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晓瑜,廖绍波
(1.永胜县永北镇中学,云南 永胜 674200;2.双江县第一完全中学,云南 双江 677300)
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食品危机已经成了当今世界关心的热点问题,特别是蛋白质食品。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在为寻找新的食品来源而努力工作。人们除了从牛、羊、猪、鱼、鸡等高等动物获取蛋白质外,昆虫作为节肢动物门里最大的一个类群,人类食用昆虫,从中获取蛋白质来源已经有悠久的历史[1]。然而,殊不知自然界的蜘蛛也成了云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食用对象。蜘蛛作为人类食用对象也在悄然兴起,蜘蛛入药食用也具有悠久的历史[2]。
蜘蛛隶属于蛛形纲Arachinda蜘蛛目Araneae。迄今,世界上已记述的蜘蛛有110个科,38000余种,我国已记述60科2500余种[5],其中分布于云南蜘蛛45科600多种,占了我国蜘蛛物种多样性的24%[1]。蜘蛛不仅是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而且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主要表现为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低,油脂含量少,还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游离氨基酸,是一种天然优质蛋白食品。对于蜘蛛的开发利用,国内外已做了大量工作,如蜘蛛毒素的提取、利用蛛丝制作防弹背心、手术伤口缝合线,也有蛛体入药等用途的记载。
目前,蜘蛛作为一种食品食用在世界各国悄然兴起,如柬埔寨人将一种原蛛油炸食用;法国人也有将蜘蛛烧烤食用的习俗;德国人则以蜘蛛为原料制成蜘蛛酱;美国制作蜘蛛口服液等。在我国食用、药用蜘蛛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早在《诗经》中就有蜘蛛入药的记载[2],现今在云南各地食用蜘蛛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如基诺族烧地蛛、布朗族油炸金蛛、彝族和傈僳族烧络新妇食用等。
针对云南民间食用蜘蛛情况,我们做了实地采访、标本采集和分类鉴定,初步统计共有4种:横纹金蛛 Argiope bruennichi(Scopoli,1772)、棒络新妇 Nephila clavata L.koch,1878、斑络新妇Nephila pilipes(Fabricius,1793)、大囊地蛛Atypus sacculatus Zhu et al.,2006。现将4种食用蜘蛛的形态描述及食用方法记述如下:
又名花蜘蛛。雌蛛体长16.00mm~20.00mm,背甲通常密被银白色毛,步足黄色,具黑色环斑点,多刺。背面颜色鲜艳,腹部长椭圆形,因常具黑褐色及黄色相间横纹,故名横纹金蛛。雄蛛体长仅5.20 mm,体远比雌蛛小,浅黄色,没有雌蛛艳丽,无明显的横纹[3]。
图1 横纹金蛛Argiope bruennichi(Scopoli,1772)
横纹金蛛8~9月成熟,常见于草丛、灌木丛和水稻茎叶之间,结垂直大型车轮状圆网,网中央常有锯齿状白色丝带。清晨结网,捕食飞虫。
食用方法:将捕捉回来的蛛体,去掉头足,仅用手指头般大小的圆形腹部,用水淘洗后置入油锅内以微火煎炸,至蜘蛛腹部呈黄色时取出,撒上食盐便可食用。油炸横纹金蛛,外表脆而黄,体内是乳白色蛋白质,香味扑鼻,脆嫩可口,是西双版纳地区别具特色的一道菜。油炸横纹金蛛是布朗族所喜爱的一道菜,在布朗语中称其为波弯呵勒的意思。
地理分布:大理、保山、怒江、西双版纳、楚雄、红河等地。
雌蛛体长17.00mm~25.00mm。背甲有黑褐色纵带,密被白色细毛。中窝深,眼列后凹。螯肢黑褐色,短粗。步足黑褐色,多细刺和细毛。腹部长卵圆形,背面黄色,具5条蓝绿色横带,腹部腹面黑褐色,中央有黄色条斑,两侧各一黄色纵条斑。雄蛛体长4.00mm~8.00mm,远小于雌蛛。背甲浅黄褐色,腹部长卵形,背面青褐色[4]。
