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艳秋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美国高等教育发轫于17世纪殖民地时期,历经370余年的发展之路,如今代表了世界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对美国国内来说,高等教育也“是21世纪最重要的国家产业”[1]377。因此,就美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美国高等教育,乃至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方面的研究中,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高等教育学教授亚瑟·M·科恩(Arthur M·Cohen)和卡丽·B·基斯克(Carrie B·Kisker)博士合著的《美国高等教育的历程》(The Shaping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独具特色,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这部书在中国被列入《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名著译丛》,已由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梁燕玲教授翻译成中文,于2012年10月出版。梁燕玲教授2006年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期间初识此书,并有意于将之翻译介绍到中国。其后获得翻译立项,为翻译做了许多准备工作。机缘巧合,2010年,梁教授在渭南师范学院选推下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访学一年,在访学期间,得以和此书的作者,当时已84岁高龄的贝恩教授会面,多有请教和交流。回国后,集中约2年之时间,将此书翻译完成,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贝恩教授和基斯克研究员特意为本书的中文版写了序言。
一
与贝恩教授同时代和之前,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已有很多优秀研究著作。《美国高等教育的历程》把美国高等教育历史研究从1994年推进到了2009年,充分学习和吸收了美国高等教育各个相关领域丰富的研究成果,其篇章架构、材料取舍,切入视角、写作风格皆有独到之处:
1.“矩阵”式的组织结构。本书的整体结构,采用的是由时期、论题、趋势和事件共同架构的“矩阵方案”。书中按照时间顺序,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分为六个时期:殖民地时期(1636—1789)、建国时期 (1790—1869)、大众化时期(1945—1975)、巩固期 (1976—1993)和当 代(1994—2009),全书也因此分为六章。在每章中都有八个论题,篇幅大致相当,分别讨论:社会背景、院校、学生、教师、课程、管理、财政和教育成效等,可以看出各论题之间呈现出一种衔接和关联性,又不彼此混淆。
每个论题都至少有一个主要发展趋势与之相关,许多趋势都有相当长的历史可以追溯,并包含许多相关事件。如关于院校的:规模扩展和型式的多元化;学生:数量增长与教育大众化的努力;教师:专业化趋向、课程设置变化与职业教育发展;美国高校管理:模式的形成和变化;高校财政:运作的方式和保障等。集合描述不同时期出现的趋势和事件,形成明确的区间,构成纵横交错、彼此呼应的“矩阵”。如作者所言,“这本书与其说是一部历史专著,不如说是一项综合研究”[1]5。
全书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同时期区别对待、有所取舍:因为其他著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时期的研究较为充分,本书只给他们分配了约30%的篇幅,而以超过2/3的篇幅讨论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到2009年间约65年间与各论题相关的趋势和事件。
2.对客观性的追求。科恩教授是资深的美国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对于相应领域有着很深入的了解。正是基于这种了解,以及作者本人的学术背景和学术追求,使得本书在著述中采取了一种尽量客观的叙写方式,“综合各个论题的主要观点,不再重复对动机、原因或主要推动者的争论”,搁置争议,“集中在曾经是什么和现在是什么,而把‘应该’是什么降低到最低限度”[1]7。可以看出,本书著述力求一种“呈现”的客观性,希图由这种全面客观的历史呈现,使许多问题通过追本溯源,以及全方位多角度的“凸显”,让历史本身为现在和未来提供思路和解释。
当然,正如作者所言,“绝对客观本来就是无法实现的自以为是”[1]6,虽然客观性是本书的一个重要追求,但书中对一些论题,如教师专业化、教师待遇发展趋势等的评介,显露出作者自身的教师立场,以及作者虽就许多重要教育史事件,如通识课程、教育平等权利等力求给出客观评述,却在行文中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两难。
