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红珍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莫言创作真正进入高校成为硕士博士论文研究对象始于1997年,截止到2012年,15年的时间里,专论莫言的硕士论文有158部,博士论文有9部。
将莫言研究三十年硕士博士论文梳理一番会发现,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热点问题把握非常准确。诸如民间立场与资源、叙事研究、狂欢化、生命意志等等领域是关注的焦点,研究中又力求独辟新径,从对热点问题的梳理中找到研究空白点,发别人未发之见。其次,论文多对莫言创作进行整体研究,对莫言创作做全方位把握和解读。再次,论文文本解读细腻,有些理论阐释和运用也都达到专业批评的高度,充分显示学子们的学术研究能力。最后,拓展领域的广泛性,论文不仅仅局限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而且包括文艺学、比较文学、语言文字学、外国文学、英语、日语等不同专业和领域,他们以自己的专业学识投入对莫言创作的关注中,对于丰富和拓展莫言研究的领域有着独特作用。
莫言打造的“高密东北乡”这个文学世界自进入人们视野起,“寻根”、“乡土”、“民间”等词纷纷成为对莫言文学的指称,而其中“民间”研究更是后来居上,蔚然成风,且大有成为阐释莫言创作的万能钥匙。不包括行文中笔涉“民间”的论文,专以“民间”作为论文切入点的就有20余部,从莫言民间写作、民间立场、民间文化与资源及民间的价值意义等方面全方位阐释莫言的“民间”化创作,极大丰富着莫言的“民间”研究,可以说是最有分量的一部分。复旦大学徐闫祯的博士论文《莫言民间叙事的原型与祭仪特征》(2008年),将目光转向莫言民间世界里深深扎根的“原型”与“祭仪性”特征,认为是莫言民间精神面貌的核心。通过梳理东西方祭仪的不同类别和特征,指出莫言民间叙事的祭仪性。论文先讨论原型与祭仪,论述以“根底”为特征的三种原型——历史观、泛神论、地母神——的内涵与祭仪性。论文随后探讨屠杀与餐宴意象的意义及狂欢祭因素,最后则从莫言的原型与祭仪性特征中归纳总结出“边缘精神”。最终指出,以“根底”为特征的原型,带有强烈的“他者性”,莫言的叙事便是由“他者”所唱的酒神颂歌。每当某一社会遇到困境而迷惑的时候,社会就能够从这种原型和“祭仪”中发现能量获得重生,这就是莫言民间叙事要进行的所谓“祭仪”过程。论文述论结合,见解独到,对莫言民间研究的挖掘深入。
同样探索莫言“民间”世界的发现与建构,吉林大学杨枫的博士论文《民间中国的发现与建构》(2009年),立足莫言“作为老百姓写作”的民间立场,指出莫言创作中与“边缘”对话的“变形视角”美学、迥异的民间叙事伦理、“游民”的民间镜像以及基于民间的现代性的反思,是莫言发现和建构民间中国的努力和尝试,论文对此一一做了令人信服的阐释。如,论文通过对中国文学乡土小说的梳理,基于现代性的反思来反观莫言“民间”的意义。作者指出,莫言从知识分子式的启蒙话语中抽身而出,以看似古怪和鬼魅的叙事来完成对现代性祛魅以及同质化的反思。而这种反思,可以从莫言对城与乡的对峙、人与鬼的纠缠、革命与血缘的转换与替代中发现。也正基于这三个方面,莫言冲破主流意识形态,以对现代性的反思性揭示民间社会中的自由、个性和千姿百态。这正是莫言之“民间”所特有的意义。论文中用互文性对莫言的历史诗学,镜像理论对小说人物,人类学对农民游民的辨析也是鞭辟入里。整部论文思路明朗,结构清晰,又不失厚重,对理论的运用融会贯通,游刃有余。
如果说以上两文是深入“民间肌理”探讨莫言民间的发现与建构,深化、拓展和丰富了莫言“民间”研究。那么,张志云的硕士论文《齐鲁民间文化的当代转换与新文学传统的重构——莫言创作的民间文化形态研究》(2004年)则试图从外部来触摸民间话语。作者在论文中不仅仅止于对民间叙事形态的分析,而是探讨莫言民间叙事的诗学特征与齐鲁民间文化之间的关系,探究莫言如何实现对齐鲁民间文化的转换,论文还从新文学传统的建构中来定位莫言的民间叙事和民间伦理的价值。
