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建 周建英
(1.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云南 楚雄 675000;2.楚雄州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云南 楚雄 675000)
楚雄州是高原粳稻区,粳稻种植面积约占水稻总面积的85%~90%,近年来,楚粳、滇系、云粳系列等优良品种的育成并推广应用,提高了粳稻的单产和总产水平。但在生产中,在栽培技术的应用上却存在着不全面、不准确、不适时的问题,影响了单产的进一步提高和平衡增产。为使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充分表现出来,研究与之相适应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在生产中应用,有着切实而重要的意义。
选择适合本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质品种,应具备丰产性好,抗逆性强,抗病虫能力强的特点,同时米质应达到国标优质稻米1、2级标准,如:楚粳24号,楚梗27号,楚梗28号,云粳优15号等品种。
培育壮秧是水稻获得高产的基础。壮秧概括起来就是,发根力强,植株受伤率低,插秧后返青快,分蘖早的秧苗。培育适龄壮秧应采取如下措施。
选择背风、向阳、离水源近、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结构良好、杂草少、离本田近的田块做秧田。整田时做到田平泥化,同时施用复合肥225~300 kg/hm2作底肥,要求墒面平整,高低差不超过3 cm。
选择纯度高 (98%以上),发芽率高 (85%以上),发芽势强、整齐饱满的种子。播种前把种子摊放在席上铺6~10 cm厚,晒2~3 d,每天翻动几次。选用施保克或咪鲜胺浸种,防止恶苗病的发生,浸泡时间应掌握在48 h以上以杀灭病源。
要求适期早播。过早温度低,出苗慢,出苗率低,生长慢,苗弱,容易烂秧;过晚成秧率虽高,但气温高容易旺长,形成“甩头秧”,同时影响适时栽插。根据当年气温变化、育秧方式等确定播期。一般采用薄膜湿润育秧,掌握在3月上中旬,无论早晚播种都要求下种均匀,应扣种稀播匀播,播量掌握在375~450 kg/hm2。播种前要进行捂种催芽,播种时均匀撒播,有利于出苗快且整齐。
秧田管理:播种后选择用腐熟的细粪肥覆盖种子。一般采用平铺式打孔膜覆盖育苗。盖膜期掌握在10~15 d,揭膜后应灌深水护苗,3 d后可施用尿素120~150 kg/hm2作断乳肥,播种后30 d左右可撤水适当晒田练苗,有利于秧苗长根,促发分蘖。移栽前7~10 d施用尿素75~120 kg/hm2作送嫁肥。根据当地气候、水利条件适期移栽,移栽时秧苗生长健壮,以带1~2个蘖为佳,秧龄掌握在45~55 d。
整田时应坚持两犁两耙,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翻犁,充分晒垡。栽秧时整田要做到田平泥化,并清理干净烂渣,减少病虫害侵染来源。
栽秧时应尽量做到“四不栽”,即不栽隔夜秧,不栽独苗秧,不栽漂秧,不栽深秧。浅栽浅插,一般插入泥中2~3 cm,有利于返青成活,早发分蘖。栽插时还应根据土壤肥力高低调整栽插密度,中上等肥力田栽37.5万~45万丛/hm2,基本苗105万~150万/hm2;中下等肥力田栽45万~52.5万丛/hm2,基本苗135万~180万/hm2。无论栽插密度如何,都需要通过自然竞争调控,优者存、劣者淘。一般最高分蘖数为450万~525万/hm2,有效穗300万~375万/hm2,成穗率在70%以上。栽插规格一般为条栽,栽插行向最好是南北向,可采用双行条栽或是单行条栽,但应掌握行距在25~30 cm,株距不应小于10 cm。这样可以保证合理密植,使水稻形成高产群体,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稻株光合效率,增加干物质积累,为高产稳产奠定基础。规格化条栽还有利于田间施肥、打药、薅草等田间作业。
根据水稻各生育阶段对养分的需要,以及土壤肥力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要求施用15000~22500 kg/hm2有机肥作为底肥,犁耙整田时施用尿素150~225 kg/hm2,复合肥300 kg/hm2作中层肥。移栽后的追肥应做到“前期早追施,中控不疯长,后促不早衰”,达到经济、有效、安全的目的。
