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斌 陈海进 孙兰英 李忠芹
(江苏方强农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大丰 224165)
生选6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以半矮秆、中感赤霉病的宁麦8号为母本,多穗、中抗赤霉病的宁麦9号为父本杂交,F1代利用花培育种技术育成的高产稳产高抗赤霉病的小麦新品种,2009年10月通过国家审定,2010年方强农场引进示范种植,连续3年表现为高抗赤霉病,高产稳产性好。
生选6号属春性,但耐寒性好;幼苗直立,叶色深绿,分蘖力强,株高90 cm左右,耐肥抗倒性好,株型紧凑,成穗率高,穗层较整齐;穗长方形,穗长8.57 cm,小穗密度中等,每穗粒数较多40~50粒,长芒,白壳,红粒,籽粒饱满,千粒重40~42 g;后期生长清秀,熟相佳,中早熟,生育期215 d,利于茬口调节;粉质率较高,属偏弱筋的中筋小麦品种。
生选6号高抗赤霉病,2012年小麦赤霉病在江苏沿海小麦区严重发病,生选6号表现出有较强的抗赤性,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及大田调查,病穗率及病指均明显低于其他品种,赤霉病抗性强而稳定。但中感白粉病、纹枯病,梭条花叶病发生轻。
生选6号在连续3年方强农场组织的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和大田推广中均表现为丰产稳产性好,3年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生选6号平均产量480.4 kg/667 m2,居20个参试品种第3位;2011至2012年大面积示范结果亦表明该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2012年扬花期赤霉病大发生,70 hm2平均产量 550 kg/667 m2,超高产点达594.2 kg/667 m2,通过江苏省农委高产增效创建专家组验收,其有效成穗36万/667 m2,平均每穗41.2粒,千粒重42 g,产量三因素协调发展,尤其是千粒重比较稳定,年度间、区域间差异性小,变异系数仅10.2%,从而为其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选6号自身调节能力较强,在早播、适期及迟播条件下,产量水平均有较好表现,说明其产量稳定性受环境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
加大清选中、小粒种子力度,确保千粒重比商品粮高3~4 g,播前利用晴天晒种2~3 d,用立克秀拌种,拌种时做到药量准确,拌匀拌透,避免发生药害。
江苏沿海垦区种植,一般于10月26~30日播种,迟于11月5日播种则不利于生选6号高产潜力的充分发挥。
合理配置行距,3.65 m畦面精播,播种14行,行距26 cm,沟边两行控制在50 cm以内。生选6号适期播种基本苗以14万~15万/667 m2为宜,以尽可能少的基本苗实现最佳穗数;迟于11月5日播种的晚播麦或超晚播麦,基本苗应适当增加。
生选6号适播麦采取“促前、稳中、强后”的施肥原则,以减少小花退化为重点,增加每穗粒数;以防早衰为中心,提高粒重,实现高产的目的。为保证和提高肥料利用率,在肥料运筹上按“控氮、稳磷、补钾、配微”的原则实施,一般掌握总施氮量18~20 kg/667 m2,N∶P2O5∶K2O=1∶0.4~0.6∶0.4;氮肥运筹宜采用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1∶2∶2的运筹方式,磷钾肥基肥、拔节肥各占一半。
对返青群体超过50万/667 m2的旺长的田块,及时镇压控旺促壮,降低倒伏威胁,提高茎蘖成穗率;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沟理墒,确保麦田雨止田干,严防麦田渍害;对冻后有效群体不足40万/667 m2的田块,及时补肥,促壮保蘖;结合后期病虫防治,用磷酸二氢钾120 g/667 m2根外喷肥,提高后期光合效率与光合速率。
分蘖期、返青拔节期、扬花灌浆期监控蚜虫的发生,拔节初期,及时防治纹枯病,拔节后关注白粉病的发生发展,及时控制白粉病的危害,齐穗期防好赤霉病,生育期内密切关注小麦锈病、麦圆蜘蛛、黏虫等的发生发展趋势,及时用药,控制危害。
麦田化学除草坚持防早、防小的原则,采取冬前麦田化学除草为主,春季查漏补缺为辅的原则,控制杂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