论家喜欢用“民间化”的叙述来评判莫言的小说,在这种论述中,认为莫言的“民间化”是跟“意识形态化”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但是这有“陌生化”莫言的危险,也可能反倒遮蔽莫言笔下的文学世界。华东师范大学廖增湖博士就提出过这种看法。在其博士论文《沸腾的土地》(2004年)中,他指出,从小说创作的本原出发的角度,莫言也许不是采取一种“对立”的态度,而是一种回归的态度。所以作者摒弃“民间”这一具有含混性和蛊惑性的概念,立足于“土地”与“乡村”,并回到对莫言乡村世界的描绘中。作者以风景切入,通过与十七年文学及新时期文学中的风景描绘相比较,指出莫言笔下风景的独特性。在这片风景中杂草和香花共生,美丽和丑恶相存,爱和恨缠绕,好与坏同体。不仅对莫言的风景分析精辟到位,作为莫言研究的第一部博士论文,廖文的形式别开生面,论文第一章是《莫言传》,第五章是作者精心搜集和整理的莫言作品目录大全,这为后来研究者走进莫言精神世界以及更加方便、更加全面地把握莫言创作的整体风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形式的别开生面并没有掩盖内容的深刻厚重,作者深入透彻、精妙绝伦地分析莫言“吃”的美学和“吃”背后的历史和现实内涵。这也是所有论文中论述最全面、内涵最丰富的一部论文。
“民间”是否会遮蔽对莫言的研究暂且不论,但“民间”的确会引起对莫言创作混杂乃至截然不同的认知。莫言对现实有一种“介入精神”,很多年前莫言就说过,自己还是“现实主义”大旗下的一名小喽啰。他在自己的创作实绩中也时时呈现着自己对现实的关怀与“介入”精神。如何来看待莫言的“介入精神”?他如何用自己的艺术勇气去触及历史深处敏感之地,让历史真实与文学真实达到一种平衡?批评又是如何来界定他的这种创作观念和立场的?而事实上,恰恰因为莫言的“民间立场”反倒使得人们对莫言的“介入精神”有不同的见解。虽然这并不是学子们直接关注的热点,但几乎所有的论文中都会把莫言对历史、现实的关注与反思以及莫言创作内涵的追问贯穿于字里行间,所以这是莫言创作中的一个关键切入点。
“启蒙”是界定作家“介入精神”的常用词,那莫言是不是“启蒙”作家?
2002年,山东师范大学的刘红在其硕士论文《从鲁迅到莫言——中国封建文化吃人意象的精神阐释》中最早触及。作者将莫言的“吃人”意象与吃人意象的开创者与深入挖掘者鲁迅进行横向比较。论文指出鲁迅与莫言在对中国封建文化“吃人”意象的精神阐释上具有传承性,并归纳指出两者在“吃人”主题、注重对人的内在精神的剖析、通过“吃人”意象表现现代性的思考等方面具有共同点。但作者却又指出莫言秉持的是一种民间立场,与鲁迅启蒙的精英立场不同,他是“反启蒙”。以此把莫言的“反启蒙”和鲁迅的启蒙区分开来。无独有偶,在《苦难﹒欲望﹒反启蒙——莫言的民间叙事》(2007年)一文中,安徽大学的李艳艳硕士同样认为莫言向民间、历史的开掘,具有反启蒙的鲜明色彩。作者指出,莫言对理性的拒绝与对感性的崇尚、对现代文明的排拒与对原始生命力的呼唤和对未来的忧患和历史膜拜中,体现了对于传统启蒙叙事主题和价值的颠覆。
当然,上面两文的认识是与莫言自己秉持的“作为老百姓写作”的“反启蒙”立场一致的。但在《启蒙与莫言小说》(2011年)的硕士论文中,兰州大学的朵辉贤却恰恰认定莫言的所谓“反启蒙”立场是一种真正的“启蒙”。论文结合康德“彻底的启蒙观”以及福柯启蒙观对这一问题加以阐释。他用康德的启蒙观来观照“五四”启蒙、20世纪80年代启蒙与真正的启蒙所存在的差距,认为真正的启蒙精神首先应该建立在对自我深刻反省的基础之上,恰在这一点上莫言做了必要的补充,体现出与真启蒙精神的契合之处。
莫言又是如何切入历史,把握历史的命脉的?莫言在开掘历史、反思人性的大部头作品里,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家族文学的形式。人民大学程艳芳的硕士论文《莫言长篇家族小说对传统民间的现代反思》(2008年)着眼于莫言的长篇家族小说。论文细读莫言的三部长篇文本,指出莫言独特的叙事与家族文学的形式选择,通过时间上的延伸扩大了作品的时空跨度,创造出历史纵深感和历史复现的真实感,使得莫言的作品能切入中国的文化命脉,深入历史深处反思民族最为敏感、却一向被遮蔽的诸多主题。
