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计异象”的研究设计、理论解释与现实效应研究的新进展

2013-03-22 06:37刘春玉
东岳论丛 2013年12期
关键词:异象持续性盈余

刘春玉

(1.山东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山东济南250100;2.山东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有效市场理论认为证券价格中已经包含了所有的信息,投资者对于信息能够正确的解读。然而,作为证券估价主要依据的会计盈余,其应计部分带有明显的可操控性属性,可能会影响投资者对此部分信息的正确解读,进而扭曲定价结果,产生偏离有效市场的预期收益,这就是由应计带来的“异象”。

应计异象的研究要追溯到Solan(1996)①的文献,他发现如果股票持有期超过一年,低应计水平的股票比高应计水平股票表现的更好;如果基于应计水平构造套期组合,同时买入(卖出)应计水平低(高)的资产组合,会产生超额收益。Solan解释为这是由于投资者高估盈余中应计项目持续性的后果。在此之后,应计异象一直是会计金融领域的研究热点,众多学者在应计异象的解释、制度环境、投资者反应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应计异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从理论角度看,应计异象究竟是对有效市场理论的质疑还是补充?这是学者所关心的议题之一。从现实角度看,由于应计制是产生会计信息必须遵循的原则,信息使用者应该如何正确的解读会计信息,制度环境会对应计异象有怎样的影响,投资者是否可利用应计异象获益,这些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应计异象与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的改进

近年来有学者在实证研究时发现应计异象已经消失,于是贸然否认应计异象的存在或者推断市场效率已经提高,但是另一些学者指出这是样本数据选取错误所致,因为他们犯了“事后聪明”错误。例如Kraft(2006)发现去除股票收益极端的公司将会导致应计异象消失;但是 Teoh和 Zhang(2009)②指出Kraft的样本选取标准出错了,他们排除的不是错误数据,而是具有高收益的实际案例,如果投资者事先能够知道哪些公司将来会有极端的收益,他们就能事先避免,那么应计异象自然也就不会存在。Livnat和Santicchia(2006)③认为应该选取“特定时点”数据,例如公司最初发布的而非调整过后的财务报告信息,选取的时点应该控制在SEC规定公告的时间之后。

(二)应计指标的度量

Solan(1996)最初使用净经营性资产的变化除以企业总资产来度量应计,后来学者进行了一系列改进。Richardson(2005)④扩展了应计范围,认为同时包含了流动与非流动经营性资产变动的应计度量才更为全面而准确。Hirshleifer(2004)⑤提出可以加入以前年度的应计。Richardson(2006)⑥则认为集合前两年的应计指标更具有说服力。Hafzalla(2010)⑦则引入损益表数据,构造“百分比应计”指标,即应计水平除以盈余,Hafzalla认为:“百分比应计”考虑了盈余中应计和现金流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将现金流信息引入了投资决策中;该指标彻底改变了基于应计的套期组合构造,将现金流为负值的企业排除出低应计组合,使得应计排序更具可靠性。

二、应计异象的理论解释

(一)应计异象与市场错误定价理论

异象即是不能由有效市场理论解释的现象,异象为什么会出现并持续存在是对有效市场理论的一个挑战。作为对市场异象的解释,市场错误定价理论从几个方面对有效市场与CAPM模型发出了质疑。

第一,盈余功能锁定。该解释认为应计异象主要来源于投资者对盈余的功能锁定,即由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未能正确识别盈余中应计部分较低的持续性,以至于当未来盈余偏离预期后带来了异常收益。Bradshawet al.(2001)⑧研究发现即使是分析者也容易对高应计公司过于乐观。Xu(2010)⑨研究发现,甚至是拥有信息优势的管理者在盈余预期时也会产生与应计相关的乐观偏向,这种乐观偏向是无意识的,是由于管理者不能正确评价企业未来的商业前景。Shi(2011)⑩研究发现,盈余收益系数越高的公司,应计异象就越显著;应计部分与现金流部分的持续性差距越大的公司,应计异象就越显著。Fatma(2012)⑪研究发现投资者不仅会高估应计项目中可靠性差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会高估应计项目中可靠性高的部分。

