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媛,赵明慧
(大连大学 外事处,辽宁 大连 116622)
试议原型批评的局限性
刘惠媛,赵明慧
(大连大学 外事处,辽宁 大连 116622)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该理论以其宏观性、系统性的宽广视野在理论界独树一帜,但也因其理论存在的明显不足而日益受到批评。从理论自身的缺失和它在实践中表现出的不足两个方面分析原型批评的局限性,使其逐渐完善,准确地指导批评实践,以期促进文学研究更好地发展。
原型批评;理论局限;实践误区
原型批评兴起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并于60年代随着其创始人诺思洛普·弗莱的《批评的剖析》(1957)的问世而达到顶峰,短暂的辉煌后则经历了衰落和复兴。原型批评曾是西方最为盛行的为文学批评流派之一,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分析学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此理论主要受到弗雷泽的人类学和荣格的心理分析学的影响,并间接吸收了卡西欧的象征哲学的思想,以“原型”为核心,为广大文学研究人员提供了新的视角。
纵观原型批评的发展,它经历了“肇始——发展——高潮——衰落——复兴”,并于80年代正式传入中国,因其“原型”与中国古典“意象”在人类学、哲学等领域的互通性而受到文学界的热捧。原型批评发展的道路可算平坦,也曾在西方文学领域独领风骚,对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为中西方文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实践中还存在着对理论误用、滥用、生搬硬套等问题,这与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和不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笔者不否认,研究人员的个人素养也是导致以上现象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研究人员越发关注原型批评,分析其优劣,并提出完善意见。2011年,梁工教授在《试议弗莱原型批评的缺失之处》中从“批评系统的自我封闭性、原型与类型的混淆、隐喻思维的遮蔽”3个方面深度剖析了原型批评理论的不足;2012年,广西民族大学田佳在其硕士论文《原型实践的局限与创新》中分析了“原型实践的瓶颈与误区”。在这之前,山东师范大学夏秀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张黎敏博士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对原型批评在中国20多年来的接受状况和实践情况做了调查综述,并指出其瑕疵,提出革新意见。Tim Gillespie在Archetypal Criticism for Students:Finding the Mythic Resonance中也指出“原型批评试图将所有文学作品视为神话或《圣经》中的故事”、“过分强调神话原型”等局限。本文旨在分析原型批评理论的不足,使其更好的指导实践,从而更充分地实现自身价值,推动文学研究更加健康深入地发展。
原型理论的奠基者荣格把原型视作为“历史进程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形象,它基本上是神话的形象,他把它看作原始意象。”[1]加拿大原型批评家弗莱把原型视为“典型的即反复出现的意象。”[2]“现代文学批评中所运用的‘原型’是指一种在人类学和心理学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它通过对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具有原初性质的主题、意象、情节、人物等,寻找其与远古神话和仪式等原型的联系,甚至从作家创作中的某些无意识的流露中,寻找原始文化中的自然神灵、宗教仪式、神话传说的原型。”[3]
原型批评侧重“强调从神话、宗教仪式、梦、个人隐秘幻想和文学作品中,寻证出一套普遍的原初性意象、象征、主旨、性格类型和叙述模式,发掘积淀在其中的种族以至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和深层心理特征[4]。”原型批评的集大成者弗莱深受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和原型理论影响,并选择性地吸收了佛雷泽关于人类学的思想,从大处着眼,将单个文学作品纳入以神话为源头、以原型为线索的大环境中,力求从宏观、系统、整体的视角评论文学作品,建立古今联系,是该理论的一大特色。弗莱原型批评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将文学叙述结构的4种基本类型与自然界的春、夏、秋、冬4个阶段相对应:喜剧对应于春天、传奇对应于夏天、悲剧对应于秋天、反讽对应于冬天,而且4种叙述结构类型也像初夏秋冬一样,形成循环运动。他希望能挖掘出众多文学意象的原始意义,进而找出其同一性。
任何一种理论的问世总会迎来一阵阵褒贬不一的声音。原型批评也如此。张隆溪在1983年出版的《诸神的复活》中,批判了弗莱的原型理论,认为弗莱的原型批评方法只注重(或停留在)艺术形式的考察,而不顾及文学的社会历史条件。叶舒宪则在《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和实践》一文中直接了当地指出原型批评的局限:重认知轻判断。近几年,国内外很多文学批评家、研究人员也对原型批评理论提出了质疑,指出了其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原型批评存在以下局限。