那么莫言在对历史的书写中,透露出怎样的历史意识呢?武汉大学的朱宾忠在其《莫言与福克纳》(2005年)的博士论文中,让莫言与福克纳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这场对话中,作者专章探讨莫言与福克纳的家族历史叙事,并论及两位作家历史观的问题。作者认为,和多数西方知识分子对历史和进步的态度一样,福克纳对于历史的进步抱着一种疑虑的而不是反对的态度,他不是一个死抱住过去不放的人,也不是一个踊跃欢迎新时代的人。而莫言的历史观则是对传统的、民间的秉承和回归,虽然这种回归也含有对于当下进步历史观的否定和反叛的意味,但这种历史观是消极、退化的历史观,对于过去全盘肯定,一味讴歌。不过海南师范大学颜水生在《传奇悲剧寓言——莫言的历史意识》(2007年)的硕士论文显然有不同的认识。他深入解析莫言“种的退化”所深蕴的内涵,指出莫言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种的退化”主题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隐喻了中国近几百年孱弱的历史原因,“种的退化”体现了莫言的基本历史观念,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深度思考。莫言凭借着对“种的退化”主题的表现来思考民族的出路。
当然,依然有论者坚持认为,莫言的小说更多是一种文学真实。在硕士论文《心灵的回归与精神的超越——论莫言小说中的虚构》(2012年)中,东北师范大学的宫健运用沃尔夫﹒冈﹒伊瑟尔的虚构理论——想象、现实、虚构三元合一的结构——剖析莫言创作中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作者指出莫言通过回归乡土记忆,找寻一种心灵的现实,通过对现实的思考、想象融合,进而达到虚构的升华,使创作与心灵达成一种融合。而莫言对民间与历史的思考是将历史与当下、与现实、与理想融为一体的跨越时空的虚构。
莫言一直是站在“人”的立场写人,走进莫言小说,扑面而来的也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研究莫言自然都离不开对人物的研究。这批论文或从人物形象分析入手揭示莫言创作的文化内蕴、审美特点,或由人物进一步勘探作家创作心理,在人物形象的开掘上取得了可喜的突破,其中对莫言笔下的家族形象、女性形象以及农民形象都有精辟的分析。首先是对莫言家族人物群像的关注。作为莫言在山东大学的第一任弟子,齐林泉在其硕士论文《论莫言创作》(2003年)中,对莫言“文学共和国”的三类家族形象——食草、食肉、食灵家族——的分析丝丝入理。作者认为,在莫言笔下,用“吃”联系着三个家族。三个家族中,食草者是那些顺从或抵抗屈辱与在恐惧中挣扎的平民形象;食肉者是在承受和转嫁屈辱与在恐惧中存活的显贵形象;食灵者则是制造恐惧与品尝孤独中堕落的人君形象。当然进一步对食草、食肉、食灵三类家族人物做伦理和哲学层面的思考。同为莫言弟子,作为女性的王美春则聚焦于莫言笔下的“女儿国”,她在硕士论文《莫言小说中的女性世界》(2005年)中,对莫言笔下的各类女性做了细致的归类与划分:有野性奔放的女子,有大地之母,有幻魅般的女性,有失意追求的苦涩女性,也有勇于担当的大女子。作者认为,莫言长长的女性人物画廊寄托着莫言的女性观。如果说,王文更多从感性形态类型化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那么中山大学的高泓在其硕士论文《性别视界下的莫言家族小说》(2005年)中,则把莫言的小说文本置放在西方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进行解读。论文对莫言文本中“女家长”形象的塑造做了深入探讨,认为莫言对“女家长”主体性的塑造乃是一种虚假的建构。莫言小说中“悍妻懦夫”的结构模式以及产生的深层的心理原因也是作者关注的焦点。论文充满着问题意识,尤其在对莫言小说女性形象的分析中,打破了多数评论者将莫言女性形象塑造划归为女性崇拜或女性亵渎的简单二元划分。
