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
(1.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4;2.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关于《史记·魏公子列传》(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节选《信陵君窃符救赵》)中“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徧赞宾客,宾客皆惊”一句的训释,历来多有分歧。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有“徧赞宾客,索隐:徧音遍。赞,告也,谓以侯生徧告宾客”。此注为历代注家多所采信,几为通说。然亦有异说,清人洪亮吉《四史发伏》言:“赞,告也,谓以侯生徧告宾客。案:此说误,此盖公子徧以宾客名,赞于侯生前耳。故下言宾客皆惊也。”洪亮吉认为信陵君何烦“遍赞”侯生,只需一介而举座皆知。观今人文选及教材注释,皆无出此二说。
司马氏,去古未远,其谓“以侯生徧告宾客”,当为可信,然惜其语焉不详,于“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何烦“遍赞”之疑未有明言,另“赞”释为“告”亦有不妥。洪亮吉之言,虽貌似能解“遍赞”之疑,然实不堪推敲。
这一分歧与对“遍赞”二字的理解有关。文章拟从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对这一老问题详加辨解,以释前疑。
首先从“赞”的释义入手。《说文》:“赞,见也。从贝从兟,则旰切。”徐铉进一步解释:“兟,音诜,进也。执贽而进,有司赞相之。”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更加明确地释为:“进见,以贝为礼也。”“兟”,《说文》:“进也,从二先。”而《说文》对“先”的解释是:“前进也,从儿从之。”以上三字均为会意。“先”从儿从之,为人行进之状;“兟”从二先,为二人前后趋近之状;而“赞”从贝从兟,从字形上看应该理解为二人同行,一人为之延导,持贝为礼进见之义。可见,徐铉的解释基本上涵盖了“赞”的意义构成的基本要素——“赞”至少有执贽进见及引导等义。
求见者一般需携带礼物赠与对方,这也被视为礼节的一部分,俗称为“见面礼”,这种礼俗直到今天依然延续着。《说文》于此有一辞曰“賮”,释为“会礼也,以财货为会合之礼也”。有趣的是“賮”与“赞”所从之部“兟”的意义也有关联。《说文》:“兟,音诜,进也。”而《汉书》“沛中豪杰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一句,颜师古注曰:“进者,会礼之财也。字本作賮,又作贐,音皆同耳,古字假借,故转而为进。”由此可见,徐锴释“赞”为“进见,以贝为礼也”是非常准确的。
先秦行朝聘、祭祀等礼仪时,需有专人引导成礼,称为“相礼”,又称为“赞礼”。而负责引导之人,称为“赞者”。后赞者成为朝廷专设之官职,掌引见臣下、传达使命之职,多以孝廉及美仪表者担任,孔子年少时亦从事过“相礼之儒”。故颜师古曰:“赞,进也。延进而拜之。”[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亦有言:“凡行礼必有赞,非独相见也。”[2]280,此义在先秦文献中很常见。例如:
(1)乐正命弟子赞工即位,弟子相工如其降也。(《仪礼·乡射礼》)
(2)尸之入,使祝赞导之,扶翼之者。《行苇》笺云:“在前曰引,在傍曰翼。”此与彼同,故以引为赞导也。《少牢》云:“祝出迎尸于庙门之外,主人降,立于阼阶东西面。祝先入门右,尸入门左。”是祝在前导之也。导谓在前,则赞谓在后。《少牢》又云:“祝筵尸,尸升自西阶入,祝从。”注云:“由后诏相之曰延。延,进也。” (《仪礼注疏》)
