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安政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我国古代诗歌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宝库。其中涉及老年人生的思考有些至今仍对我们有启示意义。下面仅就个人管窥所见,就老当有所学、老当有所为、老当有所思、老当有所乐、老当有所忌几方面谈谈个人的一孔之见,以为引玉之砖,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常言道:“活到老,经不了。”人生读的书再多,阅历再丰富,相对于人类积累的知识宝库和大千世界,总是有限的。所以有的老年人感叹:到了老年,才深深体会到人一生做不了几件事,读不了几本书。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说法。何况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日新月异,知识爆炸并不断革新的时代,稍不留神,就会落到时代的后面。所以对老年人来说,也存在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而要与时俱进,就需要学习。同时,读书还可以填补老年生活的精神空缺,增加生活乐趣。此外,退休以后,相对来说空闲时间也就多多了,这也给老年人读书创造了很重要的条件。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好多诗人“岁晚惜流光”(王安石《岁晚》),在老年以读书为事。南宋诗人张纲就有一首诗以《读书》为题:
却老惭无术,驱愁赖有书。
披寻穷浩渺,领略造玄虚。
窗日三竿静,炉熏一柱余。
倦来还自哂,蠹简类蟫鱼。[1]473窗外竹影婆娑,室内香气缭绕,作者在书中披阅寻找广大宏阔的大千世界、宇宙万象,领略体会玄远深奥的宇宙和人生哲理,以之作为“却老”,即避免、延缓衰老之法。虽然作者自谦说自己类似于在破旧的书籍堆里讨生活的蛀书虫,但字里行间的自豪之情还是溢于言表。明代民族英雄于谦也有一首题为《初度》的诗谈到读书:
碌碌庸庸四十余,因逢初度转踌躇。
腰黄久负金为带,头白惊看雪满梳。
剩喜门庭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
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1]506
此时作者任兵部右侍郎,为三品大员,四十大寿时却以无客人来拜寿、自己能在窗下静静读书为最大乐趣。难怪郎瑛要感叹:“噫,此人之不可及而后功业之如天也!”郎瑛把于谦后来的盖世功业和他的人品学识联系起来,对于我们是富有启示意义的。
这里的“为”,笔者以为应当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表示目的,读四声,言人到老年应当有明确的人生目的;一是“作为”的意思,读二声,言人到老年应当有所作为。
先说第一方面。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说“人到中年万事休”,意思是人一到中年就什么都完了,何况老年?有人更半开玩笑半悲观地把进入老年叫做进入“等死队”。好像人一进入老年,就要么消极地等待死亡,要么浑浑噩噩地混日子,要么有条件的话享几天清福算了。总之和年轻人相比,人到老年容易缺乏明确积极的人生目标。但古代诗歌中反映出来的有成就的先哲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的结论就不同。沿着历史的长河,我们看到,屈原在《离骚》中发出的“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的感叹中,已经包含着涉及到老年的思考。其次我们想到的是《古诗十九首》的第十一首《回车驾言迈》: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今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2]90
这首诗从所见自然景物的变化写起,从草木摇落的自然规律想到人生盛衰的自然规律,认识到“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的必然和努力建立功业,树立“荣名”,也就是“美名”对人生的重要。人生在世,总不能白来一次,否则“奄忽随物化”,一切就都来不及了。这里其实还含有另外一层意思:那么如果已经“立身苦不早”,怎么办呢?作者的结论是:不能破罐子破摔,而应该抓紧时间,做一番事业,树立自己的“荣名”。“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即使到晚年,也应该确定一个目标,努力为自己曾经生活过的这个世界留下一点自己独有的贡献。与这首诗表达的意思相似,曹操的《步出夏门行》中的《龟虽寿》也是从人生短促说起,最后归结到人到老年,还应该有雄心壮志: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吐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3]238
曹操结束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为后来西晋统一奠定了基础,其功业可谓大矣。但到了晚年仍想着继续把事业推向前进。作者认识到人生的短促,但可贵的是没有在这种认识的前提下消沉下去,而是发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振奋人心的激昂高亢之音。这四句诗,自古以来,不知鼓舞了多少人在进入老年的时候奋发图强,继续或重新干出一番事业来。
第二方面其实是和第一方面直接相联系的:树立目标的目的就是不甘寂寞,继续或重新干一番事业。“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老年人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人生和工作经验,在身体允许的前提下,完全可以继续或重新干一番于国于民于己都有益的事业。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大家所熟悉的: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4]165