活跃在莫言“高密东北乡”文学世界中的“农民形象”,自然也引起关注。《莫言的农民观及其小说中农民形象的塑造》(2009年)的硕士论文中,上海师范大学的梁玫依照莫言小说中农民形象所处的历史时期划分类型,以此考察中国农民形象自身特具的文化内涵及其审美特征的变化脉络,对莫言笔下的农民形象进行了具体细腻的分析。杨枫在其博士论文《民间的发现与建构》中,则别开生面地将莫言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进行重新界定。通过分析农民在古今语境中的社会概念,指出莫言小说中那些有着游民习气的农民已经是非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由此作者采用了人类学中的“游民”概念,同时对游民做了暴民、义民、刁民、愚民、艺民等性格类型的划分。作者认为莫言将与知识分子和农民迥然不同的游民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从文学层面“发现了另一个中国”,而莫言的民间立场和小说的民间性正是在此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廖增湖博士在其论文《沸腾的土地——莫言论》中对莫言小说中人物形象及其背后的深蕴亦是新奇而深刻。
扬州大学的朱凌则在硕士论文《论莫言小说中的童年书写》(2007年)中关注莫言小说形态各异的少年儿童形象。论文功底扎实,按照“话语”形态理论将莫言笔下的儿童形象划分为不发声的“哑巴”式的儿童和发声的“大嘴”式的儿童。论文指出,在话语形态上,无论是“哑巴”式的儿童话语形态还是“大嘴”式的儿童话语形态,发声/不发声所联系的关键问题在于构成拒抗。莫言正是借重这些儿童形象,让他们重新在历史中现身,来形成自己对历史的审视。此外,北京师范大学郭一鸣的硕士论文《莫言小说中的少儿形象》(2009年),也着力于分析儿童形象,文本解读细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莫言笔下的人物形象虽然形态各异,个性鲜明,而统摄小说人物灵魂的内核是自由精神与生命意志。而以此作为论文选题的有20部,论文或做横向比较,或对单部作品细读或以整体勘探的方式力图对莫言创作中体现的自由精神、生命意志等文化内蕴做显微镜般地透视。莫言弟子,山东大学赵学美的硕士论文《黑暗大地上空的自由精灵》(2005年)从对外、对内两个不同的视角入手分析莫言的自由精神。对外视角意指对权势的蔑视和超越,对内则指涉个体自由的展现,论文侧重于从自由对道德的超越、性爱自由和风骚女性三点分析莫言作品中展现的个体自由精神。在莫言小说如何体现个性精神这一问题上,作者认为莫言在道德与自由之间向前者倾斜,并悬置善恶的二元评判。山东大学宁明的博士论文《论莫言的自由精神》(2011年)中,也专章论述莫言笔下的“自由人”群像以及他们身上张扬的自由精神。
还有论者对莫言自由精神的探寻延伸至莫言散文研究中。莫言的散文作品相比小说显然比重较小,但莫言的散文作品却可以与莫言的小说形成一种互文式的理解与探究。渤海大学崔彦的硕士论文《心灵回归与生命自由——莫言散文论》(2012年)认为,故乡与童年是莫言散文的两大母题,面对自己眷恋的乡土,莫言在散文中却将其小说惯用的狂欢与野性一并摒弃,而将更多的触角伸向了对生命自由的关注和对心灵回归的渴求,散文朴实、自然,他不断地寻求“自我的回归”,诠释自己的真诚,期冀获取生命的自由。
与自由精神关联密切的还有莫言作品中对生命意志的高扬。北京师范大学张灵的博士论文《莫言小说与民间文化中的生命主体精神》(2005年),倾力论述莫言的生命主体精神,作者认为莫言小说始终体现出对于生命主体精神及生命主体间的本真对话关系的强烈眷顾,而民间文化中的生命主体精神是照亮莫言文学世界的灯盏。不过浙江大学的赵静杰却并不简单认同这种观点,在硕士论文《叙事意识与生命感觉》(2011年)中,作者令人信服地指出,莫言的创作中对生命意志高扬的生命感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论文通过对莫言的《红高粱家族》、《檀香刑》、《蛙》三部典型长篇的文本细读,对莫言长篇小说展开批判性思考。作者认为,后期的莫言创作中,作者是在表现着生命被损害的状态,但是却没有深入解读生命本身,也没有深入思考制度与观念对生命的谋害。并认为莫言的这种转变存在着从越轨到媚俗的迹象。能在众人称赞莫言的时候提出自己的批判性见解和警示,显示出论文作者的勇气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种对生命意识的高扬最终变成为一种“崇拜”,浙江大学刘红会的硕士论文《论莫言小说中的生殖崇拜》(2011年),集中论述莫言创作中生殖崇拜的生命演示、生命内涵和生命叙事,且辩证地指出莫言创作中生殖崇拜存在着一种无节制的崇拜,其对原始生命力毫无节制的崇拜和不加分析的全盘肯定,会造成生命强力与本能混为一谈,产生一种具有悲剧性质的“生命力悖论”。