第二,套利受限。该解释认为是套利交易成本会妨碍套利者采取正确的交易行为降低非理性投资者对错误价格的影响,导致应计异象的存在与持续。Mashruwala(2006)⑫发现应计异象主要出现在那些有特殊波动或者交易成本较高的公司里,限制了厌恶风险投资者的套利行为。Lev和Nissim(2006)⑬认为大部分的机构投资者不愿对应计水平过高或过低的企业投资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例如流动性太差、股票波动性太高等。Liet al(2011)⑭以Fama-French模型中的特质波动性来度量套利成本,结果发现,当套利成本较高的时候,应计异象与成长异象将同时存在;那些希望从应计异象与资产成长异象中获取收益的投资者将会承受更大的收益不确定性。

(二)应计异象与风险因子定价理论

有学者试图捍卫有效市场理论,他们坚持应计异象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应计低的企业中包含了较高的风险,所以产生较高的收益。至于现有资产定价模型不能解释应计异象,只不过是还没有识别产生应计异象的风险因子。Khan(2008)⑮,Wu(2009)⑯,Li和 Zhang(2010)⑰等认为应计异象部分或全部来源于风险溢价,他们认为通过修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解释应计异象。

为了验证应计异象究竟是市场失误,还是可以由风险因子来解释,Hrishleifer(2012)⑱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检验,他们使用修正过后的fama-French模型,即在原有的市场因子、规模因子、B/M比值因子的基础上,添加了应计因子;并预测如果代表应计的风险因子能够解释应计异象,那么股票收益与应计因子载荷之间应该存在着明显的联动效应,然而实证结果无法证实这一点;相反却发现:低应计因子投资组合的回归结果截距显著为正,高应计因子组合的截距显著为负,这说明应计水平与收益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不能由定价模型中的风险因子来解释,这反而与市场错误定价理论相符。

(三)应计异象与基于成长理论

有学者则认为应计异象可以用成长收益递减来解释。该理论认为,应计相当于企业对营运资本投资,代表成长,而成长公司的收益是递减的。造成这种递减的原因有多种,从经济学角度看,新增投资带来产品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产生了更低的均衡价格,从而降低了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这是成长异象。从金融学角度看,由于市场摩擦的存在,导致为新增投资所筹集资金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从而降低新投资的收益水平;这是外部融资异象。

Fairfield(2003)⑲研究发现,如果应计代表成长是应计异象产生的原因,那么其他成长性指标,例如长期净营运资产的增加也应该有相同的预计能力,而他们的实证结果证实了这一点。Zhang(2007)⑳研究发现应计部分的持续性与应计异象强弱不相关;zhang使用应计为因变量,雇员数为自变量做回归,而回归系数covar代表应计对企业成长的度量,结果发现,随着covar的增大,应计异象表现的更为强烈。Dechow(2008)㉑将盈余中的现金部分分解为留存用于再投资的现金、分配给所有者的现金、分配给债权人的现金;其中,分配给所有者的现金部分有着较高的持续性,而其他两个部分的持续性与应计项目相同;投资者可以正确估价分配给投资者和债权人现金部分的持续性,但是会高估用于再投资部分现金的持续性,这说明投资者对于企业投资机会过于乐观,忽略了新投资收益率下降的事实。Wuet al(2010)使用“q理论”解释应计异象,他们认为管理者用来评估投资项目所使用的折现率,在不同公司或者不同时间是变化着的,如果折现率合理降低,就会引发投资项目的增加,也带来了高的应计水平;但是由于对新投资项目要求的回报降低了,从而导致新投资盈利能力的下降。

有学者将基于成长理论并入市场错误定价解释范畴,原因是应计异象是成长异象或外部融资异象的表现,这些异象都是收益偏离有效市场,反映出投资者的有限理性。但是本文认为二者有较大的不同,它认为成长收益递减是应计低持续性的原因;而且对投资者行为的理解从功能锁定盈余转向功能锁定过去的成长路径,所以单独将其归于一类。

三、应计异象的现实效应

研究应计异象不仅仅是为了丰富和完善现有会计与资本市场理论,同时也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研究成果既可以指导投资者正确解读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上采取恰当的交易行为;也可成为衡量会计法规制度质量的标准。

