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初期加拿大与“英国舰队”问题的解决

2013-03-19 17:19
武陵学刊 2013年2期

张 华

(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二战”初期,在西线战场面临全线崩溃之际,加拿大总理金(W.L.M.King)除了紧急派遣密使金尼赛德(H.L.Keenleyside)多次赴华盛顿与罗斯福总统举行会谈①外,还亲自在丘吉尔和罗斯福之间斡旋,从而,为英、美两国成功解决影响英美结盟的英国舰队问题②做出了积极的历史贡献,也为加美积累战略互信,结成北美同盟打下了基础。对这段历史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加拿大在北大西洋三角同盟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重大历史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档案解密期限的限制,国内外学术界都没有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③。本文以近年来加、美、英三方解密的相关档案④为基础,对之进行较详细的历史考察,以求教于方家。

一 历史背景

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没有等北欧战事完全结束就突然发动对法国等国家的进攻。15日,德国坦克部队突入法国北部平原,把近40万英法联军围困在敦刻尔克海岸地区。19日,敦刻尔克大撤退紧张进行,法国的败亡正在加速变成事实。处于危急中的英国,除了直接吁求外,就是通过加拿大间接施加影响的方式,来争取美国的战争支持。

自华盛顿会议以来,美国海军虽然在字面上取得了与英国海军实力平等的地位,但是,直到“二战”爆发,仍然名不副实,其舰队也主要集中在太平洋以遏制日本在海上的扩张[1]50。德国一旦得到英国舰队,美国安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现实威胁。到那时,美国必将全面武装,走向极权政治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因此,若出现英国战败的局面,实际控制英国舰队就成了美国决策层当下最主要的战略目标。为此,罗斯福双管齐下,一是通过外交渠道做丘吉尔的工作[1]29-32;二是通过英国的重要盟国——加拿大去影响丘吉尔的战略决策。

加拿大,作为除英国外最先对德宣战的英联邦国家⑤,首先必须考虑与英国的战略配合;同时,作为北美大陆的国家,还必须考虑北美大陆的安全防御问题。它的命运和英、美的命运紧密相连。由于英、美共同的需要,加拿大在这个历史的紧要关头,扮演起重要的外交协调者的角色[2]95。

由于大使洛林·克里斯蒂(Loring Christie)离职回国养病,为了不影响对美外交,更为了不引起美国孤立主义势力的注意,自1940年5月19日开始,金先后4次派遣其私人代表金尼赛德秘密前往华盛顿,就美国军援和英国舰队等重大问题与罗斯福总统进行了频繁而深入的会谈,在英、美之间搭起一座重要的桥梁。

二 金尼赛德的华盛顿之行与英国舰队问题

5月19日,金尼赛德奉命出访,此行有两个目的:购买美国教练机;了解美国对时局的看法。

下午1点,金尼赛德到达华盛顿,4点半,罗斯福总统单独接见了他。金尼赛德转述了金的亲笔信,紧急请求美国提供教练机。罗斯福表示,由于受国内政治和军工产能因素的限制,他目前无法满足加拿大的要求。尽管如此,他还是想出了一个变通的办法——允许私人的飞机出口——来缓解目前的紧张状况。

会谈很快转入英国舰队的讨论。可是,最先提出英国舰队问题的人是丘吉尔。1939年10月,海军大臣丘吉尔会见美国大使约瑟夫·肯尼迪时指出:如果德国击败英国,“他们(指德国)的条件之一肯定是交出舰队,如果德国获得了英国舰队,他们将立刻拥有优势,然后你们(指美国)的麻烦就将开始”[3]。1940年5月14日子夜,丘吉尔在紧急接见肯尼迪时表示:“如果英国真到了山穷水尽的程度,只要他还执政就绝不投降,他将把政府迁往加拿大,带领舰队继续战斗。”[1]305月22日,丘吉尔又表示:“如果现任政府因战败而导致某些人辞职,而由另一些人主持议和的局面,那么,总统先生,请原谅我直陈这个梦魇——英国唯一可以和德国讨价还价的就是舰队。如果这个国家(指英国)因为美国(意指不肯施救)而落到如此结局,谁也不应指责那些为劫后余生的民众达成最佳协议之人。”[1]51

