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萍
[摘要]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中重要的一种信息源,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其成为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渠道。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而规避其消极方面,成为高校引导、监管校园网络舆情面临的挑战。笔者在此拟从校园网络舆情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的关系上作以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高校网络舆情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舆情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道德教育对大学生暴力犯罪的预防与抑制作用研究(SGH10152);陕西省社科基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社会认同机制构建——网络舆情的视角(11A00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及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是新时代下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旗帜和方向。其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用耳熟能详的话语方式(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有两种形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学术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从意识形态层面来讲,其大众化就是解决当代人们的政治信仰问题;而学术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其大众化就是要解决人们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问题。政治信仰与文化认同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一方面,文化认同以共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心理、行为规范提供着深刻的情感归属感和心理支撑点,是实现其他认同的内在基础;另一方面,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人们依据一定的政治态度、政治目标确定自己的身份,把自己看作是某一政党的、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并自觉地以组织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并与这个政治组织保持一致,支持这个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1]
高校在校大学生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传承对象,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量。高校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和载体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艰辛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有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有待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与方法亟待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尚未得到全社会的配合支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和方法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和薄弱”[2]以上问题集中表现为:一是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不浓,心存排斥、不信、不学;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和方法过于单一、呆板,以“教”代“育”现象成为普遍: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授主要靠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支撑,其教学效果容易被社会大环境中的负面现象所影响和消解;四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理论上不断创新,但实际状况是投入不足、成果不多、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和薄弱。
高校对网络舆情的引导、监管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和路径
1.网络舆情客观存在的特点及作用
关于舆情,简单地说,就是舆论的情况,网络舆情就是互联网上网民就某一事态的舆论情况。国内最早对舆情进行了系统性定义的是天津社科院舆情研究所王来华研究员,其研究认为“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3] 不过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不仅公共事务,一些公众人物、私人事务也被人们所讨论,从而为舆情的定义赋予了新的内涵。基于此,网络舆情是指“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4]可见,舆情,包括网络舆情,它是人们的情感情绪、态度、认知和行为倾向的初始表露,这种表达呈现出随意化、突发性、意识流等特点,是一种零散的,非体系化的东西,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
随着互联网在今天的广泛使用,网络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信息的主要载体有:微博、新闻评论、BBS、论坛等。其表达快捷、方式互动、信息多元等优势,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同时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直接性与突发性。网民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网站等途径,可以立即发表意见,表意畅通直接;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通过不断地点击,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表达,就可以点燃一片舆论;二是偏差性与隐蔽性。发言者都匿名上网,身份虚拟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情绪宣泄的空间。三是自由性和平等性。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人们没有了现实利益的羁绊,相互间以自由、平等的心态进行交往,意见的表达与情绪的宣泄更为随性和本意。总之,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并且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只有扬长避短,才能物为所用。
2.高校对网络舆情积极方面的引导,是充分发挥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积极作用的关键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在于扩充了信息来源,丰富了信息储备,有利于汇集意见,发现矛盾,疏通矛盾,化解不良情绪,成为广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目前,高校网络舆情有以下三个特点:“内容的多元性与分散性,制造与参与主体的特殊性;形成过程的迅捷性。”[5]鉴于此,高校的理论教师、实践人员、社团领导、舆情领袖可以利用网络舆情的这些特点,让学生从旁观者、无动于衷者逐步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问题的探讨者或自觉地参与者,甚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网络信息,实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同时,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主体,以对聚焦校园、现实社会的某一焦点、热点问题而迅速形成的网络舆情作为契机,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改变其错误看法,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认识源于实践并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实践性,而网络舆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引领正好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 即认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3.高校对网络舆情消极方面的监管、消解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的必要步骤
网络舆情作为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在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新的活力的同时,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互动性、隐匿性等特点又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在网络空间中的言论表达更加自由化、零散化、非理性化、碎片化,使形成的舆情成为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性因素。从高校网络舆情的受众者来看,其中多是90后的年轻人,这样的新生代群体秉承现代性、后现代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理念,在舆论话题的选择上更容易挑战、质疑传统权威,以彰显个人的独特个性。而网络世界的自由性和隐匿性,使他们摆脱了现实的束缚:情感、思想、学术、就业、对学校工作或社会问题的看法、对社会的不满等,都可以在网络论坛上知无不言甚至言无不尽,一些不负责任乃至反动的言论和思想也容易乘虚而入,从而极易形成一些负面的、消极的网络舆情,甚至形成不道德的行为或者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另外,高校网络舆情因制造与参与主体的特殊性,形成过程的迅捷性,间或有突发性、偏差性的特点,容易导致大学生网民的盲从和跟风,造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缺失。因此,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对校园网络舆情的监管需要形成长效机制,针对校园舆情的以上几个特征,各管理部门协同起来,及时化矛盾、危机于无形。
发挥校园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发挥好主渠道主课堂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高校既要从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重视和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又要从制度上建设上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正常开设,还要从教改上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学术及教学水平,善于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社会的实际,才能说服学生,使学生无论是网络舆情的参与者或者是舆情领袖,都会有一个客观、科学的立场和态度。
2.发挥好学生理论社团的作用
高校学生理论社团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自己生命的根基,在实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首先,高校学生理论社团的活动是建立在学生自觉自愿基础上的,容易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活动中去,通过网站、微博、广播,根据学生的接受特点,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和认识去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与自身需求相结合,以此来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其次,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可以联系高校的专家和教授,开展学术讨论、专家讲座、辩论赛、座谈等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践活动,同时还可联系、协调学校各部门,在校内外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搭建平台;最后,高校学生理论社团是沟通学生与社会的桥梁,它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农村基层、工厂矿区、企事业单位、社区,了解社会和民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同时又可以在社会各个层面上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整个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教师不仅要从思想上给学生以科学的引导与影响,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心骨”,而且要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要围绕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热点事件,旗帜鲜明地发表评论,对错误言论、思潮敢于批评,及时纠正,同时又不能搞“家长制”、“一言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把学生当成课堂主体、合作伙伴,既要教学生,又要向学生学习。另外,师生可以一起打造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 “红色网站”,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开设网上文化课堂,开展网上文化活动等,以此净化网络舆情环境,使网络舆情的导向能够在科学理论的旗帜指引下,在互动交流、比较、筛选中由平面走向立体,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参考文献:
[1]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冯皓,郑欣峰,詹筱媛.发挥学生社团作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2,(6):36.
[3]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79-82.
[5]刘燕,刘颖.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管理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4):46-47.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思政部 陕西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