(一)应计异象与投资者交易

市场错误定价理论认为投资者是“天真幼稚”的,无法识别应计项目的真实持续性,无法应对应计水平做出正确的交易决策。Teohand Wong(2002)㉒发现不仅是一般投资者,即使是专业的分析人员和审计人员也会乐观估计高应计项目。Richardson(2003)㉓指出没有证据证明资深的投资者,会在高应计水平的股票上做空头。Gong(2008)㉔研究发现,在公司发行新股或者进行股票回购的时候,管理者通过应计来进行盈余管理,进而诱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另一些研究则相反,他们认为专业的投资者会关注应计信息的低持续性。Collins(2003)指出机构持股比例高的股票,其价格能够更精确的反映应计的持续性;Levand Nissim(2006)㉕发现机构持有股票份额的变化与公司的应计水平呈反比;Ali(2008)㉖发现一些共同基金倾向于持有应计水平比较低的公司的股票。Green(2011)㉗发现由于应计与现金流之间持续性差异的缩小,同时,利用应计异象进行投资的套期资金的增加,按照Solan方式构造的套期组合收益在美国股市逐渐降低,这说明会计学术研究不仅仅是理论上,而且在现实上对推动有效率市场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这些研究无法证实这是投资者对应计水平的直接还是间接反应。因为这些研究时期较长,可能应计水平影响了其它经济属性,进而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例如,Ali(2008)研究发现,由于应计水平与价值-成长指数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而基金持有股票无非是价值导向或者成长导向的,那么应计水平通过改变公司的价值-成长性,进而影响了基金持有股票份额。

为了回答投资者是否会对公司应计水平做出反应,他们反应有多快,这种反应是直接来自于对应计水平的反应,还是间接来自于对应计水平所影响的其他经济属性的反应,这样的投资者是谁?Robert etal(2012)㉘将研究窗口限定在会计盈余公报日前后三天,结果发现交易量大的投资者会识别应计信息的低持续性,能够按照正确方向进行交易,他们选择应计水平低的公司买入,应计水平高的公司卖出;这种行为在实际收益高于预期收益的公司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而交易量很小的投资者交易决策与应计水平无关,他们更愿意选择能够吸引注意力的股票。

(二)应计异象与制度环境

自从solan1996年发现应计异象以来,美国市场应计异象已经得到了反复证实,其存在性检验甚至成为会计专业博士生练手的对象1Dechow.P.M.,Khimich N.V.,Sloan R.G,2011,“The Accrual anomaly”,Working Paper,15。但是由于各国的商业实践、法律、制度和市场结构不尽相同,应计异象是否只是美国资本市场和法律制度的产物,还是一种世界范围的普遍现象,制度环境对应计异象有什么样的影响?Pincuset al.(2007)㉙使用包括美国在内的20个国家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几个结论,第一,应计异象现象并非美国市场所特有,在澳大利亚、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家也存在。第二,法律传统影响应计异象,应计异象在习惯法与法典法国家表现不同;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态度上,习惯法下由股东选举董事会,而其他利益相关者只能通过市场与企业发生互动来获取信息;而法典法下董事会由各个利益相关者的代理组成;他们可以直接接触到公司内部的信息,就能更加准确的理解应计的持续性;所以应计异象更多发生在习惯法国家。第三,应计异象更多出现于使用应计会计程度深、对股东保护弱和股权集中度低的国家里。

Chan et al(2009)㉚以英国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索会计制度改变时,会计信息质量对应计异象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接受FRS3制度后,会计信息质量较差的企业,其应计与股票收益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有所下降。Bhojraj(2009)㉛研究在sox法案与FAS146推出前后,市场对重组费用所包含信息内容认识的改变;结果发现如果制度能够降低管理者盈余管理的能力,进而降低管理者报告目标的不确定性,那么制度的改进就能有效降低应计异象。Sami(2011)㉜研究发现在SOX法案颁布之前,管理者对应计项目的乐观偏向是应计异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但随着SOX法案的实施,管理者的乐观偏向降低,从而减少了应计异象。

