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民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文化为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社会和谐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智力保障。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凸显了越来越重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充分反映了我国文化发展方向的科学定位,体现了党在新时期积极主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决心。这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我们首先需要厘清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基本内涵?也需要厘清此二者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实力是实现所期望目标的能力,是指由主体和主体之外的他人所构成的竞争性的关系框架中,改变双方关系或状态的实际作用力。对于竞争主体而言,意味着增加自己存在的优势而变现出来的征服力、说服力、同化力等。文化整体实力实质上是最优状态中文化构成要素所彰显的综合力量,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力量。文化整体实力凸显文化要素的优化协同效应,要求我们整合硬实力与软实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力量,从整体上激活文化建设对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生活品质,提升综合国力、扩大文化影响力,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崛起的伟大意义和作用。
“文化整体实力可分解为文化服务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传播力三种文化力。”①李超民:《增强文化整体实力的意义与路径》,《光明日报》,2013年9月22日。文化服务力主要是指文化事业的公共服务能力,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内容的拓展,以及文化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打造等方面内容。文化服务力深刻体现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公共服务价值理念和公共事业精神,是文化整体实力的核心决定力量。提升文化服务力,说到底就是解决文化发展“为了谁、依靠谁”这个关键问题。社会主义文化为谁服务?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要依靠谁?文化服务人民,文化发展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因为社会主义文化来源于人民,根植于社会,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作为文化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提高文化的公共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硕果。
文化生产力主要是指经营性文化产业对社会生活的贡献能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提出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具有全局性指导意义。文化生产者运用各类文化生产工具,积极创造文化产品,不断提供文化服务,以此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的能力是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活动的基本价值取向。文化生产力不仅有物的属性,而且还有精神意识形态的属性,二者辩证统一于文化生产活动中。在经济形态上,提升文化生产力,能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率,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在精神形态上,提升文化生产力,能优化文化的创造力,提高人的文化道德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不断提升文化创新力和竞争力,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
文化传播力是指文化传播范围及渗透人们精神生活的能力。文化传播力最能体现文化整体实力。文化整体实力往往通过文化传播能力凸显文化的竞争力。文化整体实力不仅取决于文化内容的独特性,还取决于先进的传播方法、传播手段。文化传播力主要通过文化传媒技术,将一定的文化信息量以快捷的传播速度传播给文化受众,以达到文化的社会综合影响,其实质是文化内容对人们群众精神生活的影响与渗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必然是国家文化整体实力提升的过程,也必然是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过程。提升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对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话语权,提升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化竞争力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不同文化主体,在各自的文化资源要素流动中,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优势的能力。文化价值优势说到底就是文化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较为深刻的影响力。作为学术用语“文化竞争力”最早见于企业文化研究领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企业文化研究在美国迅速崛起。当时,美国企业管理学界大力研究“日本与美国的企业生产率对比”这一核心问题,他们的研究结论是:“日本企业十分重视文化的功能作用、文化对企业价值观、凝聚员工意志和精神力量的作用,因而大大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随后,将“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立的文化竞争力研究范畴。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竞争力”是广义概念。它不但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且具有强大的经济价值。文化竞争力的核心是“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文化竞争力的构成体现在文化的创新能力、科技支撑、管理制度、人才资源、对外交流等方面。事实证明,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文化,具有现代创新性、历史延续性与对外交流性。因此,提升文化竞争力不仅需要文化创新的人才资源保障,而且需要文化生产的制度环境;不仅需要继承传统文化,而且需要加强文化国际交流。
文化整体实力着眼点在“整体”二字,讲究的是整体推进、共同发展。它是文化要素体系社会影响效力的体现,是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的体现。文化服务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传播力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他们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了社会主义文化整体实力。文化服务力与文化传播力彰显文化的整体实力;而增强文化生产力夯实增强文化竞争力的物质基础,提高文化生产力也必然会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增强文化服务力和传播力也能协调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关系二者的关系,使得文化生产关系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大生产,进而实现三者内在结构和功能作用的优化。
文化竞争力是我国整个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而不是指国内各个文化行业之间的内部竞争力。它彰显文化整体实力,是文化价值和观念体系在文化产业的综合表现,是文化整体实力在与其他国家文化竞争中体现的优势与特点,也是国家维护文化安全战略设计的重点考虑范畴。优化文化内在结构,整合文化资源,美化文化环境,必然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同时也必然提升文化竞争力。只有切实提高国内文化行业的实力和竞争力,方能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与国际竞争力。可见,整体实力与竞争力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管理实践行动中。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实需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文化体制改革说到底就是通过实施各项文化改革措施,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最终实现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也需要进一步优化文化管理体制,建立现代的文化经营机制,推进文化市场发展繁荣,扩大国际文化交流。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实需求。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需践行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与满足,视为一切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发展动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过程,本身就是实现文化构成要素及文化资源的协调与优化,追求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的密切联系和协同发展的过程。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的重要保障,也是文化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取向。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只有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才能提升文化的感染力、渗透力、凝聚力、同化力和创新力,才能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真正成为科学发展的基础力量,才能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夺取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3页。。“中国梦”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取向、精神境界、理想追求,它促使国人追求真理、抵制丑恶,渴求幸福、祈福和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中华民族文化作为各民族长期的精神积淀和智慧结晶,是凝聚各民族共同奋斗的最强精神纽带,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繁荣的最重要因子,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最可贵的精神品质与力量之源。当今,综合国力竞争异常激烈,而民族文化的竞争力最能凸显综合国力的优势和地位,在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许多国家将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作为提升综合国力的核心工作和战略任务。日本、韩国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英、法、俄及印度等国也纷纷将其提上重要日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和璀璨的光彩。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其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为实现“中国梦”源源不断地提供理论支撑、思想先导和精神动力。
