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群体就业问题研究

2013-03-20 06:25王建林郝江岭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毕业生大学生教育

王建林,郝江岭,孟 鹏

(西南石油大学 a.电气信息学院;b.应用技术学院;c.计算机科学学院,成都610500)

一、现阶段大学生群体凸显的就业问题

自1999年高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大众化后的8年中(2003—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7%提高到26.5%。[1]然而,外延式的数量扩张只是满足了民众“上学”的愿望,而没有实现“上好学,就好业”的预期。

(一)高校毕业生失业群体与低收入群体增多

就业工作实践证明,家庭经济与社会关系状况、个人身心健康程度、专业、学业成绩、性别、地域等因素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被招聘单位作为人才筛选的体系化标准,使部分大学生失去了平等的就业机会,随着人才供给的增量扩大,这些社会排斥因素的作用会愈加明显,大学生的就业空间会日益缩小,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规模会越来越大。据中青在线报道,2012年6月,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发布的一项对2012年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截至6月25日,2012年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仅为42%。[2]同时,由于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竞争力的相对不足,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又进一步演化为两大群体:不能实现就业的失业群体和不能实现充分就业的低收入群体。目前,各种官方、非官方调查机构对大学生就业率的调查,只是反映了他们显性就业(失业)状况,而不能反映他们不充分就业抑或是隐性失业情况。以青年学者廉思为代表的学界精英充分研究了不充分就业的毕业生群体——蚁族(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集群体)的各方面情况,发现这一群体绝大部分任职于私营或民营企业,从事着保险、推销、营销等临时性工作,拿着远低于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低薪,时常面临着失业的危险。

(二)就业困难的校际差距、学历差距不断缩小

与普通高校、民办高校、高职高专相比,211、985等重点高校凭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校友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显著而持续的社会影响力,使他们的毕业生就业难度更小、就业质量更高。具有留学背景的留学生更是凭借欧美国家顶级的教育水准和人才培养质量而备受招聘单位青睐。然而,随着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加之教育对人才市场反应的迟滞效应,使得高校毕业生的技能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不高,影响了他们在初级人才市场的占有率。与此同时,处于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农民工、下岗职工,由于接受了政府免费的技能培训而获得了持续就业的能力,开始进入初级劳动力市场与大学生竞争就业岗位。就业的压力使得各层级高校的工作重心都转向就业,客观上使重点大学的办学方向、发展定位发生了偏移,开始由能力培养目标向职业院校的技能培养目标靠拢,这反而降低了学生的培养质量,降低了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占有率。出于规避就业压力的目的,加之高学历等于好工作的错误认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考研大军。殊不知,盲目考研行为的结果只能是就业压力的推移,并不能解决实际就业问题,而只能是就业压力的叠加。研究生开始挤压本科生就业市场的同时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据调查,“蚁族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比例由2009年的1.6%上升到了2010年的7.2%;本科学历的比例也从31.9%上升到了49.8%;普通高校毕业生比例为52.3%,重点高校毕业生占28.9%;其中211高校毕业生由 10.8% 上升到了 28.9% 。”[3]

(三)就业阶层化差距明显

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强化了城市的资源极化效应,固化了乡村的从属地位,加之乡村“面向城市”的办学方向,更是拉大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加剧了农村教育资源稀缺化的程度。缺乏资源支撑的农村教育越来越难以培养出整体素质较高的学生,农村生源的大学生越来越少。据《南方农村报》报道,2010年城乡大学生的比例是82.3%和17.7%,而在20世纪80年代,农村生源还占30%以上。农村生源人数减少,降低了他们依靠血缘、地缘等强关系寻求工作的几率。经济资本、政治资本、文化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稀缺化的现实状况,更是增加了他们找工作的难度。而凭借父辈占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和拥有较高的声望、地位,城镇生源学生的强关系渗透到各就业领域,加之他们凭借业缘、学缘、趣缘等弱关系搜取的就业信息,使他们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就业质量。

总之,教育制度的离农化倾向,社会阶层的凝固化,社会地位、资源的代际传承取向,引发并固化了代际就业的马太效应,城乡学生的就业阶层化差距愈加明显。

二、成因分析

(一)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的“唯成绩论”的高考招生制度与高校人才培养体制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