例(1)“赞工”与“相工”相对,可知“赞”即为“相”,“相”为“引导”之义,故“赞”亦为“引”导之义。例(2)“赞导”连用,“扶翼”连用,“诏相”连用,足见“赞”与“延、导、相、翼、引”等词意义相近,统言之,均有“导引”之义。故《尔雅·释言》曰:“诏、左、右、相,导也。”[3]析言之,“引、导”谓在前,“赞、延”谓在后,“扶、翼”谓在旁,此义与赞从二先之“兟”义相合。
(3)妇至,其夕成昏。质明赞见妇于舅姑。若舅姑既没,则妇人三月,乃奠菜。(《仪礼·士昏礼》)
(4)虑事定计使智,理民处平使谦,宾奏赞见使礼。(《鹖冠子·道端》)
(5)古者坛场有常处,尞禋有常用,赞见有常礼。(《汉书·郊祀志下》)
“见”在古代有两读:一为如字,即“古甸切”,一为“贤遍反(胡甸切)”。《广韵》:“见,视也,古甸切;露也,胡甸切。”《群经音辨》:“上临下曰见,古甸切,下朝上曰见,胡甸切。”又“视之曰见,古甸切,示之曰见,胡甸切”。可见,读“古甸切”的“见”,表“看见”义,一般注为如字,注“贤遍反(胡甸切)”的,则通常表示“谒见、朝见”等尊卑相见义,或表示显现义。例如:
(6)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注:见,贤遍反。(《论语集解》)
(7)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注:见,贤遍反。(《谷梁传·庄公十年》)
(8)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注:见,贤遍反。(《庄子·杂篇·说剑》)
所谓“露”“示之”,即有“使显露,使呈现”的使动之义。这一现象,很多学者,如高本汉、周法高、王力、梅祖麟、潘悟云等人都有论述,认为这是古汉语清浊交替现象,具有形态学的价值。高本汉就把读如字的“见”释为“to see”(看见),把音“贤遍反”的“见”解释为“to be seen”“to appear”[5]。上述例(6)、例(7)中,“见其二子”即为使其子见子路,“天下有道则见”义为天下有道则出仕,“出仕”义即使自己显于世。例(8)为尊卑相见之义,按说不好解释为“使显露,使呈现”之义,但为什么也注“贤遍反”呢?我们估计应该与礼貌原则有关。例如:
(9)楚公子弃疾如晋,报韩子也。过郑,郑罕虎、公孙侨、游吉从郑伯以劳诸柤,辞不敢见。固请,见之。见如见王。以其乘马八匹私面。见子皮如上卿,以马六匹;见子产以马四匹;见子大叔以马二匹。(《左传·昭公六年》)
(10)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注:见,贤遍反。(《礼记·曲礼上》)
(11)某也,愿见无由达。○注:见,贤遍反。(《仪礼·士相见礼》)
音“贤遍反”的“见”表尊卑相见之义,在先秦很常见。例(9)中,“辞不敢见。固请,见之,见如见王”4个“见”在《经典释文》中均注为“贤遍反”,而下文“见子皮”“见子产”“见子大叔”中的“见”《经典释文》均未注音,即视同“如字”。从“辞不敢见”至“见如见王”,说的是楚公子弃疾见郑伯,为尊卑相见,而下文“见子皮”等则是卿大夫之间的平级会见。例(10)郑玄《礼记注》注曰:“自上诣下曰见,自下朝上曰见。”贾昌朝《群经音辨·卷六》对郑注进一步解释曰:“自上诣下曰见,如字;自下朝上曰见,贤遍反,父执,谓执友与父同志者也。或故往见,贤遍反,或途中相见,如字也。”这就明确地说,卑者拜见尊者,行尊卑之礼的“见”读为“贤遍反”,而召见或者偶遇之“见”,读如字,即“古甸切”。例(11)陆德明《经典释文》卷十训曰:“见,贤遍反,凡卑于尊曰见,敌而曰见,谦敬之辞也。”这里陆德明就明确指出,尊卑相见之义读为“贤遍反”是出于谦敬的礼貌原因。
这里之所以详细说明“见”的音义情况,就是为了阐明“赞”和“见”的关系。对释“赞”为“见”,段玉裁的解释是:“此以叠韵为训,疑当作所以见也。”[2]280就是说,以“见”训“赞”,是采用了叠韵的音训之法,这里的“见”应该当作“所以见”讲,“所以见”即为“贤遍反”的“见”,语义上亦有被动之义。段玉裁在几百年前就意识到了汉语这种清浊交替现象的形态学意义,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另外,“赞”上古为精母元部字,音“贤遍反”的“见”,上古为匣母元部字。“赞”与音“贤遍反”的“见”字叠韵。“叠韵为训”为声训之法,即以音释义,既然前边已论及“贤遍反”的“见”义为卑者拜见尊者,故而“赞”亦当有卑者见尊者之义。这一点从先秦文献中也可以得到印证。例如:
(12)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13)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尽乱,无有安身,此之谓也。故细之安必待大,大之安必待小,细大贱贵交相为赞,然后皆得其所乐。(《吕氏春秋·士容论》)
上述材料中,“赞”所接之对象均有地位尊卑之别,这也从另一角度印证了许慎以“见”解释“赞”的合理性,其实“赞”所接之对象地位有尊卑之别的语义痕迹直到今天都还存在。
尊卑相见须有人通禀、引荐,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言:“凡行礼必有赞,非独相见也。”专司导引之职的人谓之赞者。赞者之于双方,常须加以引荐、介绍、称扬。故“赞”亦有“引见、引荐”之义。例如:
(14)主簪履起,之东箱自引董君。董君绿帻傅韝,随主前,伏殿下。主乃赞:“馆陶公主胞人臣偃昧死拜谒。”因叩头谢,上为之起,有诏赐衣冠上。(《汉书·东方朔传》)
(15)命太尉赞杰俊,选贤良,举孝悌。(《逸周书》)
上述二则材料,“赞”均为“引荐”之义。此外,例(15)的注释则更加直接地训释“赞”为“荐”。《礼记通解》有言:“命太尉赞杰俊,选贤良,举孝悌。○赞、遂、举皆荐扬义。”而未有人为之举而进者,则为“自赞”,或曰“自荐”。例如:
(16)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史记·平原君列传》)
(17)朔自赞曰:“臣尝受《易》,请射之。”(《汉书·东方朔传》)
(18)凌统闻之,请与相见,甚奇之,乃表荐赞,遂被试用。累有战功,稍迁屯骑校尉。(《三国志·卷六十四·吴书十九》)
此三例从侧面说明“赞”须有人引荐,另外例(16)中“毛遂自赞”,后世又有“毛遂自荐”,可见“赞”“荐”二字在“举荐”这一意义上常常通用。例(18)“赞”“荐”连用亦可佐证。其实,音“贤遍反”的“见”亦有“举荐”之义。例如:
(19)客有见髡于梁惠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20)我闻王老无嗣,可见我于春申君。(《越绝书·外传春申君》)
“举荐”之“荐”本义为铺于筵之上的草席,何来“举荐”之义呢?这中间有一系列复杂的音义关系。“荐”之所以有自荐之义,恐怕跟“薦”“藉”以及“赞”字有关。
具体来看,“荐”与义为畜食之草(《说文》六畜所食曰薦)的“薦”,音义相近。“荐”上古为从母文部字,“薦”上古为精母元部字,元文旁转,精从旁纽,故常相通假。而“薦”字与表“借助”之义的“藉”(“借”之通假字)音义相通。“藉”义为不编之草,上古为从母铎部字,“薦”,上古为精母元部字,元铎通转,精从旁纽,故“薦”“藉”二字亦常相通假。“薦”因此也获得了“借助”之假借义。《春秋左传正义》中“藉寡君之命,结二国之好”,“若苟有以藉口而复于寡君,君之惠也”中的“藉”均注为“薦”。而同样有“助”之义的“赞”,上古为精母元部字,与精母元部的“薦”为双声叠韵,意义又有相通之处,故“赞”与“薦”亦常相通假。《仪礼·乡射礼》“主人阼阶上拜送爵,宾少退,薦脯醢”,郑玄注:“薦,进也。”《礼记·王制》“庶人春薦韭,夏薦麦,秋薦黍,冬薦稻”,言春夏秋冬分别以韭、麦、黍、稻进献祖先。从这两则材料可以看出“薦”已经获得了“赞”的“进献”之义。至于“薦”的“举薦”之义估计也是通过通假关系进一步获得的。至于“举薦”使用“荐”字,则是很近晚的事情了。“荐”分担了“赞”之“举荐”义,竟取代本字,为后来通用之字。
综上所论,可以认为“见”“赞”二字,实为同源关系,“赞”“荐”二字则为通假关系。“见”的“尊卑相见”之义以及“进献、荐举”之义后来逐渐地分配给了“赞”字,而再后来,“赞”的“荐举”之义也逐渐地为“荐”字所承担。
