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乾
蓮峰廟與正覺禪林、普濟禪院並稱澳門三大古刹。蓮峰廟最早稱“天妃廟”,因為居住在周邊的大都是漁民,而漁民一向視媽祖為保護神,為了供奉媽祖才修建“天妃廟”。而“天妃廟”靠近關閘,把關閘這個地名與廟宇連在一起,位置明確,又好記憶,於是人們便乾脆把“天妃廟”稱為“關閘廟”。
到了清朝初期,澳門商貿日漸繁榮,居住的人、過往人逐年增多,“關閘廟”難以滿足信眾祭典祈禱的需要。於是雍正元年(1723年)對“關閘廟”進行擴建,增設觀音殿,供奉觀音大師,起名“慈護宮”。乾隆十七年(1752年)再度重修,重修後的“慈護宮”面貌為之一新,時人又呼之為“新廟”。歷史上,蓮峰山的“蓮峰夕照”一景在澳門是頗負盛名的,“新廟”正坐落在蓮峰山下,嘉慶六年(1801年),進行第三次重修時,將“新廟”改為“蓮峰廟”更是順理成章。重修後的蓮峰廟可以說是今非昔比。讀一讀當年的“重修蓮峰廟題名碑”,就知道其氣勢讓人刮目:“晉謁神廟,天後殿居前,中為觀音殿,後文昌閣,左關帝殿,右仁壽殿,堂皇而深,壯麗而固,瑰偉絕特,較前倍之。妥神靈而肅觀瞻,於是至矣……”
第四次修繕是光緒二年(1875年),這次修繕沒有改變格局,只增設禪房僧舍,亭臺園榭、圍杆石欄等。這次修建之後,到現在這一百多年來,蓮峰廟只是進行過多次保護性修繕。說到修繕,筆者也曾瞻仰過許多廟宇,然而覺得有些廟宇仿佛古色,卻無古香。比如當你摸摸它那鋼混結構的兩只手都抱不攏的柱頭時,那種冷冰冰的勁頭,似乎真的有點兒拒人於千裏之外。蓮峰廟呢,它重修過、擴建過、修繕過,然而一直執著於棄舊留舊,棄的是有損廟的生存之舊,留的是廟的歷史精華。比如古老的門聯、石柱,比如斑駁陸離的古鐘、石雕,比如明清年代的碑記、匾額,比如經受香火考驗的雕樑畫棟等,看上去用老態龍鍾來形容並不錯,然而它依舊顯露著當年的精神氣。摸摸它,油然而生“抒懷舊之蓄念,發思古之幽情”的衝動。拜亭,就是當年“虎門銷煙”之後,林則徐巡視澳門,傳詔葡澳官員,“宣佈恩威,申明禁令”之亭。林則徐巡視澳門時一身正氣,顯示著清朝政府的禁毒決心。然而清朝末年,國力之薄弱令人齒寒。當鴉片戰爭使得中國國力變得更為羸弱時,唯有落後就要遭受挨打便成為國人的最大痛楚。為了銘記這段歷史,澳門在蓮峰廟建起“林則徐紀念館”。
蓮峰廟的左、中、右三路殿堂的頭門都有門神、土地神把守。土地神在神的官職排位中職位最低,他只有管轄某一地面、某一地段的許可權。然而土地神和門神一右一左,是在構建著“招財進寶,出入平安”的理念。正因為如此,他不光被走進蓮峰廟的信眾,同時也被澳門人普遍地尊崇著。對於寸土寸金的澳門來說,那怕再窄小,供奉的土地神是最多的。它構成了澳門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你看福榮裏,倆人相向而行,碰面時還得謙讓,而巷子裏卻佈置有供奉土地神的臺面,臺面上滿是香灰,證明祭祀土地神的不乏其人。更有很多店鋪,乾脆在臨街的牆跟置放著尺把高的“門口土地財神”碑位,四時八節、初一、十五都要擺上供果點心、酒水,點香祭祀;至於平時,店鋪開門的第一件是給土地爺上香,然後到裏面給財神爺上香。在樓宇內,在住戶的家門口,門邊擺個鐵香爐、瓷香爐的更是慣常現象。拜天、拜地、拜神仙,求財、免災、保平安。
“蓮峰義學”是善舉中的最善之舉。民國九年(1920年),蓮峰廟創辦“蓮峰義學”。當年,澳門的西洋教會學校不在少數,“蓮峰義學”則是唯的一所華人宗教學校。“蓮峰義學記”碑刻載:“濠鏡北隅,地素貧瘠。”“煙戶數百,弦誦不聞。其子弟無論長幼,往往嬉戲路中,罔知禮教,甚而好為蠻觸蝸爭,鬥毆成風,恬不為怪。有心古尚者過而見出,輒興浩歎。”“華洋榫處,教育缺乏,易流於惡。”“蓮峰義學”專門招收周邊的貧困學童讀書。辦學是需要錢的,從當年的“蓮峰義學”到後來的“蓮峰普濟學校”,經費來源是靠善男信女捐贈的燈油錢,和社會名流顯達的捐贈。在經費最困難時,曾經當過校長,後來任蓮峰廟慈善值理會會長的龔樹根先生就從自家經營的店鋪裏抽出資金,給老師發薪水。90餘年來,學校為社會培養和輸送出萬計以上畢業生。“煥乎有文”,有些孩子畢業後就參加了工作,有些上中學、大學繼續升造,他們用知識改變了自己、改變了家庭的命運。九十多年來,學校以德育人的主導思想沒有變,每年新生入學,都會邀請一些謙謙君子給學生講倫理道德,講做人操守。學生勤奮好學、品德優良是被人們所認可的。
蓮峰廟擁有全澳最高大的建築群,擁有最多的普羅大眾敬仰的俗神偶像,擁有有最古老的廟宇碑刻,和最精良的石雕藝術,是它的歷史性。蓮峰廟連年舉辦“林則徐巡察澳門”紀念活動,勸喻人們“珍惜生命,遠離毒品”;連年農曆臘月二十,舉辦“蓮峰福米暖萬家”的歲晚送福活動,接濟需要照顧的長者;堅持辦好診療中心,為市民提供健康服務等等,它的現代性。因而到澳門,看看蓮峰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