图2.棒络新妇Nephila clavata L.Koch,1878
常见于房前屋后的灌木、树枝间和山区林间。尤其以林区分布最多,结复杂的三重金色大网,善于捕食各种飞行的昆虫,8~9月成熟。
食用方法:去掉蜘蛛的头胸部和足,将腹部放于火上进行烘烤,到蛛腹变为黄色时,洒上食盐即可食用。常见泸水、双柏等地的人食用该种蜘蛛。
地理分布:保山、怒江、楚雄、红河等地。
雌蛛体长30.00mm~50.00mm。背甲黑褐色,密被白色细毛。颈沟深,黑色,具凹陷。中窝横向,眼列后凹。螯肢黑褐色,步足黑褐色,多短粗的刺。胫节近基部具一黄褐色环纹。腹部长卵形,生活时的颜色鲜艳美丽。背面褐色,腹部暗褐色,具黄色斑点。雄蛛体长5.00mm ~6.50mm。背甲黄褐色,螯肢黄褐色。步足浅褐色,具粗长的刺。腹部黄褐色,侧面和腹面的斑纹与雌蛛近似[4]。
图3.斑络新妇Nephila pilipes(Fabricius,1793)
斑络新妇8~9月成熟,结大型圆网于树林、林缘。在河口、版纳一带,4~5月也能见到。西双版纳傣族人尤其喜食此种蜘蛛。
食用方法:将成熟蜘蛛的头胸部和足去掉,用水淘洗放入油锅中进行煎炸,色黄时即可食用。常见于西双版纳的傣族人食用之。
地理分布:西双版纳、红河、思茅、临沧。
又名口袋虫,体呈长圆形,长约14.94~15.30mm。背甲黑红棕色,具浅沟和浅坑。眼丘黑色,眼集中。中窝横向。螯肢黑棕色。胸板暗红棕色,具黑边。腹部浅黑棕色。足红棕色。第IV后跗节背面具5枚刺。附在树干、灌木、岩石下结网,网呈口袋状,以小昆虫为食[5]。
图4.大囊地蛛Atypus sacculatus Zhu et al.,2006
食用方法:去掉蜘蛛的足,放到竹筒里与生姜、辣椒 、野八角、蒜等作料舂成肉浆,用芭蕉叶包裹,放在火炭上烘烤,待芭蕉叶焦黄即可食。其味香辣可口,营养丰富。
地理分布:保山、德宏、红河、景洪。
讨论:横纹金蛛Argiope bruennichi(Scopoli,1772)、棒络新妇Nephila clavata L.Koch,1878、斑络新妇Nephila pilipes(Fabricius,1793)和大囊地蛛Atypus sacculatus Zhu et al.,2006是目前证实了在民间有人食用的蜘蛛,估计因为个体大、易采集,所以成了一些山区和农村居民的食用对象。蜘蛛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一类开发前景比较广阔天然蛋白质资源。从野外大量采集蜘蛛进行开发利用,会减少蜘蛛自然种群数量、造成生态失衡,然而可以通过人工饲养进行开发利用。蜘蛛一般都有毒腺,毒腺位于蜘蛛头胸部的螯肢及头部,在以上民间食用蜘蛛的过程中已经除去头胸部,所以,避免了蜘蛛毒腺对人体产生毒害。
[1]杨自忠.云南蜘蛛区系及其演化研究 [D].2006.
[2]肖小芹.药用蜘蛛及其原动物考证 [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09):563.
[3]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编辑委员会主编.尹长民等.中国动物志:蛛形纲 (蜘蛛目:圆蛛科)[M].科学出版社,1997:75.
[4]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动物志:蛛形纲 (蜘蛛目:肖蛸科)[M].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75—83.
[5]Platnick N.I.The world spider catalog,version 6.0.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EB/OL]:http://research.amnh.org/entomology/spiders/catalog/index.html.2006.
[6]Zhu M.S.,Zhang F.,Song D.X.,et al.A revision of the genus Atypus in China(Araneae:Atypidae) [J].Zootaxa,2006,(1118):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