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学实验课程考核模式的探索

2013-03-22 03:59:45郭自荣徐纯柱谢桂林李剑虹
关键词:动物学实验报告考核

郭自荣 徐纯柱 谢桂林 李剑虹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根据动物学实验课程的特点与目的要求,以动物学实验课程的考核为突破口,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探索出一种寓教于乐的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模式,克服了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教学效果颇佳。

一、课程的特点与目的

动物学实验课程是动物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理论课同步进行的独立课程,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基础课。它与理论课教学相辅相成,理论课所学到的知识,可在实验课上得到证实、巩固、提高和升华,甚至一些理论课中难理解的内容,也能在实验课中得到解决和补充。动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动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细准确地观察与探究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目标。

二、考核模式的组成与实践

自2007年以来,先后在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动物医学、动物科学、草业科学、水产等专业开设动物学实验课程并以科学、准确、客观、公正、可行和实用等为原则构建考核模式。

(一)设计多种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动物学实验项目内容的特点,将动物学实验考核设计为如下几种方式:

1.针对“草履虫、水螅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观察”综合趣味性的实验,采取实际操作技能与撰写实验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这类实验的特点是以观察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现象为主,将动物的形态学、解剖学、生理学、行为学及生物物理学等多学科实验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多种基本实验技能的综合训练,学生在每个实验中自己组合实验内容,自主设计实验程序及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在一个单元实验的时间内,用有限的实验材料完成多个实验项目。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了解动物生命活动规律的求知欲,而且使学生扩大了知识面,开拓了视野。

考核的具体要求:操作科学规范;能很好地筹划实验操作步骤,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及时完成实验内容;实验报告图文并茂、结果正确。此考核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合理设计实验程序和有效利用有限时间能力。

2.对于环毛蚓和河蚌的比较解剖实验,实行实际操作技能与口述实验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这个实验的特点是两人一组,以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的代表动物,即环毛蚓和河蚌的浸制标本为材料进行解剖,属于传统的动物解剖与比较解剖实验,旨在巩固验证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实践解剖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考核的特点是学生先解剖并辨认各器官系统,然后由学生讲授,教师当面给出实验成绩。

考核的具体要求:操作规范;解剖及固定位置正确,各内脏器官完整无损坏;准确辨认各系统、器官结构,并全部表述出来;语言表达流畅,逻辑性强,用词准确。这种考核方式,一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二是培养学生认真态度;三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针对螯虾和蝗虫的比较解剖实验,采用实际操作技能与器官实物粘贴成实验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这个实验的特点仍然是两人一组,以节肢动物甲壳纲的代表动物,即活体螯虾和昆虫纲的代表动物蝗虫浸制标本为材料进行解剖。虽然属于传统动物解剖与比较解剖实验,但是为了激发学生实验动手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有效性,采用的考核方式形式生动、活泼、有趣。

考核的具体要求:解剖手法正确,操作规范;将附肢和内脏器官按顺序粘贴在报告纸上,并准确标注名称;粘贴报告的设计合理,器官摆放整齐美观,纸面和实验台面干净。此考核方式不但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实际解剖动手能力,还培养学生版面设计和团队合作能力。

4.对于无脊椎动物与脊索动物门的装片比较观察实验,采取实际操作技能与绘制生物图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这是为了解决动物学实验的内容多、学时少而设立的唯一的一次装片观察实验。其实验材料的特点,一是观察的动物器官很小、肉眼看不见,二是不能随时做活体实验。因此,学生只能通过观察装片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些动物和动物器官的特征,由此训练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并在镜下认识微小动物和动物器官,使学生掌握绘制生物图的基本方法。

考核的具体要求:正确使用显微镜,操作规范;课上观察完规定的全部装片,并绘出作业草图,课后将草图完善绘制上交。在课上教师会随机考察学生在镜下辨认器官、细胞和生物绘图基本要素的掌握情况。此考核方式主要培养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在镜下观察辨认动物体细胞等微观结构的技能。

5.针对鲤鱼和蟾蜍的解剖实验,采用了实际解剖技能与生物绘图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这类实验的特点是以鱼纲和两栖纲的代表动物,即活体鲤鱼和中华大蟾蜍为实验材料进行的传统解剖实验,以训练学生正确处死和解剖活体动物的实际操作为目的,并进一步强化生物绘图能力。

考核的具体要求:外部形态观察测量迅速,数据准确;处死和解剖手法正确,内脏器官无损伤;找到并清晰观察规定的所有器官结构;生物绘图正确,绘图技术要素运用得好。此考核方式一方面培养学生解剖活体动物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动眼、动手、动笔能力;提高学生生物绘图能力。

(二)重视实验过程考核,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检自查能力

动物学实验过程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的整理和卫生打扫等。

实验过程考核是从实验前的准备开始直到实验结束,在每一次实验中都有不同的考核要求和详细的考核标准,并尽可能制定考核的量化指标,实验课考核成绩是平时考核成绩的平均值。这就要求学生要注意平时积累。

对“实验前的准备”考核,其主要包括预习实验指导书和教科书是否充分,有无写好合格的实验预习报告,实验课必备品是否准备齐全等。在每次实验前或实验中教师要察看预习实验报告和备品,对于实验报告缺少或不合格及备品准备不全者,第一次提醒告知,第二次视情节按考核标准扣分。

