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解析

2013-03-19 11:41山东省淄博市高青一中256300李兴防
地理教学 2013年19期
关键词:本题植被考查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一中(256300) 李兴防

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题。

图1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答案】 C

【命题透析】本题利用河流的开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图1a中居民点、植被等要素的变化。

【思路点拨】由图1a可知,流域Ⅰ、Ⅱ、Ⅲ三个阶段居民点增多,植被减少,从而导致蒸腾作用减少,大气中水分减少,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减少;植被破坏会致使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在降水过程中地表径流迅速汇集,流量会增加,而下渗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1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答案】 C

【命题透析】本题主要利用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三条流量随时间变化曲线,要特别注意洪峰出现的时间。

【思路点拨】由图1b可知,①、②、③三条流量变化曲线洪峰形成时间越来越晚、持续时间越来越长,说明植被对河流流量的调节作用是增强的,对比图1a三个阶段,植被保存最完好的是Ⅰ,其次是Ⅱ、Ⅲ,故①、②、③分别对应图1a中Ⅲ、Ⅱ、Ⅰ。

图2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3~4题。

图2

3.图中②为

A.草原 B.荒漠 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

【答案】 A

【命题透析】本题主要利用我国四大区域植被分布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难度中等。解题的关键是区域空间定位。

【思路点拨】由图可知,③是我国的北方地区,自东向西③、②、①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③为落叶阔叶林,②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为内蒙古高原,植被为草原。

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季风

【答案】 D

【命题透析】本题利用我国东部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由现象分析原因,可利用排除法。

【思路点拨】由图可知,我国东部为森林,西部为草原、荒漠,导致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为降水量的多少。我国东部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是常绿阔叶林,受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植被生长好,宽度较大;北方是落叶阔叶林,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较南方小,宽度较小。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图3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5~6题。

图3

5.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6时 B.9时 C.12时 D.14时

【答案】 B

【命题透析】本题利用海陆等温线考查获取信息、利用相关规律原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如何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时间。

【思路点拨】由题干可知,气温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而图中等温线分布状况与纬线平行,说明同纬度海洋、陆地温度相同,此刻的气温处于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比较四个选项,B最合适。

6.该日

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答案】 B

【命题透析】本题利用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主要考查调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难度中等。解题的关键是由丙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判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

【思路点拨】由图可知,丙地在20°N,位于北半球热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太阳直射20°N,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日落时刻越晚,也就是甲地日落时刻晚于乙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从20°N向南北递减,甲乙两地到丙地(直射点)的纬度间隔(纬度差)相同,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同。

图4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7~8题。

图4

7.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答案】 D

【命题透析】本题通过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图,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风向、河流流向、距市中心的距离判读城市的功能区,难度中等。

【思路点拨】由图可知,该城市地处东欧,受极地东风带的影响较大,①位于主导风的上风向,有电车轨道,交通便利,为别墅区;③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有铁路、电车轨道,交通便利,为工业区;②位于别墅区与工业区之间,为绿化带。

8.该城市

A.老城区地租最高

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

【答案】 C

【命题透析】本题通过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功能区的布局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中的信息推断选项中结论的正误。

【思路点拨】由图可知,地租最高的地方应在该市的中心地区,这里交通便利、消费人口多,而不是老城区;比较老城区、新城区可知,城市向东(或东南)方向移动;城市空间形态沿河流、交通线布局,受交通影响较大;仓储式购物位于城市边缘,这里铁路与电车交汇,交通便利,并非市中心商务区。

26.(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6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7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图6

图7

(1)指出图7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

(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6分)

(3)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8分)

(4)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4分)

【答案】(1)冲积扇(洪积扇)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2)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3)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发展畜牧业;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湖发展渔业。

(4)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答出两点即可)

【命题透析】本题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农业这一长效热点,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综合性较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穷尽题干、图像中的有效信息,利用知识迁移,构建已有知识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答题模版,有条理地组织答案。难度中等。