另外,不少论文试图从文化角度切入莫言创作。如对莫言创作中涉及人的物化、人被各类欲望所控制的生存现状的关注。华东师范大学王菁婧的硕士论文《论莫言小说与拜物教》(2011年),准确地抓住莫言创作的这一关涉点,以商品拜物教的文化视角切入,结合文本论析莫言文学王国从乡土社会到都市消费社会的变动中商品拜物教的角色,剖析人的欲望如何为拜物教所利用,并探究拜物教的社会成因及心理状态,将拜物教这一命题深化。王文还挖掘莫言创作的深层意蕴,指出莫言的拜物教书写是出于对拜物教的反抗,而“油滑”风格的运用则是其反抗性策略。
还有学子将这种探源延伸到莫言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上,西北师范大学刘同涛在其硕士论文《三教文化与莫言小说创作》(2009年)中,则深入挖掘莫言创造思想和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因子,结合文本解读体证莫言创作和以三教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契合。刘广远的博士论文《莫言的文学世界》(2010年)中专章论述地域文化与莫言创作的关系,其论文对莫言创作与宗教关系也进行了详细分析,尤其是关于莫言文本中佛教寺庙的解析独到深入。
莫言被批评界称为“怪才”、“鬼才”、“奇才”,于是学子们纷纷以当时的批评话语诸如感觉世界、魔幻、审丑、狂欢、怪诞、复调性、反讽等展开批评活动,从不同角度、不同称谓来指称这种奇、怪、鬼风之所在,40余部论文聚焦艺术风格和方法研究。
安徽大学余星宇在硕士论文《论莫言小说的感觉世界》(2004年)里集中论述莫言的“感官王国”。他认为莫言通过这种汪洋恣肆的感觉、感官书写使叙事的历时性感受转化为当下的生命感觉,使理性的总体化原则构建起来的叙事链条断裂为瞬间感官经验的碎片。中南大学桓芳的硕士论文《论莫言小说的审丑写作》(2008年),将笔墨胶着在莫言的“丑学”表现上,“审丑”是指称莫言艺术风格的一个称谓。对莫言的“审丑”的美学走向梳理到位,文本解读细腻。
而随着批评界对巴赫金理论的熟稔,“狂欢”、“复调”、“反讽”“怪诞”等进入莫言研究领域,“狂欢”更是成为出现频率最多的指称。在《近年来莫言小说的狂欢化特色》(2006年)的硕士论文中,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孙爱华运用狂欢理论分析莫言艺术风格。作者采用狂欢理论阐释莫言笔下小丑、傻瓜、骗子等非常态角色的功能。
南京大学胡沛萍的博士论文《狂欢化写作——莫言小说论》(2007年)全面运用巴赫金理论解读莫言作品,论文选取狂欢化理论的三个分支:复调、杂语、怪诞现实主义对莫言的文本展开细读。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对莫言创作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杂语归类,从戏拟与反讽、拟辞赋体、粗俗语言、多种语体混杂等几个方面具体、细腻阐述莫言小说的“狂欢化”语言策略。论文对莫言小说中复调对话的形式,如人物之间的大型对话;人物内心的微型对话;文本之间的对话以及现实与寓言之间的对话进行了颇有价值的分析。
吉林大学陶冶的硕士论文《莫言小说的反讽艺术》(2008年),在追溯“反讽”这一概念的历史流变基础上敷衍成章,论文既从修辞学的角度论析小说外在词句的反讽方式,又从叙事学的角度对莫言叙事体式中的反讽艺术——视角反讽、结构反讽、戏仿——进行详解。