中后期追肥技术关键是“三看一重”,即一是看土壤。一般鸡粪土、胶泥田有机质含量较多,应控氮肥,补施磷、钾肥;砂壤土有机质缺乏,易跑水跑肥,后力不足,追肥量应适当增加。二是看前作。前作种豆类,油菜等的田块,地力消耗少,追肥量应减少;前作种小麦等禾本科作物的田块,地力消耗大,应适当增加追肥量。冬闲田块,地力有所恢复,应控制追肥量。三是看生育阶段。根据水稻各生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在追施分蘖肥时要早、拔节肥时要巧、穗粒肥时要少。一重是重视配方施肥。水稻吸收利用氮磷钾肥的比例是1∶0.5∶0.6,因此实行氮磷钾合理搭配施用,是高产的关键。一般分蘖肥施尿素150 kg/hm2或碳铵 375~450 kg/hm2,硫酸钾 150~225 kg/hm2;穗肥追施尿素75~150 kg/hm2,硫酸钾45~75 kg/hm2。同时在微量元素缺乏的田块应追施微肥。
水稻各生育期阶段对水分的需要量不一样,孕穗期的需水量约占全生育期的50%,故有“谷打苞、水齐腰”之农谚。此时期如果干水,会导致小穗退化,穗头变短,空秕增加而减产。其它时期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含水量不低于80%即可。有利于水稻根系发育生长,以根促蘖、以蘖养根。还可降低田间温度,减轻病害。
水稻合理灌水的原则是:“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蘖够晒田、深水打苞、干湿壮籽。”如果按照这个灌水原则,该品种可达到叶青脚秀、谷黄秆绿、穗大粒多的高产长相。栽秧时田水不宜过深,水深易造成漂秧,同时难以控制规格尺寸。秧栽完后适当将水灌至5 cm深,有利于定根成活返青。一般栽后10~15 d便开始分蘖,宜保持浅水,灌水过深会降低泥温,影响分蘖。移栽后35~40 d进入分蘖高峰期,为控制无效分蘖,减少养分消耗,应撤干田水晒田,泥脚浅的砂田轻晒,不可晒开裂。泥脚深的胶泥田、冷浸田等,要重晒,晒至田面裂开细缝为宜,使其白根跑面、老根下扎。孕穗阶段保持田水10 cm,不可干水。此时干水影响幼穗分化,造成退化,增加空秕。抽穗后至成熟期采用干湿交替,湿润灌溉,有利于灌浆结实,籽粒饱满,增加穗重。
水稻的主要病害是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虫害主要是稻飞虱、螟虫、黏虫等。稻田杂草主要有稗子、眼子菜 (牙齿草)、野慈菇、牛毛草等。防治方法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保健栽培为基础,辅之以药剂防治,药剂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同时应注意保护天敌,才能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病虫害的防治要注意并把好“四关”:第一关是种子处理。可用施宝克、咪鲜胺等浸泡谷种48 h以上,可杀灭种子附带的病原菌。第二关是秧田期。移栽前喷施一次农药,将主要害虫集中扑灭在秧田里,严防带入大田扩散危害。第三关是水稻分蘖盛期。此时稻株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组织柔嫩,最易感染病虫害,要经常到田间检查,发现有病虫发生,及时施药防治,防止蔓延危害。第四关是“破苞”始穗期。此时,稻瘟病菌、稻曲病菌、稻飞虱、螟虫等最容易侵染危害稻穗,必须及时防治保护,才能获得高产。进行病虫药剂防治时,稻瘟病可选用稻瘟净、三环唑;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可选用纹枯净、叶枯灵、井冈霉素;防治稻飞虱、黏虫、螟虫,可选用吡虫啉、一遍净、锐劲特、杀虫单等。
稻田杂草防治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秧田期。播种盖籽后盖膜前,可选择用扫弗特、杀草丹进行化除,后期以人工除草为主。第二阶段在移栽后7~10 d,可选用田毛、丁草胺等进行化除,中后期以人工除草为主。
掌握好成熟度,一般稻穗谷粒全部变硬,枝梗枯黄即可收获,能避免营养物质倒流损失。收时不混杂,不在沥青路面和被污染过的场地晾晒谷粒,确保品质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