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 萌,雷怀英
(天津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天津300387)
中国对外国际贸易经济经过多年(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深入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国际贸易年鉴数据为基准,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欧盟。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如何深入开展国际贸易,已经变成我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如何通过产业转型、跨越式发展实现我国国际贸易的可持续性发展、稳定发展也已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尝试利用RCA理论对我国主要贸易伙伴暨竞争对手的分产业国际贸易竞争力展开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深入开展国际贸易进行聚类分析研究。最终为我国确定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优势及不足定位,从而实现为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稳定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的诉求。
中国国际贸易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0年之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权威数据为例,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对外出口总值已经达到12020亿美元,当年世界贸易总额为124210亿美元①。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步法越来越稳健,已经从当初的无名小辈,变身为今日的国际贸易大鳄。国际贸易的参与份额与欧盟几乎持平,目前已经占据国际贸易总值9.68%的比例②。为了进一步对中国深入开展国际贸易进行理论探索,我们通过两个步骤完成整个前瞻性的宏观分析研究工作。这两步依次是:分析对象选取依据及选取结果;基于选定对象的宏观分析。下面我们依此顺序,展开分析。
在国际贸易宏观分析研究中,为了使得分析的结果能够体现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以及体现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我们确定选定的国家(区域)必须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合作伙伴、竞争对手③。基于此想法,我们以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历年国际贸易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数据,通过分析研究发现,美国、欧盟、日、韩、金砖四国等国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对象,且上述八个国家(或区域)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④。鉴于上述事实,我们确定上述八国(或区域)为研究的对象,对上述对象展开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与研究。
从历年国际贸易统计年鉴中按照上述要求进行年度信息筛选,选取的信息主要包括八类(分国家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出口数据、分国家办公和通信设备出口数据、分国家服装出口数据、分国家纺织产品出口数据、分国家汽车产品出口数据、分国家制成品出口数据、分国家农产品出口数据、分国家出口总体数据)。八类数据选取的时间范围均为2000年至2010年。通过上述步骤最终确定了整体研究所需的基础数据。鉴于数据的丰富和本文的篇幅,在此仅对其中的部分数据进行摘录,具体见下(表一):
表一 研究对象的历年国际贸易(出口类)总体数据(2000年-2009年)
从表一的抽象数据较难观察出国际贸易(出口类业务)的发展变化趋势,故将表一中的国际贸易出口整体数据转换为曲线的形式,使得宏观分析更加直观、形象,转换后的结果具体见下(图一):
图一 研究对象的历年国际贸易(出口类)发展变化趋势图(2000年至2009年)
从图一可以清晰地看出:研究对象的国际贸易(出口类业务)的发展能力可以归类为五类。第一类仅包含一个元素,为欧盟。第二类包含两个元素,为中国和美国。第三类仅包含一个元素,为日本。第四类集团包含两个元素,分别为韩国和俄罗斯。第五类包含两个元素,分别为印度和巴西⑤。位于第一类的的欧盟在国际贸易(出口类)中始终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其余其它四类集团的差距有呈现逐步扩大的迹象⑥。位于第二类的中国和美国虽然处于同一集团,却呈现不同的特征⑦。美国作为国际贸易的老牌国家,长期占据先进发展地位。而中国作为后期的发展中国家,国家贸易份额经过近10年的发展,从较低位置爬升到目前的第二集团,且上升势头依然十分显著。位于第三、第四、第五类的集团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则呈现出较为稳定的现象。上述五类集团在本世纪金融危机之后,均呈现出不同幅度的下挫,目前上述地区的国际贸易发展已经显现出止跌回升的迹象。
通过如上分析,我们对八国(区域)的国际贸易发展有了一个基本的宏观认识。下面我们采用RCA理论,利用该理论对上述八国进行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定量分析,并利用定量分析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研究(聚类分析过程采用K-means方法完成,整个聚类分析采用软件SPSS19.0完成)。通过上述模型分析,最终为中国开展国际贸易进行机遇与挑战分析研究。
