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薇娜,冉 博
(1.东华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1620;2.华东理工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 201424)
微博,又称微型博客,是Web2.0 时代新兴起的一种集成化、开放式的互联网社交服务[1]。与博客、论坛、易班相比,它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简要、点对点传播等特点,内容简短,可以用手机实时更新,更为方便快捷。自2009年8月28日新浪网推出微博服务以来,新浪微博就一直保持着爆发式增长。根据2013年2月新浪网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截至2012年年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突破5亿,同比增长74%。目前全国使用微博的用户还不仅限于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网站的微博注册用户也日益增多。“今天你微博了吗?”——微博作为新媒体时代的重要平台,在短短几年间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愈加广泛而真实地渗透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
党中央16号文件指出高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特别是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随着使用微博的群体日益壮大,微博改变的不仅是传统媒体,也改变了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生态环境。微博问政应运而生,政务微博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在各地开花。微博问政的兴起,推动了社会民主政治的进步,抓住微博这一新兴媒体,对于执政党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微博这一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新媒体2012年一年之内爆发式增长的形势下,今天的高校思政与党建工作者,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这一载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高校基层网络党建阵地及把握主动权,有效利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和新载体,是摆在高校党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机遇,亦是一大挑战。
为了进一步探讨大学生党建工作微博模式的可行性,笔者进行了一次调研。调研分为问卷调查和访谈两个部分。问卷调查是随机抽取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针对党建与微博进行的。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5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342份,有效率为97.7%。调查对象中研究生占24%,本科生占76%,其中微博用户占88%。访谈涉及到部分学校负责学生党建工作的老师和部分学生党员。从调查中我们发现:
在调查的大学生中有88%的大学生有微博,其中使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的人数最多。34%的大学生只要有时间就愿意上微博,19%的同学至少两到三天会上一次微博。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发现,大学生与微博有着较为普遍的交集,微博使用的人数多,使用的频率高。
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与亲朋好友互相了解彼此动态,保持联系、增进交往”、“了解最新信息及最流行、最受关注的话题”和“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心情、观点和评论”。最常用的功能是“评论”、“转发”、“@”、“游览”。近70%的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原因是微博具有宽松自由的言论环境,可以畅所欲言,充分表达个人的想法。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社会意识不断增强,获得全面信息和表达个人意见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同时,现阶段的大学生,正是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直接影响的一代人,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所以自我意识很强,但同时渴望伙伴朋友的意识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渴望接收信息、参与社会、表达自我、建立社交网络等特征凸显。
现今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已从书本、报纸刊物等传统方式转为上网浏览。据2007年的一项调查,94%的大学生获知新闻的渠道选择的是网络,远远高于排在第二位的电视和第三位的报纸[2]。而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相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网络已经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更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在我们的调查中也看到,60%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主要是通过上网浏览网页了解到党的信息,比如党的重大理论、党的会议召开情况、党的重要会议和报道的精神等等。而通过党校学习和教师传递的信息仅占到三分之一不到的比例。
在一项关于“如果有机会让你接受网络党校的学习”的调查中,六成的学生党员表示赞同,认为网络党校的形式既改变了传统党校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又能克服传统党校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约束的问题;近三成的学生党员认为这是网络化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在“组织生活形式网络化”的调查中,九成多的学生党员认为网络化的组织生活更有效率,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同时,党员可以更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活动,不过也有一成不到的学生党员认为由于其特殊性,组织生活不适合在网上公开开展。
