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振华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广西柳州545004)
综观以往国内学者对模因论的研究,更多的都是关注如何利用模因论的主要观点或思想对某种语言现象进行探讨,这种研究为我们理解与把握模因论的功能提供了更全面的认识。然而,我们处于这样的境地:其研究偏重的是对模因论的运用而不是对模因本质属性的考察,构不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对模因论的研究是范围越来越来松散,研究论题却局限于运用模因论对某种现象的解释,从而忽视了对模因论的内在描述。因此,对模因论的批判与质疑也随之而来。我们之所以对模因论的理论价值产生争论,恐怕在于我们对模因论的描述不够充分,解释得不够圆通。在此局势下,本文把论题集中在对模因论内在属性的描述与解释,试图揭示隐藏背后的模因传播/复制的运行机制,以期从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论去解读模因。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在模因论中,模因往往被描述为“病毒”,它可以感染其他人的大脑或者传染到其他人的大脑中,而一个人一旦被这种“病毒”所感染,它们就会寄生在他的头脑中,在往后的岁月里,这个人又会将这种“病毒”传播给其他人或者他的下一代。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广义上称作“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即为模因(Blackmore 1999:66)。 因此,模因的核心内涵就是模仿。一经“模仿”,就成为了寄生在他人大脑中的模因。这个模因既可以以信息方式栖居大脑之中的,也可以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寄生在大脑之中的。同样,语言在发展与进化的过程中,必然也会是一种模仿的过程,也以不同的方式栖居于人类的大脑之中。可见,语言是一种模因现象,又栖居于模因之中。
语言并非是一个静态的体系,而是处于不断变化与从外界吸收和交换能量、信息的不断演化之中。与此同时,语言模因被卷进了整个语言使用的体系之中。从模因论角度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它可以在字、词、短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层面得到体现,语境经常内嵌于语言模因之中(谢朝群,何自然2007:30-39)。可以说,语言模因的演化过程是一种不断地竞争与选择语言模因的过程,其传播/复制过程说到底就是一个基于模因内部与模因外部的原因,在不同的语境下与模因宿主的意识程度下不断作出模因选择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演算系统,是一个不断从外界吸收更多具有类似性质或结构的模因的系统,而且呈现出向外扩张之势。这种扩张之势会使原先的模因发生变异,通向更丰富、更新颖的具有类似性质、形式或结构的语言模因。同时,语言的“初始模因会在语言使用中会从简单向复杂地发展出来,即从语言使用的同一关系发展到语言使用的矛盾关系,又从矛盾关系发展到交叉关系,最终又从矛盾关系或交叉关系发展到更高一级的同一关系,形成了语言使用本身的运动规律(罗迪江2009:72-76)。”总之,语言模因的变异,可归结为模因选择、传播、变异以及模因结合的结果。
认知语言学认为,象似性是语言的主要特征,“语言中的象似性多于任意性” (Lakoff,G&Johnson,M.1999)。所谓语言符号象似性,就是“语言形式在音、形或结构上与所所指(包括客观世界、概念结构、所表意义)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王寅2001)。由于语言是一种模因现象,那么模因在很大程度上必然是象似性的。象似性成为语言模因的主要特征。语言成为一种模因,其传播/复制强调的是模仿,模仿成了模因论的核心概念。既然是模仿,它必然是模仿原先模因所具有的某些性质或结构的;既然是模仿,它必然与原先模因在音、形或结构上具有内在的象似性。可见,语言模因在传播/复制中充满着象似性,它展示了语言模因是以象似性为运行机制进行传播/复制的,它要求模因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原先的语言模因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因此,在使用语言过程中,语言模因本身并不是被聚焦的对象,而是语言模因在传播/复制过程中是否具有音、形式或结构的象似性。如果语言模因彼此之间具有了象似性,那么语言便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模因,反之则构不成模因。于是,哪里有语言模因,哪里就有语言模因的象似性,其象似性表现在模因符号、信息单位与心理表征等三个方面。