四、中国资本市场的应计异象研究

(一)应计异象的存在性检验

存在性检验是我国学者在应计异象领域开展最早并且也是文献数量最多的部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们在研究中引入市场形式、企业特征、投资者类型等多种属性,得出更多有价值的结论。姜国华、李远鹏和牛建军(2006)㉝发现A股投资者不能完全识别盈余差异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张国清、赵景文(2008)㉞指出,越不可靠的应计项目持续性越低,但是投资者不能识别,从而产生应计异象。宋云玲、李志文(2009)㉟研究发现应计异象与市场形式高度相关,当市场乐观时,应计项目被高估的程度更大,当市场悲观时,现金流被低估的程度更大。饶育蕾(2012)㊱根据机构持股比例高低将投资者分为高关注与低关注两类,发现高关注投资者能够识别应计与现金流不同的持续性,而低关注者会高估应计部分的持续性,在牛市时候表现更为明显。刘斌(2012)㊲以盈利企业为样本,证实我国资本市场确实存在应计异象,但是机构持股比例高的企业应计异象程度较低,同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助于降低应计异象。

(二)应计异象的制度环境分析

姜英兵,张爽(2010)㊳分析2007年我国新会计准则颁布后,会计准则理念转变对应计异象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公允价值的应用降低了应计部分的持续性,但是基于应计的套期组合不能产生超额回报,这说明新准则下市场定价趋于理性。Yuanpeng(2010)㊴将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为两类,应对退市制度的盈余管理和应对市场压力的盈余管理,企业为应对退市制度进行的盈余管理会掩饰应计异象;大量亏损并采取巨额冲销样本给应计定价机制产生了很大的噪音,从而掩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应计异象现象;当将它们排除出样本,就出现了应计异象。

(三)应计异象的理论解释

早期我国学者对应计异象的解释多使用盈余功能锁定,但近期文献出现了改变。例如,樊行健等(2009)㊵使用成长异象来解释应计异象,他们首先证实了中国资本市场上应计项目与企业成长性指标正相关,企业成长性与股票收益负相关,进而推导出应计异象会随着应计项目与成长性指标相关程度越高而越明显。林树,张智飞(2011)㊶探索应计异象和盈余公告后漂移异象之间的关系,尝试二者之间是否能够互相解释;结果发现这是两种不同的市场异象,不能互相解释;但是,出于利润平滑目的的应计调节会使两种异象产生叠加效应;由此构造的双变量(应计与未预期盈余)套利组合能够产生更高的超额收益。

五、评价与趋势展望

第一,市场错误定价仍是应计异象的主要解释。尽管目前对于应计异象原因存在三种不同解释,但是目前经受反复实证检验的主要还是盈余功能锁定与套利有限解释。应计异象仍然被认为是对有效市场理论的挑战,是市场非效率和投资者有限理性的表现。

对成长性理论的质疑。首先,成长性理论认为高应计是企业增加投资的表现,由于新投资的收益递减,就会产生应计与收益的负相关关系。但是Chu(2012)㊷发现在营运资本为负的企业里,销售增长与应计变化方向却是相反的。其次,新投资收益递减的解释也值得怀疑。传统的资本与劳力投资可能存在着收益递减的情况,但是这其中并不包含日益增长R&D投资。众多研究证实,引发创新的研发投资,其边际收益是递增的;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成长性解释的理论基础。

风险因子定价理论的缺点前面已经述及,由于构造适当的代表应计且符合资产定价理论的系统性风险因子有较大难度,或者是所做的实证研究的信服力值得怀疑。但这无疑是将来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第二,没有应计异象并不代表市场是有效率的。相反,应计异象可以说是市场尊重盈余信息的结果。研究发现,应计异象更容易出现在发达资本市场中,这是因为在这些国家的资本市场上,股票价格能够充分反映企业的经济基础,投资者非常关注财务报告盈余所传递出来的企业信息,由此产生了对盈余中应计部分的高估。相反,没有应计异象不等同于是市场是有效的;Pincus(2007)发现在某些弱有效的资本市场,存在着对盈余中现金流持续性低估的现象,但是对应计部分持续性并没有高估,原因是投资者对企业盈余信息的不信任,这样的市场往往处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初期。同样在yuanpeng(2011)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当以中国上市公司中亏损企业为样本,其现金流部分市场评估系数要大大低于预期系数,这同样昭示了投资者对劣质企业财务报告数据的不信任。

