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例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分析

2013-03-24 06:17:20李玉萍王君赵智芳
当代医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睾丸炎腮腺炎消肿

李玉萍 王君 赵智芳

2010年1月~2012年11月我地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明显上升,给幼儿及青少年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本文对我院收治的397 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目的是了解我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情况及分布特点,所有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减轻了并发症给青少年带来的损害,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397 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0年1~12月77 例,2011年1~12月128 例,2012年1~11月192 例,以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发病高峰期。男性:289 例(2010年56例,2011年87 例,2012年146 例);女性108 例(2010年21 例,2011年41 例,2012年46 例)。年龄最小3 岁,最大57 岁,3~6岁118 例,7~25 岁234 例,25 岁以上45 例,平均年龄10.8 岁,四平地区发病348 例,以梨树县>四平市内>双辽市>公主岭市(2010年65 例,2011年109 例,2012年174 例),辽宁38 例,以昌图县>开原市>铁岭市(2010年7 例,2011年15 例,2012年16 例),内蒙古6 例,其它地区5 例。发生并发症的353 例(入院前发生并发症的350 例),好转出院305 例,治愈92 例,平均住院7 d。

所有患者均符合第七版《传染病学》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1],发病前有明确接触史者235 例;儿童期接种过腮腺炎疫苗者260 例;入院前经过相应治疗而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发生并发症后入院治疗的350 例;以发热、腮部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双侧腮部肿大者377 例,颌下腺肿大者106 例,扁桃体充血肿大者135 例,所有患者均有发热症状,体温最高41.0℃,伴有头痛、恶心112 例,腹痛40 例,睾丸肿痛134 例,腹泻29 例,项强阳性77 例,上腹部压痛45 例;并发脑膜炎77 例,颌下腺炎106 例,胰腺炎35 例,心肌损害228 例,肺炎56 例,中毒性肝炎44 例,睾丸炎134 例(1 例为38 岁,其余均为25 岁以下),卵巢炎2 例,合并乙型肝炎7 例,合并阑尾炎1 例,其它疾病6 例。实验室检查:WBC:>10.0×109/L 90 例,Ly:>40% 367 例,血淀粉酶:>96 U 390 例,尿淀粉酶:>330 U 395 例,心肌酶:CK:>195 IU/L 198 例,CK-MB:>24IU/L 123 例,NBDH:>182 IU/L 305 例,LDH:>240 U/L 125 例。腮腺彩色多普勒:双侧腮腺增大,以腮腺内淋巴结增大为主。睾丸彩色多普勒:以双侧睾丸增大,部分有液性暗区改变为主。胸部X线:以斑片状阴影的炎性改变为主。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静脉给予利巴韦林、喜炎平等抗病毒治疗,0.9%氯化钠5~10 mL+岩黄连1~2 mL,2 次/d,保留灌肠,如意金黄散+蜂蜜,2 次/d,腮部外敷,伴有睾丸炎者硫酸镁10~20 mL,2 次/d,睾丸外敷,伴有脑膜炎者给予地塞米松及甘露醇,伴有心肌炎者给予复合辅酶,伴有中毒性肝炎者给予甘草酸单铵、甲硫氨酸维生素B1等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置。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 数据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 397 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1月期间住院治疗患者,发病率以每年超过60.0%的速度逐年上升,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以7~25 岁发病率高,占58.9%,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春期后及成年男性发生睾丸炎者占男性总数的46.4%,占7~25 岁的57.3%,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前有明确接触史者占59.2%;儿童期接种过腮腺炎疫苗者占发病总人数的65.5%,其中有5 例患过2 次以上流行性腮腺炎。

2.2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最高达41℃,双侧腮部肿大者占95.0%,并发症中心肌损害、睾丸炎发病率为57.4%、46.4%明显高于其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颌下腺炎、脑膜炎、肺炎、中毒性肝炎发病率分别为27.2%、19.4%、14.1%、11.0%,合并乙型肝炎占1.76%。并发症发生率为88.9%。

