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电视摄像的拍摄技巧

2013-03-19 23:50:31李彦君
梧州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机位摄像机会议

李彦君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浅谈校园电视摄像的拍摄技巧

李彦君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对外形象的宣传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因为对外形象直接影响到学校在公众中的印象及招生规模。在学校宣传资料的重要性方面,摄像资料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发展情况,利用网络或有线电视传播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画面逼真的记录资料和文字相互配合,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真实、生动、有吸引力的信息。该文将从摄像构图的一般原则、摄像的技巧和学校日常活动的拍摄事项出发,总结并分析一些实践知识,以提高学校负责摄像教师的摄制水平,在摄像资料的记录保存方面也能提供实用的借鉴。

摄像;编辑;构图;技巧

1 校园电视摄像的特质

校园电视摄像与其他摄像一样,对画面的要求也类似,主要是通过电视画面来表达作品的内容与情节,所以,要在画面的审美、功能与表达上直接体现影视摄像师的主观思想和现实内容。电视画面是由摄像机从开机记录到关机所拍摄的一个片断,又称镜头,是电视叙事与造型的基本因素,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

电视摄像从审美上来说,就是要如实客观地反映现实,因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任何一门艺术,必须是反映客观现实世界的,电视也是一定现实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所以说,电视摄像的审美特点就是要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与审美传统。

2 摄像画面的一般要求及操作技巧

摄像构图一般来说要讲究画面的整体性和均衡性,要保持被拍摄物体之间的协调性,同时根据拍摄的目的处理好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大小。整洁、流畅,色彩对比性好,有较强的层次感,主体突出,是成功构图所必须的要素。下面从景别的划分与构图的类型两方面阐述。

2.1 景别划分与应用

根据拍摄画面的大小及主题的要求,景别一般有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类别。以人物为例,远景就是人的全身及周围的环境都会出现在画面上,表现人物与人物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中景是人的膝盖以上部分的拍摄;近景是腰部以上的拍摄;特写就是身体某部分的拍摄。这是一般的取景划分,实践中,需根据画面所表达的意义来构图[1]。

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也就是看的方向或行走的方向要留下的空间大于相反方向的空间,否则,给人一种局促的感觉。纵向上,人物在画面中不要“顶天立地”,头顶上方要有一定的空间,留得太多,主体部分太小,不能突出内容,造成构图不平衡缺乏美感。一般而言,按黄金分割的方式构图较为常见,当然,要突出被摄主体的地位,可以按5∶1的比例布局,也就是主体占据整个画面的4份,留有一份空间,给人以庄重的感觉。

由于陪体在画面中所表现意义是辅助的,所以陪体的表达不能超过主体。具体方法可以与主体的处理相反,如把主体暗化处理,把主体静止化处理,模糊化处理,同时在时间处理上,占用时间要稍短于主体。

2.2 常见的摄像构图类型及形态

根据被摄主体在电视画面中的不同位置,可以分为下列两种类型。

2.2.1 几何中心法

平衡式是将被拍摄的物体边缘线条与电视画面的边缘平行进行构图,这种构图方式给人以“稳”的感觉。对角线式是把被拍摄的物体放在电视画面的对角线上,给人一种“延伸”的感觉,空间感强,主体突出。但是这两种方式的缺点是由于位置固定,失去灵活性,从某种意义上看,也会使画面显得有点呆板。

2.2.2 心理中心法

将电视画面四边按垂直与平行三等分,分为9个格,把被拍摄物体的中心放在4个交点上,这样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或者是按照“黄金分割率”放置在画幅0.382∶0.618的位置上的四个点。注意不要把人物的中心放在中间一格内,这不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

2.2.3 边角构图法

就是把被摄物体不是放在几何中心法与心理中心法所规定的位置,而在放在电视画面的一角,这样的画面给人一种想象的空间。

根据画面的运动与否可以分为静态构图、动态构图与综合构图。静态构图是指摄像机的机位固定,镜头不变化,焦距不变化,在这样条件下拍摄的画面,类于图片。静态构图的优点是给人一种稳重与安静的感觉。从视觉到心理上有一种强调或突出的意味,也能表达观众固定的视角。

