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贸易、FDI与中美贸易不平衡关系分析

2013-03-22 01:27夏明国揭子平高泽金
商业经济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中美贸易

夏明国 揭子平 高泽金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产品内贸易模式、东亚地区对华FDI以及美国对东亚地区的FDI是造成中美贸易特别是高科技产品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如果将这几方面的原因考虑进去,中美贸易不平衡远没有通常我们所认为的那么大,并且在中美贸易中美方获益远高于中方。最后基于此结论,本文提出企业应不断向价值链上游推进和修正国际贸易统计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产品内贸易 FDI 中美贸易 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尤其是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参与产品内分工,对外贸易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中美经贸关系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现象,主要表现为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问题。本文研究发现,当前中美贸易不平衡是东亚地区所存在的产品内贸易网络所造成的,其只不过是东亚地区对美贸易不平衡向中国的转移,并且除东亚地区外,美国在这一贸易网络中实际上扮演了金字塔尖的角色。

中美贸易不平衡概况

(一)绝对规模较大且相对规模较小

自2001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美国最大货物贸易赤字来源国,从这一角度看中美之间确实存在较大规模的不平衡。由于中国自身经济规模较大,仅看绝对规模对中国而言是不公平的,可以用不平衡规模占GDP的比例来客观衡量中美贸易的不平衡程度。2011年中美贸易顺差占中国GDP的比例大约为2.8%,而同期美国第三大贸易逆差来源国墨西哥这一比例为5.6%,是中国这一比例的两倍,所以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相对规模并不大(详见表1)。

(二)产品结构由纺织服装类产品为主向机电、高科技类产品为主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美出口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逐渐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服装类别转向了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据美方统计,2005年中美贸易顺差为2180亿美元,其中纺织品服装顺差379亿美元(17%),机电产品顺差962亿美元(44%),家居用品顺差196亿美元(9%),玩具顺差207亿美元(9%)。所以机电产品出口在对美贸易顺差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三)中美贸易不平衡主要由外国对华FDI创造

在中美贸易不平衡中,外资企业扮演着主要的角色。根据《2006年中国外商投资报告》的数据,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力军和顺差的主要来源。该报告指出,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8317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58%;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进出口顺差额为567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顺差的56%。而在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为3172亿美元,所占比例高达71%;高新技术产品为1920亿美元,占比43%;两者占全国相应产品出口金额的比例分别高达74%和88%。中美贸易不平衡主要就是来自机电产品部门特别是高科技产品部门,以上数据正好与中美贸易不平衡吻合,所以中美贸易不平衡主要源自外商对华FDI。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根源

(一)产品内贸易模式下三角贸易的存在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中国参与产品内贸易的主要方式是加工贸易。在加工贸易方式下,加工贸易企业从境外进口零部件,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组装成制成品,然后再返销境外。例如,虽然中国在机电产品制成品方面存在高额顺差,但中国在零部件贸易上同时也存在高额逆差。如表2所示,1995年中国零部件贸易逆差86.7亿美元,2000年逆差增加至235亿美元,2005年则剧增至641亿美元,10年零部件贸易逆差增长了约7倍。

如果国内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从美国进口零部件组装成制成品再返销美国的话,那么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规模就会大大缩小。但事实上,国内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主要是从东亚国家和地区进口零部件,组装为成品后返销美国。2005年中国对东亚地区的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均存在巨额零部件贸易逆差,其中对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这四地的零部件贸易逆差共达971亿美元。在这种三角贸易模式下,必然会放大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规模,也相当于把过去属于东亚地区对美贸易顺差转移至了中国。根据美国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计算,2000年美国对外贸易逆差中19%来自中国,32%来自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2010年虽然中国所占比例上升至了43%,但同时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则下降到了13%,即这10年整个东亚地区对美贸易不平衡所占比例未曾发生较大变化,维持在50%多一点的水平(USCBS,2011)。这一事实证明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增加仅仅只是因为东亚地区产品内分工网络的形成导致了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对美贸易不平衡向中国转移。

(二)东亚国家和地区对华FDI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直接动因

长期以来,东亚地区是中国吸收海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比如在2005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仍然集中于亚洲十国及地区,欧盟对华直接投资没有明显的增加,美国对华投资甚至出现了大幅下降(同比减少16.96%)。亚洲十国和地区(中国香港、日本、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中国澳门、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对华实际投资金额为458.66亿美元,占比63%;而其中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中国香港、日本、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投资总额达444.94亿美元,占比61%,其中仅中国香港一地便达到了239.65亿美元,占比高达33%(《2006年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在东亚国家和地区对华FDI中,绝大多数是从事加工贸易,即从境外进口零部件,利用中国大陆廉价的劳动力,把中国大陆作为一个出口平台向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出口。东亚国家和地区对华FDI推动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加剧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程度。根据 Yuqing Xing 和 Neal Detert (2010)的估计,扣除掉美国公司提供的零部件,2009年仅苹果iPhone手机就造成了10亿美元的中美贸易顺差,虽然苹果手机在中国创造的增加值仅占3.6%。