笔者很欣赏这首诗中“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二句。意思是面对朝廷弊政,自己怎肯因为已到老年爱惜生命而坐视不管呢?作者只活了57岁,而此时已52岁,已到人生晚年,但当唐宪宗佞佛,欲迎佛骨入宫奉养时,他认为此举于国于民有害,就不惜自己已到风烛残年,还是冒着生命危险上表反对,甚至说佛祖如果有灵要降罪的话,就降罪在我一个人身上好了。结果被贬到远在南方海边的潮州。“欲为”二句,真可谓掷地有声。和韩愈这首诗相比,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更是掷地作金石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1]538
作者的禁烟壮举在帝国主义的压力和投降派的破坏下失败后,被充军到新疆。这首诗是起程时告别亲人之作,当时诗人已经58岁。全诗在达观和不无调侃的表层下表现了以生命维护国家利益的崇高节操。顾炎武的《又酬傅处士次韵》中的“苍龙”二句也表现了一种为了国家民族虽年龄已老但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愁听关塞遍吹笳,不见中原有战车。
三户已亡熊绎国,一成犹启少康家。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待得汉廷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1]523
作者以反清复明为己任,但这时清王朝的统治地位已经巩固,作者也已50多岁,但仍以“苍龙行雨”和“老树著花”自喻,决心不减当年。当然,这些古人为之奋斗的事业已与我们今天为之奋斗的事业有了很大甚至本质的差异,但他们在已进入老年还力求对国家、民族、人民有所贡献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除了为国为民作一些大事之外,还可以为当地百姓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如白居易在已退休三年,即73岁高龄时,还用自己节省的钱财,开凿洛阳龙门的八节滩,使这里的险路变成通途,为当地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完工后作者很高兴,赋诗二首以记其事,名为《开龙门八节石滩诗》其中一首是这样的:
七十三翁旦暮身,誓开险路作通津。
夜舟过此无倾覆,朝胫从今免苦辛。
十里叱滩变河汉,八寒阴狱化阳春。
我身虽殁心常在,暗施慈悲与后人。[5]845
古代官员和商人多在晚年回到家乡后,力争为家乡做点有益的事,几乎成为一种传统,可惜这方面留下来的诗,笔者所见还不多,有待进一步挖掘。
人到老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既有了比较丰富的人生阅历,又“生平事业付儿孙”,事业、家务之累也在一定意义上解脱,相对来说静静思考、回顾总结以往的人生的时间就比较多。因而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晚年生活以至生死的思考,也构成古代涉老诗歌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财富。
首先,要正确看待名利。在这方面,我们渭南的白居易思考得比较多而且深入。且看他的《合致仕》: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
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可怜八九十,齿坠双眸昏。
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
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
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
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5]32此诗言人到老年自然身体衰弱,不应贪图名利禄位,到时间就应主动引退。但事实上却很难做到。有些人在年轻的时候笑话他人,自己到了晚年却也难免犯这种毛病。作者的另一首《偶吟自慰兼呈梦得》结句则言:“尊荣富寿难兼得,闲坐思量最要身”,是对晚年还想把“尊荣富寿”都占全的人的当头棒喝。秦系的“老年唯自适,生事任群儿”,是从老年不要患得患失这个角度立意的。
对自己的一生,难免有毁有誉,也不一定就完全公正,陆游“无涯毁誉何劳诘,骨朽人间论自公”(《落魄》)则进一步谈到这个问题,表现了一种达观的态度。
其次,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晚年生活。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我们颇富启示意义:新陈代谢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虽然我们这一代退下来了,但更多的新人在涌现,历史仍在波澜壮阔地前进,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它们。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就给我们提供了乐观对待晚年生活的范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3]335作者表面说他从眼前景物中体会到一种人生的真理,想把它说出来却忘记了要说的话,其实要说的话已隐藏在前面的景物之中:就像倦飞的鸟在傍晚回到自己那温馨的小巢一样,自己也终于在晚年回到了家乡和亲人身边,这才是真正应该过的生活啊。
再次,要乐观看待生死。生老病死乃人生的必然历程,但认识到这一点容易而真正能够乐观对待却比较难。白居易的《老病相仍以诗自解》一诗专门谈到这一问题:
荣枯忧喜与彭殇,都似人间戏一场。
虫臂鼠肝犹不怪,鸡肤鹤发复何伤?