动态构图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仅指摄像机的位置变化,镜头变化,也可指固定画面中拍摄对象的运动。简而言之,就是摄像机静止,画面内的拍摄对象运动,如摄像机机位固定,画面中树随着风吹动而枝叶晃动。摄像机运动,拍摄对象不动,如拍摄高大的建筑,用远景来推、拉、移等,以展现建筑的高大。

另一种就是摄像机与拍摄对象同时运动。在动态构图中,摄像机应稳(平稳移动,不能忽上忽下,给人忐忑不安的感觉)、平(处于画面中的拍摄对象的运动是水平的)、准(按视角是画面的中心)、匀(在摄像机或拍摄对象运动时,要匀速进行,不能忽快忽慢)。另外就是推拉镜头时,不能像“拉风箱”式反复推位,这样感觉没有主题的表达。摇移镜头时要注意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不能一直朝一个方向移动,如朝一个方面运动,有失衡的感觉[2]。

按摄像机与被摄对象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从垂直方向上可以分为平摄构图、俯摄构图和仰摄构图。从水平方向可以分为正面构图、侧面构图与背面构图。平摄构图就是摄像机镜头与被拍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拍摄对象在电视画面中的位置相当于正常人们观察的角度,所以平摄构图给人一种客观、平等的视觉效果,常用在新闻纪实性节目的拍摄中使用。俯摄构图就是指摄像机镜头高于被拍摄的对象,俯拍得到的电视画面中,被拍摄的对象有一定程度的压缩,从心理习惯上有一种轻视贬低的意味。仰摄构图是指摄像机镜头低于被拍摄的对象,这样得到的电视画面给人一种庄严、崇高的感觉。

2.3 摄像机操作技巧分析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常见的有推、拉、摇、移、俯仰、跟拍等。“推”在摄像机操作中是将主体由近及远地运用镜头,推远主体,使主体所处的环境明显突出。在操作中,留有足够的起幅与落幅(为以后编辑用)。推镜头时人始终把主体放在中心位置,沿着一个方向运动,不能左右移动。也应匀速推进,不要忽快忽慢。“拉”镜头是指主体由远及近的运动,目的是要在一定环境中看清或了解主体,同样,也应注意稳、准、匀的操作方式。

“移”指借助移动式三角架使摄像机沿一条直线(沿Z轴)移近或移远被摄物体。在移动拍摄时,观众有一种跟随摄像机进入和离开电视画面的感觉。

“摇”指摄像机机位不动,沿着水平方向运动,左右移动可以使电视画面有更大的视觉空间。如用三角架,则要把上下调节阀关闭,水平的打开,一定要做到平滑。如是手持摄像机,切记,在摇镜头时,是身体在运动,而不是双臂在运动。对于起幅与落幅,要在摇以前先扭转一下,测试最大旋转空间。

“俯仰”指摄像机机位不动,镜头做上下运动,这样拍摄可以得到更大的纵向空间,适于拍摄高大的建筑物或纵向上大的物体。拍摄时,双臂紧贴身体,身体做前俯或后仰运动。

“跟拍”是指摄像机随着主体的移动而方向一致的运动,手持摄像机最好是倒着走,这样拍摄的画面较稳,画面也不会上下抖动。

3 校园不同活动的拍摄技巧

摄像既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表达方式,就目前学校的各类资料记录方式而言,可以分为:领导参观、会议记录、文艺演出、仪式庆典等。

3.1 领导参观拍摄要点

首先要了解来访领导的报道现场,其中包括出席活动的人物、座位安排、现场布置、光线等细节,做到拍摄前胸有成竹。

3.1.1 提前到达拍摄现场,尽量运用全景拍摄,所有人员都要留有镜头。同时要注意,在领导观察细节处,要用特写镜头,以表达领导关注的主题。拍摄中要用眼睛的余光观察周围的环境,及时察觉可能发生的问题。

3.1.2 镜头稳定,最好用三脚架拍摄,以保证长镜头或远距离拍摄时画面不晃动,但移动拍摄时,要选择好合适的焦距,同时要对摄像机有充分的掌握,以保持拍摄的高度稳定性。

3.1.3 经常总结规律,无论拍摄的对象及条件如何变化,画面的重心始终是以要突出的主题为中心。要根据事先安排的角本,对表达主题所运用的镜头做出安排,当然,也要根据现场的变化做出调整。