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我们始终要把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置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正确处理文化与经济、政治等关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构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不断扩大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加强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正确处理“四大”关系。一是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二是“国内”与“国外”的关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着力点以国内为主,以国外为辅。内因永远起决定作用。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和高度重视,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必须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这样才能真正在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三是必须重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文化发展必须注重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断融合科技,践行文化创新。四是必须重视文化发展“规模与质量”,注重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规模协调统一,不能顾此失彼。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而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来源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品质、核心内容和道德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强弱归根结底取决于文化内部蕴涵的核心价值体系。当前,我们正处在思想空前活跃、观念剧烈碰撞、文化激烈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激荡并存,致使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逐步分化的趋势。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必须重视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批判改造,切实培育国民形成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相适应的文化价值共识和共同感①陈 纯仁:《论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契合》,《求索》,2009年第3期。;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于文化建设管理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理解接受并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进而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党的十大八明确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体现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公益性,也是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子目标。公共文化事业关乎人民群众的福祉,关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公民参与,按照公益性、均等性要求,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人人享受文化成果、人人参与文化活动的良好氛围。要积极培育和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以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和促进群众公共文化活动;积极打造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载体和平台,进一步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具体而言,要加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保障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城乡低收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的公共文化需求;加快城乡数字影院建设,实现有线电视由“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探索和创新乡镇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提升文化服务活动的层次和水平。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创新力。发展文化产业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自主创新能力。在当前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诸多矛盾中,思想僵化、观念陈旧、产业意识不强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要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观。其次,需要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积极培育各类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优质市场主体,进一步拓宽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改造提升传统文化,开发新兴文化产业,进一步推动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创新,实现文化产业的技术升级;严格执行文化资本、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市场准入和退出政策,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提高文化产业管理效能②沙雪斌:《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政策问题及对策探析》,《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构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力。文化影响力不仅仅取决于文化内容是否具有独特性,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文化传播手段和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①《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因此,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必须加快构建和发展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大力推进文化传播手段创新,积极拓展文化传播渠道。当前,需要推进文化传播基础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水平,构建公民参与文化传播长效机制;打造“立体、多元、互补”的文化传播体系,着力推进集成化传播方式,形成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相得益彰的文化传播格局;坚持文化传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切实提高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亲和力;提升文化传播内容品质,打造国家文化精品项目,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现实感染力和思想渗透力;扩大国际文化交流传播,打造国际一流文化传媒品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就必须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是必然选择。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需要构建“政府为主导,民间交流为主体,市场调控为杠杆,文化外交与贸易相结合”的文化交流新机制。为此,需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认同,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涵,积极探索中华文化的“可译化”途径,努力化解中西文化差异与冲突,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内在认知;进一步拓宽政府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渠道,扩大文化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对话机制,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走出去”格局;加强海外中华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等文化工程建设,建设各类专业的文化对外交流机构和专项资金;要着力培育国际竞争力强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贸易企业,鼓励文化产品自主创新,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才队伍是关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这既是在日益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获胜的战略选择,也是新时期提升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正如田丰教授所言:“文化生产过程直接就是人对自身的再理解、再创造、再构建的过程,更直接地依赖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没有一个高素质的‘文化人’社会就不可能有大规模的文化消费和文化生产。”②田丰:《论文化竞争力》,《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加强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注重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加大对高层次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基层文化骨干、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等队伍的培养力度;建立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重点培养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文化人才,尤其是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和掌握文化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要营造优秀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探索建立文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不断优化文化人才发展环境,注重健全文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要继续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做好选拔培养理论、新闻、出版、文艺等方面骨干的人才工程。造就一大批人民喜爱、有国际影响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要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壮大文化创新队伍,形成专兼结合、广泛参与的文化人才队伍格局。
文化承载历史,文明昭示未来。面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繁荣对文化发展的新要求,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期待,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境界,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加完善的制度来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为增强我国的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