首先,“集体无意识”和“种族记忆”遮蔽下的机械比附。集体无意识”是一种超个人的、为特定的民族、种群所共同拥有的、代代承传的种族记忆。“集体无意识”的外化形式是“原始意象”,后来荣格又称之为“原型”。这种学说对佛莱原型批评理论体系的建构产生了深层次影响,因此他总是试图将文学的起源、创作与仪式、神话联系起来,极力寻找文学作品中的普遍性规律,并形成了原型批评的整体性文化批评倾向。从“集体无意识”和“种族记忆”学说出发,任何时代任何作家的任何文学作品总能与神话和《圣经》扯上关系,因为无意识是大家所共有的,而且是世代相传的,所以作家的创作应来源于神话。那么,就“作家如何根据神话写出文学作品”,我们用这个图示来解答。
集体无意识/种族记忆--→原始意象/原型--→神话形象--→艺术形象
显然,“集体无意识/种族记忆”外化为“原始意象/原型”,而“原始意象/原型”又表现为“神话形象”,“神话形象”在作家那里被激活为现代“艺术形象”。这样,大家就不难找到与文学作品中相对应的神话原型了。原型批评方法看起来也顺理成章,但所有作家的创作真都是如图所示的那样吗?“难道一部好的文学创作不应该是艺术、哲学、政治、历史、心理等因素的集合吗?难道文学都仅局限于反复出现的神话原型吗?原型批评过分强调神话原型了”[5]。弗莱在“集体无意识”和“种族记忆”的观点的遮蔽下,错误地认为所有文学作品均源于神话,并为它们寻找原型,得出普遍规律,只是一种抛开时代背景、社会政治、作家经历、现实文化等诸多因素,而作出的机械性比附行为,有削足适履之嫌,也忽略了作品的个性。
其次,原型批评的矛盾结构:表层与深层。从理论表面看,它兼容了人类学、心理学、神话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它把文学以外的文化内容纳入到文学批评的视野中,从文学以外的宏观视角考察文学。然而,从理论的深层出发,它则是一个“自我封闭的批评系统和历史循环论”[6]。原型批评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文学作品找到相对应的神话原型,这就使其走入了一种误区——摆脱了作品赖以生存的与时俱进的文化,忽视了作家自身的生活背景、创作背景、社会背景,没有将哲学、美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与文学相结合,一味地强调神话原型,过度排斥文学领域之外的文化。也就是说原型批评表层上是吸收了外部文化,在它的肇始阶段,接受了弗雷泽的人类学和荣格的心理学思想,又将神话和《圣经》作为原型的出处,涉及了神话学;然而,深层次上它又摆脱了作品所产生的时代文化。因此,原型批评理论的自身结构就是矛盾的。
而且弗莱本人也不懂《圣经》语言,更何谈神话原型的社会文化背景?他直言不讳地讲:“我在圣经的基本方面缺乏学术造诣。我不是一个圣经学者,任何一位圣经专家都可以批评我的希伯来文和希腊文。”[7]在奥特看来,弗莱“对圣经学术问题以及圣经的具体历史语境都缺乏可靠的把握,《伟大的代码》对圣经学术的特定科目并没有实际参考价值”[8]。梁工教授也指出“隐喻思维致使弗莱不时随意地解读《圣经》,甚至仅凭想当然就做出论断,似乎并不担忧这样做有可能误导读者。”
目前,原型批评理论的运用已成程式化——先对理论做一番叙述,然后在神话或《圣经》中找出一个相对应的原型加以分析。然而,很多研究人员不顾社会与文化的差异,误用甚至是滥用原型。“更有甚者,不顾学术背景的差异,文本分析牵强附会,结果是程式化的类比或喻比,湮没了原型深邃性的鲜活性。”[9]
以《儿子与情人》的原型解读为例。《大母神及俄狄浦斯情节——对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的神话原型批评》一文声称“因为保罗的情人克莱拉有着豪胸巨乳、身体丰腴的大母神形象,所以就判定保罗有‘恋母情节’”。如此推理,任何一个用诸类词语描述自己的妈妈、阿姨、女教师或其她女性的男孩岂不都有“恋母情结”了,而小学生的作文有恰好有这个特点——从作文书上摘抄或背诵一些固定的词语。用这位作者的“大母神”方法分析、一个班上有“恋母情节”的孩子至少占半数。笔者不否认保罗有恋母情节,但还要综合考虑劳伦斯的经历,保罗话语、行为,保罗与母亲间的感情等其它因素,才能得出他有“恋母情节”的结论。《儿子与情人》的案例只能算是片面,而《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视角下的〈呼啸山庄〉》则属滥用。此文作者认为“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原型是亚当和夏娃,因为夏娃受到禁果的诱惑而凯瑟琳受到林顿的诱惑,也同样有着救赎的经历;而且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相识的地方也类似‘伊甸园’。”回顾《失乐园》不难发现,亚当和夏娃都偷吃了禁果,而《呼啸山庄》中只有凯瑟琳偷吃禁果;亚当和夏娃同时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共同过着艰苦的日子,而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则先后离开他们的乐园,且凯瑟琳立即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亚当和夏娃没有被上帝重新召回“伊甸园”,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最终却回到了他(她)们最初相识的地方……此外,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是为了告诉人们不要违反上帝的意志,告诫人们勿贪图享乐、勤奋工作,而《呼啸山庄》反映的是英国19世纪普通人的婚姻观,揭露的是赤裸裸的社会现实。作者毫不顾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时代文化,就生搬硬套的将其中的人物视为亚当、夏娃的影子。现今很多运用原型批评理论的研究人员都只是简单的将所分析作品与神话中的某个人物、情节或故事做比附,见到“水”便认为是生命或死亡的代言,见到“火”就是净化灵魂的象征,而不能回到原型的经典中。只有少数优秀之作消除了文化差异的隔膜,进行了深发性的解读。
