提供的意义和消费模式。”[7](P118)

(三)全球性与民族性

全球性和民族性是大众文化的两幅面孔。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汤姆林森甚至认为全球化改写了我们对于文化的认识,以往总是把文化和地方性知识联系在一起,相信“文化即差异”,而全球化则破除了“文化与地点的稳定性是天生的一对儿”的思维方式。[14](P120-121)大众文化尤其首当其冲。因为全球化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全球化,大众文化是商品化的文化,与官方文化和高雅文化相比,自然是更快地走向全球化。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以快感、娱乐为主要内容,以利润为主要目标,通过大众传媒向全球传播,这些特点,使得大众文化更容易变得千篇一律。但是,大众文化也并非消除了一切差异的“全球文化”,如果因为文化的商品化而得出单一的、霸权的、同质的全球文化正在出现,在汤姆林森看来,这是“把文化降低到了物质商品的地步”。[14](P38)从根本上来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必然带有民族性。大众文化既是文化的一部分,也不能例外。因此既不能无视,也不能夸大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有论者认为,大众文化体现了全球化时代所形成的一种可以“共享”的审美追求、文化趣味,它消除了一切差别:不再存在地域界限、社会差别、政治冲突、阶级对立……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被抹平,个性化变得荡然无存。”“不复存在年龄悬殊、性别差异。”[15](P241-244)这就未免夸大了大众文化的全球性特征。以好莱坞电影而论,它其实并不是这样一种毫无差别的产品,例如有些影片中的宗教意味对许多中国观众来说就很是隔膜。此外,类型化是大众文化基本特点,越是发达的大众文化,对于潜在消费群体的年龄、性别、职业等的区分越是细致,所以大众文化的年龄、性别差异是很清楚的。有些大众文化的确是老少男女咸宜的,可是这样的情况高雅文化也是存在的,贝多芬的音乐、毕加索的绘画、李白的诗歌也并不区分国别地域和老少性别。

反过来,夸大文化的民族性也可能导致不切实际的认识。如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认为世界将按文明类型重划版图,异质文化之间于是沿着文化的断层线不断冲突。就是为了渲染“文明的冲突”而夸大了文化的民族性。[16]

如今,大众文化研究方兴未艾,对于大众和大众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在此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我们应紧扣当代中国的语境,只有这样,才能对日益繁荣的当代大众文化作出具有阐释力和批判性的理论分析,从而发展出自己的大众文化研究话语体系。

[1] 张岱年, 方克立. 中国文化概论[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 Raymond Williams.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M]. Fontana: William Collins Sons and Co Ltd Glasgow, 1976.

[3] 叶志良. 大众文化[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4] Edward B. Tylor: Primitive Culture: 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 Philosophy, Religion, Language, Art and Custom [M].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889.

[5] Matthew Arnold. Culture and Anarchy[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0.

[6] 戴锦华. 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7] John Storey. An Introductory Guide to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M]. Athens: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3.

[8] [美]约翰·菲斯克. 解读大众文化[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9] 吉姆·麦克盖根. 文化民粹主义[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10] Jose Ortega Y Gasset. The Revolt of the Masses [M]. New York: Norton&Company, 1932.

[11] 贾明. 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D].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6年.

[12] Daniel Bell.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6.

[13] Leon P. Baradat. Political Ideologies: Their Origins and Impact (Eighth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 J. : Prentice Hall, 2003.

[14] [英]约翰·汤姆林森. 全球化与文化[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15] 潘知常, 林玮.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16] [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2.

责任编辑:侯德彤

An Explanation of Popular Culture

YE Yi-xiang
( Guangdong Police College, Guangzhou 510230, China )

Popular culture refers to the products and activities for making money through the public's amus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essence, it is commercial culture, consumer culture and amusement culture. The public are consumers in the market economy. We should avoid misreading its revolutionary and modern character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ublic.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we can discover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popular culture, in which affnity to the people, ideological nature, globalism and nationality are noteworthy.

the public; popular culture; context

G112

A

1005-7110(2013)06-0056-05

2013-10-06

叶奕翔(1973- ),男,湖南汝城人,文学博士,广东警官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 当代文学与文化。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大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大众ID.4
上汽大众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