昨因风发甘长往,今遇阳和又小康。
还似远行装束了,迟回且住亦何妨?[5]796
首联言人到老年,不管富贵也罢,贫穷也罢,忧愁也罢,喜悦也罢,长寿也罢,短命也罢,都不妨把人生看作一个自己表演了一阵子的大舞台。这看似消极,其实是一种对一生遭遇的达观说法。颔联言造化无常,人也可能变成“虫臂鼠肝”这样的微小事物,我们老了“鸡肤鹤发”又有什么值得悲伤的?颈联说到自己昨天因为风痹之病发作都甘心从此长别人间了,没想到今天因为天气晴和身体又稍有起色。尾联说这就像已经准备好了远行的行装,暂且迟延一会又有什么不好呢!诗作于作者69岁时,我们不能不感叹作者对待生死的乐观态度。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因支持变法被罢官,他的《甲辰五月二十日绝笔》则使我们感受到另一种坚定的意志和达观的态度:
六十年间事,凄凉到盖棺。
不将两行泪,轻为汝曹弹。[1]541他一心为国,临死之际,不因个人遭遇的不公平而烦恼悲伤,的确表现了一位政治家超越常人的意志和情操。
常言道:“笑一笑,少一少;愁一愁,白了头。”开阔的胸襟、乐观的态度显然有利于老年健康,延长寿命。唐代两位思想家兼大诗人柳宗元和刘禹锡,都因参加“永贞革新”被贬到边荒州郡作司马,人生处境几乎毫无二致,但前者只活了四十多岁,后者却活了七十岁,前者悲伤抑郁,后者豪爽乐观是一个重要原因。老年怎样才能保持一个快乐平和的心境呢?古代诗人的经验有四条:享受清闲、亲近自然、享受亲情和诗书怡情。
人劳碌一生,到晚年应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首先应享受一下清闲之乐。请看晋代张华的《答何劭》:
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
缨緌为徽纆,文宪焉可逾?
恬旷苦不足,烦促每有余。
良朋贻新诗,示我以游娱。
穆如洒清风,焕若春华敷。
衰兮近辱殆,庶几并悬舆。
散发重阴下,把杖临清渠。
属耳听莺鸣,流目玩倏鱼。
从容养余日,取乐于桑榆。[1]24
作者把做官时的困窘生涯和晚年退休后的从容清闲相对比,沉醉于清闲自在的乐趣之中。王维的《终南别业》也是写中年以后清闲自在之乐的: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1]130
其次是亲近自然。在古人的心目中,山林自然是与纷扰的官场和世俗的社会对立存在的。年老闲暇,使他们更有机会亲近大自然,在大自然的美好景色中赏心悦目。宋代诗人梅尧臣54岁时写的《东溪》一诗,尤其是颔联“野凫”两句颇为传诵: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1]423
白居易的《六十六》则是写享受园林这“第二自然”之美的:
病知心力减,老觉光阴速。
五十八归来,今年六十六。
鬓丝千万白,池草八九绿。
童稚尽成人,园林半乔木。
看山倚高石,引水穿深竹。
虽有潺湲声,至今听未足。[5]754
再次是享受儿孙绕膝,含饴弄孙的亲情、心有灵犀的友情或乡邻欢娱的同乡情谊。南北朝诗人鲍照在《拟行路难》中就写过愿意辞去官职,过“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的生活。陶渊明不但在《杂诗》中说“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且作乐,斗酒聚比邻”,在《移居》(其一)中说:“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其二)中说:“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在《归园田居》中更写过与邻里友好交往的情景: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3]328
最后是诗书怡情。一辈子匆匆过去,好多想读的书没有读,好多想抒发的人生感慨没有来得及抒发,这些夙愿,都不妨在老年闲下来的时候了却。所以好多古人不但到老年读的书多,写的诗也远远超过了以前。这就不但填补了老年的精神空虚,而且收到了养情怡性的效果。诗圣杜甫就说过:“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前文陶渊明与友人“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实际上也已说到读书。宋代王禹偁甚至说“贫久心还乐,吟多骨亦清”(《览镜》)。这里再举两例。先看白居易的《对酒闲吟赠同老者》:
人生七十稀,我年幸过之。
百事尽除去,尚余酒与诗。
兴来吟一篇,兴罢酒一卮。
不独适情性,兼用扶衰羸。
云液洒六腑,阳和生四肢。
于中我自乐,此外吾不知。
寄问同老者,舍此将安归?[5]823
在白居易看来,以诗酒怡情,几乎已成为老年唯一的乐事了。古人,尤其是文人喜饮酒,所以经常诗酒并提。在今天看来,少量饮酒,也对老年身体有好处,只是不要过量。再看宋代诗人潘阆的《叙吟》:
高吟见太平,不耻老无成。
发任茎茎白,诗须字字清。
搜疑沧海竭,得恐鬼神惊。
此外非头念,人间万事轻。[1]414
这位诗人晚年写诗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而且人间万事对他来说都没有比写出好的诗篇来更重要的了。此老可谓得杜甫“老年渐于诗律细”的真传。
李商隐在《晚晴》一诗中说“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本来意思是说老天爷也爱怜幽深的青草,人们也喜爱和重视傍晚晴朗的天色。但后人却赋予它即使蒙老天爷见爱,赐予我们以长寿,我们也应该珍惜晚节的新意。毛主席老人家也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古人也讲究始终如一。而要珍惜晚节并保证老年身心健康,就应当有所“忌”,即有所禁忌和戒备。在古人看来,就是要忌色欲、忌暴食、忌妄为、忌贪婪。建安诗人应璩的《百一诗》就说的是前两项:
昔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
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
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
上叟前致辞,室内妪貌丑。
中叟前置辞,量腹节所受。
下叟前致辞,夜卧不覆首。
要哉三叟言,所以得长久。[1]17
人进入老年,气血衰弱,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色欲过度,自然伤身,这是不待言的。暴食暴饮,也会伤害肠胃功能,影响寿命。所以现代也有吃饭吃六成、七成、最多八成之说,可见还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应当引起老年人的充分注意。所谓忌妄为,就是要服老,凡事量力而行,不可任性负气,硬做己力不胜任之事。唐代诗人张说在《巡边在河北作》一诗中说:“抚剑空余勇,弯弧遂无力。老去事如何?据鞍长叹息!故交索将尽,后进稀相识。独怜半死心,尚有寒松直。”承认衰老,承认不如后来人,才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只要能“尚有寒松直”,将美好的节操坚持到底就行了。关于忌贪婪,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在《退居述怀寄北京韩侍中》一诗中说自己就够清廉了,但还赶不上颜回。全诗是这样的:
书殿宫臣宠并叨,不同憔悴返鱼樵。
无穷兴味闲中得,强半光阴醉里销。
静爱竹时来野寺,独寻春偶过溪桥。
犹须五物称居士,不及颜回饮一瓢。[1]427
欧阳修晚年自称“六一居士”: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常置酒一壶,加上他自己一个老翁,所以是六个“一”,所以自称“六一居士”。为官一世,老年以此为满足,他还觉得有愧于颜回,因为颜回只需“一瓢饮、一箪食”就满足了。其实,人只要能满足起码的生活必须就可以了。再多的钱财,都是身外之物。过分贪求,只会给自己带来烦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欧阳修的态度是可取的。
[1]衣殿臣.历代咏老诗[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2][清]沈德潜.古诗源[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朱东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朱东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唐]白居易.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