丘吉尔抛出这个议题,有双重目的:一是向罗斯福表明自己坚决抵抗的决心,争取美国的援助;二是吸引罗斯福对英国舰队的关注,把美国拖入战争。后者才是丘吉尔的真正意图。对罗斯福而言,英国舰队为德国掌握,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梦魇,他不得不正视这个可怕的前景。而且,只有排除德国选项,美国的安全环境才能得到根本改善。

罗斯福表示:如果形势持续恶化,欢迎金在周末单独驱车前来与他举行秘密会晤。总理只要一听“英国舰队”就会明白其中玄机。金尼赛德准确地猜测出了会谈的主要内容——在英、法战败的情况下,英国舰队的命运安排的问题[2]65-67。罗斯福5月19日的倡议实际上是3个月后登场的奥格登斯堡首脑会晤的先声。

金接到金尼赛德的专题汇报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美国为求自保,不惜牺牲英国,因此他本能地反对罗斯福关于英国舰队的设想[4]。他迅速与丘吉尔讨论罗斯福的立场。5月25日,金尼赛德再次出访,继续就舰队和军事援助问题听取罗斯福的意见。罗斯福毫不隐瞒地谈了他对战争形势的看法:西线战事在一个人口稠密的狭窄沿海地带展开,大量平民和军人还在不断涌来,武器弹药、粮食补给均无法解决。一周之内,除了投降或者被消灭,英、法军队别无选择。而在沿海地带落入德军之手后,要不了多久,法国的其余地区也将被其占领。他们(指法国领导人)将不得不接受苛刻的投降条件——放下武器,交出海军舰队。然后,德军将倾其所有进攻英国。德、英空军力量之比为5:1,英国若经受不住德军数周的进攻,可能被迫求和。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将要求得到海外帝国和英国的舰队,甚至要求占领和统治英国本土。

罗斯福指出:只要一息尚存,英国舰队就要坚持战斗。唯其如此,才能有效封锁大陆和地中海,最终击败德国和意大利。如果胜利无望,剩余的英国舰队包括商船应该驶向自治领,保存实力;而那些不能行驶、在建的舰船即使凿沉也不能落入敌手。随后,英国在海外建立流亡政府。美国将允许英国舰队停泊美国港口,还将帮助建设西蒙斯顿、新加坡、哈利法克斯和其他军事基地。这样,英国舰队将沿着从格陵兰岛到北非再到印度洋一线封锁整个欧洲大陆,而美国舰队将继续控制太平洋,保卫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俄国在惊恐之下不会援助德国。只要保持足够的压力,两三年之内,形势就会逆转。

罗斯福既担心泄密将会对即将来临的总统选举不利,更担心丘吉尔会乘机漫天要价,特别请求金在严格保密的条件下以加拿大的名义与丘吉尔磋商[2]67-70。

罗斯福对前景非常悲观,他完全没有设想到敦刻尔克的另一种可能性——英法联军的成功撤退,但是,他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在军援问题上,他借口国内的反对,虚与委蛇。

罗斯福对当前战局和对未来战争趋势的分析,改变了金在英国舰队问题上的立场。5月26日,金尼赛德迅速向金报告会谈情况,并且建议:金劝告丘吉尔和其他自治领领导人不要向罗斯福公开吁求军事援助,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⑥。丘吉尔接受了金的劝告,同时,授意其他自治领的领导人向罗斯福施压。

5月29日,金尼赛德再次受命出访,当天,罗斯福与之进行了大约90分钟的秘密会谈。金尼赛德竭力劝说罗斯福:事态严重,立即给予英国哪怕最低限度的支援都是对抵抗事业最大的支持[2]93。此时给予援助不仅能发挥最大的战争效益,而且必将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鼓舞法国人的抵抗信心和勇气,坚定英国抗战的决心,动摇意大利与德国的盟约[2]75。

罗斯福对此作了两点回答:一是美国人民还没有建立起对丘吉尔的信任;二是美国有限的资源用于本土防御尚且不足,何谈援助英国。罗斯福不肯轻易进行援助,是担心英国若迅速投降,白白浪费美国的军事资源。罗斯福的答复也表明:他希望丘吉尔以战场上的表现向美国人民证明:向英国提供军事援助是绝对可靠和有价值的。为此他还于7月19日派陆军上校威廉·多诺万作为其私人代表和诺克斯一起出访英国,以判明英国是否能够抵抗得住德国的猛攻[5]。