为了实现上述模型化研究,我们将分三步完成整体的分析研究工作。这三步依次为:RCA理论简述;基于RCA理论的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暨对手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研究;基于RCA理论的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暨对手国际贸易竞争力聚类分析研究。依此思路,我们展开模型研究。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英文全称为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简写为 RCA),该指数又被称做出口效绩指数,它是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种产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时经常使用的一个测度指标⑧。该指数的含义是:一个国家某种出口商品占其出口总值的比重与世界该类商品占世界出口总值的比重二者之间的比率⑨。当RCA>1,表示该国此种商品具有显性比较优势;当RCA<1,则说明该国商品没有显性比较优势。该指数的具体表述见下(公式1):
说明:变量xji代表第j个国家第i种商品的出口总价值;变量xjt代表第j个国家所有商品的出口总价值;变量wi代表第全世界范围第i种商品的出口总价值;变量wt代表全世界范围内所有商品的出口总价值;变量RCAj代表第j个国家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变量j代表当前处理的国家。
从公式1可以看出,RCA理论中的模型需要提供两类数据才能完成模型的构建,它们分别是:一国的出口总价值数据(包括分项总价值数据);世界范围的全口径出口总价值数据(包括分项总价值数据)。基于如上要求,同时考虑到国际贸易分析的广泛性和覆盖性,我们从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国际贸易统计年鉴中获取相关数据,分七个方面对中国主要的七个贸易伙伴(及中国)的国际贸易发展展开研究,这七个方面具体见下表(表二)所示:
表二 国际贸易分析范畴
按照公式1的要求,同时结合表二的分析范畴,我们将分七个方面进行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这七个方面的分析具体见下:
1、农产品出口
按照公式1的计算方法对上述八国的农产品出口国际贸易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到各国家历年RCA数据如下(具体见表三):
表三 各国家(区域)历年农产品RCA数据
从上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竞争优势国家(区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仅包含两个国家(区域),它们分别是巴西和欧盟,其RCA指数基本稳定在3.2以上,在农产品出口方面处于明显的绝对优势地位。第二类仅包含两个国家(区域),它们分别是美国和巴西,其RCA指数基本稳定在1.1以上,在农产品出口方面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第三类包含四个国家(区域),它们分别是俄罗斯、中国、韩国、日本,其RCA指数均在1.0以下,在农产品出口方面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第二、第三集团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但是第一集团与第二、三集团的差距非常明显,且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
2、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出口
按照农产品出口的分析方法,我们对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出口进行类似处理,考虑到篇幅限制,在此不再列出具体RCA数据(下同)。
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出口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仅包含一个国家,具体为韩国。其RCA指数在2.5以上。第二类仅包含一个国家,具体为日本。其RCA指数在1.7至2之间。第一类、第二类国家在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出口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第三类包含美国、欧盟、中国。其RCA指数在1至1.2之间。第四类仅包含印度、巴西、俄罗斯。其RCA指数在0.16以下,处于该产业的绝对劣势地位。
3、办公和通信设备出口
办公和通信设备出口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包含三个国家(区域),具体为中国、韩国、欧盟。其RCA指数在2至2.6之间。第二类包含两个国家,具体为日本、美国。其RCA指数在1至1.5之间。第一类国家在办公和通信设备出口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第三类包含巴西、印度、俄罗斯。其RCA指数在0.25以下,处于该产业的绝对劣势地位。
4、服装出口
服装出口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包含三个国家(区域),具体为中国、印度、欧盟。其RCA指数在2.5至4之间。欧盟在第一类集团中的增长趋势非常明显。第二类包含五个国家,具体为日本、美国、俄罗斯、巴西、韩国。其RCA指数在0.16以下,处于该产业的绝对劣势地位。
5、纺织产品出口
纺织产品出口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包含三个国家(区域),具体为中国、印度、欧盟。其RCA指数在2.5至3.2之间。中国在第一类集团中的增长趋势非常明显。第二类仅包含一个国家,具体为韩国,其RCA指数在1.5左右。第三类包含四个国家,具体为日本、美国、俄罗斯、巴西。其RCA指数在0.6以下,处于该产业的绝对劣势地位。
6、汽车产品出口
汽车产品出口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仅包含一个国家(区域),具体为欧盟。其RCA指数在3.5至4.5之间。第二类仅包含一个国家,具体为日本,其RCA指数在2.5左右。第三类包含三个国家,具体为韩国、巴西、美国,其RCA指数在1至1.5之间。第四类包含三个国家,具体为印度、中国、俄罗斯。其RCA指数在0.5以下,处于该产业的绝对劣势地位。
7、制成品出口
制成品出口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仅包含一个国家(区域),具体为欧盟。其RCA指数在3.5左右。第二类包含五个国家,具体为日本、美国、中国、韩国、印度,其RCA指数在1至1.5之间。第三类包含两个国家,具体为巴西、俄罗斯,其RCA指数在0.5左右(1以下),处于该产业的绝对劣势地位。