河南大学王保中在其硕士论文《莫言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2008年)中,将目光更多投向莫言文本魔幻风格形成的原因。论文借助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的互渗律解析莫言小说魔幻人物形象、魔幻故事情节及魔幻时空的互渗律内涵。作者认为正是与接触关系和相似关系相联系的互渗律,才能解释莫言笔下人神鬼共舞的环境。作者还认为,用佛典文学理解莫言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中国式理解的关键。论文理论阐释和文本细读充分融合,论述颇有说服力。
对于莫言艺术风格的探源自然延伸到对创作主体、创作心理的分析,其中南京师范大学田甜的硕士论文《莫言创作心理分析》(2005年)、湖南科技大学覃婷的硕士论文《莫言小说创作的心理底蕴探究》(2010年)以此作为论文切入点。《莫言创作心理分析》一文从艺术和心理的角度,试图以文知人,人文互证。作者认为都市与乡村的对比、现代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冲突,促使莫言思索故乡的社会问题,并产生了理解和拯救乡村的冲动,这种理解和拯救则是通过不同面貌的“故乡”——梦想的故乡、现实的故乡、精神的家园来展现的。而论文对莫言心理内蕴的艺术传达所做的三种归类“繁冗与简约”、“救赎与超越”、“宣泄与狂欢”也体现出作者对莫言创作的整体把握能力。
语言是文学的主要中介,莫言小说的艺术风格、文化意蕴、人物形象塑造等都是通过他独特的语言呈现的。除了部分论文在论及莫言的叙事时谈到莫言语言的特点,莫言小说语言的独特风格更受到语言文字学研究领域的关注,不少作者从语言词汇使用、辞格等多个修辞学角度剖析莫言语言风格。墙外开花墙内香,这同样为莫言研究拓展了领域。从现有能查阅到的资料看,最早的一篇论文《论莫言小说词语的超常搭配》(1997年),作者杭州大学的殷相印是现代汉语专业,论文在探讨“语言超常搭配”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对莫言小说语言的超常搭配作了描写和研究。论文分析了超常配色彩词的语义内涵,并指出色彩词超常搭配的现实基础与作品基调、作家主体感觉的关系。福建师范大学胡群昌在其硕士论文《山东方言在莫言作品中的运用》(2009年)中,以莫言在小说创作中的方言使用为主线,分析山东方言在其作品中的出现方式及方言对整个作品文学价值的独特贡献。黑龙江大学颜培贺的硕士论文《莫言小说变异修辞研究》(2012年),则立足于变异修辞理论,在整合变异修辞语料库的基础上,对莫言小说变异修辞进行研究。作者从词汇因素、语义因素、语法因素等方面对莫言小说变异修辞的手段进行探究,并用图表形式将研究结果直观地展现出来。这几篇论文具备语言文字研究论文的典型特点,通过提取文本中的大量的句子、词组,论文解读具体细腻。值得注意的是,安徽大学的张爱萍在硕士论文《莫言小说语言研究》(2007年)中,把莫言小说运用的辞格界定为“迷幻的示现”。所谓“迷幻的示现”(简称“迷幻”),是根于潜意识或无意识,借助想象和联想,以奇特、迷离梦境或幻觉,流动、跳跃式的语言,来烘托气氛、揭示心理、抒发强烈感情的一种修辞方式。文章将其分为迷梦的示现和奇幻的示现两种,并结合莫言的文本进行分析。
红萝卜、白棉花、红高粱、肉、蛙等一个个意象衍生出莫言的诸多作品,莫言研究早期就已经有研究者关注“意象”。而南京大学王丽敏的硕士论文《莫言小说意象研究》(2011年)把这种“意象”研究系统化。她在杨义与韦勒克的意象理论基础上,大胆地对莫言小说意象进行理论归纳并命名,归纳了莫言小说意象的二元存在形态:中心意象与辅助意象、乡村意象与城市意象、自然意象与文化意象、美的意象与丑的意象。论文结合文本详解莫言小说中的四类二元类型的意象,并指出莫言创作的小说意象形成一个庞大驳杂的系统,组成了多元的意象系列(即意象群),与二元意象形态相互交叉、渗透,形成一个多维的意象世界。
东北师范大学申长崴的硕士论文《莫言小说中“肉”意象的文化解读》(2009年),则聚焦于莫言小说中的“肉”意象,并从文化角度解读“肉”意象。论文认为莫言小说中的“肉”意象是一种文化意象,是传统文化中食、礼精髓的延续,是食、色两种文化古今发展的折射,也是作者复杂生命体验的文化表达。论文充分探讨莫言“肉”意象的文学审美价值,认为“肉”意象是对中国文学意象体系的补白,是消解崇高的平民化写作。
