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凡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300052)
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门诊抽血89493人次,年龄为14岁 以上,涉及内、外、妇产、核医学等所有临床科室的抽血患者。
2.1采血项目正确是安全采血的基础。采血护士要严格把关以确保在某一环节的人为失误。
2.2门诊实名制采血原则。由于冒用医保资格或挂号失误,造成姓名年龄性别不符,也给工作带来的风险。
2.3门诊采血病人病情各异,对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缺乏预见性,不能结合患者的病情做健康宣教,门诊患者一般采血后即离开医院,不能连续病情观察造成安全隐患。
2.4在采血后,迟发的采血反应而造成的纠纷,也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2.5由于病种繁多,相对传染病很多,容易带来交叉感染隐患。
2.6由于采血针、采血管质量问题引起的安全隐患
2.7采血高峰期时,患者等候时间长,护士缺乏沟通技巧,致使患者对采血人员的反感,易发生医患纠纷。
2.8护士法律意识淡漠,缺乏责任感,没有严格遵守操作流程。
2.8.1 未履行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未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
2.8.2 执行核对原则不严格。
3.1加强医护沟通,消除安全隐患。在采血前的核对化验项目,发现疑点及时与主治医生联系,以确保采血项目正确及时的实施。
3.2加强患者对医疗知识,采血常识的宣传和关于实名制医疗法律相关知识的宣传。
3.2.1 采血区科学的划分 根据区域的划分特点配备疾病的医疗知识宣传栏,提供温馨提示。
3.2.2 做好候诊区协调工作 派导诊护士做好采血患者的组织工作,对候诊的患者知识讲解。
3.3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更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3.3.1 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做到有章可循。
3.3.2 提高法律意识,提高自我的保护能力。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在工作中加强自身的工作责任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病患为中心。
3.3.3 在医院的诊区安置摄像系统,更方便发现问题。在医患发生纠纷的同时,及时取证,做到更好的保护患者和医疗工作者的法律权益。
3.3.4 完善纠纷机制,鼓励患者对护理工作提意见,每月进行满意度调查。护士长及时调查,当场处理。建立差错登记本,每月总结讨论。
3.3.5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临床护士的业务素质。采血室护士还要掌握化验以及医疗学科的更多知识和理论,做到真正的与时俱进。
3.3.6 弹性排班,合理的安排好人力资源。避免采血员由于工作强度大,护士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而出现差错和安全隐患。
3.4严格执行核对制度,执行操作流程,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4.1 为了便于核对,采血窗口都配备了电子显示屏,方便采血员能够更清楚、准确的核对患者信息。
3.4.2 医院针对门诊采血室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完善的采血室流程和采血员职责。
3.4.3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我院制定了相应严格的消毒措施。14岁以下的儿童和成人采血地方分开。HIV项目病人的专用采血窗口。对于普通患者采用一针一带一巾(一个采血针、一个止血带、一个治疗巾).在采血前后消毒液洗手。这样合理有效的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发生。
3.4.4 同时制定方案保护采血员的安全措施。采血员佩戴乳胶手套,当手套破损时要及时的更换。严格掌握消毒泡手液体的浓度,做好采血前后的泡手消毒。
3.4.5 每天派专人负责采血室用物的准备。采血室空气的每日消毒,每月进行空气标本的培养。采血室人员从每一个细节把关,做到防患未然。
3.4.6 本院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和真空采血管,不仅能够更好的保证血标本的质量,也能保护采血员不被穿刺伤所感染。
4.1 原因分析
4.1.1 身体不适 由于患者禁食水,有的患病时间较长,体质差。
4.1.2 急躁心理 门诊抽血窗口少,等候时间长,患者多,心情急躁。
4.2 方法
4.2.1 做好候诊区协调工作 患者过多时增加抽血窗口,缩短等候时间。
4.3如有高龄、行动不便、特殊疾病应给予优先安排。
4.4做好抽血时心理护理
4.4.1 护士要文明礼貌、态度和蔼,在与患者进行简短的交谈同时,做好抽血前的评估。
4.4.2 操作熟练、动作轻柔,减轻患者的痛苦。如遇有困难等情况要尽量换有经验的护士抽血,提高一次成功率。
4.4.3 利用抽血时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减轻患者的痛苦。
4.4.4 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让患者平卧,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
4.4.5 备有专门的抢救箱。
4.4.6 采血后要告知患者按压采血部位的时间,同时根据病情做好采血后的健康宣教和做好采血后可能发生延迟反应告知患者,做好防患于未然,让患者第一时间能够自我预判。
5.1门诊工作是医院的第一线,是病人与医院接触最早最多的地方,是初步进行诊断、治疗的场所。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个性不同,要能够有效的沟通。让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情释放出来,即可有效的避免抽血反应的发生。这就需要护士掌握心理学知识,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病人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缓解。我们预防抽血反应的工作中就是要发现现存的或者是潜在的问题,可以采取措施有效预防。
5.2抽血的操作虽然简单、时间短,但它仍然是一项侵入性的创伤刺激,可称为是一应激原,护士可应用应激理论观察和预测所照顾对象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并利用各种护理措施去减轻应激源的作用,提高人的适应能力以避免不良后果。[2]有统计表明,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降低疼痛阈值及耐疼痛阈值。
6.1门诊采血也不是单纯的一种技术操作,应视为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的统一体,应注意患者的情绪想法感受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积极参与并配合治疗。
6.2针对门诊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具体的临床实际工作,有针对性的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给病人提供安全高效优质服务。护士主动的服务,在门诊短暂的接触中做好有效地沟通和护理并且及时的给与健康宣教,这样不仅解除了门诊抽血患者的顾虑,给患者一个良好的就医情绪,这样也能行之有效的给工作人员一个愉快的工作氛围,真正做到了医院管理者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