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海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形成和发展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因此,党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想便不能不具有与民主革命时期有所不同的特点。这种特点,在建国初期表现得更为明显。了解建国初期党的理论教育思想的特点,在今天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强调了在建设新中国的条件下对全党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党内的理论教育作了一系列规定。
民主革命时期,党是在革命战争的条件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教育的直接目的在于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掌着全国政权的执政党,党面临着领导人民建设新中国的任务。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后必然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于建设新中国的重要性。1950年9月,刘少奇在马列学院新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就指出:中国革命已经取得了胜利,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也做得很好,但是,理论工作却很薄弱。“中国党如果没有很多的理论干部,就不可能领导这样大的国家达到社会主义。”[1]48,521951年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中又指出:现在,革命战争已经基本结束,党正面临着建设新中国的任务,系统地进行理论学习,不但比过去有了更好的条件,而且也更加需要。因此,“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必须极大地加强起来。这是提高干部、改进工作的根本方法。”[2]122-123
在这个《决定》中,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作了具体的规定。《决定》指出:理论学习应当是循序渐进的,根据党员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学习政治常识,即学习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常识和中国共产党的常识。第二级,学习理论常识,即学习关于社会发展史的常识,学习历史唯物论和政治经济学的常识,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学习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生平的常识。第三级,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学习毛泽东的著作。《决定》规定:为了保证理论学习有秩序地进行,必须实行学年制和考试制。每年学习时间为8个月,即每年3月初至10月底,农村党员的学习可在冬季以及其他间隙时间进行,其余4个月可进行考试编级、教员训练、教材修订以及其他有关工作。在学习期间每周用于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8 小时,其中时事政策的学习时间不得超过这个时间的1/8。《决定》还规定:第一级的学习由地委(经过县委)和大城市的市委(经过区委)组织考试,第二级的学习由省委和大城市的市委组织考试,第三级的学习由中央局组织考试,不及格者须重新学习。《决定》还对理论学习的教员问题、教材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做了规定[2]123-126。
党中央还要求克服理论学习问题上的经验主义倾向,并强调了高级干部在学习中的作用。所谓经验主义,就是把狭隘的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从而认为理论学习可多可少甚至可有可无。中央指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整风运动,着重地反对了教条主义,未在同样规模上反对经验主义,现在,要“彻底纠正任何忽视理论的经验主义的危险倾向”,“以便逐步地造成全党的理论高涨”[2]123。中央还指出:在理论学习中,党的高级干部负有主要责任,应发挥模范作用。党的高级干部(即地委书记一级以上的干部)应做好理论学习的领导工作,并成为理论学习的模范,养成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而求得理论指导的习惯,并要善于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党员群众和人民群众的觉悟水平”[2]129。
二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强调对全党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对全国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重视对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主要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和政策的教育,只是在根据地范围内对劳动人民进行必要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途和理想的教育。并且,在战争的环境下,这种教育还没有达到全国范围和全体规模的程度。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人民群众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的空前提高以及形势的稳定,都为对全国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后明确提出了对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1951年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健全各级宣传机构和加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我们党必须经常向人民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宣传党在目前的各项主张。“我们党领导着全国的庞大的报纸网、广播网、出版网、学校网、电影网以及其他各种文化教育工具,必须正确地使用这些工具来服务于国家建设事业。”[2]755月,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指出:“中国革命胜利了,我们有了更好的宣传马列主义的条件”,现在,广大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接受,正在广大范围内展开。他指出:我们要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首先就要在思想上奠定基础,因此,“用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教育人民,是我们党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任务。”[1]80-82
刘少奇在这个报告中,阐明了如何加强党的宣传工作的问题,即如何对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问题。一是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党员的理论水平提高了,才能做好宣传工作。“为了提高理论水平,每个共产党员首先需要学习。”二是加强宣传机构和宣传队伍的建设。要健全党的各级宣传机构,宣传部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情况,作出计划,发出指示,并且供给宣传材料,总结宣传经验。还要“审查宣传内容合乎不合乎马列主义原则,方法是不是适合群众的需要。”三是运用好各种宣传工具。要把各种宣传工具“都搞好,都加强,统统动员起来,运用起来”,“做好这个工作,要有计划,要克服自流状态”,并且,宣传工具还要增加,特别是增加适合工农劳动群众的宣传工具[1]84-85。
刘少奇在这个报告中还从加强党的思想领导的高度说明了对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问题。他指出:革命胜利后,各种工作更复杂,实际工作任务更重,很多党员要担负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以及各项实际工作,如果不加强理论学习和政治学习,那就会脱离马列主义理论、脱离政治,并且会使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发展起来。所以,要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的认识,要加强党的思想领导,“一切共产党员必须学习马列主义,学习政治,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而且要宣传马列主义。”[1]90-91
三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对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还说明了如何对待非马列主义、非无产阶级思想的问题。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和工人运动中反对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党外批判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在人民群众中批评不符合当时革命斗争要求的错误思想。虽然毛泽东曾论述过新民主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但并未正面说明对人民群众中一般的资产阶级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以及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态度。新中国成立后,党面临着领导人民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这样,在对全体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就必须说明对待一般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态度。为此,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作了说明,他指出:对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即非无产阶级的思想、非马列主义的思想,“要批评,但不能肃清,也肃不清”。他解释说:今天,我们在政策上还允许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存在,既然承认它们的存在,“就必须承认它们思想的存在与合法”。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但是,它们的思想是不正确的,“照它们的那个办法中国是搞不好的”,所以“必须批评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样,才能确立工人阶级思想的领导地位,“才能保证工人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取得的胜利,保证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胜利。”[1]82-83刘少奇的这个论述,第一次说明了党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对待人民群众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态度,这就是既承认其存在的合法性,又要对其进行批评。
中国共产党还说明了在对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对反动思想的态度。在起着新中国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规定:要“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3]11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中央在有关指示中要求肃清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思想影响,肃清奴化的买办思想和国民党反动派思想的残余[4]。刘少奇在上述报告中指出:“用马列主义的观点教育人民,首先就要肃清帝国主义的思想和封建主义的思想。”[1]82他还指出:对于反革命的宣传,要进行反驳和追查,因为这是非法的。对于“披着马列主义的外衣,实际上是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或反马列主义的思想,我们要注意”,“注意思想斗争”[1]90。
总之,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想,与民主革命时期相比具有一些有所不同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在党内和全国人民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思想多样化和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关系,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1.
[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