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军 李敏
长期失眠影响患者工作、生活质量,甚至身体健康。曲唑酮属于四环类抗抑郁药,适用于各种抑郁症的治疗,由于其本身具有镇静作用,也可用于治疗失眠,笔者以佐匹克隆为对照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2年8月在四川省遂宁市民康医院门诊以失眠为主诉就诊的患者。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失眠症诊断标准;年龄18~60岁;无严重器质性疾病;无药物滥用史。入组前1 周未服用过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镇静催眠药等;无严重心脏、肝肾疾病;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入组病例共80 例,以曲唑酮治疗的为曲唑酮组40 例(男23 例,女17 例),平均年龄(41.5±7.8)岁;以佐匹克隆治疗的为佐匹克隆组40 例(男22 例,女18 例),平均年龄(44.3±9.4)岁。
1.2 方法 曲唑酮组50 mg/d,晚饭后服用,最高剂量不超过100 mg/d。佐匹克隆组成人起始剂量7.5 mg/d,老年人起始剂量3.75 mg/d,睡前服用。4 周一个疗程。疗效评定采用睡眠状况问卷自评量表(SRSS)减分率评定,SRSS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25%~48%为进步,<25%为无效。治疗前后进行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2.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两组间计数比较采用采用χ2检验,计量比较采用t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 曲唑酮组痊愈7 例,显著进步14 例,进步15例,无效4 例,有效率90.0%;佐匹克隆组痊愈8 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13 例,无效6 例(6.82%),有效率8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P>0.05)。
2.2 两组SRSS评分比较 曲唑酮组治疗前SRSS评分为(23.52±4.2)分,治疗4 周后评分为(12.25±2.4)分,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3,P<0.01)。佐匹克隆组两组治疗前评分为(22.47±5.1)分,治疗4 周后评分为(13.31±3.2)分,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2,P<0.01),但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1.68,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曲唑酮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口干,头昏等;阿普唑仑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思睡、口苦、乏力,个别患者有轻度宿醉现象。但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治疗前后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改变。
调查显示,一生中出现过失眠症状者在一般人群中的比例不少于1/3[1],长期失眠不但会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也会诱发或加重躯体疾病。临床常用苯二氮卓类(BDZ)药物治疗,优点是起效快、疗效肯定、价格低廉,但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药物依赖现象,停药后易产生戒断、反跳症状,因此逐渐被新型的镇静催眠药所取代。佐匹克隆是第3 代镇静催眠类药物的代表,它与BDZ类结合于受体的相同识别部位,但作用于不同区域[2],其治疗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得到广泛认可[3]。佐匹克隆治疗失眠具有高效、低毒、成瘾性和戒断反应少的优点,同时又不改变睡眠结构,临床适用于入睡困难和有病理基础的失眠者。但有调查显示,其滥用倾向可能不比苯二氮卓类低[4],建议一个疗程的治疗不应超过4周,长期使用后,大部分病例有戒断症状,最常见的戒断症状是失眠、易怒和焦虑。因此,佐匹克隆不适合需要较长疗程治疗的患者。
曲唑酮属于四环类抗抑郁药,可选择性地阻断H1受体,以及阻断α肾上腺素受体,尤其是突触前α1受体,从而产生明显的镇静和催眠作用。曲唑酮改善睡眠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失眠患者觉醒次数减少,睡眠潜伏期缩短,早醒、梦魇减少,不破坏正常睡眠结构,而且具有一定缓解焦虑,提高情绪的作用,不仅对伴有抑郁、焦虑的失眠患者有效,对原发性失眠患者也有理想的疗效。在改善失眠症状方面略优于艾司唑仑,尤其是在改善主观睡眠质量和睡眠持续性方面优于艾司唑仑[5],具有较好改善睡眠的作用[6]。本研究显示,曲唑酮治疗失眠的有效率为90.0%,与佐匹克隆疗效相似。但由于药物作用机制不同,曲唑酮没有药物成瘾和戒断症状,这对于需要较长时间治疗的患者来说是有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曲唑酮治疗失眠疗效同佐匹克隆相似,安全性好,且不存在药物依赖性、戒断症状,是治疗失眠的一种较好选择。
[1]张斌,荣润国.失眠性别差异的荟萃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0):731-736.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25-230.
[3]刘琦,张鸿燕,阮晶,等.国产艾司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8):633-636.
[4]林明.佐匹克隆的滥用和成瘾倾向[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7,16(3):226-229.
[5]高媛君,孙相国.盐酸曲唑酮治疗失眠症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07,20(4):659-660.
[6]张金焕,郭建峰.曲唑酮治疗失眠症22 例[J].医药导报,2004,23(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