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燕
(昆明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4)
我国的语言规划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普通话的推广、汉字的简化、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推行以及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其中,普通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所标志的语言统一被看作国家独立和民族团结的象征,其推广被认为是促进民族认同的一项重要举措,因而成为我国语言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进入新时期后,语言文字工作方针由“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调整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为进一步配合工作重心的调整,1997年1月6日,国务院第134次总理办公会议决定: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以下简称推普周)。1998年3月17日,中宣部、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国家语委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规定推普周的活动宗旨,明确推普周活动由国家语委牵头,中宣部、国家教委、广电部与国家语委合作组织。此后每年推普宣传周都如期举办,从1998年起至2012年,推普周一共举行了十五届,历届推普宣传周时间及活动主题如下:
届数 时间 活动主题一 1998年9月13日—19日 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二 1999年9月12日—18日 推广普通话,迎接新世纪。三 2000年9月10日—16日 推广普通话,迈向新世纪。四 2001年9月9日—15日 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五 2002年9月15日—21日 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历届推普周期间,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领导小组均推出宣传海报、公益视频广告等丰富多彩的宣传品,其中的推普宣传口号更是独具特色,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1998年5月12日,国家语委向全国印发了《首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提纲》,同时印发的《宣传口号》包括19条宣传推广普通话的口号。推普口号是从第一届推普周启动就提出,此后每届推普周都围绕活动主题,根据地域、行业、职业等不同情况印发宣传口号,各级各类城市和单位在活动过程中也会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和具体情况做相应的补充。2012年,为做好第15届推普周宣传工作,全国推普周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了推普周宣传素材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征集包括宣传海报、公益视频广告以及推广宣传口号三类宣传素材。就宣传口号一项,来自征集活动的官方网站数据显示参与用户1543人,上传作品1529份,[1]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宣传口号因其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朗朗上口、雅俗共赏的特点,一经发布,就将语言规划的内容、标准和理念传播开来,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
关于语言规划的分类,国内郭龙生、周庆生等学者曾做过较为详细地阐述,本文采用的是Kaplan和Baldauf提出的分析框架。这一框架是在Haugen区分语言规划的本体规划和地位规划的理论基础上,融合了Cooper的语言教育规划或语言习得规划和Haamann提出的语言声誉规划,是目前公认的综合性较强的一个理论框架。采用该分析模式,我国推普宣传口号涉及以下类型:
地位规划是关于社会的,是国家关于语言的决策和国家共同语的选择确定及推广活动。属于这一类型的口号有:
1.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3.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4.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开口一件事,大家说好普通话。
中国是一个语言问题比较复杂的国家,因此涉及语言地位规划的问题比较多。中国的做法是在形式上首先将普通话官方化、国家化;在功能上,是维护普通话的既定地位,确保普通话的传播。口号1、口号2直接明确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的法定地位和推广普通话的法律依据。口号3则让推普工作方针通过宣传家喻户晓。口号4是一种相对较生活化的表述,通过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类比,把普通话放在交流的首要位置上以强调其重要性。除了直接强调外,地位规划方面还特别强调普通话的交际功能和工具价值,凸显国家通用语在语言交流交际方面的作用。这些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