3.开放性。正是由于本书作者对于客观性的追求,在许多趋势和事件中,只是描述现象、展露出问题,并不给出结论,显现出这部著作的开放性。全书以时期分为六章,六章都以问题收尾,各章在结尾都联系历史和未来,提出了相应本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有较重要意义的问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和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层级不断的提升,所提出问题的数量越来越多,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并向不同方向纵深发展。许多对于美国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和价值的命题,会贯穿于不同章节的结尾追问中,并相应于不同时期,分别以各具时代风貌和具体针对性的特征性命题出现。如课程的专业化、学科化发展,及其社会效应问题,在殖民地时期、建国时期,这一问题具体表达为“科学为何不受重视”和“科学的繁荣为何出现得如此迟缓”的问题;在工业化时代大学转型期,变化为“通识课程和更宽泛的课程体系设置两者之得失的讨论”;在巩固期,包含于“对常规教育教学模式偏离式发展可能性”的讨论中;在当代,则出现在对于“除了专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另一大优势就是培养创业技能”的新提法中。其他如教师专业化、教育平等权利等问题也都有相应不同时期的不同样态之呈现。这种围绕核心、不断探索和刷新问题的书写方法,也正反应出作者思考的深入推进和对本书全篇,乃至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全局的把握和不断探索。
把握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历程》在篇章架构、写作倾向、风格特点等方面的特点之后,我们深入到这部著作内部,借其所呈现和揭示的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全貌,去就美国高等教育本身探查一二。
二
美国高等教育曾效仿欧洲:殖民地时期建立的9所院校都以欧洲院校为模板;建国后,“学院的发展和传播靠的是典型的美国方式:没有限制、不断创新、融合新老观念,并时不时受到欧洲院校的影响”。历经近400年的发展之后,美国高等教育如今在许多方面已不同于欧洲、优于欧洲。科恩在书中用具备深度的专题性研究呈现出它的主要特点。
1.多样化的院校系统。美国高等院校数量众多,类型多样。院校的多样性,被誉为美国高等教育核心理念。在美国,公立、私立院校并存共兴,高等院校类型分化,发展各有取向,形成了包括从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大学、文理学院到社区学院、营利性院校等的不同层级的完整的“中等后教育体系”。这个体系中不同高校分工承担研究、教育和社会职业培训等社会责任和职能,为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并依靠允许学生转学、互相承认学分等灵活的支持制度,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未来的选择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它们互相联系、彼此支撑,使得高等教育大众化得以真正实现。
美国高等院校的多样性,首先得益于美国关于高等教育独特的政治和法律举措。建国时期,联邦宪法没有明确提及教育的条款,也没有组建国家教育部或国立大学,“如果国立大学建立了,它一定会对高等教育产生显著影响。它将成为一座风向标,确立课程设置、学位标准、教授专业资格,甚至还可能包括招生标准。没有它,各个院校的发展更加灵活多样,它们可以自由选择顶尖院校的发展模式。由于没有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干预,院校发展真是‘随处可往’”[1]37-38。在这一时期有 17 个州建立了州立公立大学,另外许多个人和群体组建和成立了类型与特征千差万别、形形色色的众多学院。其后这些院校回应社会要求,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入学人数大幅增长,课程更加多样化和职业化。
其次这种多样性得益于美国高等院校自身的兼容和创新。19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基本模式形成,“本科教育延续了英国住宿制学院的模式。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则受到了德国大学传统的影响。服务社会和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职业教育,这才是美国高等教育的独家创造”。这是个似乎没什么道理“大杂烩”,“但是它赋予美国一个相当有效的高等教育制度”。[1]75
2.共同治理模式。美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形成要溯源到殖民地时期:不同于欧洲学生治校或教会严格管控,美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建立之初就是公、私联合控制,并偏向于私人控制。殖民地时期和建国时期,高校由非教员组成“外行”董事会进行管理。董事会能够任免校长。校长是学院无可置疑的权威,也是教授会和董事会的联络人,全面负责学院运行。
工业化时代后,董事会、政府、教师和学生等三方因素各有消长,共同影响了大学的管理。校长权力不断扩大,院校规模扩张,职能部门和人员配备增多,大学管理出现了官僚化趋势。同时认证组织和专业协会扮演着半官方管理机构的角色,也对高校进行调控。其后学术委员会的建立以及院系管理的民主化趋势,使得教师们在大学管理上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而学生在课程开设和教师聘用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法案和调配财政资助、建立协调机构等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干预和控制,这与院校的自治传统间形成一定的张力。院校认证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院校间和院校内部竞争的加剧、学校规模扩大等造成的管理复杂化使得高校管理机构越发膨胀。
3.多元化的财政体制。院校财政上由公私共同资助,筹资渠道多元化。办学经费来源有:政府拨款,私人捐赠,各社会团体的赞助、捐款,学生学费等,这种多元模式也是从殖民地时期就得以确立。在发展初期,学院通过募捐获得私人捐赠,各州政府也通过免税、划拨可出售土地等方式予以支持。为争取生源,学生需支付的学费则很少。从大学转型期到巩固期,州政府应当资助大学的观念被广泛接受,州立法机构开始划拨经常性资金给院校。联邦政府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资金支持者。