(三)美国对华FDI的贸易替代效应加剧中美贸易不平衡

美国在华FDI主要不是以出口为导向,而是以本地销售为主,贸易替代效应比较突出,这一点与东亚国家和地区对华投资存在很大不同,后者是以出口为导向,贸易促进效应较大。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统计,2005年美国持多数股权的美资企业在中国大陆实现销售收入776亿美元,其中返销美国72亿美元(占比9%),本地销售527亿美元(68%),向第三地销售177亿美元(23%)。与此对照的是,美国对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存在大量贸易顺差,而美资占多数股权的企业在这两地的本地销售比率分别只有45%和35%,远低于中国大陆的68%。因此,美国通过对华投资取代了对华出口,所以美国FDI对出口的替代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美国对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FDI加剧中美贸易不平衡

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将中美贸易不平衡归因于东亚地区对华FDI所形成的东亚产品内生产贸易网络,而忽视了美国在东亚产品内贸易生产网络中的重要影响。事实上,在中美贸易不平衡中,美国在背后起重要作用。

本文以新加坡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历与其类似。

在新加坡出口商品中,电子产品占据绝大部分比例,电子产品中又以零部件为主,制成品出口比例很小。例如2005年新加坡电子产品出口1741.58亿美元,占机械与设备产品出口的77.4%。在电子产品出口中,零部件产品(集成电路、个人电脑部件、磁盘驱动器、磁盘驱动器、二极管和晶体管以及集成电路部件)所占比例为76.5%,制成品(通讯产品、消费电子产品及个人电脑)比例仅为16.1%。

推动新加坡电子产品零部件出口的是海外直接投资,特别是美国的投资。根据新加坡统计年鉴,2011年新加坡获得的投资承诺金额为137.34亿美元,其中制造业112.74亿美元,占比82%。在制造业中,投向计算机、电子及光学产品的金额为74.24亿美元,占整个制造业的66%。就投资承诺来源而言,本地投资承诺金额为18.75亿美元(占比13.7%),海外投资承诺为118.59亿美元(占比86.3%)。而在海外投资承诺中,美国位居第一,2011年美国的投资承诺金额为50.47亿美元,占全部海外投资承诺近50%的比例。

所以在中国从东亚国家和地区进口的零部件中,很大一部分是原产自美国且在新加坡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经过进一步深加工的,或者是由在东亚地区的美资企业生产并出口的。即中国向世界特别是美国出口的机电产品特别是电子产品中隐含了很多美国成分,而这一部分并未计算到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中,反而算作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从贸易平衡的角度看,这样就双重放大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规模。

政策意义

(一)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规模远小于统计数字

经过前面的分析可知,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机电产品制成品,但生产机电产品所需的零部件则主要来自东亚国家和地区,而从东亚国家和地区进口的零部件中很大一部分又是美国企业生产的,所以当前的贸易统计数字所反映的中美贸易不平衡规模是扭曲的,如果考虑到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产品中含有大量进口成分特别是美国成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规模可以大大降低。Johnson和Noguera(2012)以增加值为基础对2004年中美贸易不平衡规模进行了重新测算,发现中美贸易不平衡规模可以减少30%-40%。

(二)国内企业需要向产品内贸易价值链的上游推进

长期以来,国内企业一直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末端,即组装环节。以半导体晶圆的价值链为例,首先是美国集成设备制造商在美国加州完成半导体的设计,然后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进行前端制造,之后出口至东亚国家和地区完成后端测试、组装和包装,最后在中国将其装配进各种电子产品。在整个环节中,中国获利是最低的,而美国则获得了大部分利润(如苹果公司2011年人均利润达到了40万美元)。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简单的加工组装环节中国可能不再拥有优势,中国制造企业只有不断地向价值链上游推进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三)国际贸易统计体系亟需修正

在产品内贸易时代,中间产品和FDI 以网络状进行跨国流动,因此在现有统计体系下单纯地谈论双边贸易平衡已经失去意义,进出口商品中往往包含双方要素投入。因此需要建立以所有权和增加值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统计体系,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各国贸易平衡和贸易所得。

参考文献:

1.USCBS, China and US Economy: Advancing a Winning Trade Agenda[R].Washington, April 2011

2.Yuqing Xing & Neal Detert.How the iPhone Widens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Deficit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 December 2010

3.Prema-chandra Athukorala.Asian Trade Flows: Trends, patterns and Projections[D].ANU College of Asia and the Pacific, March 2011

4.Johnson & Noguera.Accounting for intermediates: Production sharing and trade in value added[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2,86 (2)

5.商务部.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06)[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中美贸易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原因与对策
中美贸易的经济溢出效应及碳泄漏研究
中美贸易在摩擦中共生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