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其变异必然会受到模因的影响。那是因为语言是一种模因现象又栖居于模因之中,那么它必然会通过传播/复制对语言系统内进行演化,以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Deacon(1999)认为,模因是一种符号,或者确切地说,是一种符号载体。 从符号学的观点说,语言也是一种符号载体。符号学认为符号存在从象似符(icon)到指示符(index)再到象征符(symbol)的进化过程。符号与符号之间会存在像模因一样得到传播/复制,具有内在的象似性。因此,符号也成为一种模因,存在像模因那样的复制竞争而获得生存并从一代人流传到另一代人,从一个人的大脑中传到另一个人的大脑中,最终获得内在的象似性。
当模因是一种符号时,符号就成了复制的对象。一旦符号被他人模仿或复制,那么它就成为了模因。模因符号,在传播/复制的过程中其承载者是模因宿主,从内在属性来说就是模因宿主与另一个宿主在彼此的大脑中建立起某种暗含的象似性。正如Sperber&Wilson(1986:227)所说,在合适的条件下,世界上任何自然的或人工的现象都能被用来象征性地代表与其在某些方面相似的现象。模因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在其传播/复制的过程中需要养成一种对其它模因具有一种象似性的适应反应。例如,“meme”与 “gene”是两个符号,由于“meme”是gene的复制因子,因此meme在传播/复制的过程就养成了一种对gene具有一种象似性的适应反应。从这个角度来说,meme与gene具有内在的象似性。从语音来说,gene与meme的发音是相似的,因为meme是模仿gene而造出来的;从形式上说,gene与meme是相似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映照性相似的现象;从结构上说,两者也是相似的;从生存方式来说,两者也具有相似性,因为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模因是通过模仿而传播的,两者都是通过一个事体遗传或传递给另一个事体。再如,“-ump”(表示“沉重碰击”)是一个模因符号,那么它与其它字符组合而生成的一系列内在表示“沉重碰击”的模因符号,如bump(碰撞)、clump(沉重脚步声)、dump(砰的一声)、lump(笨重地走)、stump(笨重地行走)、thump(重击声)等等,在音、形、语义或结构上都具有映照性的相似现象。
Lynch(1991:3-10)认为,模因是储存在大脑神经中的记忆信息元件,但是不等同于神经学中的记忆单元(memon),模因是记忆复制的单位。模因是用来复制并又被他人传播/复制的,同时也是用来编码、储存、组合、表征的信息单位。模因作为信息单位,会不断地被自己或他人复制,然后通过大脑的表征、加工、储存,形成了一个更大范围的信息单位。那么,被复制的信息单位就从某种程度上构建了一个具有某种相似性质的模因复合体。同时,模因也是全息的,正因为其全息性,语言模因的信息之间才具有全方位感应,信息之间也才有了相互包含或相互转化的根源,语言模因也才有了传播与复制的理据,模因也才具有多样性、动态性与丰富性(罗迪江2008:23-26)。 由此可见,模因作为信息单位,不仅具有了可以相互转换的信息,也具有了全息的象似性。从另一种角度来说,模因其实就是大脑深处关于世界信息或信息单元的内心映象,正是这些映象把我们的信息单位所具有的相似性质抽象地把它们集中到一个更大范围的信息空间时。例如,当我们把“ideas”隐喻为“plants”(即Ideasareplants)时,那么模因宿主就会用与“plants”相关的概念(如例2中的斜体字)来描述“ideas”的内涵。与“plants”相关的概念就取得了“ideas”所具有的相似性质,同时也形成了一个更大的信息空间,或者说以象似性的抽象知识,把相似的知识组织起来了。例如:
(2)a. His ideas have finally come to fruition.
b. That idea died on the vine.
c. It will take a year for that idea to come to full flower.
d. The seeds of his great ideas were planted in his youth.