第三,应计异象是制度环境、企业行为和市场态势交互作用的结果。对制度环境的适应将会调适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传递出相应的应计信息,投资者根据自己的信念与知识背景,对信息做出不同的理解,最终反映在股票收益率上,而市场整体走势又会对投资者的信息分析行为产生影响,强化或者减轻投资者对盈余的功能锁定程度。制度环境,投资者的信念和知识背景与市场走势都有可能会加重、缓和甚至掩盖应计异象。所以以后的研究应更加系统的考虑制度、投资者与市场三者交互作用,综合相关领域理论成果深入剖析应计异象。

第四,应计异象与其他异象的关系。理论界将不能由有效市场理论解释的收益偏离统称为“异象”,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有价值异象、成长异象、外部融资异象、规模异象、账面市价比值异象、盈余公告后漂移异象等等,这些异象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基于企业某些经济属性所产生的证券收益偏离现象,无法由资产定价模型进行解释;那么应计项目与这些经济属性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能否利用这种关系对应计异象做出新的解释或构造更加有效的套利组合?这些都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随着投资者认识提高和研究结论的推广,应计异象现象可能会逐渐减弱,而且,投资者的兴趣是在不断转移的,一定会有其他更有利的市场异象出现,促使我们不断努力去发现、解释和利用它们。

[注释]

①Sloan,R.G.,“Do Stock Prices Fully Reflect Information in Accruals and Cash Flows about Future Earnings?”The Accounting Review,1996,71:289–315.

②Teoh,S.H.and Y.Zhang,“Data truncation bias,loss firms,and accounting anomalies”,Working Paper,2009

③Livnat,J.and M.Santicchia,”Cash flows,accruals and future returns”,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2006,62(4):48-61.

④Richardson,S.A.,Sloan,R.G.,Soliman,M.T.,&Tuna,I.,”Accrual reliability,earnings persistence,and stock price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5,39(3):437–485.

⑤ Hirshleifer, D.A., K. Hou, S. Teoh, and Y.Zhang.,”Do investors overvalue firms with bloated balance sheet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4,38:297–331

⑥Richardson,S.A.,R.G.Sloan and I.Tuna.”Balance sheet information and future stock returns”,Working Paper,2006

⑦Hafzalla,N.,R.Lundholm,and E.Van Winkle,”Percent accruals”,Accounting Review,2011,86(1):209 -236

⑧Bradshaw,M.T.,Richardson,S.A.,& Sloan,R.G.,”Do analysts and auditors use information in accrual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1,39(1):45 –74.

⑨Xu,W.,“Do management earnings forecasts incorporate information in accruals?”Journal of Accounting& Economics,2010,49:227 – 246

⑩Shi,Linna,Huai Zhang,”Can the earnings fixation hypothesis explain the accrual anomaly?”,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11,17(1):1 -21

⑪ Fatma Boubakri,”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ruals Quality,Earnings Persistence and Accruals Anomaly in the Canadian Contex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2,4(6):51 -62

⑫ Mashruwala,C.A.,Rajgopal,S.,& Shevlin,T.J,”Why is the accrual anomaly not arbitraged away?The role of idiosyncratic risk and transaction cost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6,42(1):3 – 33

⑬ Lev,B.,& Nissim,D.,”The persistence of the accruals anomaly”,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6,23(1):193–226.

⑭ Li,Xi;Sullivan,Rodney N,”The Limits to Arbitrage Revisited:The Accrual and Asset Growth Anomalies”,.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2011,67(4):50 -66.

⑮ Khan,M.,”Are accruals mispriced:evidence from tests of an intertemporal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8,45(1):55 -77.

⑯ Wu,J.,L.Zhang,X.Zhang,“The q - theory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accrual nomaly”,Accounting Res,2009,48(1):177–223.

⑰ Li,D.,L.Zhang.,”Does q - theory with investment frictions explain anomalies in the cross section of returns?”,Financial Economy,2010,98(2):297 –314.