应当说明的是,到当代高等教育私营化之前,公立、私立院校的融资模式有极大差异,不同类型院校对不同来源的资金依赖程度不同。州立大学主要是州政府资助;私立大学形成和转型过程中,慈善捐赠发挥了更重要作用。进入20世纪,私立院校募捐筹资更发展成为有组织的活动,大学组建起专门的筹款系统和网络,定期吁求,从各种慈善基金会和个人那里获得越来越多的捐助。捐助金额对于不同院校呈现不平衡流向,知名私立大学分去了最大的份额。伴同大学转型,知名研究型大学,无论是一流公立大学还是知名私立大学成为公私资助的最大受益者。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多元筹资模式得以延续,但联邦政府给高等教育的主要资助从开始的科学研究转向了以学生资助为核心的全面资助。这一时期税法调整,除个人和慈善基金会外,企业捐赠金额倍增。
巩固期,高校收入渠道发生较大转变,联邦政府学生资助从助学金转变为学生贷款,州政府和联邦政府资助曾是公立院校最大的两个收入来源,在这一时期都逐步缩减,导致学费大幅上涨,学费成了高校的主要收入来源。大众化时期末,学费只占高等教育整体收入的20%左右,到20世纪90年代,公私立高校学费约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高等教育成本向受教育者和家庭转移。同时慈善基金会资助专项化,企业捐赠资金日益要求附加具体的服务协议。
财政的多元模式虽然延续至今,但当代美国高等教育财政呈现更突出的“私营化”特点。政府经费占公立院校财政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公立大学越来越重视私人捐赠,并和私立大学展开竞争,公私立院校之间的区别也越来越模糊。本书的作者略带调侃地评述道:一度被视为州政府资助的公立院校,现在成了“位于该州的院校”[1]351。关于高等教育的社会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开始把高等教育看作“风险投资”,社会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是个人收益,“谁受益,谁付费”。学费继续攀升,而政府的学生资助实际上从来没有与学费保持同比增长。私营化的浪潮之下,一方面美国高等院校提高了自治权,更疏离于政府的管制,另一方面企业资助使得学术、教育和市场、商业的界限混淆,高昂的学费不利于教育权益的公平化。私营化究竟会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产生何等影响,这一命题引起日益广泛的争议。
4.教育平等的追求。对教育平等权利的追求,伴同着美国20世纪30-40年代以来社会的反种族隔离斗争,它是非洲裔美国人一直以来率先支持公民权斗争的结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现,并且延伸到其他少数族裔、女性、残疾人等群体,从大众化时期到今天,带来美国高等教育众多领域的变化:各个少数族裔在录取率和学位获得率上都有所提高;许多院校增建符合残疾学生需求的生活和学习设施;政府和学校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支持低收入家庭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女性入学人数持续增加,最终和男性几乎持平;许多传统上由男性主导的学科领域对女性开放。对于学生而言,意味着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和招生政策平等,更多人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高等教育也正通过减少个体发展障碍,促进个体的社会流动,从而促进着社会的公平公正”[1]186。
相应地,教师群体的平权行动也得到推进,1972年,《民权法案》进一步扩展到禁止任何公私立教育机构在招聘中出现针对种族、肤色、宗教、性别、国别等歧视行为。教师群体中女性和少数族裔教师、残疾教师比重上升。联邦保护民权办公室要求每个院校制定平权行动计划,提出目标,采取明确措施以确保受保护群体的教师受聘和平权计划目标的完成,虽然要实现目标在当时还很艰难。在课程方面,经过在20世纪60年代席卷全美和乃至世界的学生运动,区域和种族研究、非裔美国人研究、女性研究和其他文化课程出现,这些课程的开设说明每个群体都和其他群体具有同样的价值,表明平等主义已进入校园并逐步在学术界占据重要地位。
三
中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学习借鉴,甚至从一定程度上模仿和移植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许多做法。美国高等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变化趋势和引发的争议,使得我们迫切需要探问,美国高教模式在中国有多大程度的适用性?二者的国家、社会、高等教育体制间差会给这种学习、模仿带来怎样的趋向?这部著作所勾勒的美国高等教育全貌,开掘的深度问题,也给我们带来许多相关的提示和思索。
1.如何从制度设计上把握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的内部张力?这是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问题。美国高等教育“高校、政府、市场”三角关系结构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制度发展空间。美国高等教育有着大学自治、多元发展的传统,高校的自治、独立之追求与政府的影响、控制间形成了一种张力。《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为我们描述出不同时期二者关系的演进,为如何更好地处理这种关系提供了思考。
