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料库翻译学专栏 主持人语

2013-03-27 03:08蒋骁华
当代外语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随感精加工科学性

传统翻译研究因其“印象式”(impressionistic)、“随感式”(essayistic)的研究方式而被认为有失严谨。二战后,语言学派翻译研究横空出世,从语音到语篇对翻译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严谨而系统的研究,让“翻译研究”初步显示出令人信服的“科学性”,并呈现出一门新兴学科的特点。Nida在上世纪60年代就试图建立一门“翻译的科学”(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可到了上世纪80年代,研究者们逐渐发现这种“科学性”研究因严重忽视翻译的“文化性”而显得日益僵硬。这导致了90年代初以Andre Lefevere为代表的席卷全球的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轰轰烈烈几年之后,人们似乎幡然“醒悟”:翻译在本质上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语言转换研究”这个本体不能偏废。这引发了90年代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这是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令国内外翻译研究者们耳目一新。它既有语言学派翻译研究的“科学性”,也能涵盖文化学派翻译研究的“文化性”,甚至还能博采传统“印象式”、“随感式”翻译研究的宏观视野。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将全球“翻译研究”(Tanslation Studies)引入了一个新境地。

近二十年来,“翻译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就是语料库翻译学(也称“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范式的建立和发展。这些年来,国内翻译研究界经历了从“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介绍、综述、理论探讨到实证研究的快速发展,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本栏发表的三篇由港澳学人撰写的论文从三个方面展现了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的新进展。黄立波、朱志瑜的论文视野开阔,材料翔实,从宏观上系统总结了国内近十多年来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建构及翻译研究的得失。戴光荣的论文在理论上进行了新的探索,通过汉语可比语料库与英汉平行语料库相结合的方式,论述了汉语翻译中的词汇搭配模式。慕媛媛与朱纯深合撰的“在线翻译与双语写作教学/自学平台建设中的语料精加工”一文在应用层面进行了新的拓展,详细探讨了在线翻译与双语写作教学、自学平台建设语料精加工中的语料标注问题。这种标注将成为翻译教学语料库标注的新趋势。

这三篇文章的作者均潜心从事语料库翻译研究多年,均有独到的探索和见解。我们衷心期待这三篇继往开来的文章能引起更多同行对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兴趣和关注。

猜你喜欢
随感精加工科学性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顶天立地的女人们 印度写生随感之一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KDP晶体侧棱高效高精加工装备研制
三次参数样条在机床高速高精加工中的应用
椭球精加工轨迹及程序设计
随感二则
高校学习方式从知识精加工型到知识贯通型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