1.发展经济:普通话推广可以为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如:学习普通话,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普及普通话。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心相印,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说普通话,爱新中华;携万众心,建现代化。异口同讲普通话,齐心共建现代化。
2.沟通交流:普通话可以消除语言隔阂,减少交际障碍,利于社会交往。如: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沟通——从普通话开始。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学好普通话,轻松走天下。五十六个民族,通行一种话——普通话。普及普通话,神州是一家。
3.情感交流:普通话为人们沟通心灵、交流感情架起桥梁。如:普通话,让我们走得更近。心贴心,手拉手,普通话是你我的好朋友。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方言土语难通话,心心相融普通话。大家来说普通话,亲情关爱遍中华。一句普通话,知心你我他;句句普通话,真情传万家。
4.国家认同:普通话成为中华民族产生民族文化归属感的精神纽带。如:大力推广普通话,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普通话是联结56个民族的桥梁。同祖同根,同声同心,同讲普通话,同传中国情。一句中国话,一份中国情;一口普通话,一颗中国心。
本体规划是关于语言的,关注的是语言本身和语言内部结构要素,是对语言本身的改造和完善。推普宣传特别强调使用规范语言,把规范语言的使用同公民素质和城市文明挂钩。如: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规范社会用语用字,提升市民素养和城市文明新形象。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做文明人。开口请讲普通话,提笔应写规范字。
习得规划是关于学习的,又称语言教育规划,关注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如:积极普及普通话,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校师生行动起来,把普通话作为第一交际语言、第一工作语言、第一服务语言。让您的孩子从小学会普通话。普及普通话,从孩子抓起。从小学讲普通话,争做合格好公民。
我国的语言规划明确了普通话的推广应该依靠教育来进行,1997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的主题报告中明确表述:“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普通话能力的训练,特别要注重普通话口语能力的提高,使普通话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并成为部分城镇学校的校园语言。”[2]因而推普宣传采取的策略是把学校作为推普阵地,通过师生来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宣传,扩大普通话的影响,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与文化素质。
声誉规划是关于形象的,关注语言在社会中地位的改善和提升。如:普通话——现代人必备的素养和交流工具。普通话是您出行的第一名片。人人学讲普通话,个个争当文明人。普通话与素质同在,与形象同伴,与文明同行。说好普通话,方便、文明又高雅。让青春与普及的语言做伴,让知识与文明的语言携手。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这些口号显示普通话代表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养,是一种方便文明、时尚高雅的语言。以上四种类型虽然推普宣传口号都有所涉及,但所占比例并不均衡,地位规划占了宣传口号总数的68.1%,具有明显优势,而习得规划只有4.3%,数量相对较少。如图:
从推普宣传口号我们可以概括出我国语言规划的一些特点:
为配合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的调整,十五届推普周的宣传主题有八次提到“推广”,可以看出中国的语言规划工作一直在为确定普通话的国家通用语的法定地位,将其官方化作出持续努力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普通话已成为许多语域的重要交际用语,充分发挥了语言的交际价值,这一点得到了相关研究的支持。例如:1998年至2004年,由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在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的大规模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推广普通话五十多年来,现在不仅有53.06%的人口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在集体 (单位)场合使用普通话的比例已经达到41.97%。普通话的实用价值、社会声望都得到了较高评价。[3]该结论也得到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与普通话、方言与普通话的语言态度与语言使用的调查研究的支持。通过持续努力,中国政府做了许多工作来提升普通话的地位和扩展其功能,普通话的地位一直得到强调和巩固,价值和功能得以凸显。
