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中“公共精神”的培育

2013-03-20 06:25宋丽萍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层面现代化马克思主义

宋丽萍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一、马克思主义素养与公共精神

马克思主义素养问题是近年来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探讨的热点问题,虽有学者对此进行研究,但理论文章鲜见。在此,笔者拟从马克思主义素养与公共精神的视角提出自己的拙见,以期有益于这一研究。学者王淑梅在《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生成探析》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素养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水平及其在其指导下待人处事的一种态度。”[1]笔者以为,在此概念的基础上,具体地讲马克思主义素养包括三个层面的涵义:认识层面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理解与掌握;实践层面上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精神层面上用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来指引内心世界。三点之中,前两点是当前最常论及之处,本文旨在论其精神层面所蕴含的对人民大众的深厚同情和对人类苦难的严重感受,从而形成的价值理想与公共情怀,对今天青年一代的影响与借鉴。

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末西方近代民主主义和个人主义高度发展了的资本主义土壤,“它吸取了资本主义自由、平等、民主、人道等一切优良的传统和思想……它揭露、批判、抨击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虚伪性质,也仍然是以接受和消化了资本主义带来的整个文明的进步为前提和基础的……”[2]854正是因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有深刻的洞悉,他的异化理论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公共精神的丧失,而用阶级斗争和革命的手段来砸碎旧的国家机器,重建一个能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公共价值,消除人的异化的手段。在马克思看来,公共精神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未来社会人的存在和实践方式最基本的特性,是新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在马克思的理论脉络中,不仅公共精神、公共价值一直贯穿其中,而且其毕生的革命实践也在追求着人类解放的公共性价值信仰。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公共精神既体现在其理论旨趣上,更根源于社会生产实践和马克思毕生的终极追求之中。公共精神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忠贞不渝的理论关怀,而且是我们实现人的现代化过程中的必备素养,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新的时代精神。“公共精神”因其意义涉及政治学、哲学、道德等层面而成为时代的一个热点话题,学者们对于其内涵的理解见仁见智,我们在此取其含义的一种:它指“在现代公民社会的公共生活形态中,公民个体与群体具有的超越个人与社群狭隘眼界和直接功利目的,以全体公民和社会整体的生存和发展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关怀公共事务、事业和利益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态度”[3]231。公共精神以公共生活领域为基础,以公共善、公共秩序、公共利益和责任等一系列价值目标的认可和追求为取向,表现为尊重个性自由、独立人格、个人权利和对公共事务的参与、自律、自治、宽容、公益、责任、互助、奉献等理性风范和美好风尚。这样的价值追求、理性风范和美好风尚,作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必要内容,不仅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的意义

1.这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同的着力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同的实质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观点、方法等为受众主体所认同和接受,并在心理、情感和认识上产生归属感的过程。而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当代人的思维模式,重视受众群体的文化和政治需求,才能使其得到广泛认可,并内化到心理、体现到行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关键。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约2200多万人,他们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是未来各行各业的栋梁,他们的信仰和价值观如何,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途命运。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调整,利益格局的变动,社会矛盾的增多,必然会造成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理想信仰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就大学生自身而言,其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也异于从前。因此,如何让他们从心理上接受、情感上共鸣、认识上信仰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就需要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精神——公共精神、公共性价值,才能引领时代发展的方向,并内化为青年一代的思维模式,成为他们不断提升自身境界的动力。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

2.这是当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现代化、精神层面的现代化、政治层面的现代化,最重要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历克斯·英克尔斯研究认为:“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作为现代化最显著标志的科学技术、移植先进国家卓有成效的工业管理方法、政府机构形式、教育制度以及全部的经验,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化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里、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那么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4]4因此,现代化实现的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思想的现代化。当前,中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时期,而出现的诸如食品安全问题、小悦悦事件、高校腐败、公职人员贪污受贿、官场权钱交易等如此种种问题,所折射的不仅是我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现代化的某种缺失,更是一种人的现代化的缺失。人们若只是从狭隘、自私的个人利益出发去考虑问题,没有发自内心的公共自觉意识,没有形成诸如自律、参与、责任、义务共同的价值观念。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出现价值紊乱、精神危机。而公共精神以其民主、自由、平等、秩序、公共利益和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命题而理应成为我们现代化过程中衡量人的现代化的标尺。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自觉地培养公共精神,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成为现代国家所需要的公民。