2.3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367 例血常规中淋巴细胞升高,发生率为92.4%,明显高于其他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淀粉酶升高,发生率分别为98.2%、99.5%,明显高于其他检查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治疗 全部患者均给予如意金黄散+蜂蜜,2 次/d,腮部外敷,无过敏现象发生,而且局部消肿快,缓解肿痛效果好,有中药的芳香味,易于患者接受;睾丸炎患者采用硫酸镁,2 次/d,睾丸外敷,对睾丸局部无刺激,消肿效果好,全部睾丸炎患者除3 例好转要求出院外,其余均治愈出院;配合静脉及肠道抗病毒药物等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治疗不及时可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通过临床分析总结如下:(1)我地区连续3年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而且每年以超过60.0%的速度逐年上升,给幼儿及青少年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2]。(2)发病年龄集中在7~25 岁,此期为青春期生殖腺发育期,因此,累及睾丸发生睾丸炎的占46.4%。据报道,发生睾丸炎后约有50.0%发生睾丸萎缩,对此积极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3)病前没有明确接触史者占40.8%,说明该病流行期间隐蔽性强,容易被忽略,儿童期接种过腮腺炎疫苗者占发病总人数的65.5%,说明即使儿童期已经接种过腮腺炎疫苗,青春期或成年后仍可发病[3],不能不让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接种腮腺炎疫苗后的免疫期是多少年?多少年以后应该再次接种腮腺炎疫苗?是否与腮腺炎病毒的野毒株有关[4]?(4)有5 例患2次以上流行性腮腺炎,可见即使患过流行性腮腺炎也不是终生免疫,仍可在流行期间被再次感染而发病,另外腮腺炎病毒能否像水痘病毒一样长期存在于人体的器官里仍有待进一步研究。(5)如意金黄散+蜂蜜腮部外敷,局部消肿快,缓解肿痛效果好,有中药的芳香味,而且经济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使用[5-6]。(6)睾丸炎患者采用硫酸镁睾丸外敷,对睾丸局部无刺激,消肿效果好,在目前没有发现更好的睾丸外敷消肿药物时,采用该方法辅助治疗睾丸炎,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也是可以推广使用的方法。(7)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是由于非专科医院或诊所或个人,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原则掌握不好,治疗角度偏差,导致入院前发生并发症的占88.2%,给治疗带来难度,给幼儿及青少年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延长了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本组资料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取得满意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1]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9-82.

[2]刘荣,王易.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的防治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3):105-106.

[3]马建英,杨思劼.733 例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观察及预防[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9):178.

[4]陈萌,张铁钢,陈丽娟,等.北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野病毒与疫苗病毒基因[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11):1184-1188 .

[5]易桂霞.中医药防治腮腺炎病例爆发流行的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0):105-110.

[6]李蕊,刘俊.金黄散外敷佐治流行性腮腺炎32 例疗效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2,8(4):15-16.

更正声明:

本刊2013年2月第19卷第5期总第304期第23页《乡镇卫生院新医改模式的探讨》一文第一作者洪家文的单位应为: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洪家文)。

特此说明!

猜你喜欢
睾丸炎腮腺炎消肿
“蛋蛋”发炎怎么治疗
保健与生活(2024年9期)2024-05-17 14:51:37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基层中医药(2022年3期)2022-07-22 07:45:26
睾丸炎和附睾炎的区别
人人健康(2021年4期)2021-04-12 07:11:12
腮腺炎外敷用什么药
基层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2-13 00:07:02
流行性腮腺炎 中医透皮技术治疗经验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15
HPLC法同时测定妇康消肿丸中4种成分
中成药(2017年9期)2017-12-19 13:34:54
流行性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疫情流行的具体措施分析
治疗急性睾丸炎的中药验方
赤小豆鲫鱼汤日常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