高考制度作为社会流动的助推器,为社会的运行注入了活力,使底层民众有机会实现身份与职业的转变。然而其以分数高低来决定考生能否考上大学、考上什么层次大学的人才筛选方式,一直广为人所诟病。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以“唯分数论”为宗旨的“状元文化”的长期浸染下,家长、学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都以本家、本校、本地区出了各层次的高考状元为荣,各路媒体也争相报道状元事迹并深度挖掘他们考取高分的秘诀。依他们看,状元代表了高智商、高素质,分数决定了个体的优秀程度。令人忧虑的是,与高考招生制度密切衔接的高校人才培养体制也存在着类似的隐患:管教分离、德智分离、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分离;重视就业导向,忽视成才导向;重视学分绩点,忽视综合能力。其实,“钱学森之问”不仅暴露出高等教育培养不出大师的问题,而且暴露出流水线式的量化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承担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前瞻意识人才的重任。

(二)高校模糊却雷同的发展定位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原因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所大学不应该具有相同的定位和发展目标。而现实却是,异质化的大学却出现同质化的办学目标。各层级高校几乎都以建设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为目标,几乎都追求学科越多越好、规模也大越好,几乎都追求“升格升级”——专科升本科、学院升大学,几乎都打着促进就业的旗号而忽视内涵型学科建设,几乎都重视应用技术忽视基础理论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的缺乏必然会使创新性研究缺乏必要的理论与逻辑前提。教育主管部门的量化且细化的评价体系更是助长了高校“跃进式”建设的不良风气。事实上,由于高校缺乏特色人才培养体系,且定位模糊而雷同,必然会使学生为就业而就业,从而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会导致人才供给链条始终与市场需求脱节,就业难必然会成为各层次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三)大学生固守的自我精英意识与区位就业意识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观原因

虽然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市场化就业模式已经推行十余年,但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到来并没有带来民众大众化就业意识的形成,大学生仍然把自己定位于知识精英,而非普通劳动者。“白骨精”是他们的就业模板,“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是他们就业的第一选择,而这些区域有限的就业岗位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就业的期盼,在人才市场丛林法则的作用下,一部分人留了下来并实现了充分就业,另一部分人留了下来但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沦为蚁族。与一线城市囤积着百万计的蚁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二三线城市、农村基层、西部地区不得不想尽办法、提出各项优惠政策(如减免学费、助学贷款代偿)招贤纳士。精英意识使人才供给出现区域性的稀缺化与溢出化并存的失衡格局。同时,传统农耕文化造就了国人落叶归根的乡土观念,它滞存于大学生的潜意识中,影响了他们的职业选择。

(四)滞后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客观原因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教育咨询公司麦可思研究院(MyCOS Research Institute)的调查,去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0%。但受访的25.6万名学生当中,只有47%的人表示对目前的工作满意。[4]究其原因,这和“先就业后择业”的传统就业理念息息相关。因为就业工作是教育主管部门衡量高校工作具有一票否决性质的硬性指标,它关系着高校未来的发展空间,就业不好的高校要被红黄牌警告,就业不好的专业要停办。因此,有些高校不管学生是否和工作岗位相匹配,竭尽全力劝说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当然,通过改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可以转变他们的就业理念。问题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部分高校并没有把这门课程纳入全校的教学计划,它只能以公选课的形式出现,选择性而非强制性的非体系化课程设计只会使广大学生忽视这门课程的极端重要性,使他们在职业选择与规划时无所适从。

(五)资源的占有程度不同是影响着大学生就业的历史原因

改革推动了城乡的快速发展,但没有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户籍的差异,表明了身份的不同,也决定了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权益享有程度和资源占有程度不同,资源稀缺化的农村与资源溢出化的城市使得生活在不同场域中的人具有不同的就业资本和就业机会。“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揭示的不仅是生物遗传规律,而且也从社会学的角度揭示了父辈职业对子辈职业的重要影响。生活于城市中的官二代、富二代大学生,他们就业的路径因为父辈先赋性的社会资源丰富化而呈现多元而稳定的特征,而出身于农村的贫二代大学生因为家庭社会资源稀缺化而呈现单一而变动的特征,他们的成功必须依靠自己后致性努力,“凤凰男”是他们的初始奋斗目标,蚁族却很有可能是他们的最终归宿。