罗斯福意识到丘吉尔急需援助,便以此为诱饵,向英国索取保证——承诺保全舰队。如果丘吉尔同意该项建议,他愿意立刻向英国承诺:第一,在大西洋开展军事合作;第二,参与英国对大陆的封锁;第三,与英国一起维持太平洋的现状;第四,与盟国一道战斗到底。而且,美国拟采取以下具体措施:其一,美国将为英国舰队提供设备维护、军事补给;其二,如果形势需要,将使用武力保护英国在西半球的属地;其三,向英国提供财政支持。另外,如果德国试图破坏英国的粮食补给线,美国将派出军舰护航。如果德国对英国发起猛烈进攻,而英国在安全转移舰队之后放下武器,美国的舆论将迅速逆转,他将立即要求进行武力干涉。

罗斯福对丘吉尔借澳大利亚总理孟菲斯之口说出来的话“如果美国现在不迅速提供援助,那英国就把舰队交给德国”⑦非常生气,认为这是在要挟他。他反唇相讥:即使交出舰队,德国也未必会给予英国体面的和平。金尼赛德赶紧替丘吉尔辩护:从丘吉尔的公开表态和积极抵抗的行动以及英国的宪制来看,丘吉尔决不是讹诈美国,完全是陈述一种可能性[2]91。罗斯福对丘吉尔始终不肯在舰队问题上与之合作越来越不耐烦,急迫之心溢于言表。

罗斯福如此害怕英国海军为德国所用,以至于他要求英国现在就向美国做出承诺,否则,事到临头会举措失当。罗斯福还以两国肩负的共同拯救西方世界的历史责任激发丘吉尔的神圣情感。他要求金立即和丘吉尔进行紧急磋商[2]74-78。

5月29日,金尼赛德将此次会谈迅速向金汇报,金接受罗斯福的委托,5月30日连发两封绝密电报给丘吉尔[2]80-84。金在军事援助上替美国辩护的同时,承诺将继续向总统施加影响。金劝说丘吉尔,不要害怕把舰队交给美国,美国将因此负担舰队的维护,并重新部署在美国和英联邦的港口,必将扩大它在大西洋的防御范围,参与严密封锁欧洲大陆的行动,如果德国试图对英国进行粮食封锁,美国肯定会派出海军为运送食品补给的商船护航,到那时,“任何对护航船队的攻击行动将意味着立即宣战”[2]83。言下之意,把舰队交给美国实际上就是把美国绑在英国的战车上,离宣战就不远了。可是,丘吉尔虽然对此心领神会,但是在美国明确宣示其战争政策之前,他不能停止向美国施压。

罗斯福焦急地等待丘吉尔的回复。由于丘吉尔给金的答复6月5日姗姗来迟,因而,金尼赛德6月7日才得以出访华盛顿[2]88。

金尼赛德按照金的指示要求,向罗斯福口述了丘吉尔的答复:“我们必须让美国人知道,不要对英国的沦陷幸灾乐祸,以为这样,他就可以得到英国舰队,得到大英帝国和大不列颠的庇护权。如果美国参战而英国沦陷,这是顺理成章之事;但是,假如美国继续保持中立而致使英国沦陷,上台执政的亲德政府将采取何种政策,我就不得而知了。尽管总统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可是,我们迄今未得到任何援助。我们不指望他会派遣援军,可是他们连援助驱逐舰、飞机或者派遣一支舰队到访爱尔兰南部都不肯,请你务必向总统施压。”[2]88丘吉尔对罗斯福袖手旁观非常不满,认为美国想趁火打劫。同时他继续利用舰队要挟罗斯福,暗示罗斯福必须尽一切可能支持自己,否则,他因抵抗不力下台,后果将非常严重。