利用4.1中提到的理论分析方法,并结合年鉴数据,我们得到了上述八国(区域)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数据(具体见4.2)。将4.2中的份七个产业的RCA指数(历年)进行基于K-means方法的国际贸易竞争力聚类分析,最终得到了上述八国的国际竞争力聚类分析结果,具体见下表(表四):
表四 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际贸易竞争力聚类分析结果
从上表(表四)中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国际竞争力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包括中国本身)⑩。这五类的具体情况依次为:第一类包含美国、欧盟;第二类包含日本、韩国;第三类仅包含中国;第四类包含巴西、俄罗斯;第五类仅包含印度。这五种类型风格特色鲜明。第一类集团采取综合发展、全面发展的思路,在各类国际贸易中均具有明显的优势(无论是农产品出口、还是技术产品出口)。第二类集团采取工业技术绝对优先的发展战略,现代工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是其参与国际贸易的重点领域,传统农业、工业则已经不再是其参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11]。第三类集团-中国采取以传统工业为参与国际贸易的重点领域,同时其国际贸易在逐步向现代工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倾斜,从该国参与国际的数据可以看出,该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方向正在换面实现上述转型。第四类集团采取以能源为主、资源性出口为主的国际贸易策略,现代工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在其国际贸易格局中的比重始终不高。第五类集团-印度采取以农产品、现代高科技双管齐下的发展方式参与国际贸易,但是受制于其经济基础较弱,目前发展规模还不尽如人意。
通过如上宏观分析与模型分析研究,我们对中国及其主要国际贸易伙伴的竞争优势及劣势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下面,我们将针对上述宏观分析、模型化的分析结果对中国深入开展国际贸易提出改善建议和思路,具体见下:
(一)在农产品发展中,立足国内市场绝对优先的定位。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民的基本生活保证必须由国内市场来提供,国家在产业发展中,要对农业产业进行返哺策略。将工业发展的成果返哺农业,从而得以保证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基本供应良好,在此基础上,才能完成中国开展多项对外贸易的良好工作。
(二)国家继续加大对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的扶持力度,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保持我国在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上的良好发展势头。加大对该方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度,力争在5到10年的时间,缩小与该产业发达国家-日本、韩国的绝对差距。使我国跻身世界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的一流行业,从而在未来信息化产业中抢占发展制高点。
(三)针对纺织品、服装类产品出口方面量大,但是利润微薄的现实问题。此类企业要通过实现自主创新的方式,在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开放上多做功课,尽早树立自主品牌,通过品牌发展实现纺织品、服装类产品国际代工的尴尬局面。
(四)在制成品出口方面,要通过东北振兴策略的实施,通过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完成中国整个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转型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装备制造业深入发展。
希望通过上述研究分析,能为改变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国际贸易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为国家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注释]
①陈虹,林留利:《中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与比较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12期。
②樊纲,关志雄,姚枝仲:《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
③黄庐进,王晶晶:《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财贸经济》,2010年第1期。
④余道先,刘海云:《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10期。
⑤黄满盈,邓晓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基于BOP和FATS统计的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第5期。
⑥殷凤,陈宪:《国际服务贸易影响因素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2期。
⑦姚战琪:《服务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服务业的竞争力:问题和对策》,《国际贸易》,2009年第4期。
⑧齐兰,张春杨:《贸易与投资并重的国际资源开发策略》,《改革》,2012年第1期。
⑨殷德生,唐海燕,黄腾飞:《国际贸易、企业异质性与产品质量升级》,《经济研究》,2011年第2期。
⑩李燕萍,彭峰:《国际贸易、自主研发与高技术产业生产率增长》,《经济评论》,2012年第1期。
[11]戴翔:《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变迁及国际比较》,《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