三、建议与对策

(一)注重素质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领域的融会贯通

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要提倡素质教育。当下的任务是,用素质教育把两者衔接起来,成为融会贯通、一以贯之的教育体系。

其一,自上而下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扫除素质教育道路上的拦路虎。其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已经指明了高考改革的方向: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教育部在2012年的工作要点中,也提出了改革的思路:探索高考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推行一科多考。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智育(特别是分数量化形式)为主的评价体系,能够转变中学生“唯分数是举”的观念,并把德、智、体、美协调发展的理念注入到教育主体与客体的思想深处,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也有利于改变单一的选拔方式,拓展人才来源的途径,使偏才、怪才脱颖而出,最终扭转功利化的教育导向,回归价值理性。

其二,推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增加机会,而不是减少机会。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必须充分考虑现实情况,有选择地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增加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如完善弹性学分制,延长学生修读年限,允许他们以半工半读的形式选择自己偏好的课程,这样可以使社会经验丰富的社会考生有机会提高理论水平,也可以使理论基础比较扎实的在校大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践行理论与体验社会;适当放宽转专业的限制(尤其是文理、文工互转),这能增加他们重新审视并选择自己兴趣所致的专业的机会,最大限度降低他们高考选专业的试错成本,实现个体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同时,为改变量产且同质化人才培养模式,并适应90后大学生追求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需要,有效衔接起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高校应鼓励他们多做田野调查、多创立兴趣协会、多创造发明与创办微小企业,鼓励他们在明确灵商、提高智商的基础上提升情商,并建立起文理交融、文化素质教育与科学素养教育并重的道德价值教育体系、科技创新教育体系、文化艺术教育体系、社会实践教育体系,从而使教育回归本真。

(二)高校明确自身的定位与定向

中国科技大学和哈佛大学等一批中外名校的成功育人模式证明了大学并非越大越好,学科越全越好,而是要明确自身的定位,找准未来发展方向,彰显自己的办学特色与比较优势。

当务之急,教育主管部门在转变评价体系的同时,应该叫停高校的重复性学科建设,反复论证新学科的报批;在优化教育布局的前提下,严格控制院校“升级”“升格”数量,从而戒除高校的浮躁心理,使之保持清醒的头脑,亦能依据办学层次明确自身定位。重点大学(985和211高校)以建设世界一流的国内外知名的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坚持能力与素质导向,坚持精英教育理念,为社会各界输送领袖和精英;职业院校以建设国内或地域内的应用类知名高校为目标,坚持技术取向的办学目标和大众化教育理念,体现行业与技术特色,发挥密切联系市场的优势,为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培养建设技术骨干;普通高校明确地方性的定位,以建设教学型大学和培养中产阶层为目标,集中地方力量打造特色专业与学科,为地方建设提供人才。当然,高校分布较多地区,以一到两个重点高校(无重点高校可以本区域实力最雄厚大学)为主体、普通高校、职业院校为两翼,构建优势互补的高校群集。在群集内,实现学分互认、教师互聘、教育资源共享、职业课程与人才资源数据库共建,就业市场共同开拓,实现招聘信息实时向群集内毕业生传达,各层次、学科的毕业生信息向就业单位提供,这样既能降低单位的招聘和毕业生个人的就业成本,又能把分散的校内招聘连接起来,成为校际招聘,从而扩大就业信息的覆盖面,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在技能型人才比较缺乏的当下,必须摆正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改变职业教育资源与师资队伍缺乏的现状,重新认识职工夜校、广播电视大学的重要作用,发挥广播电视大学覆盖范围广与信息节点多的优势、高校网络与成人教育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社会自学考试人群覆盖面大的优势、职工夜校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实现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无缝焊接,构建起系统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支持下,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拓展了在校生的自我教育渠道,实现了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行业用工信息专享,达到了终身学习的目的。

(三)打造科学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首先,设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教研室暂时挂靠在招生就业处,等待条件成熟,教研室升格为公共教学部,下面可划分为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企业文化教育等教研室,以及岗前实习办公室、法律维权与法律援助办公室和就业创业在线咨询服务工作室,力求做到职业咨询与就业服务全覆盖。