虽然丘吉尔6月4日在英国议会的发言⑧令人振奋,可是罗斯福却看出这个发言与5月26、27日丘吉尔给金的两份绝密电报[6]所显示的态度有差别,指出6月5日的答复沿袭了5月26、27日的精神——不愿明确保证舰队的安全。罗斯福重申:英国舰队不仅事关美国的安全,而且对于保卫大英帝国、恢复不列颠的自由尤为重要。如果仅仅因为美国此时不能参战就心生怨恨而拒绝他的建议,那么深受其害的是帝国和联合王国的人民[2]95-97。罗斯福语重心长地指出:“英国可以停止战斗,可以投降。然而,英国如果交出了舰队,就是签下了死亡证,柏林将永远地统治联合王国。”他要求英国“宁可把舰队沉入海底也不能把它交给德国”⑨。

可是,对于援助,尽管罗斯福一再许诺,却行动迟缓,而且他在英国急需的驱逐舰上毫不松口。丘吉尔对罗斯福口惠而实不至的做法很是不满,他不希望在英国面临巨大战争危险时,美国却毫发未损[7]。他必须利用罗斯福怕英国舰队落入敌手的恐惧继续敲打美国。这一点,连加拿大外长斯凯尔顿也看得很清楚⑩。罗斯福也自然明白,丘吉尔的模糊意在向他施压尽快采取坚决支持英国的政策。

三 英国舰队问题的解决

金理解丘吉尔和罗斯福的困难处境。6月17日,金劝告丘吉尔:罗斯福从大处着眼为危急时刻制定预案不应受到质疑。不仅如此,英国还应立即要求美国参与制定北大西洋的防御计划,以便美国随时提供支持。金坦承:加拿大的海岸防御异常脆弱,绝对需要美国的支持,即便加拿大全部的飞机和驱逐舰没有在前线紧急支援英国,它的力量也不足以防御北大西洋的战略要地。此时,他认识到加、美在北美大陆开展安全合作乃大势所趋。金指出:在舰队问题上,双方应该尽快消除误解和不确定性,为英、美之间开展最有效的合作打下基础。即便要借此施压,也须极力表白自己无意把英国舰队问题和军事援助问题扯在一起,不过是说明政府一旦更替,事态恐非自己所能控制而已[2]98-99。

可是,丘吉尔不想这样迁就美国,而且,现在就谈英国舰队的命运问题有点言之过早。况且,他对罗斯福这种不愿付出代价就想得到英国舰队的立场非常反感。虽然丘吉尔很狡猾地否认自己在拿舰队和美国参战做交易,可是他6月5日的答复让所有人都觉察到了这一点,紧接着他又表示他无法约束未来的亲德政府。丘吉尔还明确要求把这种危险的前景转告罗斯福[2]99。

为了进一步弥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英国舰队上的分歧,金在6月27日向两人同时发出了一份绝密备忘录——他和美国大使莫法特的谈话。金赞成莫法特的立场——英国应该立即考虑(关于舰队的)应急预案。但是,金指出,不要总是指责丘吉尔不肯在舰队问题上让步,美国也要从自身寻找原因[2]100-101。例如,5月17日,美国贸易顾问委员会正式向英国大使洛西恩侯爵提交一份报告,要求英国将其在北美大陆的基地和舰队交给美国[2]80-86。言下之意,丘吉尔肯定对美国这种只为自己的安全打算的行为很气愤。金向罗斯福指出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丘吉尔不会白白地交出英国的舰队和在北美的军事基地,美国必须为此付出要么提供援助要么参战的代价。金指出,在舰队问题上,除了应该理解丘吉尔所受的宪制约束外,美国还要理解,任何人,丘吉尔也不例外,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判断力和决断力有所下降也算情理之中(意指不能对丘吉尔说的话太较真)[2]100。这份备忘录指出了丘、罗二人的矛盾之所在,希望不要只看到对方的缺陷,要多一些理解和宽容,从而达到消除对立、解决问题的效果。

丘吉尔话虽如此说,可是他6月4日在议会的发言却表明,他已经严肃考虑了英国舰队的事情。法国败降后,他又以其坚决消灭在奥兰港的不愿归顺英、美的法国舰只的行动,有力地证明了其“决不投降”的誓言。于是罗斯福立即决定将50万枝步枪、8万挺机枪、13 000万发子弹、900门75毫米大炮、100万发炮弹以及一些炸药、无烟火药运往英国[8]。罗斯福在军事援助上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英美之间开始互释积极的信号。