语言文化的多样性格局在中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语言作为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最直接表现,可以通过其符号的功能对群体意识的建构和认同的符号化做出努力,从而为国家建构和社会整合做出重大贡献。一致的国家认同,共有的公民身份有助于维系社会规则、协调社会关系、凝聚社会价值。因此,围绕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而展开的普通话推广工作被视为促进国家认同的一项重要举措。
推普宣传口号中的“四海同音,万众一心。”“同祖同根,同声同心,同讲普通话,同传中国情。”“普通话,母语音,华夏情。”“一句中国话,一份中国情。”“一口普通话,一颗中国心。”“普通话是联结56个民族的桥梁。”等口号把中国心、华夏情与普通话紧密相连,让普通话承载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共同的历史记忆,在个体、民族和国家的整合过程中,让普通话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凸显,使其在国家建设和民族整合中扮演重要角色并成为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
普通话的声誉规划是语言产品雅化成功的典范。语言的雅化,是语言声誉规划的主要手段,指的是提高语言规划产品的声誉,让语言在一些高声誉领域如政府机构和专业部门中运用。该理论由德国学者Haamann提出,他认为不管是地位规划还是本体规划,要使人们接受并经受住历史的考验,规划者就要关心语言的声誉。“潜在的个体使用者要对所规划的语言结构和功能有正面的积极评价,所制定的标准才能赢得公众的真心支持。”[4]口号里的普通话代表了良好的形象,例如:“普通话与素质同在,与形象同伴,与文明同行。”“说好普通话,方便、文明又高雅。”“让青春与普及的语言做伴,让知识与文明的语言携手。”“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普通话在公共领域普遍使用,并且成为一种有知识、有素质、有文明、有底蕴、既青春又时尚的语言,这样的积极评价让普通话的接受度和参与度很高,让语言使用者更加愿意学习和使用普通话。
凸显普通话的工具价值、交际价值,强调普通话对国家认同、公民身份构建与社会整合的符号作用,成功的声誉规划取得的较高社会声望,再加上规范规划来促进普通话的现代化和规范化,几方面的协同努力,再借助推普宣传口号这一灵活轻便的传媒形式,普通话得以传播和推广并取得显著的成绩。
全球化背景下的认同存在着一个基本悖论:一方面全球化似乎消解了各种特殊的文化认同,但另一方面这种消解本身却又导致普遍的认同危机与文化焦虑。在语言领域,这种矛盾和危机又以母语 (少数民族语言、方言)和国家通用语、交际价值和文化价值、边缘文化和中心文化等形式表现出来。这时,国家通过弘扬传统来建构民族认同的努力,受到自主性主体多元认同的挑战,国家理论的公民身份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面临着公民身份的离散与多元,用国家作为解释蓝本难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复杂问题。“提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注重从认同的角度来培养公民对国家忠诚的感情”的语言规划思想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同时,正在经历市场化、现代化和全球化历程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利益冲突的激荡时期,语言少数群体渴望通过发展来摆脱自己落后的社会经济地位,但又不想在这个过程中丧失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和自我认同。他们充满了矛盾的愿望,其认同以及与目的语的关系复杂多变,充满了权力之争。语言规划思想中强调语言的交际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做法往往会成为语言认同的差异性和冲突性的动力机制之一。因此,当代语言规划困境的核心问题是:语言政策必须回答人们对语言多样化增长问题的要求和一些具有特定认同的语言群体提出的利益诉求。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刘海涛从定义变迁的角度归纳语言规划领域转变的六组具体特征:从工具观到资源观,从结构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从单变量到多变量系统,从实用主义到语言人权,从语言问题到语言生态,从单纯的语言学领域向社会学、政治学以及其他学科的转变。[5]赵守辉指出,语言规划理论研究正在经历着从古典时期到现代时期的转化,表现为:兴趣的范围已从发展中国家扩展到发达国家,规划的参与者从单向行为到双向行为,重心从规划者偏向接受者 (被规划者),规模从宏观走向微观,方式从“自上而下”转到“自下而上”。[6]伴随着这些理论认识的变化,我国的语言规划应该以积极的态度设计政策、谋求参与,应该关注以下变化。
从2005年开始,推普宣传周就将语言和谐与社会和谐相联系,宣传主题中直接提到语言和谐的就有四次,倡导语言和谐实际体现了语言多样性的思想逐渐被社会和规划者所接受。但是,回顾我国的语言规划实践,在包容语言文化差别以及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受普遍人权的哲学思想影响,中国同许多国家一样将少数语言群体的语言权利建立在人权基础之上,认为像语言权利这类基本人权,一经赋予就会与其他权利一起得到象征性的践行。因此,中国的工作呈现出“更多地集中在法律和政策层面”的特点。带来的问题是权利的实现方式会仅限于立法保护和政策保护,从而导致保障少数语言群体的权利的工作产生许多实践性的困难,造成保护乏力的客观状态。基于普遍人权的语言权利观本意是想通过强调一种平等观念来维护公民语言权利和自由,其理论限度是强调工具价值的语言观必然会引起区域性差异和发展不均衡等价值领域不平等的问题,而价值领域的不平等是认同产生矛盾的根源。