随着微博用户的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博,微博问政也应运而生,成为公民参政议政、政府了解民生民情的重要渠道,对党执政能力建设和推进政府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2010年2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开设微博更是成为了里程碑式的标志。
在与部分支部书记的访谈中了解到,绝大部分的学生党员都有个人微博,微博在大学生中使用非常广泛。并且有部分同学很活跃,三成多的学生只要有时间就上微博,近两成的学生表示二三天就会上一次微博。各学生党支部也逐渐意识到微博在大学生党建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目前有近六成的学生党支部建立了微博,但只有一成不到的党支部使用了,大部分党支部在如何利用微博进行党建工作的意义和方法还不明确,更多地停留于形式。但从使用微博的学生数量上我们可以发现,微博作为高校基层网络党建阵地,其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
微博具有的基本特征,群聚性、简易性、即时性和开放性特征为高校党建提供了现实可行性。本文从以上四个特征对学生党建微博模式的理论可行性进行分析。
与传统的传播媒介相比,微博使每个微博使用者拥有了公共话语权,而微博裂变式的传播,使微博发布信息的传播更为广泛,不同于以往的点对点、面对面传播,微博的关注、转发等功能,使信息“一到百,千到万”地覆盖。这就极大地扩充了信息传播者的数量,开始显现舆论集散地的特性。在这一情况下,某些学者、专家、民间草根、明星等的微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他们也往往成为意见领袖,在这种作用的影响下,形成了更高层次的聚合。
在大学生党建微博模式的探索中,党建工作者通过党建微博与大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等建立起“相互关注”,成为彼此“好友圈”中的一员。一方面,通过党建微博传播信息,成为大学生们关注的对象,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其主要的观念塑造者;另一方面,党建工作者同样通过党建微博的关注功能,转换角色成为大学生们微博的“粉丝”,可以全面了解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切实做到对学生动态的察于无形,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主动性。
在微博世界里,每个微博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关注的对象,成为其粉丝。而这样的“关注”一旦设置成功,用户就可以在个人主页中显示关注对象发布的所有信息,包括言论、图片和音频等等,通过“关注”功能,微博用户就可以通过网络充分了解和融入到关注对象的生活之中。这就是微博巨大的“关注”功能带来的神奇。
另外,在内容发布方面,微博只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信息碎片化的特点非常明显。一方面,在语言的数量上,微博要求不超过140个字的发布内容,无需精辟深邃的思想,无需精湛的写作技巧,想到即可即时发布,简短、易操作;另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微博除了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传播外,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通讯设备来发布和更新信息。也就是说微博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和发布信息。
由此,大学生党建微博与学生党员、预备党员以及积极分子建立联系、传播信息只需简单相互关注,从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的撰写,党政建设的新动态到支部书记、入党联系人与学生线上线下交流,微博都能为党建对象提供瞬时互动更新的平台。
正因为微博对发布内容字数的限制,不需要长篇大论或者优美辞藻,仅仅简短的一段话就足以表达用户的心情,这样一种快速的表达方式能够激发用户使用微博的热情。用户不仅发表言论快捷,同时,微博的转发和评论也能迅速地传播开来,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发布和分享信息的需要。微博有即时性的特点,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微博的信息就能在数以万计的人群中传播开来,这无疑是对传统传播方式的一个巨大冲击。
大学生党建微博的运用,一方面可以突破传统的信息收集、输入、发布所造成的滞后性,随时随地向学生发布最新、最权威的党建资讯;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利用上网等零散时间,随时了解、查看微博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感想。这样就使大批学生网民在通过微博获得广泛的学习、生活信息的同时,也接受党建知识方面的信息,思想上受到潜移默化的洗礼。
微博用户可以在微博平台上随时随地交流互动,而无须有身份、地位、学历等顾虑。
微博的开放性对学生党建工作效率有极大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党建信息资源可通过微博实现共享,通过微博信息的“发布”、“转发”、“@”和“评论”等功能,可最大程度地拓展学生群体对于党建信息资源的学习、传播和领会程度。
再者,微博党建可以使党课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使传统党校相对封闭的环境得到有效弥补。首先,一些受时间、地点等因素不能到场参会的学生党员可以通过微博途径参加组织生活,倾听会议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组织生活会人人不缺席。其次,组织生活形式要跟上时代步伐和内容变化,学生党员要跳出自己平日封闭的圈子,到现实生活中去,到社会中去。不论坐在学校党员生活会现场的学生,还是可以通过微博途径参与的同学,通过微博,他们打开的是一扇扇通向社会、通向世界、通向未来的学习思考之门,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组织生活大会场。
大学生党建微博模式因为微博的群聚性、简易性、即时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能够为传统党建模式迅速地占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网络阵地,掌握网络党建工作的主动权。大学生党建微博模式作为传统党建模式的有效补充,能弥补传统大学生党建模式在网络媒体时代的不足,解决传统党建模式受时间、空间限制的问题,快速高效地传递党的信息。同时,也拓展了党组织收集群众意见和掌握党员思想动态的途径并提高了党组织应对大学生突发事件的能力。
微博具有群聚性、即时性等特点,能快速地将信息传播出去。除了电脑之外,手机可以在线发布微博,更可加快微博的传播速度。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可以通过运用微博发布工作计划、活动安排等及时将信息发布出去,让全体学生党员及时掌握信息,克服了传统手机短信、电话、邮件通知、公告板公告等方式的不足。同时,随着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全面实施,即使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住宿和上课都不在一起,导致学生的班级概念正在逐渐淡化,运用微博这一载体能够克服学生群体分散、难以管理等不足,有效地将党建信息传播出去。