色彩意象是莫言小说创作最有特色的表现手法之一,它丰富了莫言文本的艺术表达,也让莫言的小说创作独树一帜。在硕士论文《论莫言小说中的色彩意象》(2010年)中,西南大学的高君着力于从莫言小说的色彩使用入手,对其色彩词的运用、各色意象的功能作用、以及作家选择使用色彩意象的深层原因展开分析与探讨。论文将莫言小说的色彩意象划分为红色意象群、绿色意象群,以及多种色彩意象的叠加,通过文本细读对莫言小说中的色彩意象功能与主题表达关系做剖析,展现莫言小说中色彩意象对传统色彩审美风格的继承和超越。
在叙事研究方面,除了叙事语言分析,从叙事结构、叙事风格、叙事文体、叙事话语等角度切入探究莫言叙事特色的论文也不下20余部。山东大学张相宽在《论莫言小说的叙事艺术》(2011年)一文中,对莫言叙事研究能独具慧眼,专门论述“莫言身份”这一叙事视角。他指出,这一视角有独特的叙事功能并被莫言塑造成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莫言正是通过“莫言”这一独特的视角阐发着自己的小说理念。“莫言”在莫言的故事里既是叙事主体不断在作品里讲述故事并对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他也是叙事对象,作为故事里的一个人物参与故事过程,能与叙事者地位平等的对话,探讨关于写作的技巧等。
伴随着叙事研究,对于文体学的研究也是近些年批评界研究的热点,并发展为一门方兴未艾的学科。北京师范大学的付艳霞在其博士论文《莫言小说文体论》(2005年)中,从文体学切入探究莫言小说。论文从语言、叙事个性、整体文体形态、文体的文化语境四个方面全面论析莫言小说的文体。通过文本分析和综合文体特征考察,作者指出,莫言的语言具有“拟演讲”式特征;第一人称叙事和转述人的设置使得莫言小说的叙述呈现出双重叙事和视角套视角的“准复述性”特征;小说的整体文体形态则有传奇风度和戏剧性特征,从而形成了以“史剧框架下的传奇故事”为主的“杂体小说”。论文进一步解读了莫言文体形成的文化语境,并对一些颇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详尽的阐述。行文中作者能熟练驾驭理论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系统,文本细读与理论结合相得益彰。
莫言是民族的,同时莫言也属于世界。在全球文化的语境中,透视莫言创作与世界文化的互动影响也成为部分学子们的选择。山东师范大学的苏方强《民族与超越民族的莫言——莫言小说论》(2006年)的硕士论文,作为一个在中国攻读硕士的越南留学生,一个在中国的“他者”,在论析莫言的本土化和民间性基础上,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越南评论者眼中的莫言。论文评述了越南批评界对莫言的研究,指出虽然目前对莫言的评论并没有多少深入挖掘出莫言小说深度的文章,但对莫言的作品批评界已经比较全面地做出探讨。作者认为,莫言能够超越民族,在越南乃至世界产生影响力,恰恰是由于莫言小说民族性选择,更重要的还有其特定地域的乡土特色背后掩盖着的更为深刻的主题,莫言能重新理解民族文化,发现民族性与普遍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寻找民族日常生活在现代世界中的位置和意义。
山东大学宁明的博士论文《论莫言的自由精神》(2011年),对目前海外莫言研究现状作了详尽的介绍。作者整理了莫言创作在英、法、日、韩、意大利等17国的翻译现状,并对海外尤其是集中在美国汉学界的莫言研究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论文从作品主题和思想意识、人物形象、历史空间和民间立场、艺术特色和比较视角五个方面进行了重点梳理。论文中所提到的海外研究者的视角,如caiRong(2003)在《与外国他者之间的关系:莫言<丰乳肥臀>中的母亲、父亲和私生子》所用的后殖民理论,Chan,ShenyW.(2000)的《从男性王国到女儿国:论莫言的<红高粱>和<丰乳肥臀>》的性别理论等等研究。提示国内研究者关注近几年的莫言研究越来越多受到西方汉学研究的影响。