8月2日,罗斯福进一步同意与英国进行驱逐舰谈判。但他明确指出:英国必须发表公开声明向美国政府保证:一旦德国打败英国,英国将把它的舰队毫发无损地开到新世界[1]58-59。

然而,丘吉尔拒绝做出这种保证,主要基于以下三点原因:其一,值此不列颠之战正在激烈进行之时,这种保证将严重损伤英国的士气。8月8日丘吉尔告诉洛西恩:即使总统只要求给以简单的保证也极为困难。如果就此问题再发表声明,国人和敌人都会认为我们在考虑崩溃后的安排[1]64。其二,英国担心美国企图夺取英国舰队。8月7日他在给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的备忘录中指出,我们决不可陷入这样的境地:让美国政府到时候可以这么说:“根据我们达成的驱逐舰谅解或协议,我们认为现在已经到了你们把舰队开到大西洋这边来的时候了。”他强调英国应当拒绝发表关于英国舰队的声明,把这项交易仅仅限于租借殖民地[9]。丘吉尔认为,为了获得50~60艘旧驱逐舰,租借殖民地的代价已经过大,若再加上舰队,英国损失会更大。其三,只有美国成为英国的盟国,英国才能做出这种保证⑪。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丘吉尔只同意进行租借基地的谈判,而且“即使在租借基地的谈判上,让步越少越好”[10]。

美、英关于舰队问题的交涉一时陷入僵局。就在此时,不列颠空战和大西洋海战的爆发使得形势更为凶险,美国的援助刻不容缓。而且,罗斯福认为,国内政治形势已经发生变化,在野党的总统候选人不会在驱逐舰问题上炒作。因此,他的政策不会受到舆论的批判[2]129。罗斯福终于决定采取行动。

8月14日罗斯福致电丘吉尔,他不再坚持重新发表公开声明,仅仅要求首相重复6月4日声明即可[1]65。僵局终于被打破。

丘吉尔迅速做出回应,15日,他根据战时内阁的决议⑫向罗斯福表示接受总统提出的要求:“我准备向你重申我6月4日在议会的讲话。我们的舰队将战斗到底,无意用舰队去购买和平。”[11]

在此期间,金一直不间断地催促丘吉尔不失时机地与美方在舰队、基地和驱逐舰上达成协议⑬。金适时地在丘、罗之间劝和,直到二人之间建立起信任[4]212。

8月29日,赫尔向洛西恩发出了关于英国舰队问题的外交备忘录:“据悉,大不列颠首相曾于1940年6月4日正式向议会宣称,在这场由大不列颠和大英帝国殖民地参加的战争中,如果英国战舰不能守住英伦诸岛周围的水域,英国舰队决不投降或自行凿沉,而将开往海外,保卫帝国的其他地方。美国政府郑重询问,上述声明是否代表英国政府的既定方针。”

9月2日,根据丘吉尔的指示,洛西恩也以外交备忘录的形式给予回答:“英国大使受首相指示通知国务卿先生,这个声明当然代表了英王陛下政府的既定政策。”[1]47当天,罗斯福满怀信心地把驱逐舰换基地协议提交国会讨论,明确指出:“这些安全设施(指租借基地)对于西半球的防御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12]国会果然没有刁难该协议。

英国舰队问题最终获得了妥善解决。以此为基础,9月2日当晚,两国又以外交信件的形式达成了驱逐舰换基地的协定。它标志着英、美结成了联合防御法西斯的阵线。

结 语

金认为,解决目前欧洲危机的关键是充分发挥美国的作用,而前提条件就是英、美团结如一人。否则,加、美、英三国都将沉沦[4]211。然而,英、美的国家利益各有侧重,一个关心当前,一个着重长远,战略重点不完全一致,矛盾由此产生。舰队是大英帝国的命根子,丘吉尔不可能轻易放弃,除非能用来换取更大的战略利益。英国在舰队问题上做出让步,表面上似乎是驱逐舰换基地交易的搭头,实际上是在大英帝国最艰难的时光获得美国这一最有价值的战略伙伴。丘吉尔用以退为进的策略,最大程度地维护了国家的核心利益。