理念的变化还要通过可行的措施来践行,仅仅指出少数语言群体权利的合法性是不够的。正经历着市场化、现代化和全球化历程的中国正处于一种利益冲突的激荡阶段,对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的调整,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妥善处理对于特定的语言认同的承认和现有的国家利益的要求这二者的关系。因此,在全球化时代,语言认同的建构需要在一个更大的空间里来整合,以便协调文化自主性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语言应该成为“培育共同感和共同目的感的工具”,从而履行重要的整合功能。承认各个语言群体的认同要求,促进语言的多样化,这二者可以成为社会整合的基础。语言规划应该关注“权利与义务”、“地位与责任”之间的平衡以及作为公共权力机构的国家由此应对其成员所承担的责任。今后的语言规划应继续倡导语言和谐,但注意以多元文化和语言人权为基础的方式让国家通用语在公共领域的运转与少数人语言权利加以协调。既提倡使用少数群体的语言,同时也推广和提高人们对使用较广的另一种语言的运用能力是语言认同面临转型和重构的问题。
少数人语言权利怎样真正得以保障而不只停留于立法层面,需要对语言生活做出细致划分。在Kaplan和Baldauf语言规划目标宏观、中观和微观的三级区分的基础上,李宇明教授结合中国语言生活状况和语言生活的管理体制将中国的语言生活划分为三级。[6]三级语言生活具体指:
利用这一分析框架我们发现,既往的语言规划主要针对宏观的国家语言生活和中观的一些重要领域的语言生活。这些大型语言规划项目及措施的实施方式是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目标是改变或影响整个或该领域社会成员的语言生活或语言行为。但是对超国家语言生活中的各种国际组织,如欧盟、东盟、北约等超国家层面的组织的语言规划和语言需求关注很少。领域语言中教育领域和服务行业做了许多工作,但是有一些领域如医疗、法律等领域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微观语言生活,只有一些个案研究,较少进入语言规划的视野。如果说超国家语言生活规划的缺位是以往规划工作的空白点,那么领域、地域及微观语言生活的缺位应随着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而给予充分的关注。
语言规划分布的不平衡给今后工作留下许多空间,全球化进程中各种社会需求的增长会进一步活跃,这时语言规划实施者和产品的多样性会体现出来。除了国家层面,面向特定组织、团体或对象的语言规划工作可以相继开展,从而将语言规划实践小型化,个体化和地方化。观察了解各个层面的语言生活,合理地根据各层面语言生活的特点进行立体全面的规划,可以完善我国的语言规划体系。
如前所述,既往的语言规划中学校作为推普的重要阵地一直受到重视,但语言的习得规划不应只局限于语言学的学科领域和学校教育的阵地来研究,语言教育应该是全民性的,应该以公民身份为基础和依托,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和公民的情感与归属二者整合,把个体建构成社会政治共同体中较为成熟的成员,从而对社会的语言生活发生影响。除了推广普通话,语言观、语言权利、语言资源、语言能力、语言濒危、语言战略、语言调查、语言生活等相关知识和理念的普及同样应在习得规划中加以整合外,应该有对围绕着语言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途径的综合考虑,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媒介教育重新建构起一种新的公民身份意识,其实公民教育应该是使大众得以领会媒介的社会影响力,并以极具自我反思性和责任性的方式与之进行互动。
语言规划不仅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更是一个包含了众多冲突与纷争的矛盾统一体。它既体现了当今的理论纷争,又牵涉到具体语言政策制定和制度设置的重大问题。推普宣传口号的目的自然是推广宣传普通话,语言规划的丰富内涵不可能由它全部承担。但通过这一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总能发现语言观念的局限性和一些实践中才会出现的问题,从而以积极的态度设计政策,谋求参与来不断完善语言规划体系。
[1]资料来源:http://edu.qq.com.
[2]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推广普通话宣传手册 [Z].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3]谢俊英.普通话获中国各民族普遍认同 [N].语言文字周报,2007-03-14.
[4]赵守辉.语言规划国际研究新进展——以非主流语言教学为例 [J].当代语言学,2008,(2).
[5]刘海涛.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从定义变迁看学科发展 [A].语言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C].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
[6]李宇明.论语言生活的层级 [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