⑱ Hirshleifer,D.A.,K.Hou,and S.H.Teoh,”The accrual anomaly:risk or mispricing?”Management Science,2012,58(2):320-335

⑲ Fairfield,P.M.,J.S.Whisenant,and T.L.Yohn,”Accrued earnings and growth:Implications for future profitability and market mispricing”,Accounting Review,2003,78(1):353-371.

⑳ Zhang,X.F.,”Accruals,investment,and the accrual anomaly”,The Accounting Review,2007,82(5):1333 –1363.

㉑ Dechow,P.M.,S.A.Richardson,and R.G.Sloan,“The persistence and pricing of the cash component of earning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8,46(3):537 -566.

㉒ Teoh,S.H.,Wong,T.J.,”Why new issues and high-accrual firms underperform:the role of analysts’credulity”,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2,15:869 – 900.

㉓ Richardson,S.A.,”Earnings quality and short sellers”,Accounting Horizons,2003 ,17:49 – 61

㉔ Gong,G.,H.Louis,A.X.Sun.,”Earnings management and firm performance following open-market repurchases”,J.Finance,2008,63(2):947 – 986.

㉕ Lev,B.,Nissim,D.,“The persistence of the accruals anomaly”.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6,23:193–226.

㉖ Ali,A.,Chen,X.,Tong,Y.,Tong,Y.,”Do mutual funds profit from the accruals anomaly?”,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8,46:1–26.

㉗ Green,J.,Hand,J.R.M.,& Soliman,M.T,,”Going,going,gone?The apparent demise of the accruals anomaly”,Management Science,2011,57(5):797 –816.

㉘ Robert H.Battalio,Alina Lerman,Joshua Livnat,Richard R.Mendenhall,”Who,if anyone,reacts to accrual information?”,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2,53:205 –224

㉙ Pincus,M.,Rajgopal,S.and M.Venkatachalam,M.,”The accrual anomaly:International evidence”,Accounting Review,2007,82(1):169 -203.

㉚ Chan,Ann L - C,Lee Eward,Lin Stephen,“The impact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on the mispricing of accruals:The case of FRS3 in the UK”,J.Account.Public Policy,2009,28:189 – 206

㉛ Bhojraj,S.,P.Sengupta,and S.Zhang.,”Restructuring charges,regulatory changes and the accruals anomaly”,Working paper,2009

㉜ Sami Keskek,Linda A.Myers,Thomas C.Omer,Nathan Y.Sharp,“Exploring the Accrual- Related Optimism in Management Earnings Forecasts”,Working Paper,2011

㉝姜国华,李远鹏,牛建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盈余报告差异及经济后果的研究》,《会计研究》,2006年第9期。

㉞张国清,赵景文:《资产负债项目可靠性、盈余持续性及其市场反应》,《会计研究》,2008年第3期。

㉟宋云玲,李志文:《A股公司的应计异象》,《管理世界》,2009年第8期。

㊱饶育蕾,王建新,丁燕:《基于投资者有限注意的“应计异象”研究》,《会计研究》,2012年第5期。

㊲刘斌,张健:《机构持股、信息质量与应计异象》,《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年第6期。

㊳姜英兵,张爽:《新会计准则与应计异象》,《经济管理》,2010年第11期。

㊴ Yuanpeng Li,Jianjun Niu,Ran Zhang,James A.Largay,”Earingings management and the Accural Anomaly:Evidence from Chin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Accounting,2010,22(3):205 -245

㊵樊行健,刘浩,郭文博:《中国资本市场应计异象问题研究—基于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全新视角》,《金融研究》,2009年第5期。

㊶林树,张智飞:《会计应计异象与盈余公告后漂移异象》,《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㊷ Chu,J.,“Does growth subsume the implications of accruals for future performanc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2012

猜你喜欢
异象持续性盈余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大爱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持续性迭代报道特征探究——以“江歌案”为例
隔世融汇的异象,交互启明的艺术:论布莱克的《天路历程》插画
异彩独放抑或包罗众象
——微信民间诗刊《异象》简论
关注持续性感染,提高生活质量
更绿色和持续性螯合剂GLDA及其应用之道
乐乐乐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