1940年5、6月间,美国面临严峻的安全形势,大西洋的防御成了最重要、最迫切的战略课题。一旦英、法战败,英吉利海峡将不再是第一道防线。然而,大西洋防御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英国舰队和大西洋西海岸的军事基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舰队的庇护,西海岸的基地难以相守,而西海岸的军事基地是保护美国本土的第一道屏障。因此,美国军事防御的核心就是控制英国舰队。美国以50艘驱逐舰为代价,不仅换来了北大西洋英国基地的控制权,更重要的是得到了英国决不把舰队交给德国的保证,使美国的国家安全得到了切实保障,对美国而言,这是一笔划算的交易。由此观之,在驱逐舰换基地的协议中,基地是幌子,英国舰队和军事结盟才是实质内容⑭。英、美做出了符合彼此核心利益的战略抉择。

诚然,罗斯福是以长远的战略眼光看待和处理英国舰队问题,可是,他太急于得到丘吉尔的明确保证。必须看到,他对英国的宪制传统的漠视影响了他对舰队问题的认识和处置⑮。与此同时,他对战争形势的评估过于悲观,不愿意或者是拖延援助,认为援助盟国纯属浪费[3]。然而,他又不得不考虑在英国可能战败的情况下,避免出现对美国最不利的局面。这样,他就必须控制英国舰队,而要达此目的,他就必须与丘吉尔达成妥协,给予军事援助。

从5月19日到6月7日,罗斯福在如此短的时间4次接待金尼赛德,通过加拿大渠道就英国舰队问题反复向丘吉尔陈明利害、表明立场,足以说明它是“二战”初期英、美之间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只有解决这一问题,英、美之间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战略互信。金尼赛德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在英、美之间进行了充分有效的沟通,弥合分歧,为成功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金,遵循加拿大的亲英传统,再次选择和英国并肩战斗,坚决抵抗纳粹侵略;同时,作为北美大陆的一国元首,他对北美大陆安全的关注与罗斯福一致。所以他对英、美的立场都能设身处地地思考。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在舰队问题上得到英、美首脑的充分信任,协调立场,最终促成驱逐舰换基地协议。正是该协议明确了大西洋基地的租借仅仅涉及军用设施而不涉及主权的转让,这就消除了加拿大和美国在纽芬兰的主权归属上的最大争议,排除了阻碍加、美安全合作的最大障碍。在此期间,加拿大与美国的互动频繁,战略互信不断增强。8月18日,金和罗斯福在美国奥格登斯堡举行首脑会晤,发表《奥格登斯堡共同声明》,成立加、美间常设共同安全委员会,以此规划北美大陆的防御事业[2]136-137。《奥格登斯堡共同声明》的发表标志着北美安全同盟的正式诞生。这样,美、加、英三国在1940年8、9月间终于结成了北大西洋三角同盟。而北大西洋三角同盟的形成又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无论是在欧洲战场,还是在外交战线,加拿大在“二战”初期都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注 释:

①国外学者对金尼赛德的华盛顿之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John Alan English在他的研究中提到了这次华盛顿之行,但没有提及金尼赛德的名字,而且还把第一次成行的日期搞错了,说是5月24日,尽管如此,他还是肯定了这次会谈的重要性。参见B.J.C.McKercher and Lawrence Aronsen ed.The North Atlantic Triangle in a Changing World:Anglo-American-Canadian Relations,1902-1956,(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96,pp.162-163).John Hilliker也只用了不到40个字介绍了金尼赛德之行,但是他对此行的背景却交待得很清楚,从侧面说明了此行的重要意义。参见John Hilliker,Canada’s Department of External Affairs,Volume 1(The Early Years,1909-1946,p.234)。

②参见徐蓝《关于1940年“驱逐舰换基地”协定的历史考察》,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③Gerald M.Craig对该问题曾做过不到200字的简单描述,没有进行剖析。参见Gerald M.Craig,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8,p.212)。

④主要以加拿大外交档案(DCER)、美国外交档案(FRUS)、英国内阁档案(CAB)以及数字化国家安全档案(DNSA)为基础开展研究。

⑤在1940年6月至1941年6月之间,法国败降,美、苏尚未参战,加拿大是英国最大的盟国,加拿大不仅直接派遣了5个师的部队,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力所能及的军事援助。参见Desmond Morton,A Military History of Canada,(Edmonton:Hurtig Publishers,1990,pp.181-183)。