莫言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莫言创作超越民族的因素,自然促使人对莫言与各国文学大师作比较研究。朱宾忠在其博士论文中对莫言与福克纳的创作历程、文艺思想、作品的部分主题内涵、人物形象以及创作特色做了详尽的比较和解读,论文共分了20个小专题讨论两位文学大师的创作,对两人的创作异同做了辨析,并指出两者在主题开掘和人物塑造方面各有特色而难分高下。然而在艺术水准上,他认为,大部分时候,莫言显示了与大师的距离。莫言的想象常失控、对叙事角度多元化的追求上失之偏颇,不少时候破坏了叙事的可信度,在语言的运用上,莫言缺乏美学意识和充分的文字把握能力。江南大学的赵述晓在硕士论文《论大江和莫言的故乡想象与艺术超越——以<万延元年足球队>和<红高粱家族>为视点》(2010年)中,从暴力的充斥、死亡的意向、性欲的狂欢三个方面把握两位作家笔下的故乡性征与艺术征象的关系,在比较中透视两位作家人生价值观的取向和各自艺术世界的特质。
此外,不少学子将莫言与大江健三郎、马尔克斯、D.H.劳伦斯、格拉斯、鲁迅、沈从文、贾平凹、苏童、张炜等作家并置一起进行的比较研究,都一定程度拓展了莫言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另有一些论文独辟新径,选材新颖,拓展丰富着莫言研究的领域。
四川师范大学的李容华在硕士论文《论莫言的短篇小说》(2008年)中,以莫言的短篇小说为专门的研究对象,从文本细读出发,力图对莫言短篇小说创作进行总体把握和系统地梳理与分析,对于探求莫言在小说上的不断追求及其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又如作家与批评的互动研究也值得关注。莫言的几乎每一部作品都会引起批评的热议,比如红高粱家族与“魔幻现实”,《丰乳肥臀》被重新认可后的“本土化”界定,《檀香刑》、《生死疲劳》与民间资源、民间立场等等议题此起彼伏,而莫言面对这些批评和定位从不排斥,总是乐于虚心接受。渤海大学王佳慧的硕士论文《批评视域中的“莫言形象”演变》(2012年),很显然集中关注莫言与批评的互动。论文从这种互动切入来讨论莫言三十年的创作中批评家们是如何通过评论作家作品而建构莫言形象。论文认为批评家们对莫言作品的“动态式”文学批评构成了“莫言形象”多变的艺术矿层。
正如韦勒克所言,“一件艺术品的全部意义,是不能仅仅以其作者和作者的同代人的看法来界定的。它是一个累积过程的结果,也即历代的无数读者对此作品批评过程的结果。”①[美国]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5页。学子们在这一累积批评的过程中做着自己的贡献,他们以热情、勇气以及不时闪烁的洞见,表达着自己对于莫言的喜爱以及理性的解读。上文只是择取有代表性的论文,还不足以全面包含167部莫言研究论文的整体特征和内涵,但我们从中可看出莫言研究的专业性使得选择莫言作为论文选题必然存在着一种影响的焦虑,写出新意来更具有挑战性。从整体来说,硕士、博士论文的论文质量与专业批评相比稚嫩,精品论文少,不少论文面面俱到,但相对缺乏新的阐释与新的开拓。不少论文还存在着诸如感性表层认识多,赏析性强,理论支撑不足,重复阐释甚至过度阐释的问题。
当然,问题的存在也给莫言研究留下了不少有待拓宽的领域:一、对莫言散文和剧本的研究。莫言创作在小说方面成绩丰硕,但这不应该成为研究者遗忘、冷落其散文创作的理由,莫言的散文及剧本,如《我们的荆轲》、《霸王别姬》等,都可以和小说形成一种互文式的阐释,只有如此才能还原一个完全真实的莫言文学世界。二、对莫言思想内涵的解读、莫言人性认识的流变与深化的挖掘。三、将莫言放置在文学史的架构中,找寻莫言之所以成为独特的“这一个”的文学史意义。四、影响研究,如十七年文学、苏联作家、日本作家等的影响。还有地域文化研究、莫言创作引起的争论等等方面都值得深入开掘。相信只要更多研究者以热情投入、以新的理论切入、以严谨的态度面对,就一定会将莫言研究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