美国从殖民地时期就奠定了人种、民族、宗教文化、风俗等的多元特色。殖民地学院的建立及管理模式也呈现出较为多样的情态。殖民地时期9所院校的建立虽然大多数与教会有关,但“教会的影响从来都不是绝对的”[1]8,到殖民地晚期,宗教的影响更加弱化。同时由于“不受任何政治力量的干预,也没有中央政府颁布统一标准”[1]8,学院得以具有相当的独立性、自治性,并可以坚持自己的特色。建国后,“联邦政府拒绝通过建立国立大学来影响高等教育,最高法院也限制州政府对私立院校的权利”[1]38,大学自治一直得到保护。这其中,尤其以私立非营利性院校对于建立目标多元、形式多样、高度自治的高等教育体制给以支持,对任何导致高等教育趋同的力量表示坚决抵制。美国高等教育因此得以形成和保有其类型的多样,以及在此基础上彼此竞争所带来的活力、创造力。
当然政府和高等院校之间一直存在紧密的联系,他们互相依赖,在本书中被形容为“高等教育和联邦政府永久联姻”[1]256。政府通过法律和资金资助对高校形成规约力。公立院校服从州法律,私立院校属于联邦法律管辖范围;公私立院校都接受了政府资助,不同历史时期,政府拨款的不同形式、侧重、款项的多少,对大学的发展和各项措施的制定方方面面产生影响。政府也需要高校的专门学术研究,尤其是在军事、经济等特定领域:二战后,由政府资助,在知名高校建立实验室进行研究成为一种趋向,研究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源源流向大学。同时学生资助成为联邦拨款的一大典型特征。
20世纪初联邦立法要求每个州必须建立一个高等教育协调机构,出现政府对大学加强控制的趋势。虽然没有国家教育部或其他官方机构来制定评估指标或标准,但联邦政府批准的认证机构发挥着半官方的影响。自治的追求和对于财政资助的需要,使得美国高等教育在大学自治和政府统筹管理之间摆动,争议经常发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成了一个基本信条。在美国,似乎很多人都相信政府部门的活动基本上是弊多利少,教育也是如此,任何校外机构强制进行教育资源的协调配给都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由于政府干预程度低,美国高等教育得以保持多元化,并自行调整结构,进行责任分配,彼此竞争,保持持续发展的活力。
2.美国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一个纵向和横向交织的成熟的系统结构。各类院校就像嵌套在一起的一组同心圆,文理学院和研究大学居于核心,稍远些是综合性院校,接下来是社区学院,外围是私立营利性院校,这个系统中,不同类型的院校各有侧重:研究型大学身兼数职,文理学院保持传统,综合性大学、社区学院、私立营利性院校确保了整个系统能够吸纳背景广泛的学生入学。从整个教育体系而言,这个系统作为中学后教育,和其他阶段的教育一起,形成一个从幼儿园到学士教育层次的纵向体系,并通过开设高中——大学联合课程,形成所谓的“无缝教育”,与外界的关系:保证了教育的大众化,“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知识”,通过这个系统的不同渠道,为社会输送各种层次的人才。这个系统是开放和流动的,与美国社会的开放流动性,和世界性的开放和流动相呼应,“这个国家的活力不仅在于人口相对年龄较低,而且在于移民追求教育机会的热情和能力,以及社会为促进个体阶层提升和经济流动所作出的努力”[1]286。这种开放性在当代受到 9.11恐怖袭击的影响,对于外来移民和外国人上大学的限制越来越繁多。当然,书中对于系统化和多样性也做了反思,认为其优势在于不同类型的院校可以满足不同需求,既可以开展合作研究,也可以为新的职业领域培训人才,劣势在于延续了社会经济的分裂状态,容忍院校培养计划互相模仿,不利于院校控制成本的积极性。[1]300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内涵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以特色、质量为追求的制度建设时期。如何实施教育公平与效率之价值追求,释放院校发展活力,如何构筑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系统?是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发展的关键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新时期大学的私营化趋势及其影响。从社会大背景而论,美国高等教育私营化是20世纪晚期市场狂热的产物,市场对高等教育学术活动的作用日渐增长,高校关注的更多是办学效率、教育结果,极少关注教育过程、教育理念和社会价值。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变成了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学生成了消费者,学术研究成了产品。
高校从依赖政府资助转向依赖学生费用、咨询工作和慈善捐赠,虽然是高等院校管理权的下移,政府管制放松,提高了大学自治权,但由于政府经费资助的缩减,高校不得不通过私营化来增加收入、弥补资金缺口,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学费大幅上涨;并引发学术研究私营化、课程设置市场化,教师兼职化、管理企业化,以及捐赠人特权化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美国高等教育的历程》彰显美国高等教育对于美国政府、社会和个人通过合作研究、培训劳动力、发明新产品服务现代经济等多种方式的服务、回馈,以及“说到难以量化的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贡献,那更是弥足珍贵”。高等教育通过各种渠道与美国社会互相影响,充分发挥了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如今,美国高等教育已经成了欧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未来发展的参照及方向。
[1][美]亚瑟·M·贝恩,卡丽·B·斯基克.美国高等教育的历程(第2版)[M].梁燕玲,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熊耕.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组织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