⑥因为当时正值罗斯福积极寻求总统连任、寻求国会和民众支持英国抵抗入侵的正义事业之时。参见DCER,Volume 7,Ottawa:Information Canada,1974,Documents,397,398.pp.283-84。

⑦参见FRUS,1940,Volume III,p.6。

⑧“我们绝不投降,即使,尽管此刻我并不相信,不列颠大部分或者完全被围困或者征服,我们也要在英国舰队的支持下在海外继续战斗,直到上帝眷顾,直到新世界以它的实力和决心,解放并拯救旧世界。”参见HC Deb 04 June 1940 vol 361 cc787-98,http://hansard.millbanksystems.com/commons/1940/jun/04/war-situation,网络资源更新日期:2012年4月5日。

⑨金尼赛德把罗斯福关于英国舰队的主张浓缩为“Keep The fleet from the Germans thus save the Empire and win the war”。参 见DCER,Volume 8,Document 53,p.91。

⑩“丘吉尔不把舰队交给德国的条件,是美国参战或者提供援助。”参见DCER,Volume 8,Document 55,p.93。

⑪丘吉尔在8月6日给哈里法克斯的备忘录中再次说明:“除非美国实际上成为战争中的盟国,我们绝不把英国舰队的任何一部分分到大西洋对岸。”参见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2卷·下部·第3分册,第 603页。

⑫The Cabinet Papers 65-8,p.237。参见 http://www.nationalarchives.gov.uk/cabinetpapers/cabinet-gov/cab65-second-world-war-conclusions.htm#Cabinet%20Conclusions%201939%20to%201945,网络更新日期为2012年4月5日。

⑬8月16日,金说自己几周以来一直在为此努力说服丘吉尔。参见DCER,Volume 8,Document 86,p.130。

⑭从档案内容看,基地在当时就是掩国会耳目的幌子。参见FRUS,1940,Volume III,pp.73-74。丘吉尔认为,美国在朝着与英国结盟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英国战争内阁欣喜异常,一致认为,该协定实质上是打造盎格鲁—萨克逊集团的第一步,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和历史意义。参见The Cabinet Papers 65-8,p.237。

⑮斯凯尔顿也批评罗斯福不了解英国的宪制传统。参见DCER,Volume 8,Document 55,pp.94-95。金尼赛德对此也深有体会,罗斯福说:“如果英国人民面临绝境,可以由另外的政府——如果丘吉尔不愿意——下令放下武器投降,但是这并不妨碍舰队逃往海外的军事基地,在海外建立‘帝国议会’,指挥舰队;如果不另立议会,也可以由海外的自治领指挥这些舰队。”参见DCER,Volume 8,Document 56,p.96。

[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papers,1940,Volume III,Washington:GPO,1958.

[2]Documents on Canadian External Relations,Volume 8,Ottawa:Minister of Supply and Services Canada,1976.

[3]转引自徐蓝.关于1940年“驱逐舰换基地”协定的历史考察[J].历史研究,2000(4):79-109.

[4]Gerald M.Craig,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8,p.211.

[5]James.R.Leutze,Bargaining for Supremacy,Anglo-America Naval Collaboration,1937—1941[M].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77,pp.97-103.

[6]DCER,Volume 7,Ottawa:Information Canada,1974,Documents 403,406,pp.286-88.

[7]The Cabinet Papers65-7,p.269[EB/OL].[2012-04-05].http://www.nationalarchives.gov.uk/cabinetpapers/cabinet-gov/cab65-secondworld-war-conclusions.htm#Cabinet%20Conclusions%201939%20to%201945.

[8]舍伍德.罗斯福与霍普金斯:上册[M].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编译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15.

[9]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2卷·下部·第3分册[M].北京编译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601.

[10]E.L.Woodward.British Foreign Policy in the Second World War,London:HMSO,1971,Vol.II,p.1367[EB/OL].[2012-03-12].http://www.ibiblio.org/hyperwar/UN/UK/index.html.

[11]Warren F.Kimball ed..Churchill&Roosevelt,The Complete Correspondence,Vol.1,:Alliance Emerging,October 1933-Novenber 1942[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p.160.

[12]BDFA,PartⅢ,Series C,Volume 1,No.31,UPA,1999,p.204.