对“实验中的操作技能”考核,其主要包括实验操作规范程度,仪器设备应用的熟练程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独立程度,实验过程中有无新发现或新设想,完成实验内容的质量和速度等。在没有监控设备的条件下,对于实验中的操作过程的考核如实验操作规范程度等,实际上教师很难做到公平地考核每位学生,这就对教师的责任心提出更高要求。

对“实验报告”考核,其主要包括实验结果的正确与否、结果分析与讨论是否充分、建议是否具有客观合理性、科学可行性等。实验报告考核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及时批阅实验报告,对于报告中的错误,必须一一指出并加以修改,批改后的报告一定要在下一次实验课上进行总结并发给学生查阅,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对“实验结束后的整理和卫生打扫”考核,其主要包括合作意识、服务意识、劳动观念等。

这种考核标准的制定,学生不仅有规可循,按照标准做到自检自查,心中有数,增加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教师也有据可依,按照标准严格要求学生,真正实现学生学有所得,教师教有所获。

(三)倡导学生质疑求异,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在动物学实验课程中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巩固和验证理论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掌握动物体生命结构的探究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大胆地质疑问难、质疑求异。比如:做水螅神经网显示实验时,常常由于加入麻醉剂过量或方法不当等原因而导致神经网无法显示,有的学生会想不加麻醉剂而直接加入甲基蓝染液后观察实验结果。此时教师会建议他们尝试一下。再比如:在解剖家鸡实验中,学生观察到家鸡的肝脏具有三叶,可是查阅所有的教科书都是两叶。每逢遇到此类问题,教师并不是给予答复,而是建议他们课后上网去查阅资料或发求助贴来获得答案。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然而,创新思维和能力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质疑求异的意识。

(四)发挥集体智慧,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在动物学实验中,除装片比较观察实验是一人一组外,其余实验项目均设为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例如在做螯虾和蝗虫比较解剖实验时,需要一人解剖、一人粘贴实物报告、两人共同辨认器官;做家鸡和家兔的比较解剖实验时,更需要有1~2人固定,1~2人做处死解剖操作,其余的同学还要边实验、边查书、边研究动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原理等。在实验中,只有通过组内成员相互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完成实验内容。

(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物学实验课程在理论课讲授之后进行,有些学生通常把理论课内容背得很熟,但在实验中却不知道如何理论联系实际。比如:在做环毛蚓和河蚌的比较解剖实验时,只知道理论上环毛蚓相当于心脏的四对环血管是位于7、9、12、13体节处,河蚌的直肠穿过围心腔和心室,但在动物体剖开后,不会根据书上所描述的形态结构特点去寻找和辨认。在草履虫的综合性实验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酸溶液后,只会观察草履虫的趋性运动,但不会分析其原理。诸如此类问题很多,说明这部分学生存在理论脱离实践,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欠佳。因此,笔者在实验中以考核这一指挥棒,启发学生联想思维,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建议学生积极参加开放实验室项目和科创基金活动。

三、考核模式的实践效果

这种注重综合能力培养的动物学实验课程考核模式的建立和实践,充分体现了科学准确性、客观公正性和可行实用性的原则。由于传统的考核模式主要以学生的实验报告和绘图为依据给成绩。学生只注重写实验报告,而不重视实验动手和整体操作过程。而新的考核模式不仅写实验报告和绘图,而且有当场口述报告、当场粘贴实物报告、解剖是否规范等实际动手全过程的考核等多种形式,改变了实验课做与不做、认真做与不认真做都一样的状态,并消除了仅以书面报告和绘图为考核依据而导致相互抄袭的弊端。同时起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景的作用,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潜能,使学生爱学、乐学、学得轻松、学得主动。五年来,实验课没有无故缺席的,有的因病缺课都会积极主动补上,学生的成绩更加真实。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结构,达到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在连续五年的学生评教中,任课教师都得到90分以上甚至99分的成绩。

四、进一步改进考核模式的建议

动物学实验课程考核模式构建的核心是建立完善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结构和综合能力考核的良性机制,打破过去的一纸报告或一次考试定成绩的单项考核模式。但这种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必须是以教师爱岗敬业、认真细致、公正公平为前提,可将其考核模式推广到同类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中应用,使之在实验教学中得到检验、改进和完善,从而获得更科学、有效的考核模式。综上所述,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积极探索和革新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实验课考核模式。

[1]马德滨,张海秀,辛颖..多元化动物学实验与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11).

[2]韩九皋.动物学实验教学与成绩评定的改革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

[3]李婉涛,王文静.遗传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3(6).

[4]张庆芳,纪淑娟,王淑琴.开发设计型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J].高等农业教育,2001(3).

[5]汪安泰.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2).

[6]江春.批改动物学实验报告时常见的几类问题[J].四川动物,2005(2).

猜你喜欢
动物学实验报告考核
浅谈大学动物学与初中生物教学能力要求的衔接
大学教育(2022年3期)2022-05-16 00:33:37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实验报告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数据挖掘算法对于提高实验报告质量的作用探讨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
动物学
动物学
动物学
实验报告无纸化管理平台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