原型批评理论结束了“新批评”在西方文学批评界的霸主地位,提高了文学批评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开辟了文学研究的新的角度和空间。但该理论的局限性与不足也曾使其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停滞。目前,也有很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分析了原型批评理论的瑕疵,理论上的不足导致了实践上的误区。就像引文中所提到的,“弗莱不时随意地解读《圣经》,仅凭想当然就做出论断”,这样做不仅误导了读者,而且误导了部分研究人员。此外,原型批评过于强调神话原型,可能会对导致对神灵或超凡个体能力的过度崇拜。所以,应该注意其批评的影响效力。
本文通过解读原型批评理论和案例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指出了该理论的局限性与不足。理论上的不足主要是过分强调神话原型、机械性比附,忽视了作品的个性;排斥文学相关学科的外部文化,造成自我封闭、表里不一。也有一些研究人员指出该理论忽视文学内部的审美价值、将“原型”与“类型”混淆等不足。这一系列的缺失和部分研究人员不高的个人能力就导致了原型批评实践的瓶颈与误区。笔者试图呼吁将时代文化、现实背景、作家经历等因素与原型批评相结合,避免机械性比附和自我封闭。但又担忧与文学人类学相混杂。“如何更好地完善原型批评理论,使其即包容文学之外的相关学科知识,又能有效地区分它与文学人类学”是笔者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冯川,苏克,译.三联书店:1987:120.
[2]诺思洛普·弗莱.批评的解剖[M].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57:99.
[3]杨剑龙.一种文学中的人类学——论原型批评方法及其操作[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0(6).
[4]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71.
[5]Tim Gillespie.”Archetypal Criticism for Students:Finding the Mythic Resonance”
[6]梁工.试议弗莱原型批评的缺失之处[J].南大学报,2011(1).
[7]诺思洛普·弗莱.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J].导论,4.
[8]孟建国,王贞琴.大母神及俄狄浦斯情节——对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的神话原型批评[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9).
[9]田佳.原型实践的局限与创新[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2.
[][]
On the Limitations of Archetypal Criticism
LIU Hui-yuan,ZHAO Ming-hui
(Foreign Afairs Ofce,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622,China)
Archetypal Criticism is an essential literary school which was quite popular in the West in 1950s—1960s.The theory develops a school of its own by its macroscopic and systematic viewpoints;meanwhile,it has undergone many critiques for its theoretical defects.The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limitations of Archetypal Criticism from its absence in the theory and its defciency in application,improving and completing it,guiding the practice accurately,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research.
Archetypal Criticism;Theoretical limitations;Practical misunderstanding
I106
:A
:1008-2395(2013)05-0063-03
2013-03-22
刘惠媛(1968-),女,大连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赵明慧(1984-),女,大连大学英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