【思路点拨】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从景观图和地貌类型素描图看,P处位于山前,河流流出山口处,呈扇形构造,地貌类型可判断为冲积扇或洪积扇。回答其形成过程时一定要把答案细化,决不能用流水堆积形成一句话概括,至少要把握两点,一是河流流出山口时,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流速变慢;二是河流携带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形成扇形锥状河流堆积地貌。第(2)题,本题考查调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由图可知,贺兰山位于银川平原和内蒙古阿拉善高原之间,山体横空出世,巍峨高大,重叠绵亘的山体,构成一道天然屏障,从而削弱了南下的西伯利亚冷气流,阻截了来自新、甘、内蒙古戈壁沙漠的风沙侵袭,使其成为银川平原“保护神”;贺兰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东坡是夏季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东边的银川平原有黄河流过,美丽富饶。另外,还要了解两点,一是贺兰山是历史上著名的“军山”,千百年来,见证着大小战役,始终捍卫着宁夏平原的安宁;二是贺兰山中段密集分布的植被,有效地减弱了水土流失和山洪暴发,起到了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它是银川平原名副其实的“绿色屏障”,直接捍卫着银川平原的生态安全。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由图可知,自贺兰山至黄河主要的地形区有山地、平原、河湖,地形不同,农业发展的类型也不同。一般来讲,在山区发展林业、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湖发展渔业;此外,在贺兰山山麓地带,可发展畜牧业。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可借鉴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紧紧围绕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进行分析,主要把握两点,一是宁夏银川平原枸杞品质质量好,可结合题干信息“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说明气候大陆性特征明显,晴天多、光照充足利于枸杞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二是要打造产业带,必须种植基础好,规模化生产,市场竞争力强。

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图8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

图8

(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6分)

(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6分)

【答案】(1)原料丰富;石油资源短缺;市场需求量大。

(2)利: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属可再生能源)。

弊:造成粮食安全隐患。

【命题透析】能源问题、粮食安全问题与人类的文明息息相关,本题以巴西利用甘蔗生产乙醇(能源问题)重点考查区域能源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及我国的粮食问题,以及获取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难度属于中等。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在世界化石燃料出现危机情况下,要多方面寻求替代品,而大量推广生物能源也会带来诸多的问题。

【思路点拨】第(1)题,由题干可知,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故生产乙醇的原料丰富;由图可知,巴西常规能源——石油资源较少,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供需矛盾突出,需要拓展能源渠道,寻求新能源。第(2)题,我国是农业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与巴西类似,能源也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需要拓宽能源渠道;加上生物能源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污染小,可优化能源结构。但是我国人口众多,每年消费的粮食很多,如大力发展乙醇燃料,势必造成粮食安全隐患。

选修部分

32.(10分)【地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缓冲区只准从事科研活动;实验区可开展旅游活动。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为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水禽越冬地,已成为周边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图9为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图9

(1)分析崇明岛发展旅游的优势。(4分)

(2)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应注意的事项。(6分)

【答案】(1)旅游资源独特,鸟类资源丰富;近客源市场。

(2)保护鸟类栖息地;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严禁游客进入核心区、缓冲区。

【命题透析】本题以崇明岛发展旅游为中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要从题干材料、图像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已掌握的旅游区位优势、生态旅游等知识有针对性的回答。

【思路点拨】第(1)题,由图可知,崇明岛的旅游资源有东平森林公园、崇明岛地质公园、东滩鸟类国家自然保护区等,资源独特,鸟类资源丰富;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距离沪宁杭经济发达地区近,客源市场广阔。第(2)题,生态旅游是指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故在鸟类自然保护区要保护好鸟类栖息地;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量。自然保护区包括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缓冲区生态环境脆弱,要严加保护,禁止游客进入破坏,只能在实验区发展旅游。

33.(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0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10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6分)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4分)

【答案】(1)甲地 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冲毁铁路;堵塞河道。

【命题透析】本题以海河流域为背景重点考查空间定位能力、等高线的判读能力及调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空间位置、等高线判断地形、气候、水文等特征。

【思路点拨】第(1)题,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交界处,河流是海河支流。泥石流灾害的发生由三个基本因素控制:充足的水、足够的堆积物、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比较甲、乙两地,甲处比乙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加上甲位于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为泥石流提供了充足的条件。第(2)题,由图可知,丙位于河流的上游,附近有铁路,一旦发生泥石流会冲毁铁路,阻塞河道,对铁路、河流造成严重影响。

34.(10分)【地理——环境保护】

图11为我国华北平原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读图回答问题。

图11

(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6分)

(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指出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4分)

【答案】(1)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降低风速、阻挡风沙;丙:固沙阻浪。

(2)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盐碱化;水污染。(答出两点即可)

【命题透析】本题以我国华北平原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为背景重点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别甲、乙、丙三处的地形,辨别不同地区植被的生态功能。

【思路点拨】第(1)题,由图可知,甲处在山坡,又位于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植被主要为防护林,主要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处位于平原地区,植被主要为防护林,结合沙质海岸或华北地区影响农业生产的三大自然障碍(旱涝、盐碱、风沙)可知植被的生态功能主要是降低风速、阻挡风沙,保护农田;丙地位于沿海沙质海滩上,植被为灌木,主要的生态功能是固沙阻浪。第(2)题,华北地区的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不仅会破坏原有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而且不合理的灌溉会导致土壤盐碱化等土地退化现象。同时,发展农业使用的化肥、农药等还会造成水体的污染。

猜你喜欢
本题植被考查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今天是几月几日
基于原生植被的长山群岛植被退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