可见,模因作为储存于大脑中的信息单位是相似的,是以象似性为特征复制的。当这种信息单位得到复制时,模因与模因之间必然建立起一种象似性的特征。因此,模因是“人脑中能影响事态发展并能在其他脑中得以复制的信息单位”(Brodie,R.1996),复制的信息单位具有象似性的特征,它符合了格式塔心理学关于人们感知事物的完型趋向理论中相邻律与相似律。这也充分说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就是一种以象似性的方式来理解与把握世界的认知方式,即一个模因总是内在地蕴含另一个模因的相似性质或结构,一个信息单位总是内在地映照性地投射另一个信息单位的相似性质或结构。
Plotking(1994)指出,模因是“思想或表征的近似物”。从这个角度来说,语言模因应该是“应该是一种心理表征上的象似性,是一定社交语境下话语在音、形或结构上与该行为在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存在心理表征上的象似性”(罗迪江2008:107-110)。我们知道,无论从哪个角度来描述与解释模因,模因都离不开“复制”,一旦被复制,那么模因与模因之间就具有某种内在的相似性质。可见,模因作为一种有机体,它“为了生存而需要以同样的方式来表征类型相同的大多数记号,而把变异的记号当成例外”(Givón,T.2005:79)。当我们把模因看成是心理表征的相似,其实就是大脑存储的模因与外部世界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正如Johnson-Laird(1983:45-51)所说,心理表征“是人们以即时的短时记忆为基础建构起来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心理映象;人们为表征现实而建构起来这样的内部模型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模型’具有相似性”。
从本源来说,语言模因的象似性是模因与模因之间的自然关系,任何模因都存在一定的音、形或结构,但经过模因宿主的加工、处理、表征,最后同其它模因建立了相似的关系,因为模因说到底是“模仿”的产物,是“模仿”所刻画与映射出来的,是心理表征所映现出的象似性。例如,“吃”最初的意义为“把食物放到嘴里经过口腔、食道进入肚中”的动作(王寅2001:212)。后来“吃”这个语言模因在传播/复制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模仿,产生了与“吃”最初意义相似的模因。如“吃食堂、吃大锅饭、吃父母、吃官司、吃苦”等等模因都与“吃”的外部世界之间建立某种内在相似性,从而具有心理表征的象似性。模因之所以具有象似性,归根到底在于模因具有模仿功能,而模因的象似性又使模因成为他人模因的对象。以此为视角,“吃”还可以被不同层面的、不同语境的模因宿主模仿而表征为不同层面的语言模因,如“吃回扣、吃透精神、吃鸭蛋”就与“吃”的本义(表示“进口”)具有心理表征上的象似性;“吃亏、吃官司、吃粉笔灰”就与“吃”的内涵(表示贬义“收入、获得”)具有心理表征上的象似性。可以预见的是,模因的象似性决定了并规范着模因是如何传播/复制以及模因宿主又是如何表征各种不同的模因。在这个意义上,“吃”会在不同的社会语境、社会领域下表征为一个更广更宽的模因网络,如吃基金、吃博客、吃网络等等。
从语言符号与信息图式与心理表征来看,语言模因在语音、形态或结构上都具有映照性的相似现象。因此,语言模因的主要特征是象似性的。与此同时,语言模因的传播/复制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遵循着模因系统内的运行规律的。以象似性为运行机制的模因在传播/复制过程中派生出很多新的模因,这些新的模因与原先模因在音、形或结构上都有内在的象似性,从而使我们更好地丰富我们的语言模因,也能更好地创造更多更新的语言模因。模因虽然不是语言,但它却栖居于语言之中,与语言形成了一股强劲的传播/复制机制,以模仿为手段,以象似性为其运用机制,推动语言与模因的发展与演化。
Blackmore, S.(1999). The Meme Machin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odie, R.(1996). Virus of the Mind [M]. Seattle: Integral Press.
Deacon, T.(1999). Memes as signs [J]. The Semiotic Rewiew of Books, Vol. 10(3).
Givón, T.(2005). Context as Other Minds: The Pragmatics of Sociality, Cognition and Communication [M]. Amsterdam: JohnBenjamins.
Johnson-Laird, P. N.(1983). Mental Models: Towards a Cognitive science of Language, Inference, and Consciousness [M].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akoff, G & Johnson, M.(1999).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M].New York: Basic Books.
Lynch, A.(1991). Thought contagion as abstract evolution [J]. Journal of Ideas(2).
Plotking, H.(1994). Darwin Machines and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M]. London: Penguin.
Sperber, D. & Wilson, D. (1986).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Oxford: Blackwell.罗迪
罗迪江(2008).语言全息论与模因论的关联性刍议[J].山东外语教学(6)。
罗迪江(2009).论语言使用的初始模因[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
罗迪江(2008).礼貌作为心理表征的象似性[J].沈阳大学学报(2)。
王 寅(2001).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谢朝群,何自然(2007).语言模因说略[J].现代外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