3.这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大学生要成为未来国家、民族的有用人才,离不开科学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伦理素质、中西文化结合为底蕴的文化素质、博专结合的能力素质、体魄强健的身体素质、乐观坚毅的心理素质,同时还要具备创新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法制意识、诚信意识。时代对大学生发展提出的这些期待与要求,是以公民社会和合格公民为基础条件和前提预设的。因此,它内在的包含着公共精神所诉诸的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目标和建立在尊重个性自由、独立人格、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参与、自律、宽容、公益、责任、奉献等理性风范和美好风尚。简言之,具有公共精神的公民能更好地参与公共生活,从而也能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公共精神的培养在当代中国也有着强烈的现实诉求,是现代人格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正在步入一个高度发达并伴随着高风险的现代社会,仍然存在着包括各种精神版本的许多落后的生活方式,“能否以现代公共精神洗礼国民,改变人们自私又缺乏独立人格,从众而缺乏公共精神的面貌,成为中国社会的实际需要。”[5]168因此,重视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不仅是他们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现实社会的强烈诉求。

三、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的途径

1.在认识层面上,让“公共精神”成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的核心内容之一。一要让“公共精神”教育进课堂。把公民教育、公共精神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把公共精神的培养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让其渗透到德育课堂及各学科的教育之中,在学科建设、人文教育、专业教学、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渗透;二是高校要建设体现“公共精神”内涵的校园文化。大学培养的人才应当是人格健全、具有公共意识、公共价值理念、深厚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通过人文环境的塑造和校园文化的建设,使这种包涵了公共精神的大学精神内化为人才的内在素质和自我期许,驱动着其求知、致善、臻美的外在活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丰富多样:大学生文化艺术节、辩论赛、新生风采大赛、人文大讲堂、手工艺品制作大赛、宿舍美化设计大赛、各类学生社团开展的活动等,都可以使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增强其公共理性的发育、公共意识的形成、公共人格的确立、公共价值的达成、公共责任的认知。

2.在实践层面上,把公共精神的培养与大学生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实践造就人才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核心,也是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和根本途径。同时,“在不断扩大的公共生活空间里,人们需要对共同的社会交往和行为习惯进行规范,以形成和谐共通的公共领域和人际交往。”[6]24因此,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大学生增强公共责任意识、遵守公共规则、在校内外的公共生活中践行现代价值理念、扮演现代公民角色,培育公共精神的最好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既包括服务社会的各项志愿者行动,也包括各项专业实习活动:深入教育基地、农村、企业、社区、街道,围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科技推广、法律普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同时也包括关注校园事务,参与学校管理等。这些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激发他们公共精神的有效途径。

3.在精神层面上,不断升华以自治、自律、人道、公益、责任、互助、个性自由为底蕴的公共精神。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过程中,造成了合作精神与公共责任感的缺失,造成人与社会的分裂,人们退化为一群追求私利,贪图享乐的“经济动物”和“消费动物”,把获得实用价值作为生活的主要目标,而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这种实用、自利的价值取向,深深影响着今天大学校园里的每一位大学生。如何成人,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密切联系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面对这样的价值迷惑,需要从精神的层面来熏陶与提升。而公共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素养中不可或缺的时代精华,不仅包括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公德,具有底线性特征,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公民自觉地参与、关注公共事务,关怀与维护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和政治性特点。它不仅是一种主观上的意愿和态度,而且必须体现在客观的行动之中,它既是一种思想修养,也是一种行动的付出。因此,大学生通过认识、实践的过程,公共精神将会逐渐地从精神层面上内化为一种理性自觉。

[1]王淑梅.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生成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3):58-60.

[2]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下)[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3]吴江生,苏玉菊.论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231.

[4][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5]宋丽萍.培育公共精神:推进德育有效衔接的着力点[J].湖北社会科学,2012,(5):168.

[6]秦菊波.论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9,(13):24.

猜你喜欢
层面现代化马克思主义
边疆治理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
从语言和体系两个层面理解庄子的“吾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