其次,建设专兼结合、“内功深厚”的师资队伍。教师质量决定着课程效果。因此,必须公开选拔熟知专业知识与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的任课教师。为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各高校实施校外学习与校内培训相结合的学习体系:定期组织任课教师外出学习,累计学习时间不低于一个月,如果教师本人有继续学习的动机,可以与其签订定向服务协议,支持其深造;定期邀请知名教育培训与咨询机构专家对任课教师培训,累计培训时间不低于一个月,如果政策允许,聘请专家为兼职教师每学期授课一个月。

最后,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划分理论板块和实践版块。如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版块由职业生涯规划认知、认知自我(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决策与求职、探索工作世界、生涯规划管理等组成;实践部分为素质拓展营、创业实践基地、职场模拟实验等。当然,学校要划拨专项经费,用以开展正常的教学与学习活动,支持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总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能够使同学们增加对自身与职业世界的认知,克服狭隘的区位就业意识与精英意识,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功能性技能与适应技能方面的不足,从而开发自己的就业潜能。

(四)建立功能齐全的就业援助体系

在力促大学生就业视线下移,引导他们面向基层、面向西部就业,把就业触角延伸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区域和岗位的同时,高校应建立就业援助体系,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首先,延长就业服务时间。对于未就业学生(不包括毁约后没找到工作的学生),招生就业处在其毕业两年内继续提供就业服务,使他们实时掌握第一手就业信息。允许他们在此期间参加校园招聘会,继续为其提供就业推荐书、原始成绩证明等服务。

其次,配合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小额贷款的政策,各级地方政府和高校按一定比例出资建立就业资助基金、创业基金。要把因经济贫困而出现就业困难的毕业生纳入资助体系,并依据其贫困程度和就业难度划分若干等级,按照等级提供数额不同的资金支持,努力降低其就业成本。坚持“不能因为贫困而失学,不能因为贫困而未就业”的原则,把这些人纳入“就业绿色通道”,努力消除社会资源不足等先赋性因素对他们的影响,为他们创造公平就业的机会。当然,也应该把因性别、民族、身心健康、学历等因素而不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大学生群体列为就业援助对象,在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还应与校级、院级领导结成就业帮扶对子,千方百计实现大学生的就业。

最后,创办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与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教学相适应,高校应创办不同级别的大学生创业基地,对在校大学生、近两年内未毕业学生实行政策优惠,如服务与管理费用首年免除,第二年和第三年减半。全力支持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环保、新技术新材料等朝阳产业的大学生,为他们争取创业基金、小额贷款、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为微小企业发展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另外,可以依托网络建立模拟就业基地。在基地里,大学生通过自学与在线指导熟知电子商务应用环境,了解网络营销流程及规则,模拟建立网店、网络中介公司、信息咨询公司等等。同时,要求加入模拟就业基地的其他同学扮演消费者的角色,对拟建网上商铺和公司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便为大学生从线下就业转为线上就业提供商业经验和交际技巧。

四、结语

就业难并不是中国大学生所特有的,凡是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国家都暂时或长期面临着这一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僵化的高校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糊却雷同的发展定位、滞后的职业咨询与就业指导体系以及自身狭隘的就业意识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蚁族群体的规模化出现,在未弄清“大学是什么”“我为什么上大学”“我是谁”等基本要义之前,不论是高校教育者还是大学生,在就业压力面前都会丧失自信。不论是借鉴国内外高校办学经验,还是承继自身办学理念,都必须厘清这些基本要义,否则结构性失业将长期存在,其他措施只不过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治表式修补,而不是根本性变革。当然,和这一变革相配套的,必须是资助体系的改革,必须把资助范围延伸到就业领域,否则蚁族群体壮大的同时,也在不断弱化教育的筛选机制与动力机制,而不稳定的因子和节点却在不断增加。

[1]任丽婵.我国大众化以来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构对毛入学率的贡献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7):31-34.

[2]张翔宇.2011届毕业生平均起薪2719元,69%不到2000[DB/OL].(2012-07-30)[2012-12 -10].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2 - 07/30/content_6676832.htm.

[3]廉思,张琳娜.转型期“蚁族”社会不公平感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6):15 -20.

[4]克伟.华尔街日报:经济放缓中国大学生就业[DB/OL].(2012-08-23)[2012-11 -15].http://business.sou.com/20120823/n351382859.shtml.

猜你喜欢
毕业生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