3.2 会议记录拍摄要点

会议录制是校园摄像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点有以下4个方面。

3.2.1 提前了解会议议程,根据会议安排,适当调整好机位;还需要了解会议内容、会场的大小、灯光情况、主宾位置和自己拍摄的位置等。在会议开始前,拍摄一些会议背景材料,如会场内外的布置、条幅等宣传资料,以衬托会议的气氛,这样拍摄的资料完整而不突兀。

3.2.2 按照会议议程规定给出人物镜头,目的是在整个会议过程的拍摄中,对每一个机位选择有所准备。第一个镜头应是会场的全景,以便人们了解会议的环境。第二个镜头应是会议的条幅或会议名称的电子屏,目的了解会议的主题。第三个镜头是主席台上领导的全景,介绍出席的有哪些领导。第四个镜头从主席台前排中间领导开始,用特写镜头介绍每一位领导,作短暂停顿,而后移动摄像机,对每一位领导作出介绍。接下来,就是会议主持人的镜头。

3.2.3 如圆桌会议,拍摄要点与方形会场的录制稍有不同。一般说来,应该这样安排,先对会场作全景介绍,说明会议的目的,再根据台卡判定来宾的领导位置,来宾中的主持人首先发言,要把镜头提前对准主持人,并作好调整。其次,主持人介绍其他来宾,应该按介绍顺序逐一给出镜头。注意要控制好焦距,在某一镜头内,拍摄主体完整,不能“留有”其他来宾的部分肢体。接下来,就是领导的发言,镜头的确定与运用和以上介绍一样,在讲话的关键处,要移动镜头,捕捉其他出席人员记笔记的场景,但不要中断录制,要保证录制的完整性[3]。要注意,圆桌会议的发言时刻准备好移动机位,但确定要避免逆光。

3.2.4 时间较长的会议,最好用三角架,在保证镜头稳定的前提下运用推、拉、摇、移等方式,避免一场会议只录制发言者的镜头,画面显得单调、呆板,同时要兼顾到观众的镜头。

3.3 文艺活动拍摄要点

3.3.1 与会议录制一样,根据节目单确定镜头的运用,但要注意主体的运动,不要使主体长时间超出被拍摄画面(俗称跟丢主体)。在一整场晚会节目中,那些场面大、欢快的歌舞类节目需要运用全景拍摄。

3.3.2 与会议录制不一样的是,大多数演出活动灯光是变化的,要根据彩排的过程调整摄像机的光圈,以保证录制画面的完整性,避免因灯光的变化影响人物的活动。

3.3.3 注意现场观众的互动镜头也是十分必要的,要在拍摄时兼顾到。

3.4 庆典类活动拍摄要点

3.4.1 提前了解活动内容,设计镜头,确定摄像机机位。

3.4.2 在条件具备时,最好能观察现场,以采用最适合的镜头来突出主题。

3.4.3 所有活动应该要备足摄像带,检查电池,最好有备用摄像机。

校园摄像资料是对学校发展过程的忠实记录,记录完整、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可以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阶段性地回顾学校发展情况(如XX周年庆典)必须用到过去记录的资料,整理成宣传短片,以激发人们的思考。因此,加强学校摄像教师的摄制水平,提高资料记录的完整性和艺术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1]杨恒.浅谈电视摄像的技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41-42.

[2]李伯平.浅谈电视摄像的画面构图[J].有线电视技术,2006(12):81.

[3]李虹.电视摄像的画面构图[J].新闻实践,2003(9):53-54.

G222

B

1673-8535(2013)03-0102-04

李彦君(1976-),男,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多媒体教学。

(责任编辑:高坚)

2013-04-26

山西省教育厅厅级项目(2013021018-1)

猜你喜欢
机位摄像机会议
#你会分享爬楼机位吗?#
摄影之友(2023年5期)2023-05-17 23:19:17
《八七会议》
党员文摘(2022年15期)2022-08-04 09:15:52
附着全钢升降脚手架不同步升降性能研究
工业建筑(2022年3期)2022-08-01 07:49:20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机位排布优化方法及应用
建筑机械化(2022年2期)2022-03-06 12:48:52
会议通知
机位容量因其数量影响的仿真运行及量化关系研究
会议通知
看监控摄像机的4K之道
摄像机低照成像的前世今生
新安讯士Q6155-E PTZ摄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