另外,与 SNS、开心网、人人网等社交网站相比,微博中的信息内容也更为丰富。SNS、开心网、人人网等社交网络,其信息发布处于封闭式状态,更注重与好友的联络。在封闭的空间内,用户只能够了解到与好友有关的各种信息,对于其他方面的信息掌握较少。微博作为一个开放的媒体平台,不仅仅注重与“被关注者”有关的各种信息,同时以广播式的传播方式,传递更多、更广泛的信息,更加凸显了微博的媒体性[1]。例如在某高校学生党支部微博中,在2012年3月的三天内,一共发布了300多条有关“两会”微博,在高校大学生中得到1 000多次的转发,这样高校学生党支部微博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个高校党员“通讯社”[3]。这种广播式的传播指的是无论你是否愿意接受此类信息,只要上了微博就能及时接收基层党组织的活动信息。
在高校的大学生党建过程中,无论是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预备党员的发展和培养考察、转为正式党员等环节,还是基层学生党组织关心群众和党员学习生活以及思想状况,都需要党员与党员间加强思想交流。传统的思想交流方式,座谈式、书信式等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能高效及时地开展。同时,在我们的调查中,三分之一的党员认为“有问题和想法想要反映,但途径麻烦或不方便,也就算了”,还有三分之一的党员认为“碍于情面,当面表决时得过且过”。在支部听取党员意见或者群众座谈会的时候,部分党员或者入党积极分子的有些想法因碍于情面,不能当众表达出来的情况屡屡发生。运用微博这一载体,有想法或意见的党员可以通过微博的“私信”功能,向微博管理员也就是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反映情况。运用微博这一载体,可以使用留言的方式对国家政治时事、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等进行讨论,把单向的被动学习教育方式变为双向、多向的直接交流方式,有利于将知识内化为个人能力。
微博具有的收藏功能可以长久地将支部的各类学习资料、思想材料、制度文件等保存起来,方便日后的使用。学习资料包括党的理论、会议精神、领导报告等,这些资料由支部统一整理发到微博上,供党员随时调阅学习,既方便了党员的学习,同时又能长久地保存资料,方便了以后的使用。同样,将党员的思想汇报和学习心得放在微博上,有利于党员向支部汇报学习、工作、思想上的情况,有利于支部党员间的相互学习,在督促个人成长的同时又接受了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微博上的基层党组织的相关制度文件能够帮助基层党组织实现党务公开、指导党员完成各类党务工作。
微博具有简易型、群聚性等特点,这样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在大学生党建微博上发布各类信息并及时传播到每位党员,支部的组织生活、参观考察、理论学习等活动信息也可通过微博发给党员,同时,党员也能发布自己的随想、游记、照片等。在互动中逐渐凝聚人心、弘扬主旋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融入到党员的日常教育中。
在微博上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前提条件是要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党性修养高的专业党建微博管理员队伍。一方面,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的上级党组织尽可能地指派专人(比如党建组织员等)开设上级党组织微博,定期发布中央精神和近期教育活动的通知安排等,让基层党组织能及时获取上级党组织的各项要求;而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各学生工作负责人员也开设个人微博,与学生互动,既加强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同时也能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增强了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高校老师与大学生间微博的“相互关注”大大拉近了教师、管理者和学生之间距离,增进了师生情感,这无疑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无形之中。
同时,大学生党建微博不能仅由基层党组织负责管理,而应该由上级党组织定期进行检查和督导,确保党建微博的健康性。
运用微博作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载体,必须要充分利用微博的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发挥微博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微博这种点对点的传播方式,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学生党建微博的“转发”功能可以即时发布党的报告和会议精神,能够第一时间将中央的精神传递给大学生党员。而对于微博的“评论”、“留言”、“私信”等功能,大学生党建微博管理员和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并且加强运用在群众座谈会、党员谈心、民主评议等环节中。这些功能的使用消除了参与者的顾虑和尴尬,为党员提供了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机会。同时,党内的重要会议精神、学习报告等内容通过微博发布给大学生党员,党员通过微博发表评论,大学生党建负责人可以真诚平等地与大学生党员互动,通过提出个人看法,帮助党员深入理解会议精神和文件报告,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
运用微博作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的前提条件是,注重培养大学生党员良好的媒介素养。首先要科学运用微博,使用文明用语,建设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其次,要合理安排时间上微博、发微博、转微博,不要过分沉迷微博、依赖微博,而忽略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以及交友。再有一点,面对海量的各种信息,大学生党员要学会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整合,秉持客观、理性的态度,思考、鉴别网络上纷杂的信息,对待网络事件做到不偏激、不片面和不冲动,通过分析、思考和判断,形成自身正确的观念。
当然,大学生党建微博模式受微博使用者即党建组织者和大学生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的主观思想的影响比较大,大学生党建微博管理员要有较高的党的理论修养和思想觉悟,及时帮助在网络上出现思想偏差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同时要有敏锐的触觉,注意提高对于突发事件的预见和应急处理能力;另外,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微博上积极表达意见想法的同时,也要做到合理使用微博,培养正确的媒介意识。
[1] 于阳.大学生使用微博原因初探[J].新闻世界,2011,(5):98-99.
[2] 章宏波,胡波.怎样让更多的大学生购买报纸?——从大学生读报现状看报纸在大学校园的推介策略[J].新闻实践,2007,(1):30-32.
[3] 熊先承,蒋常香.基于微博时代下 90 后大学生党员教育新渠道[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