所以,我们认为司马氏训释的前半部分,即“赞,告也”甚为不妥。上文的文献材料明显地勾勒了“赞”的词义引申路径,由“延进而拜”之义可以衍生出“引荐”“介绍”“称扬”等义,而且这些意义往往交织在一起。可以想象,当信陵君将位卑的侯生介绍给宾客时,定然有引荐、介绍以及称扬之义。单纯训释为“告”,不太准确,而且“赞”的“告知”这一义项在先秦,乃至汉代都不常见。
再看看洪亮吉的质疑。洪亮吉《四史发伏》言:“此盖公子遍以宾客名,赞于侯生前耳。故下言宾客皆惊也。”在洪氏看来,魏将相宗室及宾客满堂,侯生已“坐上坐”,信陵君实在不必向宾客一一介绍侯生,只需一介而满堂皆知,故而理解为向侯生一一介绍宾客,方能说得通,也只有这种反常礼的介绍方式才能令宾客皆惊。这种观点有很大的迷惑性,后来中学教材修订就参考了他的意见[6]。其实,即使不参考前文的分析,也不管宾客皆惊的原因是不是这种反常礼的介绍方式(我们更加倾向于认为宾客皆惊的原因是卑微的侯生被封为上宾,以及侯生故意成就信陵君的良苦用心),我们也能指出他的错误所在。
洪亮吉的质疑之所以为后来很多中学教师所接受,一个重要问题就在于将“遍”字词义错误地理解为现代常用义“逐一”了。下文探讨“遍”的含义。
“遍”,古作“徧”,《说文》:“徧,帀也。”“帀”,俗作“匝”,《说文》:“帀,也。”讨论“遍”的词义,须结合“帀”“”等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言:“帀,从反而恶帀也。反谓倒之也。凡物顺逆往复则周徧矣。”也就是说,帀有“回环往复”之义。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囗,回也,象回帀之形。此义多见于文献。例如:
(21)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惙。(《庄子·秋水》)
(22)沛公乃夜引军从他道还,偃旗帜,迟明,围宛城三帀。(《汉书·卷一上》)
“帀”之“回环往复”之义,后来又引申出“普遍、全面”之义。例如:
(23)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江文通集·卷一赋》)
(24)周天匝地,不得复有淫邪之鬼。(《陆先生道门科略》)
(25)孔子周流海内,再干世主,如齐至卫,所见八十余君。委质为弟子者三千人,达徒七十人。(《吕氏春秋》)
(26)游士八千人,奉人以车马衣裘,多其资粮,财币足之,使出周游于四方,以号召收求天下之贤士。(《管子·小匡》)
(27)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徧敬。(《孝经纬·援神契》)
(28)今大国之地,徧天下有其二垂,此从生民以来,万乘之地未尝有也。(《史记·春申君列传》)
(29)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徧味。(《墨子·辞过》)
全面查检先秦文献,“徧”少有“逐一”之义,多为“普遍、全面”之义。故“遍赞宾客”之“遍”,应该理解为“周遍、全部”之义。
综合对“赞”“遍”二字的训释,我们可以断定,“遍赞宾客”一句的释读应为:向全部宾客引荐介绍侯生。后人以今律古,故难免出错。
[参考文献]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注[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9.
[3](晋)郭璞注,(宋) 邢昺疏.尔雅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宋)戴侗.六书故[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5](瑞典)